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书小记(一百十一)
今天去了鲁迅公园里头的鲁迅博物馆,看了大先生的诸多旧物。下午的时候,阳光很好。在安谧的展厅,看了大先生的手迹、遗稿、器物和诸多陈设。尤为喜欢鲁迅的书法,真是文人字,一点不媚俗,也不恣肆,工整而姿媚,端严也风流。好看。而且我很佩服鲁迅编辑的功力,要我说,编辑家鲁迅一点不输作家鲁迅。看他校改的稿子,真是一流的编辑啊。从字体、字号到行距、格式及人名的确否,都很认真而严谨,改得也通情达理。
想在鲁迅博物馆买点大先生著作的复古版,原以为当然的,谁知不然,一本没有。只是以鲁迅为名的纪念品,不,是工艺品。恍然大悟,鲁迅不就是1949年之后中国最大的一件工艺品嘛。是该这样。
出了公园,沿着多伦路走,吵闹。经过东宝兴路,看了当年就读的初中,校舍依然,只是换了主人和用场。看到往日进教学楼的走廊小门,记忆陡然复生而难自抑。时间好快,记忆汹涌。
出了学校,沿着四川北路走。这也许是我十年前最熟悉的一段路,每天都要走好几遍。临近四川北路、衡水路口,突然出现四名男子暴打一名收停车费之类的人员。四名男子均衣着光鲜,五人皆是上海人,追打、暴打,直到众人围观而止,他们真是有出息啊……
然后在海宁路的西街,我的幼儿园和幼时故居,兜转看看。之后晃到吴淞路的出生地,那里呆到五岁。对面邻居的房屋还在。只是现在弄堂口装了防盗门,只得隔门相望。停驻小会儿,绕到母亲曾工作过的地方,三角地附近,兜兜转转复又折向外滩。好久没走外白渡桥了,看着脚下的河水,想必它们才是永远的吧。
我常常如此,会去追索旧时的痕迹。时光如昨,人事两非,又抑或时光如驶,人事其实根本赶不及时光的速度。昨天看书,读到《管子》中的一句话,“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当即懵然。古人真是细腻多情,这么早就知道情之虚妄而坚久,记忆亦如此这般顽韧不可解。只是有时它们都像老树之根,藏得深,变得让人不加注意,其实它们即便不浇水,亦兀自生长不歇。
晚上,去孔网的店家那里买了一套23册的1973年版初印鲁迅著作单行本,品相亦颇佳。
在博师书店买了一套《十国春秋》,现在在犹豫要不要买《韩愈文集汇校汇注》,中华新出的。太贵了。在今声买了一套齐鲁书社当年出的《水浒传》金圣叹批本,上下册25元。
庆云书店亦买了齐鲁书社这套书中《儒林外史》、《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和《二拍》,品相十成。博师再买了一点中华历代史料笔记丛刊。
万象买了《六朝精神史研究》和《杜尚传》。季风看到《周瘦鹃文集》,很不错,推荐之。
宝爷送了一套新印的金雄白的《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多谢。
港台书是《高阳说诗》联经版,《高阳的诗词联》,《自成一家和宗宋诗风》,《清代诗经的文学阐释》和《台湾学术新视野——中国文学之部》,大概龚鹏程的《中国文学史》下册也能到了吧。
想在鲁迅博物馆买点大先生著作的复古版,原以为当然的,谁知不然,一本没有。只是以鲁迅为名的纪念品,不,是工艺品。恍然大悟,鲁迅不就是1949年之后中国最大的一件工艺品嘛。是该这样。
出了公园,沿着多伦路走,吵闹。经过东宝兴路,看了当年就读的初中,校舍依然,只是换了主人和用场。看到往日进教学楼的走廊小门,记忆陡然复生而难自抑。时间好快,记忆汹涌。
出了学校,沿着四川北路走。这也许是我十年前最熟悉的一段路,每天都要走好几遍。临近四川北路、衡水路口,突然出现四名男子暴打一名收停车费之类的人员。四名男子均衣着光鲜,五人皆是上海人,追打、暴打,直到众人围观而止,他们真是有出息啊……
然后在海宁路的西街,我的幼儿园和幼时故居,兜转看看。之后晃到吴淞路的出生地,那里呆到五岁。对面邻居的房屋还在。只是现在弄堂口装了防盗门,只得隔门相望。停驻小会儿,绕到母亲曾工作过的地方,三角地附近,兜兜转转复又折向外滩。好久没走外白渡桥了,看着脚下的河水,想必它们才是永远的吧。
我常常如此,会去追索旧时的痕迹。时光如昨,人事两非,又抑或时光如驶,人事其实根本赶不及时光的速度。昨天看书,读到《管子》中的一句话,“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当即懵然。古人真是细腻多情,这么早就知道情之虚妄而坚久,记忆亦如此这般顽韧不可解。只是有时它们都像老树之根,藏得深,变得让人不加注意,其实它们即便不浇水,亦兀自生长不歇。
晚上,去孔网的店家那里买了一套23册的1973年版初印鲁迅著作单行本,品相亦颇佳。
在博师书店买了一套《十国春秋》,现在在犹豫要不要买《韩愈文集汇校汇注》,中华新出的。太贵了。在今声买了一套齐鲁书社当年出的《水浒传》金圣叹批本,上下册25元。
庆云书店亦买了齐鲁书社这套书中《儒林外史》、《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和《二拍》,品相十成。博师再买了一点中华历代史料笔记丛刊。
万象买了《六朝精神史研究》和《杜尚传》。季风看到《周瘦鹃文集》,很不错,推荐之。
宝爷送了一套新印的金雄白的《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多谢。
港台书是《高阳说诗》联经版,《高阳的诗词联》,《自成一家和宗宋诗风》,《清代诗经的文学阐释》和《台湾学术新视野——中国文学之部》,大概龚鹏程的《中国文学史》下册也能到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