生命中的那些花儿
提笔的时候,我也没有想过为何要写这样一篇日志。也许是因为无聊,也许是因为冲动。有一种冲动的感觉,想要把这二十年来发生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时钟每刻都在旋转,日历每天都在翻页。但是,我们却看不见我们生命的年轮在增长。如果我的寿命只有八十岁。那么,我现在已经走过了人生的四分之一。年龄,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我不会在乎它将会变为多少。但是,我知道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只有记忆是唯一能够留下的财富。我只是想将这些记忆记录下来,让它变得更加鲜明,以至于让我在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遗漏掉什么。
我出生在农村,但是对于我所出生的地方,我却没有太多印象,因为我不经常回去。从我懂事开始,我就已经处于一个叫做南宁的地方。九几年的南宁,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那时候的我,眼里只有幼儿园和公园。对于那个时候的记忆,已经有点模糊不清了。那个时候,我可能很调皮,不太听话,所以总是被老爸打到哭。根据老妈的爆料:可能因为我被老爸打多了,恼羞成怒,竟然拿着菜刀追着老爸就要砍。对于这一爆料,我只能保持沉默,我有那么强悍吗?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南宁读到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回到了宁明。老爸把我送进了一小继续读书,也就是城中镇中心小学。本来我只是要去参加考试就可以接着上一年级的,不过那时候可能有点发神经,死活也不去参加考试,结果被一脚踢到了学前班。真是郁闷啊!小学的几年过得也就是懵懵懂懂,甚至可以说是无知。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在二年级的时候(估计是吧)爬树摔断了右手,关节骨头全碎。我以为我的右手就这样废了,可没想到,因为那时候还小,骨头正值生长时期,所以可以治愈。总算保住我的右手了。但是,我也忍受了几个月无法忍受的痛苦。期末考试的时候,明知道右手写不了字,还要坐进考场,左手拿着笔坐在那里装模作样,也不知道装给谁看。直到后来老师说我可以不用考试我才一灰溜的跑了。后来手好之后就不敢再爬树了,改爬墙了。其实,在小学这几年也还是有很多事情值得回忆的;那个时候,我们曾一起去田里抓老鼠、一起偷芒果、一起玩玻璃球、一起打乒乓球。到了六年级,我们还曾经在篮球场上共同作战过。那个时候学校举办篮球比赛,我给我们班的篮球队员当陪练,那时的我对篮球一无所知,只知道双手持球放在脑后用力往篮框方向砸。由于个子小,又瘦弱,所以要使出吃奶的劲才行,有时候还砸不到。后来也许是因为砸多了,偶尔会进一两个球,所以成为了球队替补。后来我们班进入了决赛,我也不知道是谁赢了,反正我得上场几分钟,搞得一个冰淇淋先。小学时代就这样要过去了,我们也要考初中了。本来我是要考宁明一中的,因为我看到宁明一中的招生简章里面学校很漂亮。其实我连宁明有几个学校,都分别分布在哪里的都不知道。只是看了一眼招生简章就要说去那。很多人都说去一中上学不爽,因为一中哪条路有个大坡,累人啊!我也不知道在哪,后来看到宁明中学门口也有个坡,就认为是一中了。(那个时候个人认为宁明中学那个坡也很大)现在想想,自己那时真够傻的。后来没有去成一中,而是去了民族中学。然而我对这个学校也是一无所知。后来老爸说这个学校离家远,然后就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把我高兴得整天骑车乱逛。后来开学老师说我被分到了民族班,要住校的。心里那个郁闷啊!不过也就逐渐的接受了这个事实,何况教室还有电视看,也不无聊,就是可惜了我的宝马自行车。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大家也都逐渐熟悉了。而我,也认识了未来初中三年民族班42班篮球体系中的几个核心人物:吕冠锋、冯冬、赵亮、韦敏峰。那时我对篮球还没有太大热情。后来有新生篮球比赛,冯冬可能觉得看我顺眼就叫我参加了比赛。
