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又忍不住打开你的博客。很多事情,可能都只是我多虑了。我的很多想法、做法,也许真的没有必要,甚至会造成负担。
关于2012,其实我并不确信,没有人可以确定明天的样子。只是在我看来,一般而言,2012只是个童话故事,就像我们小时候所相信的那些童话那样。可是,很难说服你。即使能让你相信,你的潜意识中的恐慌,也未必会认同这种观点。所以,我的策略是重复。那句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被人们认为是真理(虽然“2012是假的“这句话并不是谎言)。2012这部电影也是采用的这种方式,以恐慌让人们忽略思考,当恐慌占据人们的精神世界,思考就只能乖乖站到一边了。
很担心你会焦虑,所以就采用了这种不讲理的方式。也曾想系统的论证,只是这是件很庞大的事情,受制于自己的学识、水平、精力,很难论述清晰。即使论述清晰了,怎么让你相信,也是一个问题。
现在看来,我完全没有必要以这样的方式,以灌输的方式给你安全感。可以如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1, 生命充满了不确定性。
一般情况下,我们一般无法得知自己什么时候会离开这个世界。也许是明天,也许是2012,也许是2012之后。也许是疾病,也许是意外事故,但按照统计规律,我们一般可以认为生命会在老年时期结束,与衰老和疾病有某种关联。也就是说,任何可能都是存在的,没有绝对的安全。我们也许把精力放在两个方面,更有价值一些:1>,统计规律----可能性最大的是什么。不要认为自己是特殊的。这一点可以用买彩票的方式进行验证。如果你买了,但没有中那个头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自己不具有特殊性。对于生命也一样,我们一般可以认为人类的平均寿命就是自己生命的长度。这样的概率是很大的。即使有上下波动,也不会有太大误差。以我为例,我并没有在童年夭折,也不太可能会成为百岁老人。2>, 从客观上让自己远离风险。比如从年轻的时候就注重保健。没有绝对的安全,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安全一点,再安全一点。这一点很明显,不需要展开。
2,人类的感觉与意识,在很多情景中可能是不可靠的,真正准确的结论是需要事实证据来支撑的。如果没有事实证据,这就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一种必然性。
我的方向感其实很差,但我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结果常常做出南辕北辙的事情。物理课的第一课,还记得吗?人的视觉存在很大缺陷,明明完全相同长度的线条,我们却认为长度不同。如果没有尺的测量,我们会一直误判下去。如果加利略没有同时从比萨斜塔扔下两个铁球,人们会一直认为重的球一定会比轻的球先落地,因为这符合我们的直觉。人这个物种是不完美的,人类的意识会存在缺陷和误区。人们的视觉系统中,存在一个“盲点”,意识上其实也一样。我们可以去探讨2012的真实性,但需要记住的一点是:如果没有确凿的事实证据,单凭我们的直觉,这样得到的结论是可能会出问题的。2012是一种可能性,但却不是一种必然性。事实上,不仅仅2012是一种可能性,每一天都存在地球毁灭的可能性。地球上能诞生生命,有着太多的偶然的幸运的因素,但是地球会一直幸运下去吗?恐怕不会。就像冒着枪林弹雨往前冲的战士,目前而言都幸运的躲过了子弹,不代表下一刻仍然会幸运,甚至可以大胆的预言,他迟早会被一颗子弹击中而毙命。地球也一样。只不过是,我们的生命太短暂了,五十年也好,一百年也好,这对宇宙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人类已经有过几千年几万年几十万年的幸运了,最大的可能性是,我们无缘看到灾难降临的那一天。仍然是统计规律。统计规律不会100%完整可靠,但它可以达到99.999...%的可靠度。
你说的是正确的,我们很难证明2012是真实的,同样,我们也很难证明2012一定是谬论(起码以我的水平很难论证)。2012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很多人混淆了这两个概念。无理由的否认2012,其实与无理由的相信2012同样荒谬。
3,世界是客观的,或者,可以等效为客观的。现代学术体系已经以最大限度的严谨反应了人类对世界认知。对已有的学术体系反复推敲和论证是必要的,怀疑是必要的,但所有的怀疑和论证都需要以严谨的态度。
