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
今日读钱先生《论语新解》读到“君子不器”之处感慨很多。器,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钱先生说,近代科学日兴,分工愈细,专家之用益显,而通才之需亦因以益亟。一切的智识与学问背后,必须有一如人类生命活的存在。否则智识仅如登记上账簿,学问只求训练成机械,毁人以为学,则人道楛而世道之忧无穷矣。
由此想到老师曾说的,大学本该是精英教育,一切以就业为导向的都该叫职校,精英是不需要职业的。为了造就天才牺牲个把人才不要紧。
于是,我笑了。我不是精英更不望成为天才,但深觉自己被“毁人以为学”了,先不说现在所学尽偏于文,大概术业终须有专攻。也不说我的思想和知识结构被打造成与他人一样的单一模板,本身的延展性就看之后造化了。也不说我们被逼迫着上各种无聊的课程,遇到各种打酱油的老师,浪费各种宝贵生命。单是说就业问题,现今社会若谁想忠于自己兴趣与所学,一定要充足的经济支持或社会背景,还有肯孤注一掷的精神。谁要不忠于自己的兴趣与所学,非但逆志而活,营营苟苟,也难说就可富贵扬名。 我怎么没见古代的人喜欢唱歌,就成了西单女孩;喜欢画画,就沦落街头给人画像;喜欢打铁、喜欢买豆腐、喜欢扎纸人,然后他们就饿死了?为什么现代社会跟兴趣一起生存就会这么不容易?是不是因为生产力低下的时候,贫富差距不大,人也就不会有如此的贪欲,更容易满足于生活,在此情况下就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兴趣?我倒觉得生活在古代是不是更容易一点。 不过子曾经曰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正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看来不管其他职业怎样,求学是一定要无欲无求的。
我想读书,一直读书。一个人敢这么说的时候,重要的已经不是他到底由多想读书,而是他有多大资本读书。不收入就已经是支出了,更不用说还要求学的花费。哪怕客观条件允许,还有父母在,不宜远游。一切都如你所愿,一直读书就会有出路吗?前几天,被哥哥嘲笑说,学文学的没有实际意义。我愤愤的说,对,学法学的更没有!哥说,学法学的知道自己没有实际意义,学文学的不知道。的确,让我承认这个太难了!我现在唯一的答案就是,一直读书的出路就是一辈子做学问,过孔子说的那种生活。起码,我不惮于这样。这样够么?
由此想到老师曾说的,大学本该是精英教育,一切以就业为导向的都该叫职校,精英是不需要职业的。为了造就天才牺牲个把人才不要紧。
于是,我笑了。我不是精英更不望成为天才,但深觉自己被“毁人以为学”了,先不说现在所学尽偏于文,大概术业终须有专攻。也不说我的思想和知识结构被打造成与他人一样的单一模板,本身的延展性就看之后造化了。也不说我们被逼迫着上各种无聊的课程,遇到各种打酱油的老师,浪费各种宝贵生命。单是说就业问题,现今社会若谁想忠于自己兴趣与所学,一定要充足的经济支持或社会背景,还有肯孤注一掷的精神。谁要不忠于自己的兴趣与所学,非但逆志而活,营营苟苟,也难说就可富贵扬名。 我怎么没见古代的人喜欢唱歌,就成了西单女孩;喜欢画画,就沦落街头给人画像;喜欢打铁、喜欢买豆腐、喜欢扎纸人,然后他们就饿死了?为什么现代社会跟兴趣一起生存就会这么不容易?是不是因为生产力低下的时候,贫富差距不大,人也就不会有如此的贪欲,更容易满足于生活,在此情况下就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兴趣?我倒觉得生活在古代是不是更容易一点。 不过子曾经曰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正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看来不管其他职业怎样,求学是一定要无欲无求的。
我想读书,一直读书。一个人敢这么说的时候,重要的已经不是他到底由多想读书,而是他有多大资本读书。不收入就已经是支出了,更不用说还要求学的花费。哪怕客观条件允许,还有父母在,不宜远游。一切都如你所愿,一直读书就会有出路吗?前几天,被哥哥嘲笑说,学文学的没有实际意义。我愤愤的说,对,学法学的更没有!哥说,学法学的知道自己没有实际意义,学文学的不知道。的确,让我承认这个太难了!我现在唯一的答案就是,一直读书的出路就是一辈子做学问,过孔子说的那种生活。起码,我不惮于这样。这样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