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灵魂的安魂曲——《忧郁的星期天》(《不达佩斯之恋》)
![]() |
忧郁的星期天
你的夜已不远
与黑影分享我的孤寂
闭上双眼 就见孤寂千百度
我无法成眠,然而孤寂却稳稳地入眠
我见身影在袅袅烟中闪动
告别天使,别留我于此,我愿随你同行
忧郁的星期天
孤寂星期天,我度过无数
今日我将行向漫漫长夜
蜡烛随即点燃,烛烟熏湿双眼
勿需哭泣,我的朋友
因为我终于感觉如释重负
最后一口气带我永返家园
在黑暗中我的心将得到安适
忧郁的星期天
(一)关于音乐
加缪说:“只有一种严肃意义上的哲学——自杀。”在欣赏这部《忧郁的星期天》(中文电影译名《不达佩斯之恋》)之前,我已经久闻这首“匈牙利自杀名曲”,据说在电影播出前就已经有,电影播出后仍旧有在自杀的时候选择放这首音乐,也有人是因为听了这首音乐,触及灵魂深处的忧伤与绝望,选择了离开。还据说,由于这首音乐有消极心理暗示作用,BBC等西方主流媒体曾禁播过它。比起书籍、电影的查禁,音乐的查禁是很罕见的,而且也很难查禁,如果是音乐诱发了自杀,我想说那忧郁的忧伤是从心里生长出来的。我从不热衷于那些不告而别的离开这世界的生命的动机,但是我更关注生命与性灵,真正严肃意义上的音乐也必是关于此的,看过这部根据这首有着神秘色彩的音乐改编的电影,你也不会奇怪,在二战集中营时代,不自杀的人都是怎么熬过来的,如同你问在大清洗、十年浩劫时代的人,都是怎么过来的。
我们在这午夜时分,一起分享一部电影,一首关于灵魂深处忧伤的安魂曲,还有我们这个时代和谁有关的忧伤······
电影的开篇是一个蓝色多瑙河的大全景,长镜头下摇到桥头,景深镜头中的LG广告牌也是一个时代的符号。这条蓝色深情的河流是影片中室外一处最主要的场景,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
《巴黎恋人》、《纽约,我爱你》、《布拉格之恋》、《西雅图未眠人》······这些许许多多的电影,借着城市的气质打造了爱情的经典,却又用爱情的经典故事标记了每一座城市,属于布达佩斯的就是这部中文名翻译成《布达佩斯之恋》的影片。
一位美丽迷人的餐厅女服务员,一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师,一位绅士的餐厅犹太老板,一位纳粹党卫军追求者,三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个城市,一个二战的背景,这些符号的交织让你是否感觉到那故事中的故事。此外,还有一首音乐,在这部电影中,真正的第一主角不是这四个人中的任何一位,是音乐本身,就是这首《 Gloomy Sunday》。
这首摄人心魄的“自杀圣曲”出自匈牙利一位自学成才的作曲家,赖热·谢赖什(Rezso Seress)。在艺术的圣殿中,我一直觉得音乐和诗歌领域是最需要天份,神赐灵光的领域,绝非努力所能完成,即使对于外行来说,一首好的诗歌、一首好的音乐都具有最穿透人心的,打动灵魂魔力。
赖热·谢赖什(Rezso Seress)
《忧郁的星期天》第五小节琴谱
这首音乐创作于1932或1933年左右,Seress在蒙受了一次失恋的打击,在他想要努力挽回这段爱情的时候,女友却自杀了,留下的字条只是一行字“忧郁的星期天”(黑色的星期天),两周以后,Seress带着巨大的伤痛创作了这首悲伤欲绝的世界名曲《忧郁的星期天》。艺术具有情绪的感染力,积极和消极的都是,内心有着恒定持守的人才能欣赏哀伤,而不被哀伤所累,这首曲子诞生之后,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自杀版本,在艺术,特别是音乐艺术普遍修养很高的世界,许多人冥冥之中被这首曲子触及了内心的绝望与忧伤,选择了告别这个世界。也是这么多离奇的自杀事件,不但使这首曲子更加名声大噪,也让他得了“魔鬼的情书”、“自杀圣乐”这样的别号。惟一可以确定的是,这首曲子的作者Seress,在1968年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死因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是艺术上无法实现自我的超越,有的说和当年对爱情的痴缠有关,有的说是因为音乐造成很多人的自杀,感到生命的负担,我们永远不得而知,只是这首曲子依旧流传,说不清,道不明的还是变换的时代,不同的人们,同样的忧郁······但是,在这里我要说的,我不想夸大和诗化这种死亡,这首音乐的确非常美妙,自杀者都有自己面临的不可克服的问题,与音乐有关的心理暗示交给心理学家们去探讨,我只想谈论这部电影和艺术本身,并且剖析性灵的过程中,我们要懂得真爱生命,努力让生活变得美好。
