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人不简单――告别伊丽莎白•泰勒
晚上,睡前,随意看看新闻,看到了伊丽莎白•泰勒去世的消息,当时还一惊,总感觉这位媒体灯光下总是精神上佳的老美女可以再活挺长时间,这一走有些突然。不出所料,媒体关于泰勒的生平,除了把履历表过一遍,就是继续把她的婚姻史过一遍,然后把每个丈夫再过一遍。媒体提到泰勒,更多的是冠以“玉婆”,一个物质味道浓厚的雅号;或者大提她的8次婚姻7个丈夫,偶尔提到与她演艺生涯相关的事儿,也是《埃及艳后》,当然,接着又会提到那是一个差点儿让一个电影公司挂掉的影史灾难。仿佛,伊丽莎白•泰勒更多是个话题型女星,人们对她的表演上的经历倒是不太关心。
其实,想想出现这样的局面也不稀奇,一方面,伊丽莎白•泰勒最辉煌的演艺时间段在上世纪50、60年代,离今天太远,但是她显得话题性的时间段倒是贯穿一生,离今天永远那么近。另一方面,这位女星本身有着不羁的灵魂,洒脱而率性的个性,让她活的潇洒传奇,又颇多波折。自然,这是更具大众关注性的保鲜话题,媒体也乐得不停的津津乐道。不论如何,这个充满魅力的女星已经在影史留下的重要的印记,2次奥斯卡影后的荣誉也是对她演技的肯定,演的精彩,活的传奇,个中荣耀与甘苦,唯她自知。路透社的评价颇为到位,她的一生一直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强大的电影世界,一个是显得混乱的私生活。
表演上,个人感觉,伊丽莎白•泰勒以童星姿态开始银幕生涯,在初期是青春又显得早熟的女孩形象。到了20世纪50年代,开始步入成长女性角色,这个时候的她的角色显得清纯,同时柔弱,一如这个年龄的女性充满成长的烦恼。到了60年代后,她的表演开始充满气场,女王、悍妇、神经质家庭妇女,都是银幕上充满爆发力,同时具有歇斯底里气质的角色。而这段时间也是她的演艺生涯高峰和收获期,两座奥斯卡奖杯奠定了她在好莱坞影史表演上的地位。
具体到影片,在我看过的泰勒的影片中,就50年代而言,我比较喜欢《郎心似铁》和《夏日痴魂》。在《郎心似铁》中的泰勒真的很美,显得清纯可人,又有着一种对爱情充满浪漫幻想的女孩的气质,片中那种对最终走入死刑之路的爱人的无奈之情表现的自然动人,充分体现了影片的悲剧感。而在《夏日痴魂》中,她是一个精神上濒临崩溃,或者说被愈加逼入崩溃的女人,柔弱无助,这种角色是很考验演技的,但是泰勒同样出色的完成了对角色的诠释,同时让这个角色本身就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与片中邪感十足的凯瑟琳•赫本交相辉映,有力烘托了这部惊悚电影的氛围。这两部电影还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泰勒和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的合作。用现在话说,蒙哥马利•克利夫特属于气质型男,演技也非常了得,而个人经历却命运多舛,年仅46岁就告别人世。他与伊丽莎白•泰勒在那段时间有着真挚的友情,甚至感情,而当蒙哥马利•克利夫特在那个对同性恋偏见尚浓之时出柜后,泰勒也给了他最大支持,在克利夫特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也是泰勒给予他最大鼓励,这份友情也令人感动。我也觉得在泰勒一生中,精神上跟她最合拍的,恐怕也还是蒙哥马利•克利夫特。而就60年代影片而言,我最喜欢的要属《灵欲春宵》了,气场、神经质、歇斯底里,泰勒的表演爆发力在本片中无比强大,让我看后也对其拍手叫好,当然,这部影片本身属于集体演技爆发类型,片中几个角色表演都极其精彩,当中自然也包括理查德•伯顿。泰勒和理查德•伯顿的婚姻算是泰勒个人生活中,媒体最乐于翻炒的了,两人的两次婚姻有时候又像一场战争,以至于电影中两人激烈碰撞时,你都不知道这是他们演的好,还是本来生活中就这样了,银幕上自然真情流露。
