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归来兼新年感怀
临时接到通知要去北京出差,没想到居然是以一次远行来开始新的一年。来不及多加准备就匆匆踏上了北上的列车。记得前两次去北京都是春秋季,所以这次还是第一次亲历北方的冬天。动车开在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上,经过之处,窗外一片萧瑟,光看着寒意就升起来了。白杨、槐树和银杏,这几种我还叫得出名字的树种,都以光秃秃的枝条,烟云般的蔟丛,迎接湛蓝深邃的天空。我突然在北方的大地上感受到了辽阔、单调和沉重。天与地以最简单的垂直方式展现在眼前,秋麦收割过后的荒凉,又一次让我想起了多年前那位自杀诗人的最后吟唱,诗句以简单的元素直达厚密和沉重,终于在此刻,我亲身体会到了诗句所积淀的数千年的悲哀,关于宿命和苦难的悲哀。
北京是首都,更确切地说,是个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大城市,这和上海完全不一样。上海十里洋场异国情调造就的是城市的异质化和空间的镜像化。在上海,空间格局是以其密度和多变来定位的,因此它被成为魔都也不无道理,连我这样已经生活多年的人,在街头有时也会有迷失的感觉。而北京相对朴素很多 、也本质很多,一座大得让人惊讶,却从骨子里透出亲和力的城市。走在北京的街头上,常常像是找到了家:这才是中国的首都,有着浓郁的中国味道、中国特色。十里洋场来的人或许会看不起这种本土化气质,觉得土里土气,而对一些迷失和疲惫的心灵来说,北京就是终点,一旦来了就不愿再漂泊,我身边就不乏这样的朋友。
因为是临时通知,所以也没好好准备,结果我这个南方人一到北方,皮肤、肠胃一起抗议闹革命,加上连日的应酬、赶场子、做活动,终于病倒了,严重感冒中。北京的冬天,非常寒冷,碰到大风的日子,更觉刺骨的冷。由于空气干燥,我到处“触电”,甚至都不敢伸手去摸出租车的门手,以至于和同事朋友开玩笑说,我和北京很来电。
尽管有种种不适应,我依然喜欢北京的冬天,喜欢街道两边光秃秃的树枝,湛蓝的天空和明亮的阳光,喜欢开阔的马路和街道景观、喜欢类似回家的感觉,走在鸟巢傍边的奥运大道上,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街上的人们依旧熙熙攘攘,而我居然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回顾着过去的一年。
过去的一年里,个人依旧是平淡无奇,行走于世上只是做个冷眼旁观的看客而已。而世界则比我想象的更为热闹。先是年头上的新政调控,左一个国十条、右一个限购令,费了十二分的力气,房价非但一百年不动摇,还在继续我行我素;去年年头上打响的货币大战、石油大战,在今年年中已经接近尾声,汇率持续走高、股市萎靡不振、庞大的外汇贮备随着美元的贬值不断蒸发。中国在这场金融战争中能够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普通民众已经开始感受到了压力,他们将继续为体制所造成的失败买单;继而是下半年的物价飞涨,蒜你狠、豆你玩轮番出场,弄得国内怨气四起,只能行政维稳;到了年末,韩朝出人意料地上演了让导弹飞事件。在这场军事闹剧中,美国完成了黄海的布局,而中国成为唯一的输家(时寒冰语)。
身处盛世繁华的幻象下,涌上心头的,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不祥预感。在2010年,我所看到的,不仅是市场转型艰难期的动荡和不安,更是这种阴影在社会和人心里的悄悄蔓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逐利,可以理解,而当一个国家陷于惟利是逐的境地,后果将会如何?任何一个时代都会逐利性质的投资活动,却从未有哪个时代的投资潮,像我们一样疯狂而绝望。每年上百亿资产流失境外、数十万人次的移民潮就是最佳的说明,对未来,人们丧失的,不仅仅是耐心,更多的是信心。
北京是首都,更确切地说,是个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大城市,这和上海完全不一样。上海十里洋场异国情调造就的是城市的异质化和空间的镜像化。在上海,空间格局是以其密度和多变来定位的,因此它被成为魔都也不无道理,连我这样已经生活多年的人,在街头有时也会有迷失的感觉。而北京相对朴素很多 、也本质很多,一座大得让人惊讶,却从骨子里透出亲和力的城市。走在北京的街头上,常常像是找到了家:这才是中国的首都,有着浓郁的中国味道、中国特色。十里洋场来的人或许会看不起这种本土化气质,觉得土里土气,而对一些迷失和疲惫的心灵来说,北京就是终点,一旦来了就不愿再漂泊,我身边就不乏这样的朋友。
因为是临时通知,所以也没好好准备,结果我这个南方人一到北方,皮肤、肠胃一起抗议闹革命,加上连日的应酬、赶场子、做活动,终于病倒了,严重感冒中。北京的冬天,非常寒冷,碰到大风的日子,更觉刺骨的冷。由于空气干燥,我到处“触电”,甚至都不敢伸手去摸出租车的门手,以至于和同事朋友开玩笑说,我和北京很来电。
尽管有种种不适应,我依然喜欢北京的冬天,喜欢街道两边光秃秃的树枝,湛蓝的天空和明亮的阳光,喜欢开阔的马路和街道景观、喜欢类似回家的感觉,走在鸟巢傍边的奥运大道上,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街上的人们依旧熙熙攘攘,而我居然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回顾着过去的一年。
过去的一年里,个人依旧是平淡无奇,行走于世上只是做个冷眼旁观的看客而已。而世界则比我想象的更为热闹。先是年头上的新政调控,左一个国十条、右一个限购令,费了十二分的力气,房价非但一百年不动摇,还在继续我行我素;去年年头上打响的货币大战、石油大战,在今年年中已经接近尾声,汇率持续走高、股市萎靡不振、庞大的外汇贮备随着美元的贬值不断蒸发。中国在这场金融战争中能够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普通民众已经开始感受到了压力,他们将继续为体制所造成的失败买单;继而是下半年的物价飞涨,蒜你狠、豆你玩轮番出场,弄得国内怨气四起,只能行政维稳;到了年末,韩朝出人意料地上演了让导弹飞事件。在这场军事闹剧中,美国完成了黄海的布局,而中国成为唯一的输家(时寒冰语)。
身处盛世繁华的幻象下,涌上心头的,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不祥预感。在2010年,我所看到的,不仅是市场转型艰难期的动荡和不安,更是这种阴影在社会和人心里的悄悄蔓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逐利,可以理解,而当一个国家陷于惟利是逐的境地,后果将会如何?任何一个时代都会逐利性质的投资活动,却从未有哪个时代的投资潮,像我们一样疯狂而绝望。每年上百亿资产流失境外、数十万人次的移民潮就是最佳的说明,对未来,人们丧失的,不仅仅是耐心,更多的是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