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下我的读书
毫无疑问我是个比较喜欢读书的人,读书在我的生活里占据着重要部分,是生活的必需品,就像是吃饭一样,阅读是我的需要。当我听说一个人有8万本藏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啊,那他一定有个别墅,要不怎么放书啊。
但我小时候却基本上没有书读,除了学校里的课本,极少有其它的书可以读,因为出生在农村,没有社会的公共读书体系,那时候还没有电脑,更没有网络,家里也没有钱去买书,盗版书摊都很少,最多是跑到镇上唯一一家新华书店里看两页卖的书罢了。
这种没有书读的情况下,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即读书快,因为经常站在别人后面读书,就像《大笑江湖》里面的小沈阳一样,经常在偷看别人的书,但你不知道别人那一页是否读完,也不知道他读的那儿,所以一定要在他翻页之前,把这页给看完了。不然,看了一半别人翻页了,那是一件多痛苦的事儿啊。
后来大学时就好多了,因为学校里有图书馆,而且有网络了,而且也有盗版书摊了。不过读书依然是个痛苦的过程,图书馆里的书太老,上网太贵,盗版书摊的书大部分没什么可读,一水的流行图书,厚黑学,外加武侠小说。但这种情况下,书还是在慢慢的买,每次搬家的时候又痛苦不堪,因为书太常见沉了,而且租的屋子里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书。
学校里的教材更是让人痛苦,教材更新速度太慢,比如学VC++,外面都7.0了,学校里最多4.0,至少落后两个版本以上,还有PS,还有CAD,这些工具软件的更新速度永远比学校里快的多,但学校没办法同步更新,还是老教材,等学完毕业,就更让人痛苦了。学校里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按软件帮助来的,开始界面,然后工具,然后高级功能,最后两个小案例,简直让人崩溃。
直到现在,工作了以后,也开始在漂泊的城市里安定下来,也有了书柜,才有精力和时间慢慢整整自己的读书。
回顾我以前读的书,还真是有够复杂的,不过总体来说,也就以下几类:
第一大类:思想类
1.1 哲学类
包括中外哲学,即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国外的思想流派,还有从小学到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导论之类的。
1.2 佛学
多多少少的读,这两年开始读的比较多,因为我打算修行一下。
1.3 心理学
包括人格理论,包括潜意识理论,包括多重人格,森田疗法,还有最重要是的安东尼罗宾的心理潜能理论,这些内容。
第二大类:企业管理类
1.1 管理学
包括A管理模式,基业长青,还有各种团队管理之类的,可惜这些我都没有怎么用上。
1.2 营销学
包括各种营销理论,营销方法和工具,这些在工作中还使用了一些。
1.3 创业学
包括商业计划书,创业理论,富爸爸的一系列图书,学了不少。
第三大类:专业书
1.1 互联网类
包括互联网产品开发,产品运营和管理,产品线分析,产品策略等。
1.2 游戏类
这两年对游戏感兴趣,又读了不少游戏类的书。
第四大类:个人工作书
1.1 英语类
这个不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不说英语简直寸步难行,抄美国模式得用英语,和风投谈得用英语,了解这个国家也需要英语,以后移民的话也要英语啊。
1.2 证券的书
学习炒股,可惜没钱,书白买了。
1.3 生活用书
包括菜谱,健康指南,类似于此类的书。
第五大类:兴趣类的书
1.1 历史书
读历史是一种乐趣,也可以让人在历史中平静下来,想来多少牛B无比的人物,历史一过,不过一云烟而已,多少无比艰难的困境,他们又是如何支撑下来的,不惧一切,努力前进的。
1.2 文学类
文学也是一种阅读,不过在这个神奇的国度里,他们都喜欢的是外国文学。我也读了不少老外的,比如什么飘之类的,当然,还喜欢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总体来说:
1.读了不少没用的,比如思想类的和管理类的创业类的,基本上在生活中用的地方不多。
2.专业书读的太少,还是需要增加专业图书的阅读和学习。
3.读的太杂,各种类型的都有,需要进一步深入和细化。
4.书柜还是太小,就一个书柜四个格子,现在书都已经放满了,需要至少两个以上书柜吧。
