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很忙
幸福很忙
过日子永远不像写东西这么诗意,因为从来,人们总是说文章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无论这句话是为了安慰我们总是遇到各种问题的惊慌错乱的自己还是为了试图让每个人都阿Q,大概我永远也弄不明白这个。
当我从银行回到店里,发现我的手机被人顺手牵羊了,我有些难过,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说丢了,丢了。当老板说借我一个旧的,我心里想着又多了一份人情债,可是我又能说什么呢?但是很奇怪的时候,那时候我并没有多么震惊或者是难过,因为毕竟我的手机丢了,那一刻我想的问题是我是不是能再做一份兼职来补贴家用。
晚上,店长早早约了人出去了,而我在9点一刻下班,我去那个爱丽舍面包店买打折的面包,当我挑好了32元的面包,可是却发现不能刷卡,而我的现金几乎只有15块,我一毛一毛的数钱,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让自己这么窘迫,可是我似乎是忘记了自己此刻几乎身无分文了,我觉得羞愧和不好意思,等我拿了两个面包之后,走在复兴中路的十字路口,看见有一对情侣在闹别扭,绿灯亮了,我等到104路回家。到下车的那一刻我还是没有哭,我还哄骗这时候的自己,说也许就这样坚硬的过去了呢,可是我却不可能这么过去,关于这些事情,糟糕的事情。当我拨通了方块鱼的电话的时候,我的眼泪就再也不客气了。
方块鱼说你很坚强,我有点调侃自嘲的说,但是这些勇敢和坚强到底能让我变得更加勇敢或者坚强吗?曾经有朋友说我一直是我们那一堆人的榜样,可是我从来就没有想过做榜样或者让别人觉得我是多么的与众不同,虽然我有时候会说,我自己还是挺坚强的这样的废话,但是我从来都是简单的快乐或者简单的不快乐,有时候还是很孩子气或者脾气“暴躁”(要知道我特别不想用这个词,我一直说sabrina用这个词来形容我太不客气了,但是似乎并没有什么合适的词语,SO)方块鱼说你不一定要逼迫自己,关键是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而挣钱哪里不是挣呢,为什么非要在上海呢?我说我真的很喜欢这里,可是这在一个理性的人看来完全是那么的不切实际,对呀,在我自己理智的看来都是那么的不靠谱,可是我却真的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确实很喜欢这里,也许是因为在这里让我感觉是城市吧。
当我给雪说我手机丢了,麻烦你们发短信给我告知你们是谁,雪问我,你还好吗?我说,我还好,昨天哭完了就没事了。而且今天那个老外老板带了他的旧手机借给我用直到我能买的起手机,虽然这个手机看起来确实挺cool,nokia E61,关键问题是在中国不上市,而也不能支持中文,所以,让我这个近乎英文盲的人来用英文来发短信,不怎么好玩了,也一点都不酷,呵呵。但是不管怎么说,我是感激他们的,毕竟我现在也是有手机用呀。
当我告诉sabrina说老外送了我一个英文名字:Angela,我很高兴,都有点忘记手机的事,我就是这样一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或者说我很容易从一件难过的事情上转换到一件不难过的事情上,就像朋友们评价我的:我很容易快乐,也很容易难过,因为在太多的事情上我过于敏感了。比如说,Sabrina居然说:她很难把这个名字和我本人联系起来,这句话真是让人沮丧,关键是难道这个名字就一定要像天使一样的面容才会完美匹配吗?再者说为什么要先评价这个名字呢,我的朋友从来都不用问候下一个我这个丢手机的人吗?还是说她根本就只是关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而恰好就忘记关心她的朋友,虽然我竭力让自己从两面性来看待她,可是还是让人觉得不爽!
