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煞伊
韩国人想借着韩剧的东风,把韩国泡菜行销全世界,中国人说到了国外没胃口,吃包涪陵榨菜就好了。泡菜也好,榨菜也好,都是咸菜。这咸菜不但可以治思乡的胃病,还可以振一国的雄风。
照我的理解,韩国泡菜算不得泡菜,它的做法是用盐水把大白菜盐渍脱水后,再加白萝卜韭菜葱姜蒜辣椒粉等卷包腌制而成,因此是腌制的,不是泡的,真正的泡菜就该像四川的泡菜,兑制好一坛子老盐水,什么菜都可以扔进去泡。是泡,泡在盐水里。只要泡不烂,什么都可以丢进去泡。
红辣椒、嫩子姜,这两样是川菜的灵魂,鱼香味、泡椒味都从这里从,川菜的百菜百味光泡菜就占了几样;芥菜泡好就是酸菜,风行一时的酸菜鱼没有它,就没了后来的打遍全国无敌手的新派川菜;萝卜缨子长豇豆,切碎了炒肉末,家常至极的菜式是全体川人的集体图腾;据说泡过竹笋,坛子会不生花;而泡青笋水萝卜则叫跳水泡菜,要配以专用的透明玻璃坛子,替代了穿织锦旗袍石榴裙的美貌少女,站在川菜馆子的门口,红艳艳翠生生,是绝佳的招牌,回眸一笑百媚横生,招得食客心痒难搔,食指大动,口水狂咽。泡菜中古意盎然的有藠头,就是汉乐府中“薤上露,何易唏”的薤的球根,泡过后染上水萝卜的淡淡红色,又冲又辣,又开胃又好看,放在白瓷盘里,就可以装框裱成油画。新奇的有泡黄豆芽,理顺了用棉线拦腰一扎,泡一个钟头就好,又脆又爽,跳水冠军非它莫属。
除了四川的泡菜坛子,宁波的臭坛子,也是泡菜的一种。以陈年的臭苋菜梗盐水为卤,臭名远扬的宁波三臭:臭冬瓜、苋菜梗、臭芋艿蓊,都是扔进臭坛子里,泡得臭臭的,捞出来吃,又鲜又臭。汪曾祺在《五味》里写道:除臭豆腐干外,面筋、百叶(千张)皆可臭。蔬菜里的莴苣、冬瓜、豇豆皆可臭。冬笋的老根咬不动,切下来随手就扔进臭坛子里。——我们那里很多人家都有个臭坛子,一坛子“臭卤”。腌芥菜挤下的汁放几天即成“臭卤”。臭物中最非凡的是臭苋菜杆。看看这一坛子臭卤,可见臭菜也是泡出来的。
泡菜以外,各地的咸菜也是各领风骚。宜宾芽菜,担担面中若是没有此物,就可以斥责老板欺世盗名不正宗。东北的酸菜,靠着“翠花,上酸菜”让全国人民熟知。萧山的萝卜干,让“吃三年萝卜干饭”成了学徒的代名词。广东的梅菜蒸肉饼,则是东家款待伙计的上等好菜。咸菜和学徒可谓渊源极深。
绍兴的霉干菜,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随处可见,慈母的包裹,文豪的《风波》,家乡风物,都缺不了一碗乌黑发亮的霉干菜。杨绛先生在纪念她父亲的文章里写,她听父亲讲了叫花子烤叫花鸡的故事,就和弟妹偷了一只鸡蛋,用咸菜裹了,涂上泥,烤熟了,成为叫花蛋,有腌菜香。大学问家都和咸菜结过缘。而范仲淹“断齑划粥”,咸菜更是进了成语,和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一起,成为鼓励贫寒子弟发愤读书的动力,咸菜居功至伟。
咸菜中最著名的,怕是雪里蕻了。这个“蕻”字,借着雪菜肉丝的鲜美味道,不曾有人认错了这个生僻字,也少有人会写作雪里红,咸菜在这里又成了一字师。雪菜的不分南北,水土都服,让它比别种咸菜都来得普罗。在某地地方,咸菜指的就是雪菜。上海人说来一碗咸菜面,绝对不会有人误会,它准确无比的指向雪里蕻炒肉丝为浇头的阳春面。
雪菜炒肉丝,早成了经典菜式。记得有一年去杭州游玩,中午在一家小饭店吃饭,邻桌是一对金发碧眼的外国男女,大学生模样,点的菜就是一盘雪菜肉丝,下两碗白米饭,外加一瓶西湖啤酒。这两洋人还真会点菜,啤酒解乏又解渴,雪菜肉丝下饭又顶饥,穷学生在外,没有比这两样更好的了。而雪菜花样之多,也是数也数不过来:雪菜黄鱼汤、雪菜豆瓣汤、雪菜蒸百页、雪菜烧冬笋、雪菜毛豆子,雪菜蒸鳕鱼、油氽雪菜拌腰果、雪菜笋丝肉丝炒年糕……雪菜宜荤宜素,比较普通地代表了各种咸菜的特点,搭配鱼肉去腥去膻,搭配蔬素增鲜增味,甘当配角,又不掩本色。