后来,由于受到冯冬他们的影响,我放学也都会跟着他们呆在教室里看篮球直播。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了NBA,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篮球殿堂。因为姚明,我知道火箭队,知道了麦蒂,知道了更多的NBA明星。而后的每一天,我都会打饭到教室看直播还有十佳球。我渐渐的了解,原来篮球可以这样打,可以打得那么有观赏性。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真正的喜欢上篮球。我开始每天练球而不是看人家打,初中的处子秀,我打完全场,只靠罚球得到了一分,我全场比赛唯一的一分。这激起了我的好胜心。我开始每天吃完饭就打球,和高年级的学长一起打。因为这样才能够进步快。我也有和同年级的人打,知道重点班43班有个叫做张荣光的打球很有个性啊。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他叫羊颠。经过两个学期的不懈努力,我的球技得到很大的提高,尽管技术还显生涩,但已经可以在学长面前游刃有余了。刚开始打球那时候,我们是疯狂的,不管天气怎样,球场上总有我们乐至不彼的身影。我们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国产回力鞋,不知道受过多少次伤,我只知道,那个时候,篮球对于我来说已经很重要,真的很重要。从来没有任何一种东西能够那么快的深入到我的内心并且占据那么重要的份量。到现在还总会想起,那年那个下雨天,我们几个排骨男光着膀子在球场上奔跑的情景。也从那个时候,自己开始满身伤痕累累,但我们确实痛并快乐着,非常的痛并非常的快乐着。无法说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到后来,我开始发现自己弹跳方面的优势,开始每天尝试着去摸篮筐,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扣篮,就这样反反复复。到了初二,日子过得枯燥却。很有节奏。到后来,无意中接触了街舞,才让我的生活又增添一丝色彩。不再是那么枯燥。也就是那个时候认识了现在的好朋友-陆辉达。我们曾在一起打球,在一起练舞,在一起扯扯大炮。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我的干儿子-陆冠铨(好久没有听到他叫我干爹了)。就是他和我一起玩倒立,然后一起接触了街舞,估计他现在还在跳呢。这小子现在比我有出息啊,正在华中科技大学混呢。也是因为他,我知道BEYONG乐队,开始听BEYONG的歌曲,后来又渐渐的喜欢上水木年华的歌,不过好像那时候很多人都听(老鼠爱大米)啊.初中时候听的歌曲好多都不记得了,只是记得BEYONG和水木年华的,还有王筝的《我们都是好孩子》。觉得这首歌符合当时的心境:我们都是好孩子,异想天开的孩子,相信爱,可以永远啊!这首歌我一直听到现在。就这样的,初中的时光就过去了两年。到初三的时候,生活依旧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后来我们班来了个转校生。他叫廖恺,我现在的好朋友。我们之间相互戏称为球星球迷。他来了之后,生活有点改变。因为,他也要打篮球。我,则可以算是他篮球道路上的领路人。我们两个开始形影不离。每到放学或者假日的时候,我都会亲自指导他打球。上自习课的时候,我们两个坐在一起偷偷摸摸的看篮球视频(那个时候有种东西叫做MP4)。我们都喜欢看卡特和阿里纳斯的视频。因为,我喜欢上那个来自乔丹母校的球星卡特,一个被人称为半人半神的家伙。我赞叹于他的弹跳和扣篮技术。