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后出版的鲁迅著作
1949年以后出版的鲁迅著作
1949年
*《苏联版画集》(画册)
鲁迅选序
上海晨光出版公司, 1949年 版,25k,方形本,图117页,文字33页,有平装本、精装本;
平装本白色封面,宋体书名横排,书名下有蓝底色木刻一幅,每幅版画均附中、俄文字说明;
本书收版画118幅。书前有赵家璧译“苏联的版画”。书后有“出版者言”,为鲁迅与赵家璧关于本书出版经过的通信和重印经过。
1950年
*《引玉集》(画册)
1950年上海出版公司初版,20k,精装本,封面烫银,内收鲁迅遗编木刻59幅,66页;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画册)
鲁迅选画并作序目
上海出版公司1950年9月一版1印,12k,精装本,收录珂勒惠之版画21幅;
*《鲁迅杂感选集》
瞿秋白 编并序
上海出版公司1950年10月初版,25k,259页;
*《鲁迅小说选》
上海书报杂志联合发行所1950年初版,印数1500册,32k,325页;
*《俄罗斯的童话》
高尔基 著,鲁迅 译
1950年10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
1951年
*《苏联作家七人集》
曹靖华 译,鲁迅 序
三联书店1951年1月初版,32K,412页;
封面淡蓝色图案背景,左侧红色宋体书名竖排;
*《鲁迅日记》(线装本)
上海出版公司出版1951年4月初版影印夹贡纸本1050部,1951年8月再版影印夹贡纸本200部(黄色锦缎函套),毛边纸本1800部(蓝布函套),分订24册,26.8*17.5厘米,二函;
*《鲁迅杂感选集》
瞿秋白 编并序
上海出版公司1951年订正再版,32k,260页,精装烫金;
*《华盖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9月北京重印第一版,印数5000册, 32k,173页;
1952年
*《鲁迅书简补遗》(致日本友人部分)
鲁迅 著,吴元坎 译
上海出版公司1952年1月初版,3000册,分精装本、平装本;
“文艺复兴丛书第二辑”
*《鼻子》
果戈理 著,鲁迅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初版,印数10000册,32k,50页,插图多幅;
白色封面,绿色花纹边框,上方印圆形果戈理头像剪影,下方印宋体书名;
*《鲁迅小说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9月北京初版,版权页未标注印数,32k,560页。
平装本。
*《呐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11月北京重排第一版,印数12000册,32k,194页;
土黄色封面,图案用鲁迅设计样式;
*《朝花夕拾》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9月重印1版,1952年9月2版,32k,112页;
*《两地书—鲁迅与景宋的通信》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重排第一版,32k,354页;
*《十月》
鲁迅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重排第一版,印数6000,32k,254页;
1953年
*《铁流》
绥拉菲摩维支 著,曹靖华 译,鲁迅 编校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4月上海重排第一版,1953年8月北京第3次印刷,印数京35201-50200,32k,409页,多图;
*《故乡》
鲁迅 著,司徒乔 插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53年初版,32k,18页;
“文学初步读物丛书”第一辑
*《死魂灵》
果戈理 著,鲁迅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一版2印,28k,560页,插图多幅;
1954年
*《鲁迅小说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10月第7次印刷(1952年9月北京第一版),印数10000册,32k,560页。
精装本浅绿色硬纸面,蓝布脊,封面上方正中印鲁迅照片,下方蓝色宋体书名和出版社名。书前有陶元庆所作鲁迅画像一幅。
*《呐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1版,1954年6印,32k,194页;
橘色封面
*《鲁迅杂感选集》
印数2500册,25k,259页,精装,布面烫金;
*《花边文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一版5印,32k,164页;
1955年
*《阿Q正传》(话剧剧本)
鲁迅 原著,田汉 编剧
艺术出版社1955年7月北京一版1印,印数10000册,32k,116页;
五幕剧。据书前“内容说明”:“这是根据鲁迅的《阿Q正传》、《孔乙己》、《风波》、《故乡》等小说编写的剧本。……这剧本在最近十多年来曾在全国各大城市上演,受到广大观众欢迎。”
*《鲁迅谈创作》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出版
1955年9月北京一版1印,印数65000册,32可,136页;
1956年
*《鲁迅小说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4月第4次印刷(1952年9月北京第一版),印数14501-26500册,32k,560页。
精装本浅绿色硬纸面,蓝布脊,书脊烫金书名,封面上方正中印鲁迅照片,下方蓝色宋体书名和出版社名。书前有陶元庆所作鲁迅画像一幅。
此版封面为铜色,上方中央为浮雕鲁迅像,扉页后有铜版纸插页,彩印各集初版封面。据“出版说明”,此版各集均据原文最初发表的报刊进行了校勘,文集后附有少量注释。
*《野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9月北京一版1印,印数10000册,32k,62页;
*《热风》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9月北京一版1印,印数10000册,32k,130页;
*《且介亭杂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5月北京一版1印,印数24000册,32k,209页;
*《鲁迅的几篇作品》
青年团北京市委宣传部 编
北京出版社1956年10月一版,1956年11月第2次印刷,印数6501—12500册,32k,68页;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画册)
鲁迅选画并作序目
195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年10月1版1印,印数2400册,12k,21图,全铜版纸;
蓝色封面,上方白色底框,内鲁迅题写黑色书名;
*《版画选集》(画册)
鲁迅 编译
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年一版1印,12k;
*《鲁迅和他教导青年的话》
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一版1印,印数10000册,32k;
1957年
*《近代美术史潮论》、
[日]坂垣鹰穗 著,鲁迅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4月北京一版1印,10000册,32k,124页;
版权页:“本书根据一九二九年上海北新书局初版重新排印”,封面版式同原版,正文字体横排,内收铜版纸插图140幅。
1958年
*《唐宋传奇集》
鲁迅 校录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一版2次印刷;
1959年
*《鲁迅选集》(四卷本)
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5月北京一版1印,印数40000册,32k;
*《鲁迅论文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一版1印,32k;
白色封面,黑色宋体书名,红色腰线;
*《表》
勒.班台莱耶夫 著 鲁迅 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1959年新1版7印,大32k,80页,精装插图本;
淡蓝色布面精装,封面烫金印书名、题图,版式同生活书店初版;内有勃.孚克作的插图12幅。
*《鲁迅诗集》(线装本)
文物出版社1959年一版1印,18页,23.5cmX15cm;
*《中国小说史略》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第一版,1959年8月第2次印刷;
1960年
*《祥林嫂》(越剧)
鲁迅原著,吴琛、庄志、袁雪芬、张桂凤改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2月一版1印
1961年
*《鲁迅日记》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一版,1961年一版2印,32k,1146页,精装两册,带外护封;
《鲁迅作品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9年4月北京第一版,1961年10月北京第3次印刷,印数49001—59000,32k,148页;
书前有鲁迅像、鲁迅手迹各一页,许广平作序,内容收录鲁迅小说六篇、散文三篇,附录王士菁撰写的“后记”和“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墨迹》
文物出版社1961年出版,32k,散页,共8页,外浅绿封套,有“六朝松”图案,墨笔题署名,内页浅绿底色,鲁迅手迹用黑色。
*《鲁迅手稿选集》
文物出版社1961年一版3印,普及本第一次印刷,12k,28.5*19.5厘米,普及本,内页用玉扣纸;
1962年
*《鲁迅诗稿》(线装本)
上海鲁迅纪念馆 编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11月第一版,1962年8月第二次印刷,印数2001-5000,普及本,线装一册,大16k,67页;
陈毅题写书名,洒金书签,内页用毛边纸影印鲁迅诗稿六十七页,书前有郭沫若手书序言,书后有“后记”。
据“后记”:“本书辑印鲁迅自一九O一年至一九三五年三十余年间所作旧诗的手稿,凡四十题四十五首,为纪念鲁迅诞辰八十周年而出版。”
*《死魂灵》
果戈理 著,鲁迅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2版6印,32k,385页,插图多幅;
绿色花纹图案封面,上方中央印黑云图案,内反白宋体书名;
1963年
* 《鲁迅诗集》(线装本)
1963年12月文物出版社一版2印,白宣纸仿宋刻本,印数1001-7000,18k,18页36面;
*《鲁迅选集》(上、下)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6月上海第5次印刷(1959年4月北京第一版),印数52001——72000,32k,上册361页,下册391页;
*《鲁迅手稿选集续编》(线装本)
北京鲁迅博物馆 编
文物出版社1963年8月一版1印,甲种本,28.5*20.5cm,深蓝色布书面,茅盾手书书名,毛边纸套色影印,剪报依原件手工粘贴,线装一册;
*《鲁迅收藏中国现代木刻选集》
李平凡编辑
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10月一版1印,16k,精装一册,外有函套;
本书收1931-1936年中国木刻精品93幅,作者有力群,野夫,胡一川,新波,陈烟桥等多人,铜版纸单面印刷;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鲁迅言论选录——鲁迅是文化新军最英勇的旗手》
陕西省财政厅、公安厅、西安晚报1967年编印,红塑封,64k ,268页;
*《鲁迅语录》(红宝书)
东风大学文艺兵团1967年10月编印,64,278页;
红塑封面,烫印书名“鲁迅语录”,扉页书名为“鲁迅文摘”
*《鲁迅诗歌注释》
首都红代会新北大井冈山兵团《洒江天》战斗队 注释
首都红代会新北大井冈山兵团大批判办公室1967年11月编印,32k,140页;
黄色封面,正中印木刻鲁迅像,右边为红色毛体书名,扉页后插印“最高指示”、毛泽东录鲁迅诗手迹、鲁迅像各一页,鲁迅手迹照片四帧,正文收“旧体诗”、“新诗”各一辑,“后记”一篇。
*《匕首集——鲁迅言论辑录》
南昌七中井岗山兵团<反复辟>大军1967年11月编印,64k,78页;
淡黄色封面,红色美术字书名,封面有木刻鲁迅像及“七中井冈山”菱形图标,书前有“最高指示”和林彪、陈伯达、姚文元“代序”
*《匕首集——鲁迅言论选录》
红代会广州红体兵、红代会广州美院延安公社、南方日报红旗公社 编印,64k,184页;
封面整幅鲁迅木刻像,淡绿底色,下方印红色美术字书名;
1968年
*《鲁迅文摘》(红宝书)
南开大学八一八《新南开》编辑部1968年1月编印,64k,174页;
红色塑料外封面,书名用毛体烫印。扉页后彩印毛主席照片一页、黑白鲁迅像、毛主席手迹、鲁迅手迹插页多幅;
*《鲁迅文录》(红宝书)
吉林省体育总部、《长春红卫兵》报编辑部、长春市红卫兵总部(二分部)1968年3月一版,1968年5月第2次印刷, 64k,252页;
红色塑料外封面,宋体书名烫印,书前为:“毛主席在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书后附录:“鲁迅诗选”、“鲁迅逝世时许广平的哀辞”、“鲁迅逝世时中共中央的唁电”、“鲁迅生平著述年表”;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鲁迅论文学》
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资料室合编
1972年4月编印
*《鲁迅杂文选读》(内部发行)
屈正平 编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一版1印,32k,125页;
*《鲁迅作品选读》
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1972年8月编,32k,408页;
据书前“说明”:“本书是为我系工农兵学员学习鲁迅作品而编选的。计选小说六篇、杂文三十篇、散文五篇、旧体诗七首。”此外,还附录了鲁迅作品选讲、鲁迅生平和著述简介两篇文章。
*《鲁迅杂文选》
未注出版社、印数,无版权页,32k,562页;
黄绿色封面,书名集鲁迅手迹,书前有毛主席语录和鲁迅像,内容按照年代顺序排列;
*《门外文坛》
无版权页,书名横排,白色软精塑膜封面,64k,68页;扉页标注出版日期为1972年10月;
*《鲁迅诗歌散文选》
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选编
上海市中小学教材编写组1972年9月一版1印,版权页注“校内使用”,32k,117页;
*《鲁迅论文学艺术遗产》(征求意见稿)
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1972年11月编印,32k,128页;
白色封面,黄色题签,题签上黑色软笔书名。
据“编选说明”:“本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鲁迅关于批判继承中国文学艺术遗产的一般论述;第二部分是鲁迅关于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的评论;第三部分是鲁迅关于外国文学艺术遗产的评论。”
