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strstrategically to be single reluctantly to be continued
本篇行文,中英混搭,只是为了避开多余的关切视线,不是什么装逼流。
几日前一个日本地震,迫使每个人都在寻求自身的道德制高点。清高的被粪青的压制了,粪青的被博爱的压制了,博爱的又被眼噙热泪大爱无疆的压制了。每个人都变成了庄子尼采马基雅维利,连“尼轰金你丫不能输给地震,只能输给解放军”这种二逼话都转发得满校内都是。如今又是对比利亚或者利比亚的轰炸,autocracy和democracy两派又在互相掐。国家都快没了,我还在这里事事儿地让大家更多关切我的个人情感,难免自私又自负。
我主动交待一下吧。
我从未表态说要拒绝找女朋友,或者其实喜欢什么男朋友。我依然很正常,正常到冷静,冷静到现实,现实到狡猾。我试图左右逢源,时时处处不忘进行available implication,结果两年内屡遭报应,真情无一个,事儿逼遇到一大坨;我本以为相亲这事儿,只有我拒别人的份,对方应该是苦等我的回应未果后拎着被角以泪洗面恨没有校内不玩豆瓣不看美剧不知道什么叫任天堂什么是东京热,但结果发现压根不是这么回事。我把所有不适者当freak的同时,他们也设定了我才是那个freak。
更悲愤的是,当每个朋友都试着给我介绍女朋友,但最终发现我的事儿逼本质后,我在他们眼中已经成了反动分子的代名词了,杯葛,禁运,轰炸,然后,抛弃我在废墟中。
在我看来,人过了26,工作逐步稳定后,天平很难再向感情一边平衡,每天忙着玩人以及防止被人玩,得失都是用金钱衡量,世间便难以再寻真情了。
看看QQ里的各熟男熟女对我的聊天记录,哪个不是拿感情这东西当business来运营的?
28岁,还单着的女人,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男人,听说他收入千余,无车无房,背景平常,长相普通,谈吐一般,你还会给他机会,去发现他的闪光点?有人说我不会要求男方有没有房子,没有房子两个人可以一起攒钱买。是,那是你觉得对方足够帅,或者足够有前景,哪怕足够有上进心。
但,28岁,还单着的男人,依然帅的几率多么的低?我都越长越残了。
依然存在前景的几率多么的低?都28了还TM没有事业,你要憋成肯德基老爷子?
依然有上进心的几率多么的低?上进心这玩意不用靠养成观察的,看眼睛就看出来了。比如我这双大而双而挂着深深眼袋的眼睛。
有人说别太消极啊,你这么一写还有哪个女孩子再敢找你啊。
妈的我不写也没人找啊,一个人做什么事,不是一篇文章就盖棺定论的,校内里,这么多年,发的日志,转的分享,贴的照片,都会时时处处宣告着一个人的品行和操守。
我的确是个很现实的人,或者我曾经不那么现实过,但起码现在非常现实了。
就说我的经营吧,2个月回国后,就开始进行新财年的fundamental budget,每个quarter,做出来cost analysis,expenditure analysis,SWOT analysis:拿出多少钱请吃饭,拿出多少钱请看电影,拿出多少钱请打电动。
我承认,这些钱都是预备花在女人身上的。而且我本意是花在一个女人身上,并且是一辈子。但目前看起来,似乎没有人愿意让我把钱花在她身上。我热情,她恐慌,她热情,我恐慌。
怎么才能不恐慌呢?
删QQ,删校内,删手机通讯录。
还好没太多人玩twitter。
有人说你得考虑principal的basically control啊, peripheral 的cost得trim掉啊,记得pay less,earn more啊。
翻译成人话,就是,得省着点啊。
其实还真没花多少。
都知道我真不大花钱的,别人给女人一个月花一千的时候,我才花五百,并争取让五百发挥两千的效果。
现在只剩下自娱自乐了,反而捧着一堆钱不知道该干啥。
self-complacence,就是看电影玩游戏,花不了几个钱,稍微大点的花项,那应该在今年买ipad或ipad2,买3DS或NGP,加个定焦lens,去柬埔寨或日本,或赶十月去参加国庆节。
但我知道这么下去,18岁时确定的28岁结婚的计划也必然泡汤了。但必然也就必然吧,我是越老越淡定了。
当我18岁的时候,我会跟一个女孩子在冬天里花10块在山师东路找个地摊吃麻辣烫,吃饱了,相约一起回去。两个人一路把手老老实实塞在口袋里,偶尔趁着身后驶来的车辆,借机勾一下胳膊。送到楼下,不敢抱不敢亲,大义凛然地夸奖一下说今天风真大啊。然后就灰溜溜地一步三回头地挪回宿舍,恰好此时短信到来:“明天再见吧!”——于是脸红,徜徉在爱情的笑容中。
当我28岁的时候,用80块钱团个200块钱的饭,神户牛柳敢请了,法国牛排也不在乎了,约个未曾谋面的女人,等待,寒暄,吃饭,沉默,抹嘴,打车走人。回家,半天没有短信,打开QQ,新的信息又发过来:“还有个闺女,某身高,某校毕业,父母某某,如何?”
how come that I pursue the happyness?
coz there’s no y in happiness, there is just an “i” in happiness.