他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跨越2.18米的法国中锋维斯的扣篮与在2000年NBA扣篮大赛上的扣篮动作使我感到惊叹。而廖恺则是喜欢上“大将军”阿里纳斯那百步穿杨的三分绝杀。我们每天都会谈论NBA,那时候真是迷上了,每个月都会从伙食费里拿出一点来买篮球杂志,以便更加了解NBA。现在我家里的篮球杂志和报纸堆起来都差不多有我高了。由于初三的时候崇左市开始举办运动会,我无意中被体育老师抽到,要我去崇左参加运动会。跳高和三级跳远。我开始每天放学跟着老师练习跳高。我们学校和我一起去的还有两个,就是冯冬还有哥猛。他们都是跑步。要知道我们是代表宁明去参加市里的运动会,没想到教育局那么抠门,连运动服都没有,我们只能自己去选择一套各自喜欢的球服去参加比赛。我们穿的鞋是十几块钱一双的回力。等到我们去到崇左市运动会的开幕现场时都有点呆了,人家的装备最低档也是全套的安踏啊。我们就是一套小学一样的校服和一双回力鞋,丢人啊。不过更丢人的还在后面。正式比赛开始后,我发现我们县的积分只写过两次,其他几个县区写得满满的,除了我们宁明,其他县区派来参加比赛的都是体校的学生。唉,差距太大了。所以,我们只能在酒店博底吃多点菜了,怎么说这次出来也不能亏啊,就当出来旅游吧。然后我们又回去过着乏味的生活。我突然想起,其实在我初一的时候,有个球队来我们学校打球,当时我们学校的校队应该是历史上最强的吧,要身高有身高,要身体有身体,要技术有技术。不过,依旧被来人虐,当时来的那批人,就是宁明中学的传奇人物-杨渊带领的(他们都这样说的,他是宁中篮球最强大的存在,听说还有个叫朱聪的,两个人实力差不多)。他几乎一个人挑完全场,真是厉害。我们后来也和他们打过,刚开始他没有上场,还玩得一下,后来他一上来,根本就没戏了,像小孩和大人打一样。到我们初三的时候,也有一批宁明中学的人来挑战。最厉害的人物是一个身穿湖人8号,在宁中被人成为科比的人,他也很强,只是和杨渊还有点差距,况且他们俩根本不是同一类型的球员。他们两个是我那时见到过的最厉害的高手。我的初三基本就是这样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初考了,好多学校的人都来我们学校考,整个考场试卷满天飞,根本不像班主任之前说的那么严格,害我发挥失常,竟然考出两个C+,真是悲哀。中考考得那么差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就那样的成绩去不去得宁明中学还是个问题呢。所以老爸叫我去 南宁读中专,学点技术。不过我不喜欢所以没有去,而选择读了高中。因为成绩太差所以最后选择考体育,也许加上体育分可以去南宁一所比较好的学校。那个假期,我们一直在训练;一直到后来我们参加体育考试。我们在宁明中学考过后,还可以选择考其他学校。所以老班他选择去崇左考,我不喜欢崇左所以和陆辉达去了南宁。本来我可以去南宁八中的,不过后来发生了点事情,使我鬼使神差的进了宁明中学。以一个体育生正式生的身份。
高中生涯就此拉开序幕。
高中,怎么说呢?我一直以来都想打高中作为一段特殊的经历来独自叙写。以为高中对于我而言,存在太多的感情和无法忘却的记忆。那是一段特别难忘的日子。它所代表的意义不只是一个过程那么简单。我时常在想,如果我当初选择去读中专,我没有遇到你们,今天的我会是什么样子。可是不管怎样,不管高中有过什么特殊难忘的经历,它始终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不可能被独立出来。它使我的青春有序而不显零乱。终于,要无可避免的提到你们,我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说实话,这段记忆,我有点乱。