1973年
*《鲁迅杂文选讲》(内部讲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1973年2月编印,无版权页,32k,246页;
扉页注“内部讲义”字样;
*《鲁迅作品选读》(一)(二)
扬州师范中文系1973年4月编印,32k,860页;
*《鲁迅语录》
复旦大学中文系编印
未著出版时间,32k,448页;
白色木纹封面,左上方为木刻鲁迅像,右侧黑色软笔书名,左下角 “复旦大学中文系”红色篆刻标识,内容分为:“第一部分 鲁迅的彻底革命精神;第二部分 论文艺、历史、教育等;第三部分 鲁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
*《鲁迅谈自己的创作》(复本)
北京师大中文系现代文学组1973年4月编印,无版权页,32k,164页;
据书前“说明”:“本书内容选自《鲁迅全集》(十卷本)、《鲁迅书简》、《鲁迅书简补遗》及其他有关书籍中鲁迅先生谈自己创作的文章(全文或节录)。”编排按照小说、散文、杂文等三大类分别记录。
*《鲁迅生平与思想》
北京师大中文系现代文学组1973年5月编印,无版权页,32k,280页;
据书前“说明”:本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毛主席论鲁迅;二是鲁迅自述;三是周建人等同志谈鲁迅。”
此版各集均为白色封面,左上印鲁迅侧面浮雕像,扉页后插铜版纸,彩印各集原版书影。
*《野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3月北京一版1印,未注印数,32k;
*《二心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5月北京一版1印,未注印数,32k,200页;
*《鲁迅杂文选》(上、下)(复本)
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选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5月一版1印,印数1000000册,32k,上册245页,下册265页;
“青年自学丛书”
此版另有:1973年8月济南第1次印刷,印数250000册;
*《鲁迅手稿选集三编》(线装本)
北京鲁迅博物馆 编
文物出版社1973年6月一版2印,甲种本,29*20.5cm,蓝色纸面,郭沫若手书书名,毛边纸套色影印,剪报处亦为影印,线装一册;
*《门外文坛》(试印本)
人民出版社1973年6月,白色封面,书名竖排,32k,61页;
有“出版说明”及注释,版权页及书末有“试印本”字样;
*《鲁迅论中国历史文化》(征求意见稿)
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鲁迅论中国历史文化》编写小组 编
1973年6月,无版权页,扉页印“征求意见稿”字样;
*《两地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9月北京一版1印,未注印数,白色封面,左上印鲁迅侧面浮雕像;
*《鲁迅论文艺》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编辑出版,32k,176页;
“《出版通讯》专辑”;
*《鲁迅书信选》
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选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年9月一版1印,400000册,32k,261页;
“青年自学丛书”
1974年
*《鲁迅论文学艺术遗产》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74年1月一版1印,32k;
白色封面,上方印棕色鲁迅浮雕头像,下绿色宋体书名及出版社名称。
*《鲁迅批判孔孟之道的言论摘录》
中央党校编写组 编
人民出版社1974年2月一版1印,1974年2月四川人民出版社重印第1次印刷;
*《鲁迅批判孔孟之道的言论摘录》(盲文版)
1974年2月北京盲文印刷厂出版,30.3*23.5cm;
*《门外文坛》
人民出版社1974年5月一版1印,白色封面,书名竖排,32k,66页;
有“出版说明”及注释;
*《鲁迅致增田涉书信选》(线装本)
文物出版社1974年一版1印,印数230册,12k;
*《鲁迅手稿选集四编》(线装本)
文物出版社1974年一版1印,印数 册,12k;
*《鲁迅诗选》(日文,活页)
外文出版社1974年初版,中国国际书店发行,8k,收鲁迅诗稿手迹12幅,外封套;
黄色封套,底图为绍兴水乡风景,竖排黑色毛笔书名,背面印日文“目次”;
1975年
*《鲁迅批孔反儒文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2月北京第一版,1974年7月北京第二版,1975年1月北京第4次印刷;32k,168页;
*《鲁迅批判孔孟之道手稿选编》(线装本)
文物出版社1975年2月一版1印,12k;
*《鲁迅批判孔孟之道手稿选编》(平装本)
文物出版社1975年10月一版1印,16k;
1976年
*《鲁迅言论选辑》(共四辑)
1976年3月—1977年5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
*《鲁迅小说选》
南开大学中文系七三级工农兵学员注解
天津人民出版社1976年4月一版1印,未注明印数32可,183页;
*《读点鲁迅》
南开大学中文系鲁迅研究小组编
天津市广播事业局1976年4月,无版权页,32k,254页;
*《鲁迅杂文选析》
淮阴县文教局1976年5月编,32k,116页;
*《读一篇新发现的鲁迅佚文》
余秋雨等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一版1印,未标注印数,32k,86页;
本书收鲁迅一九二七年五月五日在广州《国民新闻》副刊《新出路》第十一号上刊载的《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一文,附余秋雨等人介绍文章。
*《新发现的鲁迅作品及书简》
安徽师大阜阳分校图书馆1976年6月辑印,32k,193页,启功题写书名;
据书后“说明”:“我们汇辑了一年来新发现并已登载于报刊的四种鲁迅珍贵文献和资料:①佚文《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②佚诗《无题》、③仙台书简、④致山上正义信和对日译本《阿Q正传》的校释。同时,还选录了若干篇有关评介文章及资料,其中包括关于佚文的未刊稿六篇。”此书得到了李何林、唐弢、戈宝权、王士菁、吴世昌等的指导。
*《鲁迅小说选讲》
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一九七三级二班工农兵学员、教师 编写
《语文自学讲义》增刊(3),1976年6月,32k,301页,无版权页;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复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7月一版1印,未标注印数。32k,203页,有平装、软面装。
*《且介亭杂文》(征求意见本)
上海立新造船厂、新建机器厂工人理论小组、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8月编印,红色封面,32k,261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鲁迅诗稿》(线装本)
上海鲁迅纪念馆 编
文物出版社1976年8月一版1印,蓝纸书面,陈毅题签,宣纸彩印,线装,大12k,106页。定价20元。印数300套。
*《学习材料(读点鲁迅)》
中共河北省直属机关委员会宣传部1976年8月翻印,16k,74页;
*《鲁迅文言论文试译》
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编印
1976年10月印行,32k,288页;
白色封面,以鲁迅发表于1908年《河南》上的《摩罗诗力说》影印作衬底,右侧集鲁迅手迹作书名,左下角“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编印”朱文篆章。扉页署名上方有“纪念鲁迅诞生九十五周年 逝世四十周年”字样,书名下注“初稿”,内容为鲁迅六篇文言论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均附白话译文。书后附录“鲁迅文言论文研究参考资料”、“鲁迅文言论文研究篇目索引”和“后记”。
*《坟》(征求意见本)
首都钢铁公司特钢公司带钢厂工人理论组、大兴县红星人民公社理论组、北京大学中文系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10月编印,红色封面,32k,344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伪自由书》(征求意见本)
长春市钢厂工人理论组、吉林大学中文系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10月编印,红色封面,32k,204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1977年
*《集外集》(征求意见本)
北京广播仪器厂、北京维尼纶厂、北京市房修一公司、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2月编印,红色封面,32k,220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且介亭杂文二集》(征求意见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2月编印,红色封面,32k,298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准风月谈》(征求意见本)
鞍山钢铁公司工人理论组、辽宁大学中文系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3月编印,红色封面,32k,298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鲁迅论假革命的反革命者》
北京国营曙光电机厂鲁迅学习小组、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鲁迅学习小组、北京沙河钢铁厂鲁迅学习小组、北京水泥砖瓦厂鲁迅学习小组、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组 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一版1印,未注明印数, 32k,87页;
“《读点鲁迅》丛书”
*《故事新编》(征求意见本)
济南柴油机厂工人理论组、淄博矿务局东方红总厂工人理论组、山东大学中文系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8月编印,红色封面,32k,148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鲁迅论诗歌》
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工农兵学员 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2月一版1印,未注明印数,32k,35页;
*《鲁迅旧诗浅说》(复本)
倪墨炎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9月一版1印,未注明印数,32k,246页;
*《鲁迅小说诗歌散文选读》
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1977年9月,32k,257页;
*《南腔北调集》(征求意见本)
河北大学中文系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11月编印,红色封面,32k,259页;
扉页印署名、著者名及“一九七八年 北京”、“征求意见本”等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三闲集》(征求意见本)
广西大学中文系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12月编印,红色封面,32k,209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1978年
*《鲁迅书信新集》
茅盾题写书名,1978年4月编印,无版权页,小32k,92页;
据该书“说明”,此书收集1976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书信集》出版后,新发现的鲁迅书信49封。
*《祥林嫂》(越剧)
鲁迅原著,吴琛、庄志、袁雪芬、张桂凤改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4月二版1印,未标注印数。小32k,122页。
*《祝福》(连环画)
外文出版社1978年一版1印,英文本,每幅画配文字说明,横64k;
*《热风》(征求意见本)
武汉大学中文系、长江航运管理局宣传处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5月编印,红色封面,32k,154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朝花夕拾>浅析》
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大学中文系 编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1978年6月一版1印,未注出版印数,32k,191页;
1979年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第四册)
鲁迅手稿全集编辑委员会 编
文物出版社1979年一版1印,平装本;32k,278页;
1980年
*《鲁迅杂感选集》
瞿秋白编录并序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2月新一版(1933年7月第一版),25k,为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据初版本重排印出”,1000册,带外护封,背面印“重印说明”。毛边本;
1981年
*《鲁迅<小说史大略>》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小32k,128页;
此书由单演义据鲁迅在1920年左右在北京大学、北师大等校讲小说史保存下来的油印讲义校订。
“鲁迅研究丛书”
*《鲁迅旧诗集解》
张恩和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一版1印,印数12000册;32k,452页;
据“写在前面”:“本书共收鲁迅旧体诗五十题六十五首。……对每一首诗一般分联解释;”“所收解释,截止时间为一九八O年六月底。一种解释,原则只列一家,以最先发表者为准。……各家解释也基本上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此外,书后附“鲁迅诗歌研究资料编目索引”。
*《阿Q正传》(话剧剧本)
鲁迅 原著,田汉 编剧
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8月一版1印,为注明印数,32k,103页;
五幕剧。据“出版说明”:“这个剧本发表在一九三九年《戏剧时代》上,建国后我社曾于一九五八年出版。这次再版增补了一部分有关资料,作为本书的插图和附文。”正文外,本书收录了田汉手迹、叶浅予画本剧演出人物画稿、舞台设计作为书前插页,后面附录了田汉作于1937年的文章《关于<阿Q正传>的上演》。