下午吃饭,炒面先行。
但外面还比较冷,我就没有等炒面炒好,但是知道吗,炒面摊的老板,居然给我送到了上班的店里,我很感激她,虽然我们已经很熟,差不多我已经是炒面摊的朋友啦。
还有一件事让我觉得,很神奇也很欣慰,我去买一块钱一个的东北咸酥饼,老板正好没有零钱找我,他大方的说明天再给吧,呵呵,看吧,我总是和我一样的人们打成一片,虽然我每次说谢谢你,都是出于礼貌,但是看来,每个人都会因为你礼貌他们也会与你一样。
晚上把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看完了,感觉美国有些小说总是这样,以叙述为主要格调,就是生活中的事,似乎他们停在那里都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当菲尔德结束那段被学校开除后的日子之后,戛然而止却一点也不会觉得突兀,并没有像封面宣传的那么“批判了承认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的深刻感触,后面的一篇《觉醒》却让我觉得写得很好。只是当看到结局爱琳娜或者是蓬蒂列太太全身赤裸的游向大海深处,感觉挺意外。
但是作者写道:“全身裸露地站在天地之间,是何等奇特而可怖!又是何等美好!爱琳娜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刚刚出生的虚弱的婴儿,在一个陌生且熟悉的世界中睁开眼睛。”
当写到她渐渐疲惫的时候,他说:“她呆呆地注视着前方,那曾经的恐惧一掠而过。她接着向下沉去,好像听见父亲与姐姐玛甘娜的召唤,听见了被锁链栓到老梧桐树上那条狗的吠声,听见了那名骑兵军官经过门廊的时候刺靴发出的咔嗒声,以及蜜蜂的嗡嗡声……一丝石竹花的淡淡香气飘散在海空之中。”
爱琳娜开始从幻想着爱情中变成了蓬蒂列太太,但是生活就真的像一般的主妇一般生儿育女或者举办习惯性的舞会,而当罗伯特爱上了她之后,她才发现自己了无生趣的生活是因为缺少了爱情,从她心里的细微纠结开始,讲述她终于做出了觉醒的举动,离开那个豪华的别墅或者说美丽的牢笼,租了一套街角的小房子,当生活就这样要开始向爱情迈进的时候,罗伯特从墨西哥回来了,而当他告白了他是那么的爱她之后,却迅速离开了,而究竟爱琳娜是为什么从这刚觉醒的生活中走向死亡,大概就要见仁见智了。
我觉得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总有一天,当我还没有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爱人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我也和爱琳娜一样,结婚生子,变成一个家庭主妇,生活也会这样如水一样流过去,所以,我觉得作者这种写实却并不完全是现实主义的笔触让我发现了也许来上海只是我不想让我重蹈爱琳娜的那一种觉醒,而我想让我的年轻的岁月并不只是在幻想中度过吧。
中午我从地铁服务站充完手机出来,看到一个卖拨浪鼓的人,他一边挑着担子,一边摇晃着手中的拨浪鼓,阳光那时候特别的好,让人像是回到了童年的那个时候,无忧无虑的时代,虽然这样的感觉转瞬即逝了,但是我却还是觉得很满足。
快要下班的时候,有一个客人来店里,她拿起那个黄水晶的戒指,看了又看,她说你们店里的东西真是让人爱不释手。这个词,却让我感受良多。
我们多少时候,对自己喜欢的东西爱不释手,我们戴上一个喜欢的戒指,我们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放下它们,也许是因为我们囊中羞涩,也许是因为我们将要把这些钱用在别的方面,更重要的或者更实用的生活工作上,所以我们还是绝决地把它们放下,放在架子上,扬长而去,但是你知道吗?比起我们喜欢的东西,那些实用的或者现实到底在我们的生命中占多大的比重呢?刚刚看完韩国的电影《美人图》,“人得一辈子就这么长,”这句台词让我们并不是说要及时行乐,只是让我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要懂得坚守,就像喜欢一幅画,一个讲座,一次旅行,哪怕只是街边的一个小店,一杯奶茶,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时候,我们不要留太多的遗憾。
