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INGFREE
我想我应该得到什么启示。暴雨突降,半个小时如同世界末日,那天晚上你剧烈地梦遗,然后在一个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星期二,维系我们关系的马达能源像是被抽干,步伐无法合上彼此的节拍,我们的路开始分开。
算起来从我们一起翘课,歃血为盟到分开,差九天七个月。即使并非恋人的分手,兄弟反目也一直是悲情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像是热恋中的男女从没想过分手的故事会出现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也何曾料到自己会成为这种剧目的主角。
所以这世界上并非所有未曾料到的结局都是surprise,人品爆发的日期总是遥不可及。
就像并非所有人都是火影里脑袋直来直去的鸣人,相信着总有一天佐助会回头,然后默默地注视着小樱和佐助幸福的生活,祝他们幸福(即使我等了七年了…七年)。
其实如果是耽美小说的背叛情节可能更具有声泪俱下的效果,可惜我们只是正常不过的兄弟,没有由爱生恨的爆发力。我不会傻X地伪装的足够坚强,我会为此而感到真切的哀伤。毕竟是用心血,用日月浇灌的兄弟情谊,那样年华里独特的存在。我们分享着一切,体验着同样的喜乐。
虽说恢复了一个人的路线,生活依然还是生活,只是七个月的亲密无间,空出来的部分让人难以习惯。高三的我们还没有人人这种强大的工具,我只能在小企鹅与百度之间游荡,张开巨大的蜘蛛网,捕捉你一丝一毫的信息。那些你经常出现的贴吧,奔走在你的百度空间与扣扣空间之间,看你更新的状态,急切地想构建起你后来日子里生活的模样。
直到高考的来临,我们都像是一去不复返的壮士,然后在漫长酷热的天气里各奔天涯。跳过成绩的话题,你在石家庄,成为外国语学院珍贵的男生。我直奔南京,成为理工科院校里尴尬的文科生。新的习惯取代了旧的习惯,关注你的消息居然也成为习惯。
在又一年秋雨来临的时候,我也开了一个帖,把这份记忆理一理,打打包,怀着想让又不想让你看见的心态,抱有丢了什么还能找回来的不成熟的希冀。除了兰州烧饼之外,倒也会有人认真地说上两句,一来二去,这个世界上有人知道了你们的故事,也有人如你。
可能诸君觉得事情逐渐变得好起来,大多数情况下这是极其正确的判断,可是某人带有自虐以及欠揍的倾向。那么多人都开始觉得我们的分道扬镳有着莫名其妙和不可理喻,难道你不这么觉得,为什么你和我不能再合成我们?敢情我是踏入怪异的迷宫,再也走不出去。
我看你的日志,看你在军训之后黑上加黑的苦恼,知道你先于之我有了女朋友,看你跟重庆的辣妹子的甜蜜,兄弟,真为你高兴。
也知道你第一次喝的烂醉,注意到原来像你一样神经大条的男生也会有那么难过的时候。还有你在吉它社的表演,换了一把新琴的你,我有没有机会再听你弹起一首新的曲子。
我的P4里依然有留着《歌舞青春》的文件夹,高中的我们羡慕着或许不会出现在这世上的青春。第一部片尾的breakingfree,听了一遍又一遍,你弹过一遍又一遍,总想着世界会像歌里那样简单美好,黄土高原也会有一天开满油菜花,保持着无比乐观的革命精神。
某年某月某日,我的空间里忽然有了你的留言,本来我想成为情圣仓央嘉措,做到不悲不喜,可惜我还是不争气的又惊又喜,你说我们有99%的相似,确因为1%的不同而有鸭梨。无论对还是错,时光都可以充淡。
Break也从现在时变成了过去时Broken,game over。
我想自己应该早已经意识到这距离再也跨不回去,带着刻意的执著去逃避赤裸的生活,不去面对设定的结果。也许我早就需要一次长谈,把一切说得清楚明白,而不是采取游击队一样的持久战。
社交网络再强大,也达不到真真切切的表达。混迹在你出现的各个地方,我想所做的事情不过是一场表达。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社交网络是我的硬壳,是长长的弯路,是软弱的象征。林林总总的社交网络,填满的是时间,不是有热度的心脏。
