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时候
这两天关于北京的记忆又清晰又模糊,看到http://www.douban.com/note/138043543/的日记,也觉得得记点什么,虽然我不是生长在这座城市,但他对我来说几乎占据了整个少年时代。
198#九年是我对北京产生最早印象的时候,内时候北京对我来说是郑渊洁的童话专卖店,据说在故宫西门附近,我迄今还记得我分不清朝阳和ZHAO阳到底怎么念,但我记得太阳落山前的长安街上一片暖红,我一直后悔为什么没有带本童话大王好自己个能去找到郑渊洁签个名,他是我的第一个偶像。
内时候,我住在车公庄,出门溜达就看见小朋友在玩儿从机器里投币跳出来的弹力球,从那会开始我就喜欢路过,观察那些个我感兴趣的人和事儿,我记得那会车公庄路特宽,车也不多,我能直接穿马路到对面。
内时候逛的最多的就是王府井,还有电梯直达二楼,这是我第一次坐电梯,还有一老和尚坐在路边化缘,我把一口袋儿的钢镚儿都扔进他的铁饭碗里,叮理当榔的想了一阵,内时候我心里的愿望是能帮助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北京给我留下的最大的印象是天气真好,街道真宽,天气又好,可能是秋天的缘故,到处洋溢着内时候经常用的一个词儿,秋高气爽。
还有好多红墙,有一个画面印记在我整个的人生过程中,久久无法忘记,甚至到今天我还不知道为什么,有次坐公交车路过一段有红墙的街面,一个女人趴在红墙上痛哭,内时候,这个画面给予我深刻的震撼。仿佛我是在菜市口刚看完砍头回来,无头鬼的家人正在释放自己的悲伤,而我怀着内疚兔死狐悲或者怜悯的感情默默注视着她。
以至于每次到北京我都会想起这一画面。
内时候,北京地铁还特破,人特多,二角五一张票。公交车好像还分段计费,还有好些电车。
内时候,我离开北京没多久,就听说暴。乱了,到处开枪,我也没什么感觉。
随后的对北京的记忆就跳到了02年。
内时候我们四个好朋友经常在乌鲁木齐的公交车上比谁的靴子脏,内时候,我们对世界充满了操翻的热情,觉得高考体制制服穿着者都是傻逼,我们觉得摇滚乐是世界上最牛逼的,是拯救我们肉体及灵魂带给我们快乐的唯一源泉。
内时候我们在一款逃课吃大盘鸡听的都是nature born killer的原声,看的是mercy sister的MV,墙上挂的是cobain的画像,羡慕的是开打口店的朋友书柜里慢慢的黑死重工业的打口带,那是用金枪无法衡量的憧憬。
内时候,北京对我而言是树村是霍营是脏乱差土的国内摇滚乐,我们几个朋友相约租个房子住一块儿,继续卖打口,继续逃课。
结果大学第一学期缓考坐飞机到北京还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坐飞机,下了飞机直奔清华找朋友,打车到三里屯等朋友的时候,在现代化的高楼边儿用ic卡打电话回成都,大声的聊天大笑宣告我要退学靠中戏电影学院了。
内时候的北京对我来说是如此陌生而具有吸引力,我在河酒吧的门口撒尿,因为这厮的名气太大还不开门。内时候西四的音像行里的打口带被卖到我认为的天价,去新街口还是哪里的一破店里只听黑死重工业的我被鄙视为土货,根本无法从全是陌生的碟和磁带里挑出什么一二三。
内时候还经常在豪运看演出,觉得豪运里的人都是黑帮和大妞儿,痛仰演出前台居然有大妞儿在跳特性感的舞,门口全是扎着黑头巾的说唱范儿,感觉比现在的黑炮还正,印象里皮肤再黑点就都是snop dog了。
内时候,隆福寺还没拆,鼓楼一带也都还是些小服装店。出租车还要分一块和一块二的,我们都叫眼睛尖的打车,必须打一块的,一块二就让师傅先走。
内时候我有一黑砖头手机,还有一汉显,一年60的资费。只有qq,还没有msn,也没有豆瓣校内开心网,极少用email。
内时候喝酒就去三里屯,也没觉得特贵接受不了,好像羽泉还在某个酒吧唱歌,门口站一溜穿军大衣的保安。