在刚开始入学的时候,我也没有想到以前初中在一起打球的朋友有好多都在宁明中学读。这让我在对这个学校的不满之余感到有些安慰,至少,以后还可以在一起打球。只是我们以前民族班42班的人没有多少个。“老班”吕冠峰去了崇左高中,韦敏峰去了武鸣,廖恺也跑去了柳州。宁中只有我和冯冬。但我们都被分在不同的班级了。242,这个是我高中三年所处的班级,班主任是个比我们大不了多少的骨感美女老师,后来还经常被我们调戏。我们都叫她小蒙老师。在办完手续和各项工作后,军训如期而至。军训期间,我开始打量我们班的人,其实也就是在观察看有没有打篮球比较厉害的高手,不过后来通过观察发现我们班的篮球水平也就是一般般,也有那么七八个会打球,不过勉勉强强不算厉害,有几个家伙也是和我同一个中学毕业的,打球还可以。除了我之外,也就是农振恒最厉害了。一个也是来自我以前学校重点班的家伙。另外发现两个比我高的家伙,有个差不多一米八,不过一看就知道根本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另一个引起我的注意。高高瘦瘦的,那时候他穿着七分裤,脚上一双阿迪运动鞋,还以为是个高手。不过后来才发现,他只是上高中才开始接触篮球的菜鸟,也就是刚接触篮球几天,十足的菜鸟。他,叫做黄意鑫。后来我把他培养成我们班的主力中锋。有两个是喜欢玩街球的家伙,吕良辰和张宇,吕良辰后来担任控球后卫。后来发现羊颠也在我们班(初中那个打球很有个性的小子),因为他很少打球,所以后来才发现他。那时他全部精力都放在网吧上。有一个是以前和羊颠同班的同学,长得高高壮壮的,也会打篮球,他就是张亚栋,现在的好朋友。还有一个到高三经常和我单挑的家伙,很有意思的一个家伙。他叫黄泽昌。因为他头大。所以我们都叫他大头。这是我们高一时期的基本阵容了,偶尔会有几个小子来客串一下。在军训期间也发生过一些有趣的事情,最好笑的就是老念被教官罚唱歌。唱的是“不要再来伤害我”。就一个劲的在那里“好难过,好难过”。呵呵~~~~挺有意思的。
军训过后,我们就开始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了。不过,我却和班里其他人不一样,因为我是班里唯一的体育生。我们体育生可以不用上早读和晚读的,因为我们要训练。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体育生没有统一宿舍,所以就住在本班的宿舍里。因此,我也和一小部分人混得熟了。但是还有大多数人都不了解。我被小蒙任命为体育委员,所以体育课的时候打球多了,接触多了什么的,也就开始慢慢熟悉了。上课的时候,开始一大帮人转来转去的一起说话,都是与坐在周围的人聊得比较好一点。我还记得我当时的同桌是黄波海,我前面是啊丹和邓桂梅。呵呵~~~~~在高中的第一节电脑课上,我们开始相互熟悉了,因为一大帮人跑来跑去的加QQ。也就是那个时候,我被咩咩骗了,一个比我小的女生竟然让我认她做姐姐。而且我也不知道怎么的还就答应了。我只能说当时除了脑子进水就找不出其他原因了。过了一段时间,我们体育生开始统一宿舍。每天我们睡得正香的时候,教练就会一脚踹门进来,在那里哄到:“训练啦,训练啦。还睡?”然后拉你被子。现在想起来,好像那个时候体育生蛮多的,女的好多都认识,男的也就是认识初中一起打球那几个:波斯、软骨、陆辉达、哥猛、等人~··后来我们还和黎力还有小白、冯冬等人一起组了一个球队,队员基本都是民中毕业的。那个时候球队好像有个名字,不过不记得叫什么了。到高三的时候自称为宁中小分队。阵容也不是原来的阵容了。我们体育生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很少可以去打球的,当时很郁闷。还以为体育生可以经常打球呢,原来不是那么回事。高一的时候有过一段特别开心的日子,那就是中秋节的时候。因为中秋节那晚是全班同学一起在教室里面过的,每个班在自己的教室里搞活动。那晚我秀了一段特别烂的街舞,和老板唱BEYONG的歌曲。后来军训的教官也来,我们还一起唱了那首军中绿花。那晚,很开心。而且,我也是在那天晚上开始发现我喜欢上了一个人(估计你们全部都知道是谁了吧)。后来在那帮女生的怂恿下,老套的剧情开始上演:表白,然后考虑一下;再然后就成了。可惜,这段恋情只持续了三天就夭折了。这个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可能那时候对她的喜欢还没有那么深,所以提出分手的时候两人都挺潇洒的。那三天什么也没有发生,就是发了好几十颗阿尔卑斯糖。是的,就这么简单。生活又回归平静。那个时候的每周周末,我们多出了一项娱乐活动,那就是溜冰。刚去溜冰场的时候,我也不会,是被啊丹和咩姐两女扶着进去的。摔得那个过瘾啊。不过不是我吹啊,我学得倒是挺快的,这下轮到我去整人了,看着他们一个个被我撞得四脚朝天的,心里那个爽啊。羊颠被我干得最多了。