哲学上有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暂且抛开这种对于世界本质的争论,而以我们的客观体验为依据,来重新观察这个世界。这是一些我认为真实可信的几个观察点,你看看是不是可信: (1)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这个世界。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确实比人奔跑的速度要快很多,起重机比人的体力强大N多倍,电视、手机等依靠无线信号的媒体或者工具确实能够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也就是说,科技真实的改变了人类世界和人们的生活。现代科技是建立在现代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之上的,换句话说,现代科学不过是将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实用化,但本质仍然是基础学科中的那些基本理论。医院用的做射线扫描的那个东东,可能是最好理解的一个例子。计算机也是,计算机理论其实是数学的一个小分支,而计算机的制造,则与现代制造业有关,现代制造业可能要追溯到现代物理和现代化学。(2)日常的生活是真实客观的。盆栽的花,如果一直忘记浇水,它会死去;小猫小狗也一样;冬天没有暖气,会冷;水需要装在一定的容器中,否则会流一地;现有的普通家用计算机,如果不动手敲某个键,只是凭内心与意念,对应的字符不会自动跳跃到屏幕上;最明显的例子是机械钟表,拆开会发现,里面完全是齿轮结构,一点点的精密耦合,任何一个齿轮缺失或者偏位,都会导致钟表停止运行。“客观”这个词汇的意思是,钟表上的秒针在跳动,这是因为齿轮在转动,齿轮之所以转动,则是因为其他齿轮的带动,其他齿轮的转动,则是因为钟表的"发条"类似于一个弹簧,它在释放人们之前挤压它时存在其中的能量。小孩的机械玩具车也是这样。如果这也不好理解,自行车是一个更常见的例子。(3),人们的思想,其实与周围的环境有关。可以仔细追究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其实都不是自己原创,而是来源于所见所闻,一般能在其他人身上找到源头。读过的书也好,经历过的事情也好。书是人写出来的。读书,其实是在聆听别人的谈话,只不过是,这种间接的聆听方式更符合一些人的性格,让人觉得没有面对面那种尴尬,你应该是,我也是。
抛开理论的泛泛争论,而从生活中观察和思考的时候,就能够从一些从来被忽略的事情中发现更多的东西,当把这些观察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对这个世界的一个轮廓。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自己的观察可能会存在缺陷和盲区,但大量的观察,无数的细小琐碎的事实,无疑具有说服力,这种说服力,比教材上泛泛的谈论,网上泛泛的谈论,要有力的多。
通过这些观察,我得到的结论是:物理学是严谨可信的。那么,物理学的世界观,也是基本严谨可信的。这是我的概要思路。现代历史学(中国的不算,中国没有真正的学术),同样建立在严谨的大量的数据搜集、分析基础之上,无数人以终生心血建立起的学术体系。这包括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无数典籍,民间故事,借助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的逻辑推断,,,,也许历史学存在一些缺陷,但如果要从根本上动摇,恐怕单凭一本书中的几句话远远不够。这些学科都是经过了否定再否定之后得以延续到今天的。最早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建立了完整的学术体系,后来被加利略等人推翻,牛顿重新建立了物理大厦,人们以为世界完美了,却被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再一次推翻。现代物理学被推翻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但这种推翻是以严谨的事实证据为基础。好莱坞不过是一个垃圾制造场而已,没这个资格。玛雅人的数字计算、天文、历法都很厉害,但他们的终极成就,终究也没有超过古希腊。这是有事实证据的。欧洲的野蛮人越过浩瀚的大西洋,踏入玛雅人的地盘,并且进行了血腥的洗劫。而欧洲的野蛮人,之所以幸运的胜出,因为爱琴海文明的熏陶,近水楼台先得月罢了。如果玛雅文明真的能胜过希腊文明,玛雅人是有能力捍卫自己的民族和文明的。
如果一定要较真,彻底否定现代学术体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这只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而且,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呢?