过日子永远不像写东西这么诗意,因为从来,人们总是说文章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无论这句话是为了安慰我们总是遇到各种问题的惊慌错乱的自己还是为了试图让每个人都阿Q,大概我永远也弄不明白这个。
当我从银行回到店里,发现我的手机被人顺手牵羊了,我有些难过,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说丢了,丢了。当老板说借我一个旧的,我心里想着又多了一份人情债,可是我又能说什么呢?但是很奇怪的时候,那时候我并没有多么震惊或者是难过,因为毕竟我的手机丢了,那一刻我想的问题是我是不是能再做一份兼职来补贴家用。
晚上,店长早早约了人出去了,而我在9点一刻下班,我去那个爱丽舍面包店买打折的面包,当我挑好了32元的面包,可是却发现不能刷卡,而我的现金几乎只有15块,我一毛一毛的数钱,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让自己这么窘迫,可是我似乎是忘记了自己此刻几乎身无分文了,我觉得羞愧和不好意思,等我拿了两个面包之后,走在复兴中路的十字路口,看见有一对情侣在闹别扭,绿灯亮了,我等到104路回家。到下车的那一刻我还是没有哭,我还哄骗这时候的自己,说也许就这样坚硬的过去了呢,可是我却不可能这么过去,关于这些事情,糟糕的事情。当我拨通了方块鱼的电话的时候,我的眼泪就再也不客气了。
方块鱼说你很坚强,我有点调侃自嘲的说,但是这些勇敢和坚强到底能让我变得更加勇敢或者坚强吗?曾经有朋友说我一直是我们那一堆人的榜样,可是我从来就没有想过做榜样或者让别人觉得我是多么的与众不同,虽然我有时候会说,我自己还是挺坚强的这样的废话,但是我从来都是简单的快乐或者简单的不快乐,有时候还是很孩子气或者脾气“暴躁”(要知道我特别不想用这个词,我一直说sabrina用这个词来形容我太不客气了,但是似乎并没有什么合适的词语,SO)方块鱼说你不一定要逼迫自己,关键是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而挣钱哪里不是挣呢,为什么非要在上海呢?我说我真的很喜欢这里,可是这在一个理性的人看来完全是那么的不切实际,对呀,在我自己理智的看来都是那么的不靠谱,可是我却真的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确实很喜欢这里,也许是因为在这里让我感觉是城市吧。
当我给雪说我手机丢了,麻烦你们发短信给我告知你们是谁,雪问我,你还好吗?我说,我还好,昨天哭完了就没事了。而且今天那个老外老板带了他的旧手机借给我用直到我能买的起手机,虽然这个手机看起来确实挺cool,nokia E61,关键问题是在中国不上市,而也不能支持中文,所以,让我这个近乎英文盲的人来用英文来发短信,不怎么好玩了,也一点都不酷,呵呵。但是不管怎么说,我是感激他们的,毕竟我现在也是有手机用呀。
当我告诉sabrina说老外送了我一个英文名字:Angela,我很高兴,都有点忘记手机的事,我就是这样一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或者说我很容易从一件难过的事情上转换到一件不难过的事情上,就像朋友们评价我的:我很容易快乐,也很容易难过,因为在太多的事情上我过于敏感了。比如说,Sabrina居然说:她很难把这个名字和我本人联系起来,这句话真是让人沮丧,关键是难道这个名字就一定要像天使一样的面容才会完美匹配吗?再者说为什么要先评价这个名字呢,我的朋友从来都不用问候下一个我这个丢手机的人吗?还是说她根本就只是关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而恰好就忘记关心她的朋友,虽然我竭力让自己从两面性来看待她,可是还是让人觉得不爽!