*《彷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7月北京第2次印刷(1979年12月北京第1版),印数20001—35000,32k;
绿色网格封面。
*《鲁迅诗话》
吴奔星 选辑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一版1印,印数6700册,32k,179页;
扉页印:“谨以此书纪念鲁迅百年诞辰”,内容按照“一、诗歌的起源”、“二、论中国古代诗人及其作品”、“三、诗歌的创作”、“四、诗歌的欣赏”、“五、诗歌的批评”、“六、诗歌的翻译”、“七、论外国诗歌”等七个方面辑录鲁迅言论。
*《百喻经》(线装本)
鲁迅 捐资刻印
金陵刻经处1981年据1914年原版刷印,绵纸,24.5*16cm,线装一册,包绿色绫角,黄色封面,27页,外白纸封套,蓝色版框,版框内印“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黑字)、“百喻经”(金字)、“金陵刻经处印行”(黑字);
书前有赵朴初作于佛历二千五百二十五年的“金陵刻经处重印经书因缘略记”,其中提到:“百喻经者,乃鲁迅先生施资刻印之本。今年乃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均印行以为纪念。”
书末有“会稽周作人施洋银六十圆敬刻此经连圈计字二万一千零八十一个送功德书一百本余资六圆拨刻地藏十轮经 民国三年秋九月金陵刻经处识”。
1982年
*《草鞋脚》
鲁迅、茅盾 选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一版1印。印数15500册,32k,627页
封面:“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
*《鲁迅论美术》
张望 编
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2月第二版第1次印刷,32k,未标注印数,多图,硬精装,外护封。
*《朝花》(周刊/影印本)
1982年上海书店影印发行,6000册,16k,合订一册;
《朝花》1928年12月6日创刊于上海,由鲁迅发起和领导的朝花社编辑,出至二十期
1983年
*《海上述林》(上、下)
瞿秋白 译,鲁迅 编
四川文艺出版社1983年3月一版1印,15500册,32k,上卷623页,下卷560页;
据“重版说明”:此版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瞿秋白殉难四十六周年重新出版,“尽量保持一九三六年版的原状”排印。
*《萧伯纳在上海》
瞿秋白编 鲁迅序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一版1印,16000册,32k,134页;
封面署名“乐雯剪贴并编校 鲁迅序”,据“再版说明”:此版系仿照1933年上海野草书屋原版重新排印。
1984年
*《鲁迅景宋通信集——<两地书>的原信》
周海婴 抄录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一版1印,印数11900册,分平装、精装本;32k,384页;
*《阿Q正传》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8月二版2次印刷,印数500001—5500700,小32k,131页
封面署“文学爱好者丛书”
1985年
*《鲁迅诗浅析》
郑心伶 著
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4月第一版1印,印数15200册;同月2印13000册;32k,361页;
*《寰宇贞石图》(线装本)
鲁迅重订
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出版,一函二册,印数:700部。
此书乃据鲁迅稿本珂勒版宣纸影印,郭沫若手书序文,稿本据杨守敬印本剪贴;
*《鲁迅作序跋的著作选辑》(15种)
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书店 编
上海书店1985年11月第1次据原版影印出版,32k;
封面同原版,另带外护封,上分别有“影印说明”和各书简介,共15种:
1、《何典》 印数10000册
2、《痴华鬘》
3、《尘影》
4、《游仙窟》 印数10000册
5、《二月》
6、《信》
7、《小小十年》
8、《萧伯纳在上海》
9、《丰收》
10、《打杂集》 印数3500册
11、《八月的乡村》
12、《生死场》
13、《现代作家书简》
14、《木刻创作法》
15、《总退却》
*《鲁迅文论选》
吴颖 编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一版1印,印数1300册,32k,373页;
1986年
*《鲁迅论教育》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1月一版1印,5000册,分平装、精装本,32k,304页;
*《拈花集——鲁迅收藏苏联木刻》
北京鲁迅博物馆 编
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7月一版1印。16k,精装一册,133页,重磅道林纸精印;
白色硬纸封面,银色书名,米色麻面书脊,外套黑色铜版纸外护封,书名字体反白,书名中本集共收鲁迅先生当年委托曹靖华先生代为收集的苏联木刻版画作品120幅。“拈花集”系当年鲁迅为此集亲自命名,原拟作为《引玉集》续集出版,未能如愿。此次是该书首次面世。书名“拈花集”三字用鲁迅亲笔手迹,封面、护封图案均选用苏联美术家木刻插图。书前有曹靖华先生介绍当年他代鲁迅先生搜集这批木刻作品经过的“写在前面”、王士菁作“前言”以及影印“苏联美术家赠给鲁迅木刻原拓时的亲笔说明”。书后有戈宝权、李允经撰写的“完成鲁迅的遗愿——《拈花集》出版后记”及“出版说明”。此外,书扉页印有“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字样。
*《鲁迅藏汉画像》(一)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6年一版一印,印数1000册;
*《百喻经》(线装本)
鲁迅 捐资刻印
金陵刻经处1986年据1914年原版刷印,绵纸,24.5*16cm,线装一册,黄色封面,27页;
金陵刻经处成立120周年纪念特印,内页同1981年印本;
1987年
*鲁迅辑校石刻手稿(线装本)
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三函18卷;
锦函编号本300部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鲁迅小说集》影印本(共3种)
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鲁迅博物馆1990年12月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十周年和逝世五十五周年,据初版本影印。每册配外护封,上附“影印说明”和单册文集简介。印数不详。
1、《呐喊》
2、《彷徨》
3、《故事新编》
*《鲁迅散文集》影印本(共2种)
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鲁迅博物馆1990年12月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十周年和逝世五十五周年,据初版本影印。每册配外护封,上附“影印说明”和单册文集简介。印数不详。
1、《野草》
2、《朝花夕拾》
1991年
*《鲁迅藏汉画像》(二)
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博物馆 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6月一版1印,印数3000册,16k,图278幅;
*《鲁迅诗稿》
上海鲁迅纪念馆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8月一版1印,印数6600册,分平装、精装
*《鲁迅杂文集》影印本(共15种)
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鲁迅博物馆1991年10月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十周年和逝世五十五周年,据初版本影印。每册配外护封,上附“影印说明”和单册文集简介。印数不详。
1、《热风》
2、《华盖集》
3、《华盖集续编》
4、《而已集》
5、《三闲集》
6、《二心集》
7、《伪自由书》
8、《南腔北调集》
9、《准风月谈》
10、《花边文学》
11、《且介亭杂文》
12、《且介亭杂文二集》
13、《且介亭杂文末编》
14、《集外集》
15、《集外集拾遗》
*《鲁迅诗全编》
周振甫 编注
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新一版第1次印刷,印数18000册,32k,303页;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鲁迅家书全编》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7月一版1印,印数10000册,32k,1363页;
1995年
*《鲁迅语录》
单力主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一版1印,印数10000册。小32k,469页。
*《鲁迅全集》(8卷本)
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一版1印,印数15000套;
1996年
*《鲁迅选集.书信卷》
徐文斗、徐苗青选注
山东文艺出版社1996年1月第4次印刷,印数18001-28000,32k,501页;
*《两地书真迹》(原信 手稿)
鲁迅 许广平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一版1印,印数3000册,16k,平装;
“原信”、“手稿”各一册,上册“原信”389页,下册“手稿”550页,均为米色封面,上面各印鲁迅、许广平手书签名。两册外套硬纸函套,函套处书名、鲁迅、许广平手书签名外,正反两面各印鲁迅致许广平、许广平致鲁迅“两地书”原信手迹一张。书前有铜版纸插页3张,彩印鲁迅、许广平像和“两地书”通信信封、信笺等。此外,还有“出版说明”及周海婴“献给读者的几句话”。
据“出版说明”:“一九三二年下半年,鲁迅与景宋将过去的通信增删修改,编为‘北京(一九二五年三月至七月)’,‘厦门——广州(一九二六年九月至一九二七年一月)’,‘北平——上海(一九二九年五月至六月)’三集,题为《两地书》(共一百三十五封)由上海青光书局出版。”“现在谨将《两地书》现存原信以及鲁迅手书《两地书》全部影印,分装两册,以飨读者。”这是“两地书”全部原信、手迹的第一次公开出版。
1997年
*《鲁迅杂文集》(五卷本)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2月一版1印;
*《灯下漫笔》
海南出版社1997年3月二版,1997年11月2次印刷,印数5000册,32k,372页
“雅致经典系列”丛书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著
齐鲁书社1997年11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32k。
封面署“鲁迅古小说研究著作四种”
*《唐宋传奇集》
鲁迅著
齐鲁书社1997年11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32k。
封面署“鲁迅古小说研究著作四种”
*《古小说钩沉》
鲁迅著
齐鲁书社1997年11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32k。
封面署“鲁迅古小说研究著作四种”
*《小说旧闻钞》
鲁迅校录
齐鲁书社1997年11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32k,131页。
封面署“鲁迅古小说研究著作四种”
1998年
*《朝花夕拾》
黄桥生著
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4月一版1印,印数10000册,窄32k,210页;
鲁迅博物馆书屋编“新注鲁迅文丛”
*《鲁迅散文选集》
林非序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10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32开,596页,布面精装,外护封。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鲁迅小说插图集》(画册)
范增 绘,刘炳森 书写原文
荣宝斋1998年一版,印数3000册,16k;
1999年
*《鲁迅自编文集》 (共19册)
天津人民出版社 香港炎黄国际出版社1999年2月一版1印,32k;
本书据原作初版或鲁迅生前最后校订的版本影印,包括:《呐喊》、《中国小说史略》、《热风》、《彷徨》、《华盖集》、《坟》、《华盖集续编》、《野草》、《朝花夕拾》、《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故事新编》、《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
*《鲁迅国学文选》
弘征 选编
岳麓书社1999年3月一版1印,印数3000册,32k,408页;
*《鲁迅经典》
南海出版公司1999年6月一版1印,印数10000册,32k,466页;
“世纪经典文丛”,收《呐喊》、《彷徨》、《野草》、《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部分篇章;
*《鲁迅辑录古籍丛编》(四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32k,1462千字,共四卷;
*《中国萌芽木刻集——鲁迅评析中国现代木刻典藏》(线装本)
鲁迅博物馆 萧振鸣 主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一版1印,印数1500册,蓝色锦缎书面,外蓝色布面函套,16k,二册一函。
2000年
*《鲁迅作品木刻插图选》
高信编
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4月一版1印,32k,146页,未注明印数;
*《鲁迅名篇手迹》(珍藏版)
北京鲁迅博物馆提供资料
王彬、崔国正 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12月一版,2000年4月北京第二次印刷,印数300册,16k,1576 页,精装四册;
深灰色硬纸面,烫印书名外,烫金印鲁迅“关于长夜过春时”诗作手迹及“珍藏版”字样;
据“出版说明”,本书“主要收录文学及其相关作品”,精选了鲁迅先生约2000幅名篇手迹,是集研究鲁迅生平、文学创作和书法艺术为一体的珍贵资料,含第一次面世新发现的十三篇鲁迅先生手稿。本书收录了《坟》(二篇)、《呐喊》、《阿Q正传》(残稿)、《野草》、《我的失恋》(最后一节)、《朝花夕拾》(十篇)等鲁迅写的文学及其相关作品的手稿。新近发现的鲁迅先生致宋庆龄、蔡元培等人在书信及其他手迹,因第一次面世,资料珍贵,故作为特例收录卷之一。本书共分四卷。为方便读者检阅,卷一设想总目录。各分卷设分目录。卷四篇目及写作日期索引。名言诗句等几十幅书法作品都收在卷(三)《集外集》及《集外集拾遗》中。
2001年
*《近代美术史潮论》