世界是客观的,或者可以等效为客观的。现代学术体系基本上能够反应真实的世界。
4,其实你现在持有的观点,也还不错。这样想,觉得没什么不可。既然无法弄清,就暂且假定2012会发生,做最坏的打算,也不是坏事。记得有句话”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也许更懂得珍惜每一天每一刻的时光吧。只是,不要忘了2012终究只是一种可能性,一种概率小到可以忽略的可能性而已。只要不把这种”可能性“当成”确凿无疑“,不被它吓怕了失去憧憬,也就够了。
我的真实观点是,如果一定要较真,2012是有可能的,因为很难证谬。但从概率上看,2012的概率足够小,它是一个不可能事件。万一它是真的,我觉得所有能亲身经历的人都很幸运,比没有机会经历的人要幸运得多。
关于2012,其实我并不确信,没有人可以确定明天的样子。只是在我看来,一般而言,2012只是个童话故事,就像我们小时候所相信的那些童话那样。可是,很难说服你。即使能让你相信,你的潜意识中的恐慌,也未必会认同这种观点。所以,我的策略是重复。那句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被人们认为是真理(虽然“2012是假的“这句话并不是谎言)。2012这部电影也是采用的这种方式,以恐慌让人们忽略思考,当恐慌占据人们的精神世界,思考就只能乖乖站到一边了。
很担心你会焦虑,所以就采用了这种不讲理的方式。也曾想系统的论证,只是这是件很庞大的事情,受制于自己的学识、水平、精力,很难论述清晰。即使论述清晰了,怎么让你相信,也是一个问题。
现在看来,我完全没有必要以这样的方式,以灌输的方式给你安全感。可以如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1, 生命充满了不确定性。
一般情况下,我们一般无法得知自己什么时候会离开这个世界。也许是明天,也许是2012,也许是2012之后。也许是疾病,也许是意外事故,但按照统计规律,我们一般可以认为生命会在老年时期结束,与衰老和疾病有某种关联。也就是说,任何可能都是存在的,没有绝对的安全。我们也许把精力放在两个方面,更有价值一些:1>,统计规律----可能性最大的是什么。不要认为自己是特殊的。这一点可以用买彩票的方式进行验证。如果你买了,但没有中那个头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自己不具有特殊性。对于生命也一样,我们一般可以认为人类的平均寿命就是自己生命的长度。这样的概率是很大的。即使有上下波动,也不会有太大误差。以我为例,我并没有在童年夭折,也不太可能会成为百岁老人。2>, 从客观上让自己远离风险。比如从年轻的时候就注重保健。没有绝对的安全,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安全一点,再安全一点。这一点很明显,不需要展开。
2,人类的感觉与意识,在很多情景中可能是不可靠的,真正准确的结论是需要事实证据来支撑的。如果没有事实证据,这就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一种必然性。
我的方向感其实很差,但我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结果常常做出南辕北辙的事情。物理课的第一课,还记得吗?人的视觉存在很大缺陷,明明完全相同长度的线条,我们却认为长度不同。如果没有尺的测量,我们会一直误判下去。如果加利略没有同时从比萨斜塔扔下两个铁球,人们会一直认为重的球一定会比轻的球先落地,因为这符合我们的直觉。人这个物种是不完美的,人类的意识会存在缺陷和误区。人们的视觉系统中,存在一个“盲点”,意识上其实也一样。我们可以去探讨2012的真实性,但需要记住的一点是:如果没有确凿的事实证据,单凭我们的直觉,这样得到的结论是可能会出问题的。2012是一种可能性,但却不是一种必然性。事实上,不仅仅2012是一种可能性,每一天都存在地球毁灭的可能性。地球上能诞生生命,有着太多的偶然的幸运的因素,但是地球会一直幸运下去吗?恐怕不会。就像冒着枪林弹雨往前冲的战士,目前而言都幸运的躲过了子弹,不代表下一刻仍然会幸运,甚至可以大胆的预言,他迟早会被一颗子弹击中而毙命。地球也一样。只不过是,我们的生命太短暂了,五十年也好,一百年也好,这对宇宙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人类已经有过几千年几万年几十万年的幸运了,最大的可能性是,我们无缘看到灾难降临的那一天。仍然是统计规律。统计规律不会100%完整可靠,但它可以达到99.999...%的可靠度。
你说的是正确的,我们很难证明2012是真实的,同样,我们也很难证明2012一定是谬论(起码以我的水平很难论证)。2012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很多人混淆了这两个概念。无理由的否认2012,其实与无理由的相信2012同样荒谬。
3,世界是客观的,或者,可以等效为客观的。现代学术体系已经以最大限度的严谨反应了人类对世界认知。对已有的学术体系反复推敲和论证是必要的,怀疑是必要的,但所有的怀疑和论证都需要以严谨的态度。
