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艺术去球了
观念艺术本自西洋,近年来进入中国后有大行其道之势。我一直认为观念艺术过于重视社会、哲学理念和批判,仅是美国人对上一艺术阶段过于表象、波普和浅薄直接风潮的矫枉过程,却并不适应新世纪普遍的精神需求,但在中国被认可和传播速度之快令人不免意外。观念艺术表现为创作者和评论体系的哲学化和“社会科学”化,旗帜是对社会进行反思批判,作品多成系列,很多会冠以“某某项目”、“某某计划”、“某某档案”。
细究观念艺术的品质,发现这些人的哲学其实都是囫囵吞枣的一些概念,所谓档案、项目也都是艺术化、情绪化的创作,其结果是两头落空——既缺乏艺术感染力,又没有任何社会学和历史价值,艺术过于依赖的是对另外事物的关系,而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再者说艺术无论是东西方,古代或当代,其影响力都是极小的圈子,这样花费少则数万,多则千万的艺术项目,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所以还是以客观精神需求为凭,重新思考我们的价值体系吧。如果做不到有所贡献,至少应该言之有物。
细究观念艺术的品质,发现这些人的哲学其实都是囫囵吞枣的一些概念,所谓档案、项目也都是艺术化、情绪化的创作,其结果是两头落空——既缺乏艺术感染力,又没有任何社会学和历史价值,艺术过于依赖的是对另外事物的关系,而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再者说艺术无论是东西方,古代或当代,其影响力都是极小的圈子,这样花费少则数万,多则千万的艺术项目,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所以还是以客观精神需求为凭,重新思考我们的价值体系吧。如果做不到有所贡献,至少应该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