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大学教育
有一种病,叫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讲的是被绑架者常常对绑架者产生好感(诸如此类)。我虽然没有被谁绑架过,可我上过学。而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经受种种精神上的压迫和奴化之后,仍可能在大学毕业后亲切地称自己的大学为“母校”,看来也是有相同的心理问题。
我真切的希望我们可以亲切的称我们耗费四年或更多时间的大学为“后妈大学”,希望大学像后妈一样,对学生放任自流。因为我看到大学通过强制的压力和象征性的奖励,将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合作意识几乎耗尽。
在学校方看来,学生是没有自主的学习意识的,对待学生应该施加强迫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我在大学中听到的最多的一些话:“你这样做让我如何管理”、“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样,只能给你不及格”、“你们给我听好”。他们乐意看到学生每天上自习到接近12点,希望他们认真对待英语四六级,认真学习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用处的学科,只需听话就行。而我看到的悲剧是,在大一时候见到的有些许独立人格、有理想的同学,不能忍受大学的学习方式而放弃理想,网络、恋爱便成为最好的躲避场所。而剩下的人大多开始唯唯诺诺,对老师等言听计从。于是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失去自尊、自信,对他人的评价过分敏感,渴求他人的认可而又难以接受批评,内心空虚而导致的自卑,而对内心的自卑通过外表的狂妄加以掩饰,通过攀比(如寻求异性)来肯定自我价值。
除了独立人格,大学生的合作意识相当薄弱,这是从中学乃至小学就开始了。学校通过排名,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于“好学生”关心备至,对于坏学生就不必费什么心了。而到了大学,虽然事实上的那种竞争关系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学生依旧喜欢单干,对他人总是怀有警戒之心,巴不得其他人都留级、退学(过了点)。而大学事实上给学生相互合作的机会也不多,并没有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想法,教育的方法也和中学时候相近。
就此两点而言,大学的教育是失败的。
我真切的希望我们可以亲切的称我们耗费四年或更多时间的大学为“后妈大学”,希望大学像后妈一样,对学生放任自流。因为我看到大学通过强制的压力和象征性的奖励,将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合作意识几乎耗尽。
在学校方看来,学生是没有自主的学习意识的,对待学生应该施加强迫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我在大学中听到的最多的一些话:“你这样做让我如何管理”、“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样,只能给你不及格”、“你们给我听好”。他们乐意看到学生每天上自习到接近12点,希望他们认真对待英语四六级,认真学习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用处的学科,只需听话就行。而我看到的悲剧是,在大一时候见到的有些许独立人格、有理想的同学,不能忍受大学的学习方式而放弃理想,网络、恋爱便成为最好的躲避场所。而剩下的人大多开始唯唯诺诺,对老师等言听计从。于是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失去自尊、自信,对他人的评价过分敏感,渴求他人的认可而又难以接受批评,内心空虚而导致的自卑,而对内心的自卑通过外表的狂妄加以掩饰,通过攀比(如寻求异性)来肯定自我价值。
除了独立人格,大学生的合作意识相当薄弱,这是从中学乃至小学就开始了。学校通过排名,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于“好学生”关心备至,对于坏学生就不必费什么心了。而到了大学,虽然事实上的那种竞争关系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学生依旧喜欢单干,对他人总是怀有警戒之心,巴不得其他人都留级、退学(过了点)。而大学事实上给学生相互合作的机会也不多,并没有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想法,教育的方法也和中学时候相近。
就此两点而言,大学的教育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