艺术的创作需要把某一种情绪推到极致才能达到超越,我们要寻找好恒定的持守再去欣赏,这也是欣赏的难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准则,让你在欣赏哀伤的时候,不至于因为共鸣太强烈而在现实中同样绝望。当然这点很难,所以艺术不是每个人都能创作,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欣赏的,因此也不会是每个人都去自杀。
(二)关于电影
简单聊了一下这首音乐和曲作者,现在介绍一下这部同名的电影。1988年德国小说家Nick Barkow以这首离奇的音乐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同名小说,1999年,匈牙利导演诺夫·舒贝尔将这首这部小说改编成剧本,并搬上了大银幕。
以一首音乐作为主角的影片并不多见,能够将剧情与这首久富传奇的乐曲的神韵结合起来非常具有挑战性,而舒贝尔的电影做到了。
故事的背景设在三十年代的布达佩斯,这是一个黑暗时代开始前的时光,时代的背景与作曲家的背景相同,Seress确实有过一段在餐厅当钢琴师的生命经历。
电影的开篇就伴随着主旋律《忧郁的星期天》淡入多瑙河的画面,让所有熟悉这首旋律的人感受到亲切。影片的开篇设置了一个很好的悬念,布达佩斯的一家餐馆内接受一位德国最著名的大企业家汉斯故地重游,过80岁寿诞,大使也出席他的晚宴,宴会中他让琴师拉起“那首很有名的曲子”,我们也在此时,听到了这首曲子的小提琴、钢琴版本,结果,就在汉斯无意中瞥见钢琴上的一张30年代,一个秀美女人的黑白照片的时候,情不能自已,心脏病突发,倒闭在地上,死前拉断了妻子的脖子上的项链,这些都给后面的剧情做了悬疑铺垫,饭店老板喊出了一句话,告诉我们这首写给爱情的音乐受到了诅咒。于是,时光拉回到了60年前,我们看到了故事的女主角。
匈牙利的国宝级美女艾丽卡·莫露珊出演了电影中的女主角伊莲娜,在我的印象中,这张美丽的面孔代表了遥远的布达佩斯。
伊莲娜和犹太老板拉西楼在布达佩斯开了一家匈牙利餐馆,伊莲娜在钢琴前弹奏了一首曲子,对话中我们知道她是有不错的音乐造诣的,影片此处让她弹奏了一首《Ilona's lied》的曲子,收录在原声专辑中的第六首,一首轻快的钢琴小调,德国民谣风格。
阿拉迪来应聘钢琴师的职位,他迟到了一个小时,也许是他那眼神里的忧郁,伊莲娜为他求情,给了他一个面试的机会。
镜头中也象征着三个人的关系。此处我们听到了阿拉迪弹奏的《Andras spielt》,原生专辑的第四首,是忧郁的星期天的钢琴变奏,我非常喜欢这段旋律。曲子最终打动了拉西楼,他赢得了这个钢琴的职位。
伊莲娜的生日来到,所有人都送了礼物,阿拉迪献上了这首钢琴版的《Gloomy Sunday》,琴声打动了在场每一个人,也打动了伊莲娜的芳心。
来自德国的汉斯是伊莲娜的追求者,看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他是电影开场之时死去的老人,他表示过要成立全德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公司,他后来做到了,而此刻他只是一个爱情的失意者,那张片头的黑白照片也是他为伊莲娜拍摄的。音乐家在今晚赢得了爱情,汉斯跳多瑙河自杀,被拉西楼救起,开导后重新返回德国。他后来的再次出场是让所有人都吃惊的。
紫色的花朵经常伴随着伊莲娜出现,象征着她在喧嚣闹市中的芬芳。
影片中,三个人的爱情是一份三人行,《苏菲的选择》、《那时花开》我们看过这样的组合,一位美艳的女士,左拥右抱两位绝佳的男士,我并没有对这段爱情感到有什么不适,谁说不能有这样的爱情?