下午吃饭,炒面先行。
但外面还比较冷,我就没有等炒面炒好,但是知道吗,炒面摊的老板,居然给我送到了上班的店里,我很感激她,虽然我们已经很熟,差不多我已经是炒面摊的朋友啦。
还有一件事让我觉得,很神奇也很欣慰,我去买一块钱一个的东北咸酥饼,老板正好没有零钱找我,他大方的说明天再给吧,呵呵,看吧,我总是和我一样的人们打成一片,虽然我每次说谢谢你,都是出于礼貌,但是看来,每个人都会因为你礼貌他们也会与你一样。
晚上把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看完了,感觉美国有些小说总是这样,以叙述为主要格调,就是生活中的事,似乎他们停在那里都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当菲尔德结束那段被学校开除后的日子之后,戛然而止却一点也不会觉得突兀,并没有像封面宣传的那么“批判了承认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的深刻感触,后面的一篇《觉醒》却让我觉得写得很好。只是当看到结局爱琳娜或者是蓬蒂列太太全身赤裸的游向大海深处,感觉挺意外。
但是作者写道:“全身裸露地站在天地之间,是何等奇特而可怖!又是何等美好!爱琳娜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刚刚出生的虚弱的婴儿,在一个陌生且熟悉的世界中睁开眼睛。”
当写到她渐渐疲惫的时候,他说:“她呆呆地注视着前方,那曾经的恐惧一掠而过。她接着向下沉去,好像听见父亲与姐姐玛甘娜的召唤,听见了被锁链栓到老梧桐树上那条狗的吠声,听见了那名骑兵军官经过门廊的时候刺靴发出的咔嗒声,以及蜜蜂的嗡嗡声……一丝石竹花的淡淡香气飘散在海空之中。”
爱琳娜开始从幻想着爱情中变成了蓬蒂列太太,但是生活就真的像一般的主妇一般生儿育女或者举办习惯性的舞会,而当罗伯特爱上了她之后,她才发现自己了无生趣的生活是因为缺少了爱情,从她心里的细微纠结开始,讲述她终于做出了觉醒的举动,离开那个豪华的别墅或者说美丽的牢笼,租了一套街角的小房子,当生活就这样要开始向爱情迈进的时候,罗伯特从墨西哥回来了,而当他告白了他是那么的爱她之后,却迅速离开了,而究竟爱琳娜是为什么从这刚觉醒的生活中走向死亡,大概就要见仁见智了。
我觉得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总有一天,当我还没有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爱人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我也和爱琳娜一样,结婚生子,变成一个家庭主妇,生活也会这样如水一样流过去,所以,我觉得作者这种写实却并不完全是现实主义的笔触让我发现了也许来上海只是我不想让我重蹈爱琳娜的那一种觉醒,而我想让我的年轻的岁月并不只是在幻想中度过吧。
中午我从地铁服务站充完手机出来,看到一个卖拨浪鼓的人,他一边挑着担子,一边摇晃着手中的拨浪鼓,阳光那时候特别的好,让人像是回到了童年的那个时候,无忧无虑的时代,虽然这样的感觉转瞬即逝了,但是我却还是觉得很满足。
快要下班的时候,有一个客人来店里,她拿起那个黄水晶的戒指,看了又看,她说你们店里的东西真是让人爱不释手。这个词,却让我感受良多。
我们多少时候,对自己喜欢的东西爱不释手,我们戴上一个喜欢的戒指,我们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放下它们,也许是因为我们囊中羞涩,也许是因为我们将要把这些钱用在别的方面,更重要的或者更实用的生活工作上,所以我们还是绝决地把它们放下,放在架子上,扬长而去,但是你知道吗?比起我们喜欢的东西,那些实用的或者现实到底在我们的生命中占多大的比重呢?刚刚看完韩国的电影《美人图》,“人得一辈子就这么长,”这句台词让我们并不是说要及时行乐,只是让我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要懂得坚守,就像喜欢一幅画,一个讲座,一次旅行,哪怕只是街边的一个小店,一杯奶茶,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时候,我们不要留太多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