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ve got me fever
周末又一次去法兰克福,Rock'n Roll Fever,一个叫做Guido Sieber的画家把摇滚乐的历史用画笔画了出来。其实也不是那种浮世绘,而是一个一个的人物像。由于Guido长期担任Rolling Stone的插画师,所以他的作品辨识度非常高——他笔下的人物,还没真的几个好看的。就算是以年轻时候美貌无敌的Bob Dylan,在他的笔下也不免褶皱横生,嘴唇干裂。
下面左边的就是永恒的民谣+民运传奇Bob Dylan,而右边则是吉他之神Jimi Hendrix. 看过《factory girl》的人都会觉得海登克里斯滕森演的Bob Dylan太帅了,这身装扮电影里面貌似也出现过。但是真实的Dylan,年轻时候的腔调绝对绝对不亚于当年的James Dean,只是相对于无因叛逆的Dean,Dylan应该属于那种思想境界更快超过同龄人的先锋。
整个展览其实很小,但是那种真实到有点丑陋的画风和夸张却细致无比的表现力实在是让我的脑袋里不停重复播放the McCoy的《Fever》.巧合的是,在zara闲逛的时候居然听到了改编的《Fever》,穿越加复古的感觉油然而生……
说起Rock'n Roll,披头四是不能绕过的……话说今天没找到在网站上看到的Harrison的个人画。话说我找了很久才找到Lenon,因为画家只在牌牌上标了名字,而Lenon的确被画得……有点胖……而且从我照的角度看,就是在阴影之下。Paul的娃娃脸笑得阳光灿烂。
Yoko Ono & Mark David Chapman
当然,猫王,分量最重的猫王,数量最多的还是猫王。除了油画之外,二楼还有一堆的猫王亲戚的速写。中间那幅看着不像?它的名字就是好莱坞化的Elvis。最近被分享很多的一个视频,貌似是美国偶像的一个海选选手,让评委观众疯狂云云的……他用的招数还是模仿猫王,那个浓重的鼻音、鬓角、曲腿、摆胯、电眼,依然放之四海皆准,而底下疯狂的女粉丝,依然如同半个世纪以前的女前辈一样歇斯底里、几欲晕厥。
第一眼,我在找这张画和主题的联系。第二眼,找关键人物。第三眼,排出面目诡异的父母。第四眼,中间的小孩。然后是逼自己猜这个人是谁——半分钟之后,是在不行,就放弃了。看旁边的牌牌。
你也来猜一猜吧。答案是:Jim Morrison.
我反白了,要看答案拖黑啊。透题的关键词:俄狄浦斯、拉雪茨、此地无人生还。
这透题透得太没难度了。
如果结合最近看的信息和以往经验来看这幅画,我再次深深地觉得父母对孩子的一生的影响是起决定性的。悲剧喜剧正剧,统统在童年都可以定下基调。
这张是在淘碟的粉丝——拍照原因是那张蓝色水中有一婴儿漂浮的专辑。
西太后(Viviene Westwood)及其老公——用一部电影就永垂不朽的发条橙子Malcolm McDowell(没看出来是因为他标志性的蓝眼睛在黑白画中毫无优势==)忽然跳跃性思维想到在欲望都市电影版I中Carrie在众多大牌婚纱中挑出自己嫁纱紧紧握在怀中生怕被人抢走的样子,那件婚纱就来自西太后(电影中Carrie居然还受到了太后的亲笔留言额滴神……)但是就是这样被名流化的西太后,当年和愤青中的极品将Sex Pistols和英伦格子朋克风推向了全世界,到现在还生生不息。想想就热血沸腾啊。
最近又把《废墟之花》翻出来看,发现当年觉得华美又深奥的文字不过是牵强的伪学术和不知所云的煽情。翻出那些创作在摇滚乐历史初期的歌曲,透过那些简单的配器和粗糙的录音,可以感觉到的是蓬勃不能遏制的生机。那些个和声旋律,听着就想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微笑尖叫,那些能让心脏不匀速跳动的每一张专辑每一首歌都会带来一场fever,非得捂到大汗淋漓才罢休。