[日]坂垣鹰穗 著,鲁迅 译
中国摄影出版社2001年1月一版1印,印数1000册,32k,165页,全铜版纸精印,据“出版前言”,此版是自该书1929年出版发行以来“第一个彩色单行本”,配图超过140幅。
*《鲁迅诗稿.鲁迅遗印》(线装本)
萧振鸣 北京鲁迅博物馆 编
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一版1印,印数800册,宣纸线装两册,24*13cm,蓝色绸面,包绫角,外蓝色硬纸函套,扉页题:“纪念鲁迅诞辰百二十周年”;
《鲁迅诗稿》一卷。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鲁迅诗稿》为基础,精选其中“最具书法鉴赏艺术价值”的四十三篇辑印;
《鲁迅遗印》一卷。鲁迅生前使用和保存下来的印章共五十八方,本书辑印由北京鲁迅博物馆收藏的全部鲁迅遗印四十一方,并分别做文字说明;
*《田原钢笔书<鲁迅语录>》(字帖)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10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16k,88页;
据“后记”:“田原先生是我国硬笔书法艺术的首倡者之一,……对鲁迅先生的著作也颇有研究,故相约以鲁迅先生语录为内容,以楷、行、隶、篆四体创作一本硬笔书法字帖,作为大中学生与硬笔书法爱好者的习字范本。”
2002年
*《鲁迅小说全编绘图本》(共5册)
王景山导读 舒霄工作室绘画
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一版1印,32k,未注明印数;
1、《呐喊》(一)
2、《呐喊》(二)
3、《彷徨》(一)
4、《彷徨》(二)
5、《故事新编》
*《鲁迅小说经典》
海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一版1印,32k,320页;
“名家名著经典书系”;
*《十竹斋笺谱》(线装本)
鲁迅 郑振铎 编
九州出版社2002年4月一版1印,江苏省金坛市古籍印刷厂制,宣纸线装,2函4册,开本31*21cm,印数500套,饾版拱花工艺彩色套印,定价1280元;
本书采用中国传统木版工艺套色影印,配以凸凹版压制而成的拱花技术。色彩艳丽,工艺精湛。
*《鲁迅旧诗新解》
倪墨炎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5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32k,469页;
*《阿Q正传.祝福》(彩色插图本)
钟守成 摄影
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2002年7月第3次印刷,印数13001-19000,32k,114页;
*《呐喊》(袖珍本)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8月一版1印,印数未注明,256k,566页,革面精装;
*《朝花夕拾》(袖珍本)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8月一版1印,印数未注明,256k,452页,革面精装;
*《鲁迅诗集》(袖珍本)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8月一版1印,印数未注明,256k,474页,革面精装;
作者:野溪 提交日期:2007-01-14 18:40:30
2003年
*《野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河北第4次印刷(2000年7月北京第1版),印数20001-23000,32可,64页;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1900-1999)”
*《鲁迅杂文精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5月一版1印,印数100000册。32k,347页。
封面印“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书目”
*《呐喊》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3次印刷(1979年12月北京第一版),印数130001——180000;32可,147页;
封面印“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书目”
*《鲁迅杂文选》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7月一版1印,印数15000册。小32k,311页。
封面上署“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书目”、“世纪语文新课标必读”字样。
*《呐喊》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7月一版1印。小32k。
封面上署“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书目”、“世纪语文新课标必读”字样。
*《朝花夕拾》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7月一版1印。小32k。
封面上署“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书目”、“世纪语文新课标必读”字样。
*《跟鲁迅评图品画》(外国卷)
杨里昂、彭国梁 主编
岳麓书社2003年12月一版1印,印数6000册,16k,280页,多图;
2004年
*《鲁迅报告》
江力 编
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1月一版1印,印数6000册,32k,313页;
*《鲁迅散文精品选》(插图本)
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1月一版1印,印数3000册。32k,217页。
“现代名家散文精品选”
*《朝花夕拾/附野草》(插图本)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1月一版1印,32k,133页
*《呐喊》(插图本)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2月一版1印,32k,231页
*《鲁迅全集》(四册)
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年3月一版1印,3000册,16k,四册,680页,外带纸箱;
*《鲁迅自选集》(插图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3月一版1印,20k方形本,175页;
*《鲁迅经典杂文选》(插图本)
海南出版社2004年4月一版1印,16k,334页
*《鲁迅语录》
张晓星 编
京华出版社2004年5月,10000册,32k,118页;硬精装,外护封。
*《鲁迅选集》(插图本)
林贤治评注,赵延年插图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6月一版1印。大32k。共5册:
《小说卷》
《杂感卷》
《评论卷》
《散文、散文诗、诗卷》
《序跋、书信卷》
*《呐喊》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小32k,据原版(第4版)复制,外加连体护封;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原版珍藏系列丛书”第一辑之第一种
*《野草》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小32k,据原版(第1版)复制,外加连体护封;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原版珍藏系列丛书”第一辑之第二种
2005年
*《朝花夕拾》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小32k,据原版(第3版)复制,外加连体护封;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原版珍藏系列丛书”第二辑之第三种
*《彷徨》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小32k,据原版(第6版)复制,外加连体护封;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原版珍藏系列丛书”第三辑之第一种
*《鲁迅自选集》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小32k,据原版(第 版)复制,外加连体护封;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原版珍藏系列丛书”第四辑之第 种
*《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
鲁迅、景宋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月一版1印,5000册;32k,344页,硬精装,带外护封。
*《思想.山水.人物》
[日]鹤见佑辅 著,鲁迅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一版1印,10000册;32k,216页;
“大家小书.洋经典”
*《赵延年木刻鲁迅作品图鉴》
赵延年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一版1印。32k,印数10000册。
*《鲁迅全集》(2005年版)
鲁迅全集编辑委员会 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一版1印
外红布书包,上印白色“鲁迅全集”字样;
新版《鲁迅全集》由原来的16卷增至18卷,书信、日记各增加了一卷,共计创作10卷,书信4卷,日记3卷,索引1卷,总字数约700万字。与1981年版相比,此次《鲁迅全集》修订集中在三个方面:佚文佚信的增收;原著的文本校勘;注释的增补修改。
★ 收文:书信、日记各增加了一卷
此次修订,增收新的佚文23篇,佚信20封,鲁迅致许广平的《两地书》原信68封,鲁迅与增田涉答问函件集编文字约10万字。在认定的23篇佚文中,内容涉及古籍整理、介绍外国文学家作品和悼念文章等,体裁包括杂文、诗歌等,反映了鲁迅文学创作道路的变迁和思想的演进。其中发表于1912年1月的《军界痛言》一文尤为重要。该文痛斥了辛亥革命后光复军在绍兴的一些劣行,在当时曾触动了一些光复军人士,他们对照此文进行检查,军风有所改变。与增收的文章相比,佚信的增收量更多。在新发现的20封佚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鲁迅写给张琴孙、蔡元培、宋庆龄、胡适、江绍原、郁达夫、杨之华、申彦俊等社会名流、外国友人的。其中一封是1933年鲁迅写给宋庆龄、蔡元培商讨共同营救被捕共产党人的信,弥足珍贵。这些信件内容的涉及面很广,包括文化交流、学术探讨和生活等多个方面,反映了鲁迅各个时期的思想活动和生活经历。
在增收的书信中,编委会就两个有争议的问题达成了共识,即鲁迅致许广平的《两地书》原信和鲁迅、茅盾联名致中共中央祝贺红军东征胜利的信件。
1933年由青光书局出版的《两地书》,鲁迅在编辑过程中对原信做了很多改动,包括删节内容、加写部分文字,同时鲁迅把原信全部抄录保存了下来。但1981年《鲁迅全集》出版时,鲁迅原信尚未印行。此次修订,在收入《两地书》的同时,将鲁迅的原信按时间顺序与鲁迅的其他书信一起编入书信卷,这样既保存了《两地书》作为独立版本的完整性,又能使读者看到鲁迅原信的全貌。
鲁迅、茅盾联名致中共中央祝贺红军东征胜利的信件,1995年全文被发现,但专家认为,此信没有原件依据,文字风格与鲁迅手笔完全不同,而且也不能证明此信经过鲁迅审阅,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鲁迅、茅盾联名给中央写信确有其事,这封信具有很重要的文献意义,并且在鲁迅生前公开发表过,应该在全集中得到反映。修订本将这封信编入书信卷附录,作为资料,便于读者查找。
新版《鲁迅全集》还删去了经鉴定不属于鲁迅书信的《致北方俄罗斯民族合唱团》等。
★校勘:改动了1000多处
此次修订,校勘改动达1000多处,使鲁迅作品的文本更加准确。
★注释:更加客观、公正、科学
此次《鲁迅全集》注释的修订前进了一大步,对原注中带有评价说明性的内容、带有政治性和批判色彩的注释酌情做了修改和删节,把客观性作为新版注释的追求。此次修订,注释更为客观、不发议论,不解释鲁迅原文的含意,对注释对象不做评论,但要尊重历史,对大是大非问题不能回避。如新月派、现代评论派、“第三种人”以及相关人物的注释,删去了评价,只客观介绍情况。
按照“向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提供相关资料和知识,同时对文化程度较高的读者也有参考价值”的注释宗旨,此次修订新增注释900余条,对1000多条原注做了重大修改,仅查补修改中外人物的生卒年一项就达到900余人。
*《鲁迅珍藏汉代画像精品集》(毛边本)
北京鲁迅博物馆 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一版1印,印数2000册,16k,127页;
毛边本少量(不足百册)
封面凸印灰色宋体书名及汉画像一幅,内页全铜版纸精印,本书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991年《鲁迅藏汉画像》(一)(二)版本为基础,精选其中“刻划清晰、拓工较精湛”的193幅,按“山东画像”、“江苏画像”、“四川画像”、“河南南阳画像”为序目编排。
*《汉文学史纲要》(插图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一版1印。24k方形本,印数5300册,146页;
“插图本大师经典”
*《鲁迅语录》
江河、袁元 编
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一版1印,16k,149页;
目录:民魂/真的猛士/旧文化/中国人的国民性/吃人的筵宴/泛起的沉滓/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总要改革才好/青年/文学与社会/文艺创作/文艺欣赏/文艺批评/妇女/其他
*《百喻经》(线装本)
鲁迅 捐资刻印
金陵刻经处2005年据1914年原版刷印,宣纸,24.5*16cm,线装一册,黄色封面,宋体书名,27页,有版权页:“金陵刻经处公元二OO五年重印”(另有金陵刻经处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
书前有赵朴初作于佛历二千五百二十五年(1981年)的“金陵刻经处重印经书因缘略记”,其中提到:“百喻经者,乃鲁迅先生施资刻印之本。今年乃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均印行以为纪念。”
书末有“会稽周作人施洋银六十圆敬刻此经连圈计字二万一千零八十一个送功德书一百本余资六圆拨刻地藏十轮经 民国三年秋九月金陵刻经处识”。
2006年
*《鲁迅语录新编》
林贤治 编注
花城出版社2006年1月一版1印,8000册32可,229页;
外护封:“鲁迅全集之精华——通过鲁迅认识中国;通过鲁迅认识现代;通过鲁迅认识鲁迅”
内容据“目录”:“一 中国人 二 中国社会 三 中国历史 四 权务者 五 奴隶与奴才 六 文人,学者,知识分子 七 论启蒙 八 论群众 九 论流氓 十 论青年 十一 书报审查制度 十二 传统与改革 十三 论革命 十四 论斗争 十五 论宽容 十六 论道德 十七 论人生 十八 论友谊 十九 性爱、婚姻与家庭 二十 文化教育 二十一 文学艺术 二十二 关天现代人物 二十三 关于自己 附录一 鲁迅论 附录二 鲁迅年表”。