未完待续。
我出生在农村,但是对于我所出生的地方,我却没有太多印象,因为我不经常回去。从我懂事开始,我就已经处于一个叫做南宁的地方。九几年的南宁,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那时候的我,眼里只有幼儿园和公园。对于那个时候的记忆,已经有点模糊不清了。那个时候,我可能很调皮,不太听话,所以总是被老爸打到哭。根据老妈的爆料:可能因为我被老爸打多了,恼羞成怒,竟然拿着菜刀追着老爸就要砍。对于这一爆料,我只能保持沉默,我有那么强悍吗?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南宁读到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回到了宁明。老爸把我送进了一小继续读书,也就是城中镇中心小学。本来我只是要去参加考试就可以接着上一年级的,不过那时候可能有点发神经,死活也不去参加考试,结果被一脚踢到了学前班。真是郁闷啊!小学的几年过得也就是懵懵懂懂,甚至可以说是无知。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在二年级的时候(估计是吧)爬树摔断了右手,关节骨头全碎。我以为我的右手就这样废了,可没想到,因为那时候还小,骨头正值生长时期,所以可以治愈。总算保住我的右手了。但是,我也忍受了几个月无法忍受的痛苦。期末考试的时候,明知道右手写不了字,还要坐进考场,左手拿着笔坐在那里装模作样,也不知道装给谁看。直到后来老师说我可以不用考试我才一灰溜的跑了。后来手好之后就不敢再爬树了,改爬墙了。其实,在小学这几年也还是有很多事情值得回忆的;那个时候,我们曾一起去田里抓老鼠、一起偷芒果、一起玩玻璃球、一起打乒乓球。到了六年级,我们还曾经在篮球场上共同作战过。那个时候学校举办篮球比赛,我给我们班的篮球队员当陪练,那时的我对篮球一无所知,只知道双手持球放在脑后用力往篮框方向砸。由于个子小,又瘦弱,所以要使出吃奶的劲才行,有时候还砸不到。后来也许是因为砸多了,偶尔会进一两个球,所以成为了球队替补。后来我们班进入了决赛,我也不知道是谁赢了,反正我得上场几分钟,搞得一个冰淇淋先。小学时代就这样要过去了,我们也要考初中了。本来我是要考宁明一中的,因为我看到宁明一中的招生简章里面学校很漂亮。其实我连宁明有几个学校,都分别分布在哪里的都不知道。只是看了一眼招生简章就要说去那。很多人都说去一中上学不爽,因为一中哪条路有个大坡,累人啊!我也不知道在哪,后来看到宁明中学门口也有个坡,就认为是一中了。(那个时候个人认为宁明中学那个坡也很大)现在想想,自己那时真够傻的。后来没有去成一中,而是去了民族中学。然而我对这个学校也是一无所知。后来老爸说这个学校离家远,然后就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把我高兴得整天骑车乱逛。后来开学老师说我被分到了民族班,要住校的。心里那个郁闷啊!不过也就逐渐的接受了这个事实,何况教室还有电视看,也不无聊,就是可惜了我的宝马自行车。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大家也都逐渐熟悉了。而我,也认识了未来初中三年民族班42班篮球体系中的几个核心人物:吕冠锋、冯冬、赵亮、韦敏峰。那时我对篮球还没有太大热情。后来有新生篮球比赛,冯冬可能觉得看我顺眼就叫我参加了比赛。