接着就是非。典。内时候的北京,是最好的,也是最后的。宽阔的街道没人,高楼大厦没人,商场关门或者没人,长安街没人,西单没人,可以在长安街中间横着走,世界是属于幸存者的,就像二战没死的人走在没被轰炸的城市里一切都是新的意气风发的。
内时候,我心里充满了对北京的爱。可以横穿东西坐四个小时的公交车去五道口服装大市场买颜峻自己印的达摩流浪者。
内时候经常在还开门的小服装店里看到杨波的诗集。内时候,广院后门的碟屋真是天堂,天天到的都是艺术片,内时候我以每天几张到几十张的速度将所有的钱葬送于此。
内时候迷笛才举办了第三届,我对边远joyside一无所知,就知道肖容出场的时候全场都沸腾了,朋友赶紧给我说,退,在前面必死无疑。内时候,迷笛真他妈破,真乌托邦,大朋克和金属死磕,死磕完了去门口的农民那买煎饼吃。
内时候,舞台上经常有人跳上去脱裤子,被嘲笑JJ小也不管,还有个姑娘一直在舞台第一排狂甩头,一晃眼几个小时过去了,她还在甩,后来她还登上了城市画报的封面。我觉得她应该登正面,因为正面那土哥们跟她比真实太嫩了。
内时候我也没见着万晓利弹唱狐狸,因为他太土了,大朋克和金属才是王道。淘宝妞还没出世,最牛逼的最美得姑娘都是朋克装。
内时候叫大口袋的人还在迷笛门口卖打口带,还有好些小电影,贾樟柯的娄烨的只能通过牛皮纸包装的转压VCD看到,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似乎是人手一张,非主流渠道铺设的之好,只要是文艺青年就必定能找到这些东西并心甘情愿花几十买一张。
内时候看完英雄第一反应是去电影夜航船骂人,也可以瞬间在一夜间将某个神化cobain的人的所有帖子骂完。
内时候还有一特牛逼的论坛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好多大牛,写字的拍照的搞笑的。自己也管理个论坛,天天刷,跟今天每天必开豆瓣一样。
内时候北京最大也就东到清华,西到广院,北边和南边就止步与地铁2号线。
内时候内心充满了感情,和朋友坐在酒吧喝酒,她和服务员吵架,几乎摸bishou,当时我想如果她捅过去我就抄酒瓶子。半夜可以喝朋友坐在仓库里看电影抽骆驼,朋友的事儿就是自己的事儿,觉得世界不属于我,只有摇滚乐和朋友才是唯一,看卖打口的朋友天天守在小房子看店,还非要到对面蛋糕店买一大块蛋糕给人家,还特怕别人误会,放下就走。内时候,在对世界认知的狭小范围内,只见到了一两个闪光点,并就死磕上去,毫无退路。说退学就退学,说到北京,非。典也挡不住,说哭就哭,看着电影学院导演系新生军训的照片能稀里哗啦的眼泪止不住。如果没有遇到那几个好朋友,可能我还是一特傻逼的清华少年出国小白领,可能正在盘算着买奔驰还是路虎,可能钟情于夜店或者飞机来回的旅游,可能长的特胖坐在办公室里意气风发的收黑钱,或者拼死拼活加班谋晋升。虽然人生道路不同无所谓高低,但内时候北京和内时候的我都一去不复返,惆怅也好,悲伤到什么程度也都不能挽回任何一点。最近能想起来的事儿越来越少,最多也就追忆下0708年,猛一想,0203都已经将近十年,这十年北京得有多大变化,而我也已经对这种城市淡漠大于热爱,几乎也就没什么热爱了。只是有机会还是要回北京,坐在故宫后门听老头老太太唱戏打个盹,去北海天坛走走抽根烟,或者去青年湖公园晒太阳,就像老头落叶归根似的,我已经没有根了,那就让落叶在北京飘一阵儿吧。
Mar 5 2011
===================================================
这日记让我头疼了好几天,最后一段一段的反诊断才知道是那个bishou出了问题,哎,难道这个简单的词都变成黑词了么。其实写了有好几天了,写出来反而就不想发了,想如果发布出来就删了,但又看了一遍,觉得多少还是有点值得留下来的意思,便逐段检查的发出来了。