1949年
*《苏联版画集》(画册)
鲁迅选序
上海晨光出版公司, 1949年 版,25k,方形本,图117页,文字33页,有平装本、精装本;
平装本白色封面,宋体书名横排,书名下有蓝底色木刻一幅,每幅版画均附中、俄文字说明;
本书收版画118幅。书前有赵家璧译“苏联的版画”。书后有“出版者言”,为鲁迅与赵家璧关于本书出版经过的通信和重印经过。
1950年
*《引玉集》(画册)
1950年上海出版公司初版,20k,精装本,封面烫银,内收鲁迅遗编木刻59幅,66页;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画册)
鲁迅选画并作序目
上海出版公司1950年9月一版1印,12k,精装本,收录珂勒惠之版画21幅;
*《鲁迅杂感选集》
瞿秋白 编并序
上海出版公司1950年10月初版,25k,259页;
*《鲁迅小说选》
上海书报杂志联合发行所1950年初版,印数1500册,32k,325页;
*《俄罗斯的童话》
高尔基 著,鲁迅 译
1950年10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
1951年
*《苏联作家七人集》
曹靖华 译,鲁迅 序
三联书店1951年1月初版,32K,412页;
封面淡蓝色图案背景,左侧红色宋体书名竖排;
*《鲁迅日记》(线装本)
上海出版公司出版1951年4月初版影印夹贡纸本1050部,1951年8月再版影印夹贡纸本200部(黄色锦缎函套),毛边纸本1800部(蓝布函套),分订24册,26.8*17.5厘米,二函;
*《鲁迅杂感选集》
瞿秋白 编并序
上海出版公司1951年订正再版,32k,260页,精装烫金;
*《华盖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9月北京重印第一版,印数5000册, 32k,173页;
1952年
*《鲁迅书简补遗》(致日本友人部分)
鲁迅 著,吴元坎 译
上海出版公司1952年1月初版,3000册,分精装本、平装本;
“文艺复兴丛书第二辑”
*《鼻子》
果戈理 著,鲁迅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4月初版,印数10000册,32k,50页,插图多幅;
白色封面,绿色花纹边框,上方印圆形果戈理头像剪影,下方印宋体书名;
*《鲁迅小说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9月北京初版,版权页未标注印数,32k,560页。
平装本。
*《呐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11月北京重排第一版,印数12000册,32k,194页;
土黄色封面,图案用鲁迅设计样式;
*《朝花夕拾》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9月重印1版,1952年9月2版,32k,112页;
*《两地书—鲁迅与景宋的通信》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重排第一版,32k,354页;
*《十月》
鲁迅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重排第一版,印数6000,32k,254页;
1953年
*《铁流》
绥拉菲摩维支 著,曹靖华 译,鲁迅 编校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4月上海重排第一版,1953年8月北京第3次印刷,印数京35201-50200,32k,409页,多图;
*《故乡》
鲁迅 著,司徒乔 插图
人民文学出版社53年初版,32k,18页;
“文学初步读物丛书”第一辑
*《死魂灵》
果戈理 著,鲁迅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一版2印,28k,560页,插图多幅;
1954年
*《鲁迅小说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10月第7次印刷(1952年9月北京第一版),印数10000册,32k,560页。
精装本浅绿色硬纸面,蓝布脊,封面上方正中印鲁迅照片,下方蓝色宋体书名和出版社名。书前有陶元庆所作鲁迅画像一幅。
*《呐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1版,1954年6印,32k,194页;
橘色封面
*《鲁迅杂感选集》
印数2500册,25k,259页,精装,布面烫金;
*《花边文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一版5印,32k,164页;
1955年
*《阿Q正传》(话剧剧本)
鲁迅 原著,田汉 编剧
艺术出版社1955年7月北京一版1印,印数10000册,32k,116页;
五幕剧。据书前“内容说明”:“这是根据鲁迅的《阿Q正传》、《孔乙己》、《风波》、《故乡》等小说编写的剧本。……这剧本在最近十多年来曾在全国各大城市上演,受到广大观众欢迎。”
*《鲁迅谈创作》
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出版
1955年9月北京一版1印,印数65000册,32可,136页;
1956年
*《鲁迅小说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4月第4次印刷(1952年9月北京第一版),印数14501-26500册,32k,560页。
精装本浅绿色硬纸面,蓝布脊,书脊烫金书名,封面上方正中印鲁迅照片,下方蓝色宋体书名和出版社名。书前有陶元庆所作鲁迅画像一幅。
此版封面为铜色,上方中央为浮雕鲁迅像,扉页后有铜版纸插页,彩印各集初版封面。据“出版说明”,此版各集均据原文最初发表的报刊进行了校勘,文集后附有少量注释。
*《野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9月北京一版1印,印数10000册,32k,62页;
*《热风》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9月北京一版1印,印数10000册,32k,130页;
*《且介亭杂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5月北京一版1印,印数24000册,32k,209页;
*《鲁迅的几篇作品》
青年团北京市委宣传部 编
北京出版社1956年10月一版,1956年11月第2次印刷,印数6501—12500册,32k,68页;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画册)
鲁迅选画并作序目
195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年10月1版1印,印数2400册,12k,21图,全铜版纸;
蓝色封面,上方白色底框,内鲁迅题写黑色书名;
*《版画选集》(画册)
鲁迅 编译
人民美术出版社1956年一版1印,12k;
*《鲁迅和他教导青年的话》
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一版1印,印数10000册,32k;
1957年
*《近代美术史潮论》、
[日]坂垣鹰穗 著,鲁迅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4月北京一版1印,10000册,32k,124页;
版权页:“本书根据一九二九年上海北新书局初版重新排印”,封面版式同原版,正文字体横排,内收铜版纸插图140幅。
1958年
*《唐宋传奇集》
鲁迅 校录
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一版2次印刷;
1959年
*《鲁迅选集》(四卷本)
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5月北京一版1印,印数40000册,32k;
*《鲁迅论文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一版1印,32k;
白色封面,黑色宋体书名,红色腰线;
*《表》
勒.班台莱耶夫 著 鲁迅 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1959年新1版7印,大32k,80页,精装插图本;
淡蓝色布面精装,封面烫金印书名、题图,版式同生活书店初版;内有勃.孚克作的插图12幅。
*《鲁迅诗集》(线装本)
文物出版社1959年一版1印,18页,23.5cmX15cm;
*《中国小说史略》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第一版,1959年8月第2次印刷;
1960年
*《祥林嫂》(越剧)
鲁迅原著,吴琛、庄志、袁雪芬、张桂凤改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2月一版1印
1961年
*《鲁迅日记》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一版,1961年一版2印,32k,1146页,精装两册,带外护封;
《鲁迅作品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选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9年4月北京第一版,1961年10月北京第3次印刷,印数49001—59000,32k,148页;
书前有鲁迅像、鲁迅手迹各一页,许广平作序,内容收录鲁迅小说六篇、散文三篇,附录王士菁撰写的“后记”和“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墨迹》
文物出版社1961年出版,32k,散页,共8页,外浅绿封套,有“六朝松”图案,墨笔题署名,内页浅绿底色,鲁迅手迹用黑色。
*《鲁迅手稿选集》
文物出版社1961年一版3印,普及本第一次印刷,12k,28.5*19.5厘米,普及本,内页用玉扣纸;
1962年
*《鲁迅诗稿》(线装本)
上海鲁迅纪念馆 编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11月第一版,1962年8月第二次印刷,印数2001-5000,普及本,线装一册,大16k,67页;
陈毅题写书名,洒金书签,内页用毛边纸影印鲁迅诗稿六十七页,书前有郭沫若手书序言,书后有“后记”。
据“后记”:“本书辑印鲁迅自一九O一年至一九三五年三十余年间所作旧诗的手稿,凡四十题四十五首,为纪念鲁迅诞辰八十周年而出版。”
*《死魂灵》
果戈理 著,鲁迅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2版6印,32k,385页,插图多幅;
绿色花纹图案封面,上方中央印黑云图案,内反白宋体书名;
1963年
* 《鲁迅诗集》(线装本)
1963年12月文物出版社一版2印,白宣纸仿宋刻本,印数1001-7000,18k,18页36面;
*《鲁迅选集》(上、下)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6月上海第5次印刷(1959年4月北京第一版),印数52001——72000,32k,上册361页,下册391页;
*《鲁迅手稿选集续编》(线装本)
北京鲁迅博物馆 编
文物出版社1963年8月一版1印,甲种本,28.5*20.5cm,深蓝色布书面,茅盾手书书名,毛边纸套色影印,剪报依原件手工粘贴,线装一册;
*《鲁迅收藏中国现代木刻选集》
李平凡编辑
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10月一版1印,16k,精装一册,外有函套;
本书收1931-1936年中国木刻精品93幅,作者有力群,野夫,胡一川,新波,陈烟桥等多人,铜版纸单面印刷;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鲁迅言论选录——鲁迅是文化新军最英勇的旗手》
陕西省财政厅、公安厅、西安晚报1967年编印,红塑封,64k ,268页;
*《鲁迅语录》(红宝书)
东风大学文艺兵团1967年10月编印,64,278页;
红塑封面,烫印书名“鲁迅语录”,扉页书名为“鲁迅文摘”
*《鲁迅诗歌注释》
首都红代会新北大井冈山兵团《洒江天》战斗队 注释
首都红代会新北大井冈山兵团大批判办公室1967年11月编印,32k,140页;
黄色封面,正中印木刻鲁迅像,右边为红色毛体书名,扉页后插印“最高指示”、毛泽东录鲁迅诗手迹、鲁迅像各一页,鲁迅手迹照片四帧,正文收“旧体诗”、“新诗”各一辑,“后记”一篇。
*《匕首集——鲁迅言论辑录》
南昌七中井岗山兵团<反复辟>大军1967年11月编印,64k,78页;
淡黄色封面,红色美术字书名,封面有木刻鲁迅像及“七中井冈山”菱形图标,书前有“最高指示”和林彪、陈伯达、姚文元“代序”
*《匕首集——鲁迅言论选录》
红代会广州红体兵、红代会广州美院延安公社、南方日报红旗公社 编印,64k,184页;
封面整幅鲁迅木刻像,淡绿底色,下方印红色美术字书名;
1968年
*《鲁迅文摘》(红宝书)
南开大学八一八《新南开》编辑部1968年1月编印,64k,174页;
红色塑料外封面,书名用毛体烫印。扉页后彩印毛主席照片一页、黑白鲁迅像、毛主席手迹、鲁迅手迹插页多幅;
*《鲁迅文录》(红宝书)
吉林省体育总部、《长春红卫兵》报编辑部、长春市红卫兵总部(二分部)1968年3月一版,1968年5月第2次印刷, 64k,252页;
红色塑料外封面,宋体书名烫印,书前为:“毛主席在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书后附录:“鲁迅诗选”、“鲁迅逝世时许广平的哀辞”、“鲁迅逝世时中共中央的唁电”、“鲁迅生平著述年表”;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鲁迅论文学》
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资料室合编
1972年4月编印
*《鲁迅杂文选读》(内部发行)
屈正平 编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一版1印,32k,125页;
*《鲁迅作品选读》
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1972年8月编,32k,408页;
据书前“说明”:“本书是为我系工农兵学员学习鲁迅作品而编选的。计选小说六篇、杂文三十篇、散文五篇、旧体诗七首。”此外,还附录了鲁迅作品选讲、鲁迅生平和著述简介两篇文章。
*《鲁迅杂文选》
未注出版社、印数,无版权页,32k,562页;
黄绿色封面,书名集鲁迅手迹,书前有毛主席语录和鲁迅像,内容按照年代顺序排列;
*《门外文坛》
无版权页,书名横排,白色软精塑膜封面,64k,68页;扉页标注出版日期为1972年10月;
*《鲁迅诗歌散文选》
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选编
上海市中小学教材编写组1972年9月一版1印,版权页注“校内使用”,32k,117页;
*《鲁迅论文学艺术遗产》(征求意见稿)
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1972年11月编印,32k,128页;
白色封面,黄色题签,题签上黑色软笔书名。
据“编选说明”:“本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鲁迅关于批判继承中国文学艺术遗产的一般论述;第二部分是鲁迅关于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的评论;第三部分是鲁迅关于外国文学艺术遗产的评论。”
1973年