后来,由于受到冯冬他们的影响,我放学也都会跟着他们呆在教室里看篮球直播。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了NBA,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篮球殿堂。因为姚明,我知道火箭队,知道了麦蒂,知道了更多的NBA明星。而后的每一天,我都会打饭到教室看直播还有十佳球。我渐渐的了解,原来篮球可以这样打,可以打得那么有观赏性。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真正的喜欢上篮球。我开始每天练球而不是看人家打,初中的处子秀,我打完全场,只靠罚球得到了一分,我全场比赛唯一的一分。这激起了我的好胜心。我开始每天吃完饭就打球,和高年级的学长一起打。因为这样才能够进步快。我也有和同年级的人打,知道重点班43班有个叫做张荣光的打球很有个性啊。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他叫羊颠。经过两个学期的不懈努力,我的球技得到很大的提高,尽管技术还显生涩,但已经可以在学长面前游刃有余了。刚开始打球那时候,我们是疯狂的,不管天气怎样,球场上总有我们乐至不彼的身影。我们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国产回力鞋,不知道受过多少次伤,我只知道,那个时候,篮球对于我来说已经很重要,真的很重要。从来没有任何一种东西能够那么快的深入到我的内心并且占据那么重要的份量。到现在还总会想起,那年那个下雨天,我们几个排骨男光着膀子在球场上奔跑的情景。也从那个时候,自己开始满身伤痕累累,但我们确实痛并快乐着,非常的痛并非常的快乐着。无法说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到后来,我开始发现自己弹跳方面的优势,开始每天尝试着去摸篮筐,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扣篮,就这样反反复复。到了初二,日子过得枯燥却。很有节奏。到后来,无意中接触了街舞,才让我的生活又增添一丝色彩。不再是那么枯燥。也就是那个时候认识了现在的好朋友-陆辉达。我们曾在一起打球,在一起练舞,在一起扯扯大炮。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我的干儿子-陆冠铨(好久没有听到他叫我干爹了)。就是他和我一起玩倒立,然后一起接触了街舞,估计他现在还在跳呢。这小子现在比我有出息啊,正在华中科技大学混呢。也是因为他,我知道BEYONG乐队,开始听BEYONG的歌曲,后来又渐渐的喜欢上水木年华的歌,不过好像那时候很多人都听(老鼠爱大米)啊.初中时候听的歌曲好多都不记得了,只是记得BEYONG和水木年华的,还有王筝的《我们都是好孩子》。觉得这首歌符合当时的心境:我们都是好孩子,异想天开的孩子,相信爱,可以永远啊!这首歌我一直听到现在。就这样的,初中的时光就过去了两年。到初三的时候,生活依旧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后来我们班来了个转校生。他叫廖恺,我现在的好朋友。我们之间相互戏称为球星球迷。他来了之后,生活有点改变。因为,他也要打篮球。我,则可以算是他篮球道路上的领路人。我们两个开始形影不离。每到放学或者假日的时候,我都会亲自指导他打球。上自习课的时候,我们两个坐在一起偷偷摸摸的看篮球视频(那个时候有种东西叫做MP4)。我们都喜欢看卡特和阿里纳斯的视频。因为,我喜欢上那个来自乔丹母校的球星卡特,一个被人称为半人半神的家伙。我赞叹于他的弹跳和扣篮技术。他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跨越2.18米的法国中锋维斯的扣篮与在2000年NBA扣篮大赛上的扣篮动作使我感到惊叹。而廖恺则是喜欢上“大将军”阿里纳斯那百步穿杨的三分绝杀。我们每天都会谈论NBA,那时候真是迷上了,每个月都会从伙食费里拿出一点来买篮球杂志,以便更加了解NBA。现在我家里的篮球杂志和报纸堆起来都差不多有我高了。由于初三的时候崇左市开始举办运动会,我无意中被体育老师抽到,要我去崇左参加运动会。