一次餐厅来了几个维也纳的音乐人,阿拉迪的这首《忧郁的星期天》成功的打动了这几位专业的音乐人,准备出资为他录制唱片。也就是在这一段,常来餐馆画画的画家在听完这首曲子后回去自杀,成为了第一个选择这首曲子的自杀者。
在事业上收获成功的同时,爱情的唯一性让两个男人为了伊莲娜发生了争吵,伊莲娜只是落荒的走开,而不是按照男人的意思选择,就是同时喜欢两个又能怎么样?最终三个人对既成的关系再次达成了一致,继续维持三个人独特的爱情。
在这段场景中加入了匈牙利的一段游行,匈牙利为讨好希特勒退出国联,这时时代背景已经很明晰了,暗示着后面剧情要出现的不详。这首曲子的忧伤和整个时代的压抑结合到了一起。
在这场三个人的爱情中,作为女性弱势一方的伊莲娜却掌握着充分的主动权,看着两个男人在她面前道歉,妥协,我觉得很有意思。
阿拉迪的唱片在欧洲引起了轰动,也为这家餐厅带来了更好地生意,匈牙利著名的犹太富商曼德也带着家人专程来这里吃饭,并欣赏这首《忧郁的星期天》。他的妹妹也成为了这首旋律之后又一位自杀者。
顾客中这位犹太女士和她的叔叔也暗示着后面的剧情,注意她戴的项链和开始时汉斯倒地拉断的妻子脖子上的项链是同一条。
自杀事件让作曲家感到负疚,在多瑙河边扔下了自己的作品,却在两位好友的鼓励下重新振作。
阿拉迪留给自己自杀轻生的药瓶是影片中又一个重要道具,和项链一样暗示后面的剧情。
三个人的关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也到了剧情概要突转的时候了。
时光飞逝,纳粹德国开始逐渐扩张,阿拉迪的这首《忧郁的星期天》也传遍了世界,更多的人在听了乐曲后自杀,好像那个黑色时代的音符。
三年过去了,餐馆的日子仿佛平静,当汉斯再次出现再餐馆的时候是一身纳粹党卫军的骷髅服,他背后的意识形态已经改变了他,来到参观的第一件事情还是礼貌的要求看一看不准外人进入的厨房。音乐、时代、人物命运此刻开始河流。
阿拉迪还在努力的搜索着这首音乐的灵感来源,他为这首曲子写了歌词,就是我们这片文章开篇部分写的德文歌词。是渴望回到黑暗深处的灵魂,多么的忧郁。
影片中的汉斯是一个影视上性格很独特的纳粹,他对伊莲娜的爱最终变成了赤裸裸的占有,却又始终带着伪善的面具,通过手中掌握的权力,释放一部分犹太人并从中收取大量的金钱,同时让对方对自己感恩戴德,为将来一旦时局有变留下一条后路。
阿拉迪拒绝为纳粹弹琴,伊莲娜唱起了他写的歌词,音乐家演奏了生命的最后一曲,也听到了最心爱的人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他的演唱,把枪自杀。
拉西楼感知到这首乐曲的内核是生命的尊严,他选择留了下来和汉斯交易救其他的犹太人。
最终他救过的汉斯没有救他,他也被送到灭绝营处决。
导演最后留给我们一个猜测悬念,伊莲娜怀孕了,还是是谁的?如果是汉斯的,那么他最终在八十寿诞之日倒在了自己孩子面前。
伊莲娜完成了最后的复仇,杀死汉斯的还是那首曲子,电影中没有让我们看伊莲娜年老的样子,我们记住的永远是她美丽的面容,那个装着毒药的小瓶再次出现,是否意味着完成了生命复仇的又一次自杀呢?我们不得而知了。
电影最后的字幕部分,我们听到了这首《Gloomy Sunday》的英文演唱版本。
最后再说说这首音乐,这首旋律被改编演唱的版本很多,冰岛的比约克、沙拉·布莱曼还有香港的陈慧娴都翻唱过这首歌曲。最早流行的演唱版本是Damia在1936年演唱的那个法文版《Sombre Dimanche》,1941年美国黑人女歌手Billie Holiday用英文翻唱了这首歌曲,成为最通行的一个版本。两个版本有很大的不同,法文版是按照Seress的原始曲子填词演唱的,而英文版本对曲子进行了一些改变,加入了爵士乐的风格还有一些流行音乐元素,由于英文版比较普及,很多人以外这个翻版就是原曲。我收藏的是电影的原声音乐,特别喜欢里面的钢琴版,还有伊莲娜的演唱版本。
音乐本身是不会杀人的,一首凄美的乐章,多少人的心底的忧伤往事,蓝色的多瑙河知道,布达佩斯的街巷有着伊莲娜的步伐,阿拉迪抒情的琴音,还有拉西楼饭馆的肉卷飘香,生命的尊严、爱情的美好、残酷年代的人性考量,就在这一部带着时代忧伤气息的电影,让我们静静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