*《鲁迅杂文选讲》(内部讲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1973年2月编印,无版权页,32k,246页;
扉页注“内部讲义”字样;
*《鲁迅作品选读》(一)(二)
扬州师范中文系1973年4月编印,32k,860页;
*《鲁迅语录》
复旦大学中文系编印
未著出版时间,32k,448页;
白色木纹封面,左上方为木刻鲁迅像,右侧黑色软笔书名,左下角 “复旦大学中文系”红色篆刻标识,内容分为:“第一部分 鲁迅的彻底革命精神;第二部分 论文艺、历史、教育等;第三部分 鲁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
*《鲁迅谈自己的创作》(复本)
北京师大中文系现代文学组1973年4月编印,无版权页,32k,164页;
据书前“说明”:“本书内容选自《鲁迅全集》(十卷本)、《鲁迅书简》、《鲁迅书简补遗》及其他有关书籍中鲁迅先生谈自己创作的文章(全文或节录)。”编排按照小说、散文、杂文等三大类分别记录。
*《鲁迅生平与思想》
北京师大中文系现代文学组1973年5月编印,无版权页,32k,280页;
据书前“说明”:本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毛主席论鲁迅;二是鲁迅自述;三是周建人等同志谈鲁迅。”
此版各集均为白色封面,左上印鲁迅侧面浮雕像,扉页后插铜版纸,彩印各集原版书影。
*《野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3月北京一版1印,未注印数,32k;
*《二心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5月北京一版1印,未注印数,32k,200页;
*《鲁迅杂文选》(上、下)(复本)
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选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5月一版1印,印数1000000册,32k,上册245页,下册265页;
“青年自学丛书”
此版另有:1973年8月济南第1次印刷,印数250000册;
*《鲁迅手稿选集三编》(线装本)
北京鲁迅博物馆 编
文物出版社1973年6月一版2印,甲种本,29*20.5cm,蓝色纸面,郭沫若手书书名,毛边纸套色影印,剪报处亦为影印,线装一册;
*《门外文坛》(试印本)
人民出版社1973年6月,白色封面,书名竖排,32k,61页;
有“出版说明”及注释,版权页及书末有“试印本”字样;
*《鲁迅论中国历史文化》(征求意见稿)
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鲁迅论中国历史文化》编写小组 编
1973年6月,无版权页,扉页印“征求意见稿”字样;
*《两地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9月北京一版1印,未注印数,白色封面,左上印鲁迅侧面浮雕像;
*《鲁迅论文艺》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编辑出版,32k,176页;
“《出版通讯》专辑”;
*《鲁迅书信选》
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选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年9月一版1印,400000册,32k,261页;
“青年自学丛书”
1974年
*《鲁迅论文学艺术遗产》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74年1月一版1印,32k;
白色封面,上方印棕色鲁迅浮雕头像,下绿色宋体书名及出版社名称。
*《鲁迅批判孔孟之道的言论摘录》
中央党校编写组 编
人民出版社1974年2月一版1印,1974年2月四川人民出版社重印第1次印刷;
*《鲁迅批判孔孟之道的言论摘录》(盲文版)
1974年2月北京盲文印刷厂出版,30.3*23.5cm;
*《门外文坛》
人民出版社1974年5月一版1印,白色封面,书名竖排,32k,66页;
有“出版说明”及注释;
*《鲁迅致增田涉书信选》(线装本)
文物出版社1974年一版1印,印数230册,12k;
*《鲁迅手稿选集四编》(线装本)
文物出版社1974年一版1印,印数 册,12k;
*《鲁迅诗选》(日文,活页)
外文出版社1974年初版,中国国际书店发行,8k,收鲁迅诗稿手迹12幅,外封套;
黄色封套,底图为绍兴水乡风景,竖排黑色毛笔书名,背面印日文“目次”;
1975年
*《鲁迅批孔反儒文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2月北京第一版,1974年7月北京第二版,1975年1月北京第4次印刷;32k,168页;
*《鲁迅批判孔孟之道手稿选编》(线装本)
文物出版社1975年2月一版1印,12k;
*《鲁迅批判孔孟之道手稿选编》(平装本)
文物出版社1975年10月一版1印,16k;
1976年
*《鲁迅言论选辑》(共四辑)
1976年3月—1977年5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
*《鲁迅小说选》
南开大学中文系七三级工农兵学员注解
天津人民出版社1976年4月一版1印,未注明印数32可,183页;
*《读点鲁迅》
南开大学中文系鲁迅研究小组编
天津市广播事业局1976年4月,无版权页,32k,254页;
*《鲁迅杂文选析》
淮阴县文教局1976年5月编,32k,116页;
*《读一篇新发现的鲁迅佚文》
余秋雨等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一版1印,未标注印数,32k,86页;
本书收鲁迅一九二七年五月五日在广州《国民新闻》副刊《新出路》第十一号上刊载的《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一文,附余秋雨等人介绍文章。
*《新发现的鲁迅作品及书简》
安徽师大阜阳分校图书馆1976年6月辑印,32k,193页,启功题写书名;
据书后“说明”:“我们汇辑了一年来新发现并已登载于报刊的四种鲁迅珍贵文献和资料:①佚文《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②佚诗《无题》、③仙台书简、④致山上正义信和对日译本《阿Q正传》的校释。同时,还选录了若干篇有关评介文章及资料,其中包括关于佚文的未刊稿六篇。”此书得到了李何林、唐弢、戈宝权、王士菁、吴世昌等的指导。
*《鲁迅小说选讲》
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一九七三级二班工农兵学员、教师 编写
《语文自学讲义》增刊(3),1976年6月,32k,301页,无版权页;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复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7月一版1印,未标注印数。32k,203页,有平装、软面装。
*《且介亭杂文》(征求意见本)
上海立新造船厂、新建机器厂工人理论小组、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8月编印,红色封面,32k,261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鲁迅诗稿》(线装本)
上海鲁迅纪念馆 编
文物出版社1976年8月一版1印,蓝纸书面,陈毅题签,宣纸彩印,线装,大12k,106页。定价20元。印数300套。
*《学习材料(读点鲁迅)》
中共河北省直属机关委员会宣传部1976年8月翻印,16k,74页;
*《鲁迅文言论文试译》
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编印
1976年10月印行,32k,288页;
白色封面,以鲁迅发表于1908年《河南》上的《摩罗诗力说》影印作衬底,右侧集鲁迅手迹作书名,左下角“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编印”朱文篆章。扉页署名上方有“纪念鲁迅诞生九十五周年 逝世四十周年”字样,书名下注“初稿”,内容为鲁迅六篇文言论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均附白话译文。书后附录“鲁迅文言论文研究参考资料”、“鲁迅文言论文研究篇目索引”和“后记”。
*《坟》(征求意见本)
首都钢铁公司特钢公司带钢厂工人理论组、大兴县红星人民公社理论组、北京大学中文系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10月编印,红色封面,32k,344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伪自由书》(征求意见本)
长春市钢厂工人理论组、吉林大学中文系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10月编印,红色封面,32k,204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1977年
*《集外集》(征求意见本)
北京广播仪器厂、北京维尼纶厂、北京市房修一公司、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2月编印,红色封面,32k,220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且介亭杂文二集》(征求意见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2月编印,红色封面,32k,298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准风月谈》(征求意见本)
鞍山钢铁公司工人理论组、辽宁大学中文系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3月编印,红色封面,32k,298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鲁迅论假革命的反革命者》
北京国营曙光电机厂鲁迅学习小组、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鲁迅学习小组、北京沙河钢铁厂鲁迅学习小组、北京水泥砖瓦厂鲁迅学习小组、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组 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5月一版1印,未注明印数, 32k,87页;
“《读点鲁迅》丛书”
*《故事新编》(征求意见本)
济南柴油机厂工人理论组、淄博矿务局东方红总厂工人理论组、山东大学中文系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8月编印,红色封面,32k,148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鲁迅论诗歌》
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工农兵学员 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2月一版1印,未注明印数,32k,35页;
*《鲁迅旧诗浅说》(复本)
倪墨炎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9月一版1印,未注明印数,32k,246页;
*《鲁迅小说诗歌散文选读》
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1977年9月,32k,257页;
*《南腔北调集》(征求意见本)
河北大学中文系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11月编印,红色封面,32k,259页;
扉页印署名、著者名及“一九七八年 北京”、“征求意见本”等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三闲集》(征求意见本)
广西大学中文系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12月编印,红色封面,32k,209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1978年
*《鲁迅书信新集》
茅盾题写书名,1978年4月编印,无版权页,小32k,92页;
据该书“说明”,此书收集1976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书信集》出版后,新发现的鲁迅书信49封。
*《祥林嫂》(越剧)
鲁迅原著,吴琛、庄志、袁雪芬、张桂凤改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4月二版1印,未标注印数。小32k,122页。
*《祝福》(连环画)
外文出版社1978年一版1印,英文本,每幅画配文字说明,横64k;
*《热风》(征求意见本)
武汉大学中文系、长江航运管理局宣传处 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5月编印,红色封面,32k,154页;
扉页印“征求意见本”字样,书前有“编印说明”;
*《<朝花夕拾>浅析》
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大学中文系 编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1978年6月一版1印,未注出版印数,32k,191页;
1979年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第四册)
鲁迅手稿全集编辑委员会 编
文物出版社1979年一版1印,平装本;32k,278页;
1980年
*《鲁迅杂感选集》
瞿秋白编录并序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2月新一版(1933年7月第一版),25k,为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据初版本重排印出”,1000册,带外护封,背面印“重印说明”。毛边本;
1981年
*《鲁迅<小说史大略>》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小32k,128页;
此书由单演义据鲁迅在1920年左右在北京大学、北师大等校讲小说史保存下来的油印讲义校订。
“鲁迅研究丛书”
*《鲁迅旧诗集解》
张恩和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一版1印,印数12000册;32k,452页;
据“写在前面”:“本书共收鲁迅旧体诗五十题六十五首。……对每一首诗一般分联解释;”“所收解释,截止时间为一九八O年六月底。一种解释,原则只列一家,以最先发表者为准。……各家解释也基本上按发表时间先后排列。”此外,书后附“鲁迅诗歌研究资料编目索引”。
*《阿Q正传》(话剧剧本)
鲁迅 原著,田汉 编剧
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8月一版1印,为注明印数,32k,103页;
五幕剧。据“出版说明”:“这个剧本发表在一九三九年《戏剧时代》上,建国后我社曾于一九五八年出版。这次再版增补了一部分有关资料,作为本书的插图和附文。”正文外,本书收录了田汉手迹、叶浅予画本剧演出人物画稿、舞台设计作为书前插页,后面附录了田汉作于1937年的文章《关于<阿Q正传>的上演》。