哲学上有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暂且抛开这种对于世界本质的争论,而以我们的客观体验为依据,来重新观察这个世界。这是一些我认为真实可信的几个观察点,你看看是不是可信: (1)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这个世界。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确实比人奔跑的速度要快很多,起重机比人的体力强大N多倍,电视、手机等依靠无线信号的媒体或者工具确实能够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也就是说,科技真实的改变了人类世界和人们的生活。现代科技是建立在现代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之上的,换句话说,现代科学不过是将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实用化,但本质仍然是基础学科中的那些基本理论。医院用的做射线扫描的那个东东,可能是最好理解的一个例子。计算机也是,计算机理论其实是数学的一个小分支,而计算机的制造,则与现代制造业有关,现代制造业可能要追溯到现代物理和现代化学。(2)日常的生活是真实客观的。盆栽的花,如果一直忘记浇水,它会死去;小猫小狗也一样;冬天没有暖气,会冷;水需要装在一定的容器中,否则会流一地;现有的普通家用计算机,如果不动手敲某个键,只是凭内心与意念,对应的字符不会自动跳跃到屏幕上;最明显的例子是机械钟表,拆开会发现,里面完全是齿轮结构,一点点的精密耦合,任何一个齿轮缺失或者偏位,都会导致钟表停止运行。“客观”这个词汇的意思是,钟表上的秒针在跳动,这是因为齿轮在转动,齿轮之所以转动,则是因为其他齿轮的带动,其他齿轮的转动,则是因为钟表的"发条"类似于一个弹簧,它在释放人们之前挤压它时存在其中的能量。小孩的机械玩具车也是这样。如果这也不好理解,自行车是一个更常见的例子。(3),人们的思想,其实与周围的环境有关。可以仔细追究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其实都不是自己原创,而是来源于所见所闻,一般能在其他人身上找到源头。读过的书也好,经历过的事情也好。书是人写出来的。读书,其实是在聆听别人的谈话,只不过是,这种间接的聆听方式更符合一些人的性格,让人觉得没有面对面那种尴尬,你应该是,我也是。
抛开理论的泛泛争论,而从生活中观察和思考的时候,就能够从一些从来被忽略的事情中发现更多的东西,当把这些观察综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对这个世界的一个轮廓。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自己的观察可能会存在缺陷和盲区,但大量的观察,无数的细小琐碎的事实,无疑具有说服力,这种说服力,比教材上泛泛的谈论,网上泛泛的谈论,要有力的多。
通过这些观察,我得到的结论是:物理学是严谨可信的。那么,物理学的世界观,也是基本严谨可信的。这是我的概要思路。现代历史学(中国的不算,中国没有真正的学术),同样建立在严谨的大量的数据搜集、分析基础之上,无数人以终生心血建立起的学术体系。这包括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无数典籍,民间故事,借助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的逻辑推断,,,,也许历史学存在一些缺陷,但如果要从根本上动摇,恐怕单凭一本书中的几句话远远不够。这些学科都是经过了否定再否定之后得以延续到今天的。最早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建立了完整的学术体系,后来被加利略等人推翻,牛顿重新建立了物理大厦,人们以为世界完美了,却被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再一次推翻。现代物理学被推翻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但这种推翻是以严谨的事实证据为基础。好莱坞不过是一个垃圾制造场而已,没这个资格。玛雅人的数字计算、天文、历法都很厉害,但他们的终极成就,终究也没有超过古希腊。这是有事实证据的。欧洲的野蛮人越过浩瀚的大西洋,踏入玛雅人的地盘,并且进行了血腥的洗劫。而欧洲的野蛮人,之所以幸运的胜出,因为爱琴海文明的熏陶,近水楼台先得月罢了。如果玛雅文明真的能胜过希腊文明,玛雅人是有能力捍卫自己的民族和文明的。
如果一定要较真,彻底否定现代学术体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这只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而且,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呢?
世界是客观的,或者可以等效为客观的。现代学术体系基本上能够反应真实的世界。
4,其实你现在持有的观点,也还不错。这样想,觉得没什么不可。既然无法弄清,就暂且假定2012会发生,做最坏的打算,也不是坏事。记得有句话”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也许更懂得珍惜每一天每一刻的时光吧。只是,不要忘了2012终究只是一种可能性,一种概率小到可以忽略的可能性而已。只要不把这种”可能性“当成”确凿无疑“,不被它吓怕了失去憧憬,也就够了。
我的真实观点是,如果一定要较真,2012是有可能的,因为很难证谬。但从概率上看,2012的概率足够小,它是一个不可能事件。万一它是真的,我觉得所有能亲身经历的人都很幸运,比没有机会经历的人要幸运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