假设这个世界是建立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之上,现实的温度总要现实世界的感情来支撑。一样的道理,幻想里再完美的情人,也没有现实中冬天里的一双手来的实在。
算起来从我们一起翘课,歃血为盟到分开,差九天七个月。即使并非恋人的分手,兄弟反目也一直是悲情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像是热恋中的男女从没想过分手的故事会出现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也何曾料到自己会成为这种剧目的主角。
所以这世界上并非所有未曾料到的结局都是surprise,人品爆发的日期总是遥不可及。
就像并非所有人都是火影里脑袋直来直去的鸣人,相信着总有一天佐助会回头,然后默默地注视着小樱和佐助幸福的生活,祝他们幸福(即使我等了七年了…七年)。
其实如果是耽美小说的背叛情节可能更具有声泪俱下的效果,可惜我们只是正常不过的兄弟,没有由爱生恨的爆发力。我不会傻X地伪装的足够坚强,我会为此而感到真切的哀伤。毕竟是用心血,用日月浇灌的兄弟情谊,那样年华里独特的存在。我们分享着一切,体验着同样的喜乐。
虽说恢复了一个人的路线,生活依然还是生活,只是七个月的亲密无间,空出来的部分让人难以习惯。高三的我们还没有人人这种强大的工具,我只能在小企鹅与百度之间游荡,张开巨大的蜘蛛网,捕捉你一丝一毫的信息。那些你经常出现的贴吧,奔走在你的百度空间与扣扣空间之间,看你更新的状态,急切地想构建起你后来日子里生活的模样。
直到高考的来临,我们都像是一去不复返的壮士,然后在漫长酷热的天气里各奔天涯。跳过成绩的话题,你在石家庄,成为外国语学院珍贵的男生。我直奔南京,成为理工科院校里尴尬的文科生。新的习惯取代了旧的习惯,关注你的消息居然也成为习惯。
在又一年秋雨来临的时候,我也开了一个帖,把这份记忆理一理,打打包,怀着想让又不想让你看见的心态,抱有丢了什么还能找回来的不成熟的希冀。除了兰州烧饼之外,倒也会有人认真地说上两句,一来二去,这个世界上有人知道了你们的故事,也有人如你。
可能诸君觉得事情逐渐变得好起来,大多数情况下这是极其正确的判断,可是某人带有自虐以及欠揍的倾向。那么多人都开始觉得我们的分道扬镳有着莫名其妙和不可理喻,难道你不这么觉得,为什么你和我不能再合成我们?敢情我是踏入怪异的迷宫,再也走不出去。
我看你的日志,看你在军训之后黑上加黑的苦恼,知道你先于之我有了女朋友,看你跟重庆的辣妹子的甜蜜,兄弟,真为你高兴。
也知道你第一次喝的烂醉,注意到原来像你一样神经大条的男生也会有那么难过的时候。还有你在吉它社的表演,换了一把新琴的你,我有没有机会再听你弹起一首新的曲子。
我的P4里依然有留着《歌舞青春》的文件夹,高中的我们羡慕着或许不会出现在这世上的青春。第一部片尾的breakingfree,听了一遍又一遍,你弹过一遍又一遍,总想着世界会像歌里那样简单美好,黄土高原也会有一天开满油菜花,保持着无比乐观的革命精神。
某年某月某日,我的空间里忽然有了你的留言,本来我想成为情圣仓央嘉措,做到不悲不喜,可惜我还是不争气的又惊又喜,你说我们有99%的相似,确因为1%的不同而有鸭梨。无论对还是错,时光都可以充淡。
Break也从现在时变成了过去时Broken,game over。
我想自己应该早已经意识到这距离再也跨不回去,带着刻意的执著去逃避赤裸的生活,不去面对设定的结果。也许我早就需要一次长谈,把一切说得清楚明白,而不是采取游击队一样的持久战。
社交网络再强大,也达不到真真切切的表达。混迹在你出现的各个地方,我想所做的事情不过是一场表达。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社交网络是我的硬壳,是长长的弯路,是软弱的象征。林林总总的社交网络,填满的是时间,不是有热度的心脏。
假设这个世界是建立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之上,现实的温度总要现实世界的感情来支撑。一样的道理,幻想里再完美的情人,也没有现实中冬天里的一双手来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