*《彷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7月北京第2次印刷(1979年12月北京第1版),印数20001—35000,32k;
绿色网格封面。
*《鲁迅诗话》
吴奔星 选辑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一版1印,印数6700册,32k,179页;
扉页印:“谨以此书纪念鲁迅百年诞辰”,内容按照“一、诗歌的起源”、“二、论中国古代诗人及其作品”、“三、诗歌的创作”、“四、诗歌的欣赏”、“五、诗歌的批评”、“六、诗歌的翻译”、“七、论外国诗歌”等七个方面辑录鲁迅言论。
*《百喻经》(线装本)
鲁迅 捐资刻印
金陵刻经处1981年据1914年原版刷印,绵纸,24.5*16cm,线装一册,包绿色绫角,黄色封面,27页,外白纸封套,蓝色版框,版框内印“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黑字)、“百喻经”(金字)、“金陵刻经处印行”(黑字);
书前有赵朴初作于佛历二千五百二十五年的“金陵刻经处重印经书因缘略记”,其中提到:“百喻经者,乃鲁迅先生施资刻印之本。今年乃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均印行以为纪念。”
书末有“会稽周作人施洋银六十圆敬刻此经连圈计字二万一千零八十一个送功德书一百本余资六圆拨刻地藏十轮经 民国三年秋九月金陵刻经处识”。
1982年
*《草鞋脚》
鲁迅、茅盾 选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一版1印。印数15500册,32k,627页
封面:“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
*《鲁迅论美术》
张望 编
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2月第二版第1次印刷,32k,未标注印数,多图,硬精装,外护封。
*《朝花》(周刊/影印本)
1982年上海书店影印发行,6000册,16k,合订一册;
《朝花》1928年12月6日创刊于上海,由鲁迅发起和领导的朝花社编辑,出至二十期
1983年
*《海上述林》(上、下)
瞿秋白 译,鲁迅 编
四川文艺出版社1983年3月一版1印,15500册,32k,上卷623页,下卷560页;
据“重版说明”:此版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瞿秋白殉难四十六周年重新出版,“尽量保持一九三六年版的原状”排印。
*《萧伯纳在上海》
瞿秋白编 鲁迅序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一版1印,16000册,32k,134页;
封面署名“乐雯剪贴并编校 鲁迅序”,据“再版说明”:此版系仿照1933年上海野草书屋原版重新排印。
1984年
*《鲁迅景宋通信集——<两地书>的原信》
周海婴 抄录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一版1印,印数11900册,分平装、精装本;32k,384页;
*《阿Q正传》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8月二版2次印刷,印数500001—5500700,小32k,131页
封面署“文学爱好者丛书”
1985年
*《鲁迅诗浅析》
郑心伶 著
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4月第一版1印,印数15200册;同月2印13000册;32k,361页;
*《寰宇贞石图》(线装本)
鲁迅重订
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出版,一函二册,印数:700部。
此书乃据鲁迅稿本珂勒版宣纸影印,郭沫若手书序文,稿本据杨守敬印本剪贴;
*《鲁迅作序跋的著作选辑》(15种)
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书店 编
上海书店1985年11月第1次据原版影印出版,32k;
封面同原版,另带外护封,上分别有“影印说明”和各书简介,共15种:
1、《何典》 印数10000册
2、《痴华鬘》
3、《尘影》
4、《游仙窟》 印数10000册
5、《二月》
6、《信》
7、《小小十年》
8、《萧伯纳在上海》
9、《丰收》
10、《打杂集》 印数3500册
11、《八月的乡村》
12、《生死场》
13、《现代作家书简》
14、《木刻创作法》
15、《总退却》
*《鲁迅文论选》
吴颖 编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一版1印,印数1300册,32k,373页;
1986年
*《鲁迅论教育》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1月一版1印,5000册,分平装、精装本,32k,304页;
*《拈花集——鲁迅收藏苏联木刻》
北京鲁迅博物馆 编
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7月一版1印。16k,精装一册,133页,重磅道林纸精印;
白色硬纸封面,银色书名,米色麻面书脊,外套黑色铜版纸外护封,书名字体反白,书名中本集共收鲁迅先生当年委托曹靖华先生代为收集的苏联木刻版画作品120幅。“拈花集”系当年鲁迅为此集亲自命名,原拟作为《引玉集》续集出版,未能如愿。此次是该书首次面世。书名“拈花集”三字用鲁迅亲笔手迹,封面、护封图案均选用苏联美术家木刻插图。书前有曹靖华先生介绍当年他代鲁迅先生搜集这批木刻作品经过的“写在前面”、王士菁作“前言”以及影印“苏联美术家赠给鲁迅木刻原拓时的亲笔说明”。书后有戈宝权、李允经撰写的“完成鲁迅的遗愿——《拈花集》出版后记”及“出版说明”。此外,书扉页印有“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字样。
*《鲁迅藏汉画像》(一)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6年一版一印,印数1000册;
*《百喻经》(线装本)
鲁迅 捐资刻印
金陵刻经处1986年据1914年原版刷印,绵纸,24.5*16cm,线装一册,黄色封面,27页;
金陵刻经处成立120周年纪念特印,内页同1981年印本;
1987年
*鲁迅辑校石刻手稿(线装本)
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三函18卷;
锦函编号本300部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鲁迅小说集》影印本(共3种)
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鲁迅博物馆1990年12月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十周年和逝世五十五周年,据初版本影印。每册配外护封,上附“影印说明”和单册文集简介。印数不详。
1、《呐喊》
2、《彷徨》
3、《故事新编》
*《鲁迅散文集》影印本(共2种)
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鲁迅博物馆1990年12月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十周年和逝世五十五周年,据初版本影印。每册配外护封,上附“影印说明”和单册文集简介。印数不详。
1、《野草》
2、《朝花夕拾》
1991年
*《鲁迅藏汉画像》(二)
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博物馆 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6月一版1印,印数3000册,16k,图278幅;
*《鲁迅诗稿》
上海鲁迅纪念馆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8月一版1印,印数6600册,分平装、精装
*《鲁迅杂文集》影印本(共15种)
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鲁迅博物馆1991年10月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十周年和逝世五十五周年,据初版本影印。每册配外护封,上附“影印说明”和单册文集简介。印数不详。
1、《热风》
2、《华盖集》
3、《华盖集续编》
4、《而已集》
5、《三闲集》
6、《二心集》
7、《伪自由书》
8、《南腔北调集》
9、《准风月谈》
10、《花边文学》
11、《且介亭杂文》
12、《且介亭杂文二集》
13、《且介亭杂文末编》
14、《集外集》
15、《集外集拾遗》
*《鲁迅诗全编》
周振甫 编注
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新一版第1次印刷,印数18000册,32k,303页;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鲁迅家书全编》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7月一版1印,印数10000册,32k,1363页;
1995年
*《鲁迅语录》
单力主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一版1印,印数10000册。小32k,469页。
*《鲁迅全集》(8卷本)
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一版1印,印数15000套;
1996年
*《鲁迅选集.书信卷》
徐文斗、徐苗青选注
山东文艺出版社1996年1月第4次印刷,印数18001-28000,32k,501页;
*《两地书真迹》(原信 手稿)
鲁迅 许广平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一版1印,印数3000册,16k,平装;
“原信”、“手稿”各一册,上册“原信”389页,下册“手稿”550页,均为米色封面,上面各印鲁迅、许广平手书签名。两册外套硬纸函套,函套处书名、鲁迅、许广平手书签名外,正反两面各印鲁迅致许广平、许广平致鲁迅“两地书”原信手迹一张。书前有铜版纸插页3张,彩印鲁迅、许广平像和“两地书”通信信封、信笺等。此外,还有“出版说明”及周海婴“献给读者的几句话”。
据“出版说明”:“一九三二年下半年,鲁迅与景宋将过去的通信增删修改,编为‘北京(一九二五年三月至七月)’,‘厦门——广州(一九二六年九月至一九二七年一月)’,‘北平——上海(一九二九年五月至六月)’三集,题为《两地书》(共一百三十五封)由上海青光书局出版。”“现在谨将《两地书》现存原信以及鲁迅手书《两地书》全部影印,分装两册,以飨读者。”这是“两地书”全部原信、手迹的第一次公开出版。
1997年
*《鲁迅杂文集》(五卷本)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2月一版1印;
*《灯下漫笔》
海南出版社1997年3月二版,1997年11月2次印刷,印数5000册,32k,372页
“雅致经典系列”丛书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著
齐鲁书社1997年11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32k。
封面署“鲁迅古小说研究著作四种”
*《唐宋传奇集》
鲁迅著
齐鲁书社1997年11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32k。
封面署“鲁迅古小说研究著作四种”
*《古小说钩沉》
鲁迅著
齐鲁书社1997年11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32k。
封面署“鲁迅古小说研究著作四种”
*《小说旧闻钞》
鲁迅校录
齐鲁书社1997年11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32k,131页。
封面署“鲁迅古小说研究著作四种”
1998年
*《朝花夕拾》
黄桥生著
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4月一版1印,印数10000册,窄32k,210页;
鲁迅博物馆书屋编“新注鲁迅文丛”
*《鲁迅散文选集》
林非序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10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32开,596页,布面精装,外护封。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鲁迅小说插图集》(画册)
范增 绘,刘炳森 书写原文
荣宝斋1998年一版,印数3000册,16k;
1999年
*《鲁迅自编文集》 (共19册)
天津人民出版社 香港炎黄国际出版社1999年2月一版1印,32k;
本书据原作初版或鲁迅生前最后校订的版本影印,包括:《呐喊》、《中国小说史略》、《热风》、《彷徨》、《华盖集》、《坟》、《华盖集续编》、《野草》、《朝花夕拾》、《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故事新编》、《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
*《鲁迅国学文选》
弘征 选编
岳麓书社1999年3月一版1印,印数3000册,32k,408页;
*《鲁迅经典》
南海出版公司1999年6月一版1印,印数10000册,32k,466页;
“世纪经典文丛”,收《呐喊》、《彷徨》、《野草》、《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部分篇章;
*《鲁迅辑录古籍丛编》(四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32k,1462千字,共四卷;
*《中国萌芽木刻集——鲁迅评析中国现代木刻典藏》(线装本)
鲁迅博物馆 萧振鸣 主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一版1印,印数1500册,蓝色锦缎书面,外蓝色布面函套,16k,二册一函。
2000年
*《鲁迅作品木刻插图选》
高信编
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4月一版1印,32k,146页,未注明印数;
*《鲁迅名篇手迹》(珍藏版)
北京鲁迅博物馆提供资料
王彬、崔国正 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12月一版,2000年4月北京第二次印刷,印数300册,16k,1576 页,精装四册;
深灰色硬纸面,烫印书名外,烫金印鲁迅“关于长夜过春时”诗作手迹及“珍藏版”字样;
据“出版说明”,本书“主要收录文学及其相关作品”,精选了鲁迅先生约2000幅名篇手迹,是集研究鲁迅生平、文学创作和书法艺术为一体的珍贵资料,含第一次面世新发现的十三篇鲁迅先生手稿。本书收录了《坟》(二篇)、《呐喊》、《阿Q正传》(残稿)、《野草》、《我的失恋》(最后一节)、《朝花夕拾》(十篇)等鲁迅写的文学及其相关作品的手稿。新近发现的鲁迅先生致宋庆龄、蔡元培等人在书信及其他手迹,因第一次面世,资料珍贵,故作为特例收录卷之一。本书共分四卷。为方便读者检阅,卷一设想总目录。各分卷设分目录。卷四篇目及写作日期索引。名言诗句等几十幅书法作品都收在卷(三)《集外集》及《集外集拾遗》中。
2001年
*《近代美术史潮论》
[日]坂垣鹰穗 著,鲁迅 译
中国摄影出版社2001年1月一版1印,印数1000册,32k,165页,全铜版纸精印,据“出版前言”,此版是自该书1929年出版发行以来“第一个彩色单行本”,配图超过140幅。
