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听到的歌剧讲座
晚饭家园吃面吃得多了些,就直接陪小蛋和小莉往图书馆那边走了,全当自己散步了!一想反正走到了,干脆到图书馆把纽约摄影学院那两本预约算了~~
一出门呢,又极其偶然地想非主流地走南边的草丛小道~一转过去,南配店竟然亮着灯,一看海报,哈!戴玉强老师讲普契尼的《艺术家的生涯》,于是溜进去找了个中间第三排左起第二个座。
说实话,这部我更倾向于叫它《波西米亚人》,总觉得La Boheme这种直译带着波西米亚的色彩,还真是跟艺术家蛮相近的。
戴老师讲得还是很投入的,明显是一个艺术家对于艺术的那种激情澎湃,当然中间还穿插着一些类似东北口音的话,还是挺可爱的,呵呵~~我总觉得呢一个搞艺术的,或者搞学术的,在领域内造诣越高,整个人也会变得更加纯粹!(刚才和静姝聊天时也提到了这个问题,陈爷爷在这方面也算是我非常敬佩的人了)
其实呢,在听这课之前我就对戴老师印象还不错的,感觉他不像其他美声的人看起来会自视清高(我是说看起来,毕竟我也不了解),相对更亲民一些吧!今天他还现场演绎了鲁道夫介绍咪咪的那个小咏叹调,外加二重奏之前鲁道夫的一段,钢琴伴奏版的,声音很干净,后来还请来一个叫宋茜的女高音为大家唱了咪咪的告别,说实话这一段听得我都感动得眼泪打转了。
回归一下主题吧,呵呵~~今天放的版本是卡拉扬指挥的版本,据说这个版本让男女主角在25岁都一炮打响了,女主角叫费雷尼,戴老师最崇拜的女高音。还没走进教室就脑海中浮现了冰冷的小手,其实也没想起来旋律,但是就是想进去听一下无比著名的这一段,果然男高音一上去,混身一发麻,像是旋律触及到了灵魂。
戴老师讲课时还会穿插着将一些普契尼个人的艺术生涯,他讲课的优势就在于说起著名选段别人不知道时还可以现场唱两句,大家心里会想“哦,原来是这个啊~” 其实呢,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威尔第的,茶花女、弄臣都很喜欢。不过普契尼的某些旋律的确很美!当然,还有各个领域都才华横溢的莫扎特了,我至今最喜欢的费加罗的婚礼在我看来每一句都很好,哪怕是宣叙调!
今天听了两点对我还蛮启发的,次重要的一点是戴老师说对于作曲家、演奏家、演唱家来说最难的部分其实是宣叙调,咏叹调好听但容易唱;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说歌剧永恒的主题是“爱”与“死”,当时我脑海中过了一遍,刨去喜剧的话,还真是这么回事,精辟啊!
总之,今天能听到这个讲座真偶然,当然也totally worth it!(不是刻意双语,只是引用一下Chandler决定不换公寓的那句话,嘿)
我想这个校园能给我带来这些,应该是我从初中就已经在追求的感觉了,谢谢你啦!(我在对我的大学说,听起来有点傻@@)
另外呢,去图书馆时发现在一层展示了蔡元培的种种事迹,我一直很尊敬他的,而且提醒了我上周还去了这位校长的故居,所以很有可能一会儿就接着把前一篇未完成的日记写完了!加油吧~~想提笔时就不要犹豫,记录一瞬间的感觉才是最美妙的!
Goodnight~
一出门呢,又极其偶然地想非主流地走南边的草丛小道~一转过去,南配店竟然亮着灯,一看海报,哈!戴玉强老师讲普契尼的《艺术家的生涯》,于是溜进去找了个中间第三排左起第二个座。
说实话,这部我更倾向于叫它《波西米亚人》,总觉得La Boheme这种直译带着波西米亚的色彩,还真是跟艺术家蛮相近的。
戴老师讲得还是很投入的,明显是一个艺术家对于艺术的那种激情澎湃,当然中间还穿插着一些类似东北口音的话,还是挺可爱的,呵呵~~我总觉得呢一个搞艺术的,或者搞学术的,在领域内造诣越高,整个人也会变得更加纯粹!(刚才和静姝聊天时也提到了这个问题,陈爷爷在这方面也算是我非常敬佩的人了)
其实呢,在听这课之前我就对戴老师印象还不错的,感觉他不像其他美声的人看起来会自视清高(我是说看起来,毕竟我也不了解),相对更亲民一些吧!今天他还现场演绎了鲁道夫介绍咪咪的那个小咏叹调,外加二重奏之前鲁道夫的一段,钢琴伴奏版的,声音很干净,后来还请来一个叫宋茜的女高音为大家唱了咪咪的告别,说实话这一段听得我都感动得眼泪打转了。
回归一下主题吧,呵呵~~今天放的版本是卡拉扬指挥的版本,据说这个版本让男女主角在25岁都一炮打响了,女主角叫费雷尼,戴老师最崇拜的女高音。还没走进教室就脑海中浮现了冰冷的小手,其实也没想起来旋律,但是就是想进去听一下无比著名的这一段,果然男高音一上去,混身一发麻,像是旋律触及到了灵魂。
戴老师讲课时还会穿插着将一些普契尼个人的艺术生涯,他讲课的优势就在于说起著名选段别人不知道时还可以现场唱两句,大家心里会想“哦,原来是这个啊~” 其实呢,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威尔第的,茶花女、弄臣都很喜欢。不过普契尼的某些旋律的确很美!当然,还有各个领域都才华横溢的莫扎特了,我至今最喜欢的费加罗的婚礼在我看来每一句都很好,哪怕是宣叙调!
今天听了两点对我还蛮启发的,次重要的一点是戴老师说对于作曲家、演奏家、演唱家来说最难的部分其实是宣叙调,咏叹调好听但容易唱;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说歌剧永恒的主题是“爱”与“死”,当时我脑海中过了一遍,刨去喜剧的话,还真是这么回事,精辟啊!
总之,今天能听到这个讲座真偶然,当然也totally worth it!(不是刻意双语,只是引用一下Chandler决定不换公寓的那句话,嘿)
我想这个校园能给我带来这些,应该是我从初中就已经在追求的感觉了,谢谢你啦!(我在对我的大学说,听起来有点傻@@)
另外呢,去图书馆时发现在一层展示了蔡元培的种种事迹,我一直很尊敬他的,而且提醒了我上周还去了这位校长的故居,所以很有可能一会儿就接着把前一篇未完成的日记写完了!加油吧~~想提笔时就不要犹豫,记录一瞬间的感觉才是最美妙的!
Good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