我对学生,有耐心,讲道理,礼义廉耻,身正是范。
但我对女人就不。约见一人,短信两次不回,直接删号码,因为我默认,这代表着,要么生活习惯不好,要么干脆人家也不待见你。
没有宽容!what a fucking guy!
现在我care什么?我将来的妻子,现在还孑然一身空虚寂寞冷或者依然幸福地偎依在别的男人肩膀上的女孩子,已经不再应该与我共患难同荣辱。
我不再会为女孩子备考公务员弄不明白数学题发愁,因为她should have been公务员了;我不再会为女孩子冲刺考研英语阅读总是得不到高分发愁,因为她should have been研究生了。
她,或她与别人,已经走过了那段最痛苦的年月,留在郑州,并且甘愿在这个城市终老。
我没陪我将来的妻子走过她最值得珍惜的日子,我拿什么来要求她能在乎我呢?
我不要求她什么了。我也没资格要求她应该做什么了。
只希望现在的她不拒绝新的男友,愿意结婚,会生孩子,有或者没有宠物,下班安心回家或者跟闺蜜逛街吃饭。
不用很文艺,因为我不在乎你看什么书或者什么电影,只求你还有点娱乐的心态。不用很巨蟹,会做饭当然好,不会做一起做,下班能回家就回家,我们已经有我们的家,不愿回家就不回,一个电话通知就好,因为我不会满城骑着自行车去找你。
合适的话,就结婚吧,我没法在三亚包下一个岛结婚,但也不至于卖一个肾换一份嫁妆。
到时候,我一定会在校内(如果它还在的话)里,使劲发情侣生活照,婚纱照,结婚照,老婆怀孕照,宝宝出生照,宝宝百日照,宝宝一岁了照,宝宝会走了照,一边炫耀,一边咆哮。别看不起我,别以为我神经质,因为你早就这么干过,或者你将来也会这么做。
只希望两到三年之后,让我那还不太老弱的爸妈,趁他们还有力,能够幸福地举起自己的后代,逗他或她,买一堆小衣服和小挂饰,不再是送给谁家那小谁,而是打扮给朱家那某个带着叠字昵称的孙辈。
I am ready……
几日前一个日本地震,迫使每个人都在寻求自身的道德制高点。清高的被粪青的压制了,粪青的被博爱的压制了,博爱的又被眼噙热泪大爱无疆的压制了。每个人都变成了庄子尼采马基雅维利,连“尼轰金你丫不能输给地震,只能输给解放军”这种二逼话都转发得满校内都是。如今又是对比利亚或者利比亚的轰炸,autocracy和democracy两派又在互相掐。国家都快没了,我还在这里事事儿地让大家更多关切我的个人情感,难免自私又自负。
我主动交待一下吧。
我从未表态说要拒绝找女朋友,或者其实喜欢什么男朋友。我依然很正常,正常到冷静,冷静到现实,现实到狡猾。我试图左右逢源,时时处处不忘进行available implication,结果两年内屡遭报应,真情无一个,事儿逼遇到一大坨;我本以为相亲这事儿,只有我拒别人的份,对方应该是苦等我的回应未果后拎着被角以泪洗面恨没有校内不玩豆瓣不看美剧不知道什么叫任天堂什么是东京热,但结果发现压根不是这么回事。我把所有不适者当freak的同时,他们也设定了我才是那个freak。
更悲愤的是,当每个朋友都试着给我介绍女朋友,但最终发现我的事儿逼本质后,我在他们眼中已经成了反动分子的代名词了,杯葛,禁运,轰炸,然后,抛弃我在废墟中。
在我看来,人过了26,工作逐步稳定后,天平很难再向感情一边平衡,每天忙着玩人以及防止被人玩,得失都是用金钱衡量,世间便难以再寻真情了。
看看QQ里的各熟男熟女对我的聊天记录,哪个不是拿感情这东西当business来运营的?
28岁,还单着的女人,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男人,听说他收入千余,无车无房,背景平常,长相普通,谈吐一般,你还会给他机会,去发现他的闪光点?有人说我不会要求男方有没有房子,没有房子两个人可以一起攒钱买。是,那是你觉得对方足够帅,或者足够有前景,哪怕足够有上进心。
但,28岁,还单着的男人,依然帅的几率多么的低?我都越长越残了。
依然存在前景的几率多么的低?都28了还TM没有事业,你要憋成肯德基老爷子?
