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3
Dear Bear:
从十二月开始,就想写21岁记,拖到考试后,又拖到放假后,终于打算放弃了,今天却又提笔,庆幸两个月前没有仓促的把那些做作而浅薄的话变成文字。原因是今天有时间看完了《童年与故乡》和7/9本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给前者五分,是因为它实在好读,薄薄一本还都是大半页插图,四十分钟读完绰绰有余,但我并未觉有趣。我不懂画,也不懂丰子恺的译文中的美,只知道作者是令人尊敬的朴实可爱的挪威老头,却没有意识所谓童年回忆,那些怪异的人和事必都是作者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也困惑于作者的叙述方式----那种憋着小坏和嘲讽还有怜悯和善良的幽默,没有抒情也不是讲故事,就是回忆,回忆他的童年,也在寥寥数笔中白描出那些人的一生。除了作者自己的故事,其它人都太过离奇,以至于我常常忘记这是真实以及它背后所展示的那个年代的挪威风貌,也不断质疑豆瓣的9分,直到看到这个书评:
更多的还是一种真实的“真实”——作者不吝展示的丑与恶:
野蛮的习性(例如一个一辈子从来没有洗过澡的老太太)
粗陋的生活条件(19世纪北欧的穷乡僻壤)
野蛮的农人冲突(年轻的作者也参与其间)
血腥的谋杀(整本书出现了好几起残忍冷酷的情杀)
等等
但并不是说这本书降低到了《法制文萃报》一类的品位
而是北欧人特有的诚实与豁达和老年人的沧桑与达观让作者能以超然的心态来回忆
纵然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既狂野又残酷
(——大约是这些回忆不可避免地更鲜活一些吧)
但那块土地上的生活和生命就是如此
这已是“历史”的一部分,无须道德评判,更不值得大惊小怪
读之既有传奇故事的乐趣,又能直观了解百多年前的北欧风情,难怪丰子恺也赞之为“特殊”“有趣”。
我还是惭愧,对于美,对于高雅艺术,甚至对于一个老人的坦诚和真实真的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和人生阅历才能理解和欣赏。
从十二月开始,就想写21岁记,拖到考试后,又拖到放假后,终于打算放弃了,今天却又提笔,庆幸两个月前没有仓促的把那些做作而浅薄的话变成文字。原因是今天有时间看完了《童年与故乡》和7/9本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给前者五分,是因为它实在好读,薄薄一本还都是大半页插图,四十分钟读完绰绰有余,但我并未觉有趣。我不懂画,也不懂丰子恺的译文中的美,只知道作者是令人尊敬的朴实可爱的挪威老头,却没有意识所谓童年回忆,那些怪异的人和事必都是作者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也困惑于作者的叙述方式----那种憋着小坏和嘲讽还有怜悯和善良的幽默,没有抒情也不是讲故事,就是回忆,回忆他的童年,也在寥寥数笔中白描出那些人的一生。除了作者自己的故事,其它人都太过离奇,以至于我常常忘记这是真实以及它背后所展示的那个年代的挪威风貌,也不断质疑豆瓣的9分,直到看到这个书评:
更多的还是一种真实的“真实”——作者不吝展示的丑与恶:
野蛮的习性(例如一个一辈子从来没有洗过澡的老太太)
粗陋的生活条件(19世纪北欧的穷乡僻壤)
野蛮的农人冲突(年轻的作者也参与其间)
血腥的谋杀(整本书出现了好几起残忍冷酷的情杀)
等等
但并不是说这本书降低到了《法制文萃报》一类的品位
而是北欧人特有的诚实与豁达和老年人的沧桑与达观让作者能以超然的心态来回忆
纵然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既狂野又残酷
(——大约是这些回忆不可避免地更鲜活一些吧)
但那块土地上的生活和生命就是如此
这已是“历史”的一部分,无须道德评判,更不值得大惊小怪
读之既有传奇故事的乐趣,又能直观了解百多年前的北欧风情,难怪丰子恺也赞之为“特殊”“有趣”。
我还是惭愧,对于美,对于高雅艺术,甚至对于一个老人的坦诚和真实真的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和人生阅历才能理解和欣赏。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317篇内容 · 98.5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28.9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301篇内容 · 150.5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151篇内容 · 63.8万次浏览
- 为什么人生不需要过度努力594篇内容 · 84.6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71篇内容 · 68.8万次浏览
- 聊聊让你印象深刻的路人33篇内容 · 1.1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72篇内容 · 23.1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