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 Anderson采访黑天鹅剪辑师
![]() |
剪辑师Andy Weisblum靠《黑天鹅》头一回拿到了奥斯卡提名
此君早年做过特效剪辑师,也为德帕尔马做过助理剪辑
正是与达伦在《Foutain》特效剪辑的愉快合作经历,让他一跃成了达伦此后两部电影的剪辑师
在此期间,还剪了维斯安德森最近那两部电影——大吉岭+狐狸先生
颁奖礼来临之际,Fox searchlight找来安德森给Weisblum做了次skype专访,话题并非局限于《黑天鹅》,有趣的地方真不少,顺手摘几个:
——达伦和诺兰真是一时瑜亮,连对胶片的嗜好都有相似之处:
《黑天鹅》摄影主体用了16mm胶片,除了便捷、省时的考量,导演对胶片颗粒的嗜好也是一大动因,为此干脆把数码拍的地铁戏用后制手段加了颗粒,和诸大片厂蓝光制作的DNR倾向来了个正相反
——安德森年轻时读到说《搜索者》演了四十分钟才有了第一个特写镜头,结果后来自己拍片也是特写使用慎之又慎,对此颇感遗憾;Weisblum回他说,你电影里的全景使用可不是普通概念的coverage,那是你招牌式的叙事工具
——最好的在最后,Weisblum说到剪辑就是种重写,安德森回了个《瓶装火箭》的例子
Wes Anderson:
“我还记得拍《Bottle Rocket》的一个例子。你说演员有时会作错误诠释,导致所得与设想相异。但即使是在剪辑或看样片时偶尔也会有意外所得。
记得拍《Bottle Rocket》时,有一回Luke或Lumi Cavazos忘词了,要么就是抢台词了,突然间二人变得不知该说什么好,当时就顿住了。他们互相凝望了一会,然后Lumi走出了镜头。这一刻很美妙,我把它保留下来,可最后还是出于节奏考量删除了。
我把电影放给一位朋友看。我说,“看得出来哪里剪过了吗?” 他回答道,“看出来了,你把他们坠入爱河那一刻给剪了。”这就是那一刻所发生的,他们就此陷入爱河。”
汽车大师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如果《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还能有第四季 (17人喜欢)
- 《双峰》口述史——“我换上服务员装,开始嚎啕大哭” (113人喜欢)
- Bob's Big Boy,林奇神龛一周记 (180人喜欢)
- Silents Synced - 当乐队文化遇上默片经典 (25人喜欢)
- 小记一场参拜Nujabes/渡边信一郎/石塚真一&菅野洋子/今泉力哉/Bocchi酱们的东京圣地巡礼 (6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