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面对大失败的应变-方军
没有人一开始是为大失败而出征的,出发都是为了获胜。结果就是,没人会做好准备。面对大失败的过程,因而多是一个不断地“应变”的过程。颠覆性的创意,甚少是有清晰准确的预知,然后去实现,多是像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的创举那样,拿着错误的“地图”,达到伟大的目标。麦哲伦说服西班牙国王支持他环球航行的理论,他和他的天文学家法莱鲁设计的航路不对,计算的经纬度是杜撰的,他设想中的海峡和实际不符,他们慷慨激昂描绘的一切大都是错误的。麦哲伦带着含混不清的环球航行梦想和五艘船二百六十五位勇士出发,最后在成功在望即将回到欧洲前丧身,只有十八人和一条破船回来,结果是,他们开创了新纪元。如果为大失败做好准备,我们就再也不会出发了。
古雅典人色诺芬所著的《长征记》,可能是关于应变最经典的记述,它的一切都是在说人如何积极应对想不到的局面。色诺芬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在公元前400年参加一支希腊雇佣军队伍,跟随小居鲁士为夺取波斯王位进行远征。小居鲁士和所有首领都被对手在谈判中背信弃义杀害,跟随小居鲁士长征的波斯人也背叛他们, 在士兵们陷入绝望,既不是将官、也非队长的色诺芬,被推选为首领,重整队伍,他安排烧毁车辆扔掉辎重,严肃军令。之后,虽然遇到几倍的敌人极力阻截,色诺芬带着队伍安全退军,对遇到的每一个情况都以学者和思想家的精神进行分析、反思,以将军的方式付诸行动。当他们到达海岸,士兵们都渴望摆脱苦役,躺在船上到达希腊。色诺芬没有让队伍一下子泄气,他做好所有的准备,在去找船的等待期间继续劫掠给养。在没有搞到足够的船后,他让病号和老人上船,而他带着队伍继续沿陆路离开。他消除内部分裂的风险,打消士兵的疑虑,他击败中途的敌人,和似敌似友的人周旋,最终回到希腊。
当色诺芬启程时,他没有做好失败的准备,也没有做好胜利的准备,他在退军过程中,成为伟大的战略家。所有的颠覆性创意过程,亦大抵如此,是应变的过程。
古雅典人色诺芬所著的《长征记》,可能是关于应变最经典的记述,它的一切都是在说人如何积极应对想不到的局面。色诺芬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在公元前400年参加一支希腊雇佣军队伍,跟随小居鲁士为夺取波斯王位进行远征。小居鲁士和所有首领都被对手在谈判中背信弃义杀害,跟随小居鲁士长征的波斯人也背叛他们, 在士兵们陷入绝望,既不是将官、也非队长的色诺芬,被推选为首领,重整队伍,他安排烧毁车辆扔掉辎重,严肃军令。之后,虽然遇到几倍的敌人极力阻截,色诺芬带着队伍安全退军,对遇到的每一个情况都以学者和思想家的精神进行分析、反思,以将军的方式付诸行动。当他们到达海岸,士兵们都渴望摆脱苦役,躺在船上到达希腊。色诺芬没有让队伍一下子泄气,他做好所有的准备,在去找船的等待期间继续劫掠给养。在没有搞到足够的船后,他让病号和老人上船,而他带着队伍继续沿陆路离开。他消除内部分裂的风险,打消士兵的疑虑,他击败中途的敌人,和似敌似友的人周旋,最终回到希腊。
当色诺芬启程时,他没有做好失败的准备,也没有做好胜利的准备,他在退军过程中,成为伟大的战略家。所有的颠覆性创意过程,亦大抵如此,是应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