5.相比有些真正读书的人,比如8万本的那位,读的还是太少,没办法的事,条件所限。
总之是,从今天起,加强专业书的阅读和使用,努力使自己有专业价值,提升能力,努力做出点事情来。
但我小时候却基本上没有书读,除了学校里的课本,极少有其它的书可以读,因为出生在农村,没有社会的公共读书体系,那时候还没有电脑,更没有网络,家里也没有钱去买书,盗版书摊都很少,最多是跑到镇上唯一一家新华书店里看两页卖的书罢了。
这种没有书读的情况下,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即读书快,因为经常站在别人后面读书,就像《大笑江湖》里面的小沈阳一样,经常在偷看别人的书,但你不知道别人那一页是否读完,也不知道他读的那儿,所以一定要在他翻页之前,把这页给看完了。不然,看了一半别人翻页了,那是一件多痛苦的事儿啊。
后来大学时就好多了,因为学校里有图书馆,而且有网络了,而且也有盗版书摊了。不过读书依然是个痛苦的过程,图书馆里的书太老,上网太贵,盗版书摊的书大部分没什么可读,一水的流行图书,厚黑学,外加武侠小说。但这种情况下,书还是在慢慢的买,每次搬家的时候又痛苦不堪,因为书太常见沉了,而且租的屋子里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书。
学校里的教材更是让人痛苦,教材更新速度太慢,比如学VC++,外面都7.0了,学校里最多4.0,至少落后两个版本以上,还有PS,还有CAD,这些工具软件的更新速度永远比学校里快的多,但学校没办法同步更新,还是老教材,等学完毕业,就更让人痛苦了。学校里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按软件帮助来的,开始界面,然后工具,然后高级功能,最后两个小案例,简直让人崩溃。
直到现在,工作了以后,也开始在漂泊的城市里安定下来,也有了书柜,才有精力和时间慢慢整整自己的读书。
回顾我以前读的书,还真是有够复杂的,不过总体来说,也就以下几类:
第一大类:思想类
1.1 哲学类
包括中外哲学,即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国外的思想流派,还有从小学到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导论之类的。
1.2 佛学
多多少少的读,这两年开始读的比较多,因为我打算修行一下。
1.3 心理学
包括人格理论,包括潜意识理论,包括多重人格,森田疗法,还有最重要是的安东尼罗宾的心理潜能理论,这些内容。
第二大类:企业管理类
1.1 管理学
包括A管理模式,基业长青,还有各种团队管理之类的,可惜这些我都没有怎么用上。
1.2 营销学
包括各种营销理论,营销方法和工具,这些在工作中还使用了一些。
1.3 创业学
包括商业计划书,创业理论,富爸爸的一系列图书,学了不少。
第三大类:专业书
1.1 互联网类
包括互联网产品开发,产品运营和管理,产品线分析,产品策略等。
1.2 游戏类
这两年对游戏感兴趣,又读了不少游戏类的书。
第四大类:个人工作书
1.1 英语类
这个不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不说英语简直寸步难行,抄美国模式得用英语,和风投谈得用英语,了解这个国家也需要英语,以后移民的话也要英语啊。
1.2 证券的书
学习炒股,可惜没钱,书白买了。
1.3 生活用书
包括菜谱,健康指南,类似于此类的书。
第五大类:兴趣类的书
1.1 历史书
读历史是一种乐趣,也可以让人在历史中平静下来,想来多少牛B无比的人物,历史一过,不过一云烟而已,多少无比艰难的困境,他们又是如何支撑下来的,不惧一切,努力前进的。
1.2 文学类
文学也是一种阅读,不过在这个神奇的国度里,他们都喜欢的是外国文学。我也读了不少老外的,比如什么飘之类的,当然,还喜欢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总体来说:
1.读了不少没用的,比如思想类的和管理类的创业类的,基本上在生活中用的地方不多。
2.专业书读的太少,还是需要增加专业图书的阅读和学习。
3.读的太杂,各种类型的都有,需要进一步深入和细化。
4.书柜还是太小,就一个书柜四个格子,现在书都已经放满了,需要至少两个以上书柜吧。
5.相比有些真正读书的人,比如8万本的那位,读的还是太少,没办法的事,条件所限。
总之是,从今天起,加强专业书的阅读和使用,努力使自己有专业价值,提升能力,努力做出点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