这几天每天多少想一些事情,今天早上看到巴菲特就10年写给股东的一封信,觉得有信仰并且执着的遵守是多么值得敬佩的一件事。可能作为中国人的我,时常也会被外在环境左右,进入浮躁拜金及物质化的追逐之中而忘记我一再强调的自己的信仰。
我不得不并且发现很有必要的时常写下来并且督促自己是否偏离了自己的信仰。我从16岁开始懵懂乱来的信仰摇滚乐,信仰了年轻的力量,信仰尊重自我,信仰热情平等博爱,信仰改变世界朝更好的方向。虽然这是个草率的举动,权且因为年少无知遇到几个人就轻易的树立了信仰,但也是因为信仰的真空从小我只被良好的前景美好的成绩周围人的羡慕所左右这样脆弱的思想壁垒是无法抵挡重金属的轻轻一击。
直到今天,我可以说,当初我只是凭借一股热情所做的,如今看来却是如此的让我欣慰。虽然我已经很少出入摇滚现场,只偶尔下专辑来听,但摇滚乐已经进入我的灵魂进入我的血液,虽然我也被纸醉金迷的城市生活迷惑,但只要我清醒平静时我便会听到血液翻滚着年轻的力量和热情。
虽然我已经不再那么热切的期盼27岁死去的热烈爆发,虽然我让自己沉浸在生活中以锻炼自己的毅力,虽然我现在看上去一点不摇滚,虽然我不讨论政治也不热议反抗,但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是的,生命正以洪水猛兽般的冲击着我,我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轻而易举的甚嚣尘上,不能轻描淡写的肆意妄为。我感受到生活的压力感受到更真实的世界,我想我应该咬牙挺住好比对抗枪口的鲜花,只有挺过去才能见到更多曙光,才能将信仰保留并微笑着注视世界,才能获得灵魂的释放和救赎。
年轻不仅是热情与反抗,不仅仅是炫丽的死亡和挥霍,不仅是口号和幻想,而更是要保持,要坚持要树立要信仰,要将这股劲儿保持到驾鹤西归那一天,否则只不过是肆意的释放,是刻意的包装,是经不起任何敲打的理想傀儡。
独立的做想做的事,简单的享受眼下的生活,始终能保持热情与好奇心,尊重过去的自己的意念,慢慢完成一些想法,拥有平静的心态,不被社会改变太多,自由,坚定,不断学习,应该是由信仰延伸出的教义吧。
Mar 6 2011
198#九年是我对北京产生最早印象的时候,内时候北京对我来说是郑渊洁的童话专卖店,据说在故宫西门附近,我迄今还记得我分不清朝阳和ZHAO阳到底怎么念,但我记得太阳落山前的长安街上一片暖红,我一直后悔为什么没有带本童话大王好自己个能去找到郑渊洁签个名,他是我的第一个偶像。
内时候,我住在车公庄,出门溜达就看见小朋友在玩儿从机器里投币跳出来的弹力球,从那会开始我就喜欢路过,观察那些个我感兴趣的人和事儿,我记得那会车公庄路特宽,车也不多,我能直接穿马路到对面。
内时候逛的最多的就是王府井,还有电梯直达二楼,这是我第一次坐电梯,还有一老和尚坐在路边化缘,我把一口袋儿的钢镚儿都扔进他的铁饭碗里,叮理当榔的想了一阵,内时候我心里的愿望是能帮助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北京给我留下的最大的印象是天气真好,街道真宽,天气又好,可能是秋天的缘故,到处洋溢着内时候经常用的一个词儿,秋高气爽。
还有好多红墙,有一个画面印记在我整个的人生过程中,久久无法忘记,甚至到今天我还不知道为什么,有次坐公交车路过一段有红墙的街面,一个女人趴在红墙上痛哭,内时候,这个画面给予我深刻的震撼。仿佛我是在菜市口刚看完砍头回来,无头鬼的家人正在释放自己的悲伤,而我怀着内疚兔死狐悲或者怜悯的感情默默注视着她。
以至于每次到北京我都会想起这一画面。
内时候,北京地铁还特破,人特多,二角五一张票。公交车好像还分段计费,还有好些电车。
内时候,我离开北京没多久,就听说暴。乱了,到处开枪,我也没什么感觉。
随后的对北京的记忆就跳到了02年。
内时候我们四个好朋友经常在乌鲁木齐的公交车上比谁的靴子脏,内时候,我们对世界充满了操翻的热情,觉得高考体制制服穿着者都是傻逼,我们觉得摇滚乐是世界上最牛逼的,是拯救我们肉体及灵魂带给我们快乐的唯一源泉。