跳高和三级跳远。我开始每天放学跟着老师练习跳高。我们学校和我一起去的还有两个,就是冯冬还有哥猛。他们都是跑步。要知道我们是代表宁明去参加市里的运动会,没想到教育局那么抠门,连运动服都没有,我们只能自己去选择一套各自喜欢的球服去参加比赛。我们穿的鞋是十几块钱一双的回力。等到我们去到崇左市运动会的开幕现场时都有点呆了,人家的装备最低档也是全套的安踏啊。我们就是一套小学一样的校服和一双回力鞋,丢人啊。不过更丢人的还在后面。正式比赛开始后,我发现我们县的积分只写过两次,其他几个县区写得满满的,除了我们宁明,其他县区派来参加比赛的都是体校的学生。唉,差距太大了。所以,我们只能在酒店博底吃多点菜了,怎么说这次出来也不能亏啊,就当出来旅游吧。然后我们又回去过着乏味的生活。我突然想起,其实在我初一的时候,有个球队来我们学校打球,当时我们学校的校队应该是历史上最强的吧,要身高有身高,要身体有身体,要技术有技术。不过,依旧被来人虐,当时来的那批人,就是宁明中学的传奇人物-杨渊带领的(他们都这样说的,他是宁中篮球最强大的存在,听说还有个叫朱聪的,两个人实力差不多)。他几乎一个人挑完全场,真是厉害。我们后来也和他们打过,刚开始他没有上场,还玩得一下,后来他一上来,根本就没戏了,像小孩和大人打一样。到我们初三的时候,也有一批宁明中学的人来挑战。最厉害的人物是一个身穿湖人8号,在宁中被人成为科比的人,他也很强,只是和杨渊还有点差距,况且他们俩根本不是同一类型的球员。他们两个是我那时见到过的最厉害的高手。我的初三基本就是这样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初考了,好多学校的人都来我们学校考,整个考场试卷满天飞,根本不像班主任之前说的那么严格,害我发挥失常,竟然考出两个C+,真是悲哀。中考考得那么差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就那样的成绩去不去得宁明中学还是个问题呢。所以老爸叫我去 南宁读中专,学点技术。不过我不喜欢所以没有去,而选择读了高中。因为成绩太差所以最后选择考体育,也许加上体育分可以去南宁一所比较好的学校。那个假期,我们一直在训练;一直到后来我们参加体育考试。我们在宁明中学考过后,还可以选择考其他学校。所以老班他选择去崇左考,我不喜欢崇左所以和陆辉达去了南宁。本来我可以去南宁八中的,不过后来发生了点事情,使我鬼使神差的进了宁明中学。以一个体育生正式生的身份。
高中生涯就此拉开序幕。
高中,怎么说呢?我一直以来都想打高中作为一段特殊的经历来独自叙写。以为高中对于我而言,存在太多的感情和无法忘却的记忆。那是一段特别难忘的日子。它所代表的意义不只是一个过程那么简单。我时常在想,如果我当初选择去读中专,我没有遇到你们,今天的我会是什么样子。可是不管怎样,不管高中有过什么特殊难忘的经历,它始终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不可能被独立出来。它使我的青春有序而不显零乱。终于,要无可避免的提到你们,我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说实话,这段记忆,我有点乱。
在刚开始入学的时候,我也没有想到以前初中在一起打球的朋友有好多都在宁明中学读。这让我在对这个学校的不满之余感到有些安慰,至少,以后还可以在一起打球。只是我们以前民族班42班的人没有多少个。“老班”吕冠峰去了崇左高中,韦敏峰去了武鸣,廖恺也跑去了柳州。宁中只有我和冯冬。但我们都被分在不同的班级了。242,这个是我高中三年所处的班级,班主任是个比我们大不了多少的骨感美女老师,后来还经常被我们调戏。我们都叫她小蒙老师。在办完手续和各项工作后,军训如期而至。军训期间,我开始打量我们班的人,其实也就是在观察看有没有打篮球比较厉害的高手,不过后来通过观察发现我们班的篮球水平也就是一般般,也有那么七八个会打球,不过勉勉强强不算厉害,有几个家伙也是和我同一个中学毕业的,打球还可以。除了我之外,也就是农振恒最厉害了。一个也是来自我以前学校重点班的家伙。