依然有上进心的几率多么的低?上进心这玩意不用靠养成观察的,看眼睛就看出来了。比如我这双大而双而挂着深深眼袋的眼睛。
有人说别太消极啊,你这么一写还有哪个女孩子再敢找你啊。
妈的我不写也没人找啊,一个人做什么事,不是一篇文章就盖棺定论的,校内里,这么多年,发的日志,转的分享,贴的照片,都会时时处处宣告着一个人的品行和操守。
我的确是个很现实的人,或者我曾经不那么现实过,但起码现在非常现实了。
就说我的经营吧,2个月回国后,就开始进行新财年的fundamental budget,每个quarter,做出来cost analysis,expenditure analysis,SWOT analysis:拿出多少钱请吃饭,拿出多少钱请看电影,拿出多少钱请打电动。
我承认,这些钱都是预备花在女人身上的。而且我本意是花在一个女人身上,并且是一辈子。但目前看起来,似乎没有人愿意让我把钱花在她身上。我热情,她恐慌,她热情,我恐慌。
怎么才能不恐慌呢?
删QQ,删校内,删手机通讯录。
还好没太多人玩twitter。
有人说你得考虑principal的basically control啊, peripheral 的cost得trim掉啊,记得pay less,earn more啊。
翻译成人话,就是,得省着点啊。
其实还真没花多少。
都知道我真不大花钱的,别人给女人一个月花一千的时候,我才花五百,并争取让五百发挥两千的效果。
现在只剩下自娱自乐了,反而捧着一堆钱不知道该干啥。
self-complacence,就是看电影玩游戏,花不了几个钱,稍微大点的花项,那应该在今年买ipad或ipad2,买3DS或NGP,加个定焦lens,去柬埔寨或日本,或赶十月去参加国庆节。
但我知道这么下去,18岁时确定的28岁结婚的计划也必然泡汤了。但必然也就必然吧,我是越老越淡定了。
当我18岁的时候,我会跟一个女孩子在冬天里花10块在山师东路找个地摊吃麻辣烫,吃饱了,相约一起回去。两个人一路把手老老实实塞在口袋里,偶尔趁着身后驶来的车辆,借机勾一下胳膊。送到楼下,不敢抱不敢亲,大义凛然地夸奖一下说今天风真大啊。然后就灰溜溜地一步三回头地挪回宿舍,恰好此时短信到来:“明天再见吧!”——于是脸红,徜徉在爱情的笑容中。
当我28岁的时候,用80块钱团个200块钱的饭,神户牛柳敢请了,法国牛排也不在乎了,约个未曾谋面的女人,等待,寒暄,吃饭,沉默,抹嘴,打车走人。回家,半天没有短信,打开QQ,新的信息又发过来:“还有个闺女,某身高,某校毕业,父母某某,如何?”
how come that I pursue the happyness?
coz there’s no y in happiness, there is just an “i” in happiness.
我对学生,有耐心,讲道理,礼义廉耻,身正是范。
但我对女人就不。约见一人,短信两次不回,直接删号码,因为我默认,这代表着,要么生活习惯不好,要么干脆人家也不待见你。
没有宽容!what a fucking guy!
现在我care什么?我将来的妻子,现在还孑然一身空虚寂寞冷或者依然幸福地偎依在别的男人肩膀上的女孩子,已经不再应该与我共患难同荣辱。
我不再会为女孩子备考公务员弄不明白数学题发愁,因为她should have been公务员了;我不再会为女孩子冲刺考研英语阅读总是得不到高分发愁,因为她should have been研究生了。
她,或她与别人,已经走过了那段最痛苦的年月,留在郑州,并且甘愿在这个城市终老。
我没陪我将来的妻子走过她最值得珍惜的日子,我拿什么来要求她能在乎我呢?
我不要求她什么了。我也没资格要求她应该做什么了。
只希望现在的她不拒绝新的男友,愿意结婚,会生孩子,有或者没有宠物,下班安心回家或者跟闺蜜逛街吃饭。
不用很文艺,因为我不在乎你看什么书或者什么电影,只求你还有点娱乐的心态。不用很巨蟹,会做饭当然好,不会做一起做,下班能回家就回家,我们已经有我们的家,不愿回家就不回,一个电话通知就好,因为我不会满城骑着自行车去找你。
合适的话,就结婚吧,我没法在三亚包下一个岛结婚,但也不至于卖一个肾换一份嫁妆。
到时候,我一定会在校内(如果它还在的话)里,使劲发情侣生活照,婚纱照,结婚照,老婆怀孕照,宝宝出生照,宝宝百日照,宝宝一岁了照,宝宝会走了照,一边炫耀,一边咆哮。别看不起我,别以为我神经质,因为你早就这么干过,或者你将来也会这么做。
只希望两到三年之后,让我那还不太老弱的爸妈,趁他们还有力,能够幸福地举起自己的后代,逗他或她,买一堆小衣服和小挂饰,不再是送给谁家那小谁,而是打扮给朱家那某个带着叠字昵称的孙辈。
I am 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