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tor Papanek的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读后感随笔
先感叹一下70年代Papanek已经预见到我们现在的很多问题。有些在书中提到的已经被实现,有些还在一大堆的问号中。设计中特别是工业设计的确是从军事建设开始的,西方大工业的起端,大部分工业家都投入到船业,铁路业中。很多设计师也是从这一起点开始的,象Ramond Loewy就是当时典型的设计师形象。
书中很多一部分提及到纯艺术的风格运动,来映射的是艺术运动时常侧面体现了设计的社会地位。我想纯艺术可以是少数人的,而设计不能。当时有太多的设计只是为大工业资本家能得到更多的利润,甚至一工业资本家很郑重其事地教导当时刚刚出道的Victor Papanek,说道:你的设计好与否很重要,好的设计能让我们的产品大量销售,能让我们工厂的工人很好的生活,生活中很多因素比如孩子们的学校,每周光顾的超级市场都被积极地带动起来,从而我们可以说是你的设计带动了社会的发展。但产品设计的本身是否真的服务于人-大多数人?!
全世界有一半的人是生活在贫困和饥饿中,而我们的设计却只在服务少数人。没有解决社会问题就是对设计问题的置之不理。Papanek还提倡了较回避的宗教行为 “十一奉献”,如果每个设计师每年能贡献自己10%的时间以设计的方式去服务于需要的人群,这是个很乌托邦的想法。当然初衷被很多后来的设计师所理解,当时掀起了很多为社会弱势人群(老人,残疾人,孩童)的设计。
突发奇想地说,设计是种宗教,信仰。设计师是种传教士。
书中很多一部分提及到纯艺术的风格运动,来映射的是艺术运动时常侧面体现了设计的社会地位。我想纯艺术可以是少数人的,而设计不能。当时有太多的设计只是为大工业资本家能得到更多的利润,甚至一工业资本家很郑重其事地教导当时刚刚出道的Victor Papanek,说道:你的设计好与否很重要,好的设计能让我们的产品大量销售,能让我们工厂的工人很好的生活,生活中很多因素比如孩子们的学校,每周光顾的超级市场都被积极地带动起来,从而我们可以说是你的设计带动了社会的发展。但产品设计的本身是否真的服务于人-大多数人?!
全世界有一半的人是生活在贫困和饥饿中,而我们的设计却只在服务少数人。没有解决社会问题就是对设计问题的置之不理。Papanek还提倡了较回避的宗教行为 “十一奉献”,如果每个设计师每年能贡献自己10%的时间以设计的方式去服务于需要的人群,这是个很乌托邦的想法。当然初衷被很多后来的设计师所理解,当时掀起了很多为社会弱势人群(老人,残疾人,孩童)的设计。
突发奇想地说,设计是种宗教,信仰。设计师是种传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