另外发现两个比我高的家伙,有个差不多一米八,不过一看就知道根本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另一个引起我的注意。高高瘦瘦的,那时候他穿着七分裤,脚上一双阿迪运动鞋,还以为是个高手。不过后来才发现,他只是上高中才开始接触篮球的菜鸟,也就是刚接触篮球几天,十足的菜鸟。他,叫做黄意鑫。后来我把他培养成我们班的主力中锋。有两个是喜欢玩街球的家伙,吕良辰和张宇,吕良辰后来担任控球后卫。后来发现羊颠也在我们班(初中那个打球很有个性的小子),因为他很少打球,所以后来才发现他。那时他全部精力都放在网吧上。有一个是以前和羊颠同班的同学,长得高高壮壮的,也会打篮球,他就是张亚栋,现在的好朋友。还有一个到高三经常和我单挑的家伙,很有意思的一个家伙。他叫黄泽昌。因为他头大。所以我们都叫他大头。这是我们高一时期的基本阵容了,偶尔会有几个小子来客串一下。在军训期间也发生过一些有趣的事情,最好笑的就是老念被教官罚唱歌。唱的是“不要再来伤害我”。就一个劲的在那里“好难过,好难过”。呵呵~~~~挺有意思的。
军训过后,我们就开始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了。不过,我却和班里其他人不一样,因为我是班里唯一的体育生。我们体育生可以不用上早读和晚读的,因为我们要训练。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体育生没有统一宿舍,所以就住在本班的宿舍里。因此,我也和一小部分人混得熟了。但是还有大多数人都不了解。我被小蒙任命为体育委员,所以体育课的时候打球多了,接触多了什么的,也就开始慢慢熟悉了。上课的时候,开始一大帮人转来转去的一起说话,都是与坐在周围的人聊得比较好一点。我还记得我当时的同桌是黄波海,我前面是啊丹和邓桂梅。呵呵~~~~~在高中的第一节电脑课上,我们开始相互熟悉了,因为一大帮人跑来跑去的加QQ。也就是那个时候,我被咩咩骗了,一个比我小的女生竟然让我认她做姐姐。而且我也不知道怎么的还就答应了。我只能说当时除了脑子进水就找不出其他原因了。过了一段时间,我们体育生开始统一宿舍。每天我们睡得正香的时候,教练就会一脚踹门进来,在那里哄到:“训练啦,训练啦。还睡?”然后拉你被子。现在想起来,好像那个时候体育生蛮多的,女的好多都认识,男的也就是认识初中一起打球那几个:波斯、软骨、陆辉达、哥猛、等人~··后来我们还和黎力还有小白、冯冬等人一起组了一个球队,队员基本都是民中毕业的。那个时候球队好像有个名字,不过不记得叫什么了。到高三的时候自称为宁中小分队。阵容也不是原来的阵容了。我们体育生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很少可以去打球的,当时很郁闷。还以为体育生可以经常打球呢,原来不是那么回事。高一的时候有过一段特别开心的日子,那就是中秋节的时候。因为中秋节那晚是全班同学一起在教室里面过的,每个班在自己的教室里搞活动。那晚我秀了一段特别烂的街舞,和老板唱BEYONG的歌曲。后来军训的教官也来,我们还一起唱了那首军中绿花。那晚,很开心。而且,我也是在那天晚上开始发现我喜欢上了一个人(估计你们全部都知道是谁了吧)。后来在那帮女生的怂恿下,老套的剧情开始上演:表白,然后考虑一下;再然后就成了。可惜,这段恋情只持续了三天就夭折了。这个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可能那时候对她的喜欢还没有那么深,所以提出分手的时候两人都挺潇洒的。那三天什么也没有发生,就是发了好几十颗阿尔卑斯糖。是的,就这么简单。生活又回归平静。那个时候的每周周末,我们多出了一项娱乐活动,那就是溜冰。刚去溜冰场的时候,我也不会,是被啊丹和咩姐两女扶着进去的。摔得那个过瘾啊。不过不是我吹啊,我学得倒是挺快的,这下轮到我去整人了,看着他们一个个被我撞得四脚朝天的,心里那个爽啊。羊颠被我干得最多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