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记-灵肉
只有对色彩,光线,形体驾轻就熟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艺术品。
-- 有感于Richard Mayer之巴塞当代艺术博物馆
总算等到MACBA(Museum of Art de Contemporary de Barcelona )有了展览,今天进到内部看了。
建筑之美在整体白色的雕塑般而又简洁的形体与蓝天的呼应,以及遮阳板,立柱,分隔物在光影下的投射。对于建筑本身不作更多评价,其魅力还是身临其境感悟为佳。
在今天看的众多展览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有声录影。主题是sound/fluid/ remains of death.我看展览不是很喜欢读介绍文字。更在意作品带给我的个人感觉冲击力。作者创造出来的作品,每个人的解读不一样。不一样的解读如果能够在读者再加工,于是又构成新的艺术品。这个录影我没有完全看结束。但是截取了它留给我的几个影像,构成了自己关于声音,液体,以及生命的理解。
开始的画面是蓝色背景,抑郁的色彩。其余为空。伴随着背景的是越来越刺耳的声音。周遭一片漆黑。我开始想要逃跑。当人的精神被环境(或者假想的)环境逼迫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理智与崩溃的边界存在哪里?作者所创造出的视觉与听觉环境像要把每个人逼疯了,我感到心跳加速之后一阵阵的绝望。但是理智拖拽着我在这里继续停留。我急于等待这个片段的结束,就像在无尽的绝望中寻找出口。画面终于切换,视野里是一片水流,黑色的水流,伴随着女人凄凉的歌声。这带给人的不是慰藉,反而像是在一片死一般的沉寂中,继续绝望的漂流。好像濒临死亡或者出生之前的游离的灵魂,没有任何情感,对于这一切的恐惧,已经接受或者默认为习惯。接着视线侵入水体,你看到水波在光线中呈现的微观变化,以及生命体在水中呼吸的气泡。在漫长的暗色调背景之后,终于在长时间的绝望搜寻之后出现了光亮的洞口。那似乎就成为每个人的出口。如果把每个人的精神逼迫到濒临崩溃的状态,再提供给其一个可以改变的选择。不管这个选择是多么卑微,需要付出多少灵魂的妥协,是不是几乎大多数人都会去接受。
很久没有这样陷入想象无止无尽无限纠结的涡流中。我感觉一旦陷进去,就像在这暗寂的水流中,怎样都找不到出口。想象越深,越是像要把自己逼迫到崩溃的边缘。讨厌这样的感觉,有时却像被磁场莫名其妙地吸回到这个精神世界中。该怎样呢。
MACBA官方网站
-- 有感于Richard Mayer之巴塞当代艺术博物馆
总算等到MACBA(Museum of Art de Contemporary de Barcelona )有了展览,今天进到内部看了。
建筑之美在整体白色的雕塑般而又简洁的形体与蓝天的呼应,以及遮阳板,立柱,分隔物在光影下的投射。对于建筑本身不作更多评价,其魅力还是身临其境感悟为佳。
在今天看的众多展览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有声录影。主题是sound/fluid/ remains of death.我看展览不是很喜欢读介绍文字。更在意作品带给我的个人感觉冲击力。作者创造出来的作品,每个人的解读不一样。不一样的解读如果能够在读者再加工,于是又构成新的艺术品。这个录影我没有完全看结束。但是截取了它留给我的几个影像,构成了自己关于声音,液体,以及生命的理解。
开始的画面是蓝色背景,抑郁的色彩。其余为空。伴随着背景的是越来越刺耳的声音。周遭一片漆黑。我开始想要逃跑。当人的精神被环境(或者假想的)环境逼迫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理智与崩溃的边界存在哪里?作者所创造出的视觉与听觉环境像要把每个人逼疯了,我感到心跳加速之后一阵阵的绝望。但是理智拖拽着我在这里继续停留。我急于等待这个片段的结束,就像在无尽的绝望中寻找出口。画面终于切换,视野里是一片水流,黑色的水流,伴随着女人凄凉的歌声。这带给人的不是慰藉,反而像是在一片死一般的沉寂中,继续绝望的漂流。好像濒临死亡或者出生之前的游离的灵魂,没有任何情感,对于这一切的恐惧,已经接受或者默认为习惯。接着视线侵入水体,你看到水波在光线中呈现的微观变化,以及生命体在水中呼吸的气泡。在漫长的暗色调背景之后,终于在长时间的绝望搜寻之后出现了光亮的洞口。那似乎就成为每个人的出口。如果把每个人的精神逼迫到濒临崩溃的状态,再提供给其一个可以改变的选择。不管这个选择是多么卑微,需要付出多少灵魂的妥协,是不是几乎大多数人都会去接受。
很久没有这样陷入想象无止无尽无限纠结的涡流中。我感觉一旦陷进去,就像在这暗寂的水流中,怎样都找不到出口。想象越深,越是像要把自己逼迫到崩溃的边缘。讨厌这样的感觉,有时却像被磁场莫名其妙地吸回到这个精神世界中。该怎样呢。
![]() |
观看影像之后的感触。(图片转载需注明source,thanx!) |
![]() |
![]() |
MACBA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