*《鲁迅诗稿.鲁迅遗印》(线装本)
萧振鸣 北京鲁迅博物馆 编
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一版1印,印数800册,宣纸线装两册,24*13cm,蓝色绸面,包绫角,外蓝色硬纸函套,扉页题:“纪念鲁迅诞辰百二十周年”;
《鲁迅诗稿》一卷。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鲁迅诗稿》为基础,精选其中“最具书法鉴赏艺术价值”的四十三篇辑印;
《鲁迅遗印》一卷。鲁迅生前使用和保存下来的印章共五十八方,本书辑印由北京鲁迅博物馆收藏的全部鲁迅遗印四十一方,并分别做文字说明;
*《田原钢笔书<鲁迅语录>》(字帖)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10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16k,88页;
据“后记”:“田原先生是我国硬笔书法艺术的首倡者之一,……对鲁迅先生的著作也颇有研究,故相约以鲁迅先生语录为内容,以楷、行、隶、篆四体创作一本硬笔书法字帖,作为大中学生与硬笔书法爱好者的习字范本。”
2002年
*《鲁迅小说全编绘图本》(共5册)
王景山导读 舒霄工作室绘画
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一版1印,32k,未注明印数;
1、《呐喊》(一)
2、《呐喊》(二)
3、《彷徨》(一)
4、《彷徨》(二)
5、《故事新编》
*《鲁迅小说经典》
海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一版1印,32k,320页;
“名家名著经典书系”;
*《十竹斋笺谱》(线装本)
鲁迅 郑振铎 编
九州出版社2002年4月一版1印,江苏省金坛市古籍印刷厂制,宣纸线装,2函4册,开本31*21cm,印数500套,饾版拱花工艺彩色套印,定价1280元;
本书采用中国传统木版工艺套色影印,配以凸凹版压制而成的拱花技术。色彩艳丽,工艺精湛。
*《鲁迅旧诗新解》
倪墨炎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5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32k,469页;
*《阿Q正传.祝福》(彩色插图本)
钟守成 摄影
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2002年7月第3次印刷,印数13001-19000,32k,114页;
*《呐喊》(袖珍本)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8月一版1印,印数未注明,256k,566页,革面精装;
*《朝花夕拾》(袖珍本)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8月一版1印,印数未注明,256k,452页,革面精装;
*《鲁迅诗集》(袖珍本)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8月一版1印,印数未注明,256k,474页,革面精装;
作者:野溪 提交日期:2007-01-14 18:40:30
2003年
*《野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河北第4次印刷(2000年7月北京第1版),印数20001-23000,32可,64页;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1900-1999)”
*《鲁迅杂文精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5月一版1印,印数100000册。32k,347页。
封面印“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书目”
*《呐喊》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3次印刷(1979年12月北京第一版),印数130001——180000;32可,147页;
封面印“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书目”
*《鲁迅杂文选》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7月一版1印,印数15000册。小32k,311页。
封面上署“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书目”、“世纪语文新课标必读”字样。
*《呐喊》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7月一版1印。小32k。
封面上署“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书目”、“世纪语文新课标必读”字样。
*《朝花夕拾》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7月一版1印。小32k。
封面上署“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书目”、“世纪语文新课标必读”字样。
*《跟鲁迅评图品画》(外国卷)
杨里昂、彭国梁 主编
岳麓书社2003年12月一版1印,印数6000册,16k,280页,多图;
2004年
*《鲁迅报告》
江力 编
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1月一版1印,印数6000册,32k,313页;
*《鲁迅散文精品选》(插图本)
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1月一版1印,印数3000册。32k,217页。
“现代名家散文精品选”
*《朝花夕拾/附野草》(插图本)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1月一版1印,32k,133页
*《呐喊》(插图本)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2月一版1印,32k,231页
*《鲁迅全集》(四册)
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年3月一版1印,3000册,16k,四册,680页,外带纸箱;
*《鲁迅自选集》(插图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3月一版1印,20k方形本,175页;
*《鲁迅经典杂文选》(插图本)
海南出版社2004年4月一版1印,16k,334页
*《鲁迅语录》
张晓星 编
京华出版社2004年5月,10000册,32k,118页;硬精装,外护封。
*《鲁迅选集》(插图本)
林贤治评注,赵延年插图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6月一版1印。大32k。共5册:
《小说卷》
《杂感卷》
《评论卷》
《散文、散文诗、诗卷》
《序跋、书信卷》
*《呐喊》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小32k,据原版(第4版)复制,外加连体护封;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原版珍藏系列丛书”第一辑之第一种
*《野草》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小32k,据原版(第1版)复制,外加连体护封;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原版珍藏系列丛书”第一辑之第二种
2005年
*《朝花夕拾》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小32k,据原版(第3版)复制,外加连体护封;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原版珍藏系列丛书”第二辑之第三种
*《彷徨》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小32k,据原版(第6版)复制,外加连体护封;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原版珍藏系列丛书”第三辑之第一种
*《鲁迅自选集》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一版1印,印数5000册,小32k,据原版(第 版)复制,外加连体护封;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原版珍藏系列丛书”第四辑之第 种
*《两地书.原信——鲁迅与许广平往来书信集》
鲁迅、景宋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1月一版1印,5000册;32k,344页,硬精装,带外护封。
*《思想.山水.人物》
[日]鹤见佑辅 著,鲁迅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一版1印,10000册;32k,216页;
“大家小书.洋经典”
*《赵延年木刻鲁迅作品图鉴》
赵延年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一版1印。32k,印数10000册。
*《鲁迅全集》(2005年版)
鲁迅全集编辑委员会 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一版1印
外红布书包,上印白色“鲁迅全集”字样;
新版《鲁迅全集》由原来的16卷增至18卷,书信、日记各增加了一卷,共计创作10卷,书信4卷,日记3卷,索引1卷,总字数约700万字。与1981年版相比,此次《鲁迅全集》修订集中在三个方面:佚文佚信的增收;原著的文本校勘;注释的增补修改。
★ 收文:书信、日记各增加了一卷
此次修订,增收新的佚文23篇,佚信20封,鲁迅致许广平的《两地书》原信68封,鲁迅与增田涉答问函件集编文字约10万字。在认定的23篇佚文中,内容涉及古籍整理、介绍外国文学家作品和悼念文章等,体裁包括杂文、诗歌等,反映了鲁迅文学创作道路的变迁和思想的演进。其中发表于1912年1月的《军界痛言》一文尤为重要。该文痛斥了辛亥革命后光复军在绍兴的一些劣行,在当时曾触动了一些光复军人士,他们对照此文进行检查,军风有所改变。与增收的文章相比,佚信的增收量更多。在新发现的20封佚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鲁迅写给张琴孙、蔡元培、宋庆龄、胡适、江绍原、郁达夫、杨之华、申彦俊等社会名流、外国友人的。其中一封是1933年鲁迅写给宋庆龄、蔡元培商讨共同营救被捕共产党人的信,弥足珍贵。这些信件内容的涉及面很广,包括文化交流、学术探讨和生活等多个方面,反映了鲁迅各个时期的思想活动和生活经历。
在增收的书信中,编委会就两个有争议的问题达成了共识,即鲁迅致许广平的《两地书》原信和鲁迅、茅盾联名致中共中央祝贺红军东征胜利的信件。
1933年由青光书局出版的《两地书》,鲁迅在编辑过程中对原信做了很多改动,包括删节内容、加写部分文字,同时鲁迅把原信全部抄录保存了下来。但1981年《鲁迅全集》出版时,鲁迅原信尚未印行。此次修订,在收入《两地书》的同时,将鲁迅的原信按时间顺序与鲁迅的其他书信一起编入书信卷,这样既保存了《两地书》作为独立版本的完整性,又能使读者看到鲁迅原信的全貌。
鲁迅、茅盾联名致中共中央祝贺红军东征胜利的信件,1995年全文被发现,但专家认为,此信没有原件依据,文字风格与鲁迅手笔完全不同,而且也不能证明此信经过鲁迅审阅,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鲁迅、茅盾联名给中央写信确有其事,这封信具有很重要的文献意义,并且在鲁迅生前公开发表过,应该在全集中得到反映。修订本将这封信编入书信卷附录,作为资料,便于读者查找。
新版《鲁迅全集》还删去了经鉴定不属于鲁迅书信的《致北方俄罗斯民族合唱团》等。
★校勘:改动了1000多处
此次修订,校勘改动达1000多处,使鲁迅作品的文本更加准确。
★注释:更加客观、公正、科学
此次《鲁迅全集》注释的修订前进了一大步,对原注中带有评价说明性的内容、带有政治性和批判色彩的注释酌情做了修改和删节,把客观性作为新版注释的追求。此次修订,注释更为客观、不发议论,不解释鲁迅原文的含意,对注释对象不做评论,但要尊重历史,对大是大非问题不能回避。如新月派、现代评论派、“第三种人”以及相关人物的注释,删去了评价,只客观介绍情况。
按照“向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提供相关资料和知识,同时对文化程度较高的读者也有参考价值”的注释宗旨,此次修订新增注释900余条,对1000多条原注做了重大修改,仅查补修改中外人物的生卒年一项就达到900余人。
*《鲁迅珍藏汉代画像精品集》(毛边本)
北京鲁迅博物馆 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一版1印,印数2000册,16k,127页;
毛边本少量(不足百册)
封面凸印灰色宋体书名及汉画像一幅,内页全铜版纸精印,本书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1991年《鲁迅藏汉画像》(一)(二)版本为基础,精选其中“刻划清晰、拓工较精湛”的193幅,按“山东画像”、“江苏画像”、“四川画像”、“河南南阳画像”为序目编排。
*《汉文学史纲要》(插图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一版1印。24k方形本,印数5300册,146页;
“插图本大师经典”
*《鲁迅语录》
江河、袁元 编
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一版1印,16k,149页;
目录:民魂/真的猛士/旧文化/中国人的国民性/吃人的筵宴/泛起的沉滓/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总要改革才好/青年/文学与社会/文艺创作/文艺欣赏/文艺批评/妇女/其他
*《百喻经》(线装本)
鲁迅 捐资刻印
金陵刻经处2005年据1914年原版刷印,宣纸,24.5*16cm,线装一册,黄色封面,宋体书名,27页,有版权页:“金陵刻经处公元二OO五年重印”(另有金陵刻经处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
书前有赵朴初作于佛历二千五百二十五年(1981年)的“金陵刻经处重印经书因缘略记”,其中提到:“百喻经者,乃鲁迅先生施资刻印之本。今年乃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均印行以为纪念。”
书末有“会稽周作人施洋银六十圆敬刻此经连圈计字二万一千零八十一个送功德书一百本余资六圆拨刻地藏十轮经 民国三年秋九月金陵刻经处识”。
2006年
*《鲁迅语录新编》
林贤治 编注
花城出版社2006年1月一版1印,8000册32可,229页;
外护封:“鲁迅全集之精华——通过鲁迅认识中国;通过鲁迅认识现代;通过鲁迅认识鲁迅”
内容据“目录”:“一 中国人 二 中国社会 三 中国历史 四 权务者 五 奴隶与奴才 六 文人,学者,知识分子 七 论启蒙 八 论群众 九 论流氓 十 论青年 十一 书报审查制度 十二 传统与改革 十三 论革命 十四 论斗争 十五 论宽容 十六 论道德 十七 论人生 十八 论友谊 十九 性爱、婚姻与家庭 二十 文化教育 二十一 文学艺术 二十二 关天现代人物 二十三 关于自己 附录一 鲁迅论 附录二 鲁迅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