内时候我们在一款逃课吃大盘鸡听的都是nature born killer的原声,看的是mercy sister的MV,墙上挂的是cobain的画像,羡慕的是开打口店的朋友书柜里慢慢的黑死重工业的打口带,那是用金枪无法衡量的憧憬。
内时候,北京对我而言是树村是霍营是脏乱差土的国内摇滚乐,我们几个朋友相约租个房子住一块儿,继续卖打口,继续逃课。
结果大学第一学期缓考坐飞机到北京还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坐飞机,下了飞机直奔清华找朋友,打车到三里屯等朋友的时候,在现代化的高楼边儿用ic卡打电话回成都,大声的聊天大笑宣告我要退学靠中戏电影学院了。
内时候的北京对我来说是如此陌生而具有吸引力,我在河酒吧的门口撒尿,因为这厮的名气太大还不开门。内时候西四的音像行里的打口带被卖到我认为的天价,去新街口还是哪里的一破店里只听黑死重工业的我被鄙视为土货,根本无法从全是陌生的碟和磁带里挑出什么一二三。
内时候还经常在豪运看演出,觉得豪运里的人都是黑帮和大妞儿,痛仰演出前台居然有大妞儿在跳特性感的舞,门口全是扎着黑头巾的说唱范儿,感觉比现在的黑炮还正,印象里皮肤再黑点就都是snop dog了。
内时候,隆福寺还没拆,鼓楼一带也都还是些小服装店。出租车还要分一块和一块二的,我们都叫眼睛尖的打车,必须打一块的,一块二就让师傅先走。
内时候我有一黑砖头手机,还有一汉显,一年60的资费。只有qq,还没有msn,也没有豆瓣校内开心网,极少用email。
内时候喝酒就去三里屯,也没觉得特贵接受不了,好像羽泉还在某个酒吧唱歌,门口站一溜穿军大衣的保安。
接着就是非。典。内时候的北京,是最好的,也是最后的。宽阔的街道没人,高楼大厦没人,商场关门或者没人,长安街没人,西单没人,可以在长安街中间横着走,世界是属于幸存者的,就像二战没死的人走在没被轰炸的城市里一切都是新的意气风发的。
内时候,我心里充满了对北京的爱。可以横穿东西坐四个小时的公交车去五道口服装大市场买颜峻自己印的达摩流浪者。
内时候经常在还开门的小服装店里看到杨波的诗集。内时候,广院后门的碟屋真是天堂,天天到的都是艺术片,内时候我以每天几张到几十张的速度将所有的钱葬送于此。
内时候迷笛才举办了第三届,我对边远joyside一无所知,就知道肖容出场的时候全场都沸腾了,朋友赶紧给我说,退,在前面必死无疑。内时候,迷笛真他妈破,真乌托邦,大朋克和金属死磕,死磕完了去门口的农民那买煎饼吃。
内时候,舞台上经常有人跳上去脱裤子,被嘲笑JJ小也不管,还有个姑娘一直在舞台第一排狂甩头,一晃眼几个小时过去了,她还在甩,后来她还登上了城市画报的封面。我觉得她应该登正面,因为正面那土哥们跟她比真实太嫩了。
内时候我也没见着万晓利弹唱狐狸,因为他太土了,大朋克和金属才是王道。淘宝妞还没出世,最牛逼的最美得姑娘都是朋克装。
内时候叫大口袋的人还在迷笛门口卖打口带,还有好些小电影,贾樟柯的娄烨的只能通过牛皮纸包装的转压VCD看到,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似乎是人手一张,非主流渠道铺设的之好,只要是文艺青年就必定能找到这些东西并心甘情愿花几十买一张。
内时候看完英雄第一反应是去电影夜航船骂人,也可以瞬间在一夜间将某个神化cobain的人的所有帖子骂完。
内时候还有一特牛逼的论坛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好多大牛,写字的拍照的搞笑的。自己也管理个论坛,天天刷,跟今天每天必开豆瓣一样。
内时候北京最大也就东到清华,西到广院,北边和南边就止步与地铁2号线。
