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游戏系列:看中国如何磕赢世界/花开花落/梦幻泡影/四面楚歌
![]() |
封面之一 |
《大国游戏》系列是美国著名华人时政家井底望天(笔名)自2008年以来接连写就、出版、连获好评的政论丛书。在当今复杂、诡谲的国内、国际环境中,本书作者如同一个理智清醒的智慧预言家,在读者眼前洋洋洒洒,铺就他所见的世界未来走向,并立足于历史和现状对中国面对未来应当存有的态度,应当采取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言辞恳切,文采斐然,满怀海外华人对祖国的关注与热爱,也展示了海外的中国知识分子非同一般的洞察力、解析力。
总而言之,他的文字绝对值得每一位关注中国的国人、关注世界的公民细细品读!
版权信息:
《大国游戏——看中国如何磕赢世界》简体版权已售出,由凤凰联动策划出版.
《大国游戏——花开花落》《大国游戏——梦幻泡影》《大国游戏——四面楚歌》简体和繁体版权都存在
·大国游戏——看中国如何磕赢世界(时政版《货币战争》:每个中国人都能看懂的世界政治和经济)
这是一本由外交部原新闻发言人沈国放亲自审核,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好书。
如同封面向读者展示的态度一样,现今世界的无政府状态已经使得各大国犹如群雄逐鹿而四起,面对世界暗暗攒劲,伺机把握主导性的话语权与行动力。地球,是刀俎之下的鱼肉;人人都在寻求时机,想握住那双具有全局掌控力的巨型筷子。
会是谁拥有这样的潜力?依旧是美国吗?还是德、日?俄罗斯?或者欧盟、东亚等国家间的区域联盟?中国在世界中如何自处、安放呢?
而在作者的眼中,将来这个世界将是中美两个大国的游戏舞台。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后起直追,中国经济已经是世界经济格局中不可忽视、甚至具有主导性的力量。但是自2008年以来,国内外危机频发,局势不容乐观,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样一个群雄逐鹿、大国血酬的国际游戏中,中国应该如何出手?本书作者不是叫嚣“中国崛起”之类言辞的非理性民族主义者,也不是消极冷眼、自叹弗如的落井下石之流。这个笔名为“井底望天”的人,绝对让你叹服于他的分析、论断。
·《大国游戏——花开花落》
本书是《大国游戏——看中国如何磕赢世界》的后续之作。作者在文中如是说:“本来在《花开花落》里,应该继续‘中美角力’这个主题,去谈北美如何“花谢”和东亚如何“花开”,但不料八月奥运一开幕,不甘落魄的俄罗斯出来搅局。因此,论述的课题,就从美国衰落和中国复兴转移到了第三点,这就是欧洲的整合。 ”
在大国博弈的游戏中,历来有其他不甘寂寞的角色争相动作,希望争夺一些国际关注度,在无政府的“丛林状态”中分一杯羹。这些次要角色,虽然不是历史舞台的“大牌主演”,然而当镁光灯打到他们身上时,我们也就不能将视线从他们身上移开了——毕竟,推波助澜者的作用也是历史不能忽视的。
·《大国游戏——梦幻泡影》
欧洲的整合告一段落,那么在读者手中的这第三卷《梦幻泡影》里,笔者的话题会回到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大国的相关话题,正好为刚刚从美国头顶散去的经济危机和中国的发展转机,提供一个即时的分析。
“梦幻泡影”这个词对于中美都有隐喻之意。
对于中国而言,当下是空前的良好时机,我们的2008开启了“筑梦”的元年,奥运、世博、对汶川地震的积极反应与全民应对,这些为我们赢得世界的关注与尊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我们甚至启动国家形象宣传计划,一个曾经遥远的“中国梦”似乎就在眼前了。
然而,我们自己却无法忽视在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遗留问题。环境、民生、城乡差距、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国的精英领导层如何应对挑战,成功走出这个大国发展历程中的阶段性危机,从而不至于将建国来前三十年工业化,后三十年活力化整出来的好端端经济底子弄到拉美化、菲律宾化,将会是一个事关重大的命运抉择。如果应对乏力,那么这历史上中国复兴的最好机会,就将与我们这一代人擦肩而过。从而我中华成为一个富强大国的愿望,就会化作一个梦幻、一个海中泡影。
而梦幻中的美国,也面临着前途的困境。中国惊人的发展速度,让经济长年疲软的发达国家都愕然了。美国也是一脸茫然。刚刚过去的经济危机,令美国看到自身力量和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这一趋势的未来会是如何,美国也不敢想象。独霸世界,掌握全局的能力持续到何时?现在是否预示着未来自身优越地位的丧失?美国也在思索,并悄然改变着策略。因为,自己耗时耗力铸就的“美国梦”不能倒塌,不能就这样远去,成为历史的背影。
本书就在梦幻之中,解读这些与历史、未来紧紧勾连的现实风云。
·《大国游戏——四面楚歌》
本书是《大国游戏》丛书的第四卷。本书写作横跨一年(2008年底-2009年底)。从那时或更早一些时候起,世界的力量组合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原先涌动的暗流加速上浮。中国领导人从2009年起反复强调的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督促全国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论断,高度准确,深度洞察。
调查显示,奥运之后的中国在世界中的形象不是更友好、更亲近了,而是更令国际所恐惧、所敌对。中国的财富,中国的集体力量,令世界不是敬佩,而是疑惧。
而国内,光景似乎不是如在宣传中的那样一片大好。社会转型期最是危机四伏的阶段。科学发展之所以提上日程,总理又是为何呼出社会公平的口号?因为我们正是在这些方面大大缺乏,实在是没有做好。
作者在文中勇敢提出,中国想要在世界的关注之中发挥稳定作用,对内解决诸多民生问题,对外赢得世界的认可,在当今这个关键性的转型期平稳过渡,成功蜕变,最需要的是把握自身主体性。“在主体性的前提下解决中国的社会矛盾,在主体性的前提下判断世界格局,发展方向。”我们需要的不是愤怒、披露、落井下石,而是忧心、果断、大声疾呼。前一种解读是颓废的、犬儒的、无根基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向下拉的;后一种解读是积极的、建设的、深深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向上走的。
而作者自己,正是这后一种解读者,理性,建设,字斟句酌,心怀大爱,为中国和世界广大人民贡献自己的才智。中国需要的,正是千千万万后一种人。
中国不是四面楚歌遭围剿,而是风浪面前展翅高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有主体性、理性、建设性的中国人,联合起来!
作者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kyin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