伊丽莎白•泰勒,一个一生被媒体和舆论关注的传奇女星,如今离世,希望更多人在津津乐道她的8次婚姻之时,也能有耐心欣赏下她同样精彩的几次表演,因为,这个女人真的不简单,无论银幕内外。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f0ba8c35edcbbb0491ef3967.html
其实,想想出现这样的局面也不稀奇,一方面,伊丽莎白•泰勒最辉煌的演艺时间段在上世纪50、60年代,离今天太远,但是她显得话题性的时间段倒是贯穿一生,离今天永远那么近。另一方面,这位女星本身有着不羁的灵魂,洒脱而率性的个性,让她活的潇洒传奇,又颇多波折。自然,这是更具大众关注性的保鲜话题,媒体也乐得不停的津津乐道。不论如何,这个充满魅力的女星已经在影史留下的重要的印记,2次奥斯卡影后的荣誉也是对她演技的肯定,演的精彩,活的传奇,个中荣耀与甘苦,唯她自知。路透社的评价颇为到位,她的一生一直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强大的电影世界,一个是显得混乱的私生活。
表演上,个人感觉,伊丽莎白•泰勒以童星姿态开始银幕生涯,在初期是青春又显得早熟的女孩形象。到了20世纪50年代,开始步入成长女性角色,这个时候的她的角色显得清纯,同时柔弱,一如这个年龄的女性充满成长的烦恼。到了60年代后,她的表演开始充满气场,女王、悍妇、神经质家庭妇女,都是银幕上充满爆发力,同时具有歇斯底里气质的角色。而这段时间也是她的演艺生涯高峰和收获期,两座奥斯卡奖杯奠定了她在好莱坞影史表演上的地位。
具体到影片,在我看过的泰勒的影片中,就50年代而言,我比较喜欢《郎心似铁》和《夏日痴魂》。在《郎心似铁》中的泰勒真的很美,显得清纯可人,又有着一种对爱情充满浪漫幻想的女孩的气质,片中那种对最终走入死刑之路的爱人的无奈之情表现的自然动人,充分体现了影片的悲剧感。而在《夏日痴魂》中,她是一个精神上濒临崩溃,或者说被愈加逼入崩溃的女人,柔弱无助,这种角色是很考验演技的,但是泰勒同样出色的完成了对角色的诠释,同时让这个角色本身就充满了神秘主义色彩,与片中邪感十足的凯瑟琳•赫本交相辉映,有力烘托了这部惊悚电影的氛围。这两部电影还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泰勒和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的合作。用现在话说,蒙哥马利•克利夫特属于气质型男,演技也非常了得,而个人经历却命运多舛,年仅46岁就告别人世。他与伊丽莎白•泰勒在那段时间有着真挚的友情,甚至感情,而当蒙哥马利•克利夫特在那个对同性恋偏见尚浓之时出柜后,泰勒也给了他最大支持,在克利夫特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也是泰勒给予他最大鼓励,这份友情也令人感动。我也觉得在泰勒一生中,精神上跟她最合拍的,恐怕也还是蒙哥马利•克利夫特。而就60年代影片而言,我最喜欢的要属《灵欲春宵》了,气场、神经质、歇斯底里,泰勒的表演爆发力在本片中无比强大,让我看后也对其拍手叫好,当然,这部影片本身属于集体演技爆发类型,片中几个角色表演都极其精彩,当中自然也包括理查德•伯顿。泰勒和理查德•伯顿的婚姻算是泰勒个人生活中,媒体最乐于翻炒的了,两人的两次婚姻有时候又像一场战争,以至于电影中两人激烈碰撞时,你都不知道这是他们演的好,还是本来生活中就这样了,银幕上自然真情流露。
伊丽莎白•泰勒,一个一生被媒体和舆论关注的传奇女星,如今离世,希望更多人在津津乐道她的8次婚姻之时,也能有耐心欣赏下她同样精彩的几次表演,因为,这个女人真的不简单,无论银幕内外。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f0ba8c35edcbbb0491ef3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