内时候内心充满了感情,和朋友坐在酒吧喝酒,她和服务员吵架,几乎摸bishou,当时我想如果她捅过去我就抄酒瓶子。半夜可以喝朋友坐在仓库里看电影抽骆驼,朋友的事儿就是自己的事儿,觉得世界不属于我,只有摇滚乐和朋友才是唯一,看卖打口的朋友天天守在小房子看店,还非要到对面蛋糕店买一大块蛋糕给人家,还特怕别人误会,放下就走。内时候,在对世界认知的狭小范围内,只见到了一两个闪光点,并就死磕上去,毫无退路。说退学就退学,说到北京,非。典也挡不住,说哭就哭,看着电影学院导演系新生军训的照片能稀里哗啦的眼泪止不住。如果没有遇到那几个好朋友,可能我还是一特傻逼的清华少年出国小白领,可能正在盘算着买奔驰还是路虎,可能钟情于夜店或者飞机来回的旅游,可能长的特胖坐在办公室里意气风发的收黑钱,或者拼死拼活加班谋晋升。虽然人生道路不同无所谓高低,但内时候北京和内时候的我都一去不复返,惆怅也好,悲伤到什么程度也都不能挽回任何一点。最近能想起来的事儿越来越少,最多也就追忆下0708年,猛一想,0203都已经将近十年,这十年北京得有多大变化,而我也已经对这种城市淡漠大于热爱,几乎也就没什么热爱了。只是有机会还是要回北京,坐在故宫后门听老头老太太唱戏打个盹,去北海天坛走走抽根烟,或者去青年湖公园晒太阳,就像老头落叶归根似的,我已经没有根了,那就让落叶在北京飘一阵儿吧。
Mar 5 2011
===================================================
这日记让我头疼了好几天,最后一段一段的反诊断才知道是那个bishou出了问题,哎,难道这个简单的词都变成黑词了么。其实写了有好几天了,写出来反而就不想发了,想如果发布出来就删了,但又看了一遍,觉得多少还是有点值得留下来的意思,便逐段检查的发出来了。
这几天每天多少想一些事情,今天早上看到巴菲特就10年写给股东的一封信,觉得有信仰并且执着的遵守是多么值得敬佩的一件事。可能作为中国人的我,时常也会被外在环境左右,进入浮躁拜金及物质化的追逐之中而忘记我一再强调的自己的信仰。
我不得不并且发现很有必要的时常写下来并且督促自己是否偏离了自己的信仰。我从16岁开始懵懂乱来的信仰摇滚乐,信仰了年轻的力量,信仰尊重自我,信仰热情平等博爱,信仰改变世界朝更好的方向。虽然这是个草率的举动,权且因为年少无知遇到几个人就轻易的树立了信仰,但也是因为信仰的真空从小我只被良好的前景美好的成绩周围人的羡慕所左右这样脆弱的思想壁垒是无法抵挡重金属的轻轻一击。
直到今天,我可以说,当初我只是凭借一股热情所做的,如今看来却是如此的让我欣慰。虽然我已经很少出入摇滚现场,只偶尔下专辑来听,但摇滚乐已经进入我的灵魂进入我的血液,虽然我也被纸醉金迷的城市生活迷惑,但只要我清醒平静时我便会听到血液翻滚着年轻的力量和热情。
虽然我已经不再那么热切的期盼27岁死去的热烈爆发,虽然我让自己沉浸在生活中以锻炼自己的毅力,虽然我现在看上去一点不摇滚,虽然我不讨论政治也不热议反抗,但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是的,生命正以洪水猛兽般的冲击着我,我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轻而易举的甚嚣尘上,不能轻描淡写的肆意妄为。我感受到生活的压力感受到更真实的世界,我想我应该咬牙挺住好比对抗枪口的鲜花,只有挺过去才能见到更多曙光,才能将信仰保留并微笑着注视世界,才能获得灵魂的释放和救赎。
年轻不仅是热情与反抗,不仅仅是炫丽的死亡和挥霍,不仅是口号和幻想,而更是要保持,要坚持要树立要信仰,要将这股劲儿保持到驾鹤西归那一天,否则只不过是肆意的释放,是刻意的包装,是经不起任何敲打的理想傀儡。
独立的做想做的事,简单的享受眼下的生活,始终能保持热情与好奇心,尊重过去的自己的意念,慢慢完成一些想法,拥有平静的心态,不被社会改变太多,自由,坚定,不断学习,应该是由信仰延伸出的教义吧。
Mar 6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