下面左边的就是永恒的民谣+民运传奇Bob Dylan,而右边则是吉他之神Jimi Hendrix. 看过《factory girl》的人都会觉得海登克里斯滕森演的Bob Dylan太帅了,这身装扮电影里面貌似也出现过。但是真实的Dylan,年轻时候的腔调绝对绝对不亚于当年的James Dean,只是相对于无因叛逆的Dean,Dylan应该属于那种思想境界更快超过同龄人的先锋。
![]() |
整个展览其实很小,但是那种真实到有点丑陋的画风和夸张却细致无比的表现力实在是让我的脑袋里不停重复播放the McCoy的《Fever》.巧合的是,在zara闲逛的时候居然听到了改编的《Fever》,穿越加复古的感觉油然而生……
![]() |
说起Rock'n Roll,披头四是不能绕过的……话说今天没找到在网站上看到的Harrison的个人画。话说我找了很久才找到Lenon,因为画家只在牌牌上标了名字,而Lenon的确被画得……有点胖……而且从我照的角度看,就是在阴影之下。Paul的娃娃脸笑得阳光灿烂。
![]() |
Yoko Ono & Mark David Chapman
![]() |
当然,猫王,分量最重的猫王,数量最多的还是猫王。除了油画之外,二楼还有一堆的猫王亲戚的速写。中间那幅看着不像?它的名字就是好莱坞化的Elvis。最近被分享很多的一个视频,貌似是美国偶像的一个海选选手,让评委观众疯狂云云的……他用的招数还是模仿猫王,那个浓重的鼻音、鬓角、曲腿、摆胯、电眼,依然放之四海皆准,而底下疯狂的女粉丝,依然如同半个世纪以前的女前辈一样歇斯底里、几欲晕厥。
![]() |
第一眼,我在找这张画和主题的联系。第二眼,找关键人物。第三眼,排出面目诡异的父母。第四眼,中间的小孩。然后是逼自己猜这个人是谁——半分钟之后,是在不行,就放弃了。看旁边的牌牌。
你也来猜一猜吧。答案是:Jim Morrison.
我反白了,要看答案拖黑啊。透题的关键词:俄狄浦斯、拉雪茨、此地无人生还。
这透题透得太没难度了。
如果结合最近看的信息和以往经验来看这幅画,我再次深深地觉得父母对孩子的一生的影响是起决定性的。悲剧喜剧正剧,统统在童年都可以定下基调。
![]() |
这张是在淘碟的粉丝——拍照原因是那张蓝色水中有一婴儿漂浮的专辑。
![]() |
西太后(Viviene Westwood)及其老公——用一部电影就永垂不朽的发条橙子Malcolm McDowell(没看出来是因为他标志性的蓝眼睛在黑白画中毫无优势==)忽然跳跃性思维想到在欲望都市电影版I中Carrie在众多大牌婚纱中挑出自己嫁纱紧紧握在怀中生怕被人抢走的样子,那件婚纱就来自西太后(电影中Carrie居然还受到了太后的亲笔留言额滴神……)但是就是这样被名流化的西太后,当年和愤青中的极品将Sex Pistols和英伦格子朋克风推向了全世界,到现在还生生不息。想想就热血沸腾啊。
最近又把《废墟之花》翻出来看,发现当年觉得华美又深奥的文字不过是牵强的伪学术和不知所云的煽情。翻出那些创作在摇滚乐历史初期的歌曲,透过那些简单的配器和粗糙的录音,可以感觉到的是蓬勃不能遏制的生机。那些个和声旋律,听着就想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微笑尖叫,那些能让心脏不匀速跳动的每一张专辑每一首歌都会带来一场fever,非得捂到大汗淋漓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