咸能下饭,以前人家大都穷,常年都靠咸菜过活。曾经听过一个滑稽戏段子,讲一个父亲和两个儿子吃饭,没有菜,就让儿子看看屋梁上挂的一块盐巴,看一眼,吃一口。忽然大儿子叫起来,说阿弟看了两眼才吃一口,父亲说:咸煞伊!这三个字简直可笑可爱之极,语出惊人,发噱解颐,却又莫名心酸。
照我的理解,韩国泡菜算不得泡菜,它的做法是用盐水把大白菜盐渍脱水后,再加白萝卜韭菜葱姜蒜辣椒粉等卷包腌制而成,因此是腌制的,不是泡的,真正的泡菜就该像四川的泡菜,兑制好一坛子老盐水,什么菜都可以扔进去泡。是泡,泡在盐水里。只要泡不烂,什么都可以丢进去泡。
红辣椒、嫩子姜,这两样是川菜的灵魂,鱼香味、泡椒味都从这里从,川菜的百菜百味光泡菜就占了几样;芥菜泡好就是酸菜,风行一时的酸菜鱼没有它,就没了后来的打遍全国无敌手的新派川菜;萝卜缨子长豇豆,切碎了炒肉末,家常至极的菜式是全体川人的集体图腾;据说泡过竹笋,坛子会不生花;而泡青笋水萝卜则叫跳水泡菜,要配以专用的透明玻璃坛子,替代了穿织锦旗袍石榴裙的美貌少女,站在川菜馆子的门口,红艳艳翠生生,是绝佳的招牌,回眸一笑百媚横生,招得食客心痒难搔,食指大动,口水狂咽。泡菜中古意盎然的有藠头,就是汉乐府中“薤上露,何易唏”的薤的球根,泡过后染上水萝卜的淡淡红色,又冲又辣,又开胃又好看,放在白瓷盘里,就可以装框裱成油画。新奇的有泡黄豆芽,理顺了用棉线拦腰一扎,泡一个钟头就好,又脆又爽,跳水冠军非它莫属。
除了四川的泡菜坛子,宁波的臭坛子,也是泡菜的一种。以陈年的臭苋菜梗盐水为卤,臭名远扬的宁波三臭:臭冬瓜、苋菜梗、臭芋艿蓊,都是扔进臭坛子里,泡得臭臭的,捞出来吃,又鲜又臭。汪曾祺在《五味》里写道:除臭豆腐干外,面筋、百叶(千张)皆可臭。蔬菜里的莴苣、冬瓜、豇豆皆可臭。冬笋的老根咬不动,切下来随手就扔进臭坛子里。——我们那里很多人家都有个臭坛子,一坛子“臭卤”。腌芥菜挤下的汁放几天即成“臭卤”。臭物中最非凡的是臭苋菜杆。看看这一坛子臭卤,可见臭菜也是泡出来的。
泡菜以外,各地的咸菜也是各领风骚。宜宾芽菜,担担面中若是没有此物,就可以斥责老板欺世盗名不正宗。东北的酸菜,靠着“翠花,上酸菜”让全国人民熟知。萧山的萝卜干,让“吃三年萝卜干饭”成了学徒的代名词。广东的梅菜蒸肉饼,则是东家款待伙计的上等好菜。咸菜和学徒可谓渊源极深。
绍兴的霉干菜,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随处可见,慈母的包裹,文豪的《风波》,家乡风物,都缺不了一碗乌黑发亮的霉干菜。杨绛先生在纪念她父亲的文章里写,她听父亲讲了叫花子烤叫花鸡的故事,就和弟妹偷了一只鸡蛋,用咸菜裹了,涂上泥,烤熟了,成为叫花蛋,有腌菜香。大学问家都和咸菜结过缘。而范仲淹“断齑划粥”,咸菜更是进了成语,和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一起,成为鼓励贫寒子弟发愤读书的动力,咸菜居功至伟。
咸菜中最著名的,怕是雪里蕻了。这个“蕻”字,借着雪菜肉丝的鲜美味道,不曾有人认错了这个生僻字,也少有人会写作雪里红,咸菜在这里又成了一字师。雪菜的不分南北,水土都服,让它比别种咸菜都来得普罗。在某地地方,咸菜指的就是雪菜。上海人说来一碗咸菜面,绝对不会有人误会,它准确无比的指向雪里蕻炒肉丝为浇头的阳春面。
雪菜炒肉丝,早成了经典菜式。记得有一年去杭州游玩,中午在一家小饭店吃饭,邻桌是一对金发碧眼的外国男女,大学生模样,点的菜就是一盘雪菜肉丝,下两碗白米饭,外加一瓶西湖啤酒。这两洋人还真会点菜,啤酒解乏又解渴,雪菜肉丝下饭又顶饥,穷学生在外,没有比这两样更好的了。而雪菜花样之多,也是数也数不过来:雪菜黄鱼汤、雪菜豆瓣汤、雪菜蒸百页、雪菜烧冬笋、雪菜毛豆子,雪菜蒸鳕鱼、油氽雪菜拌腰果、雪菜笋丝肉丝炒年糕……雪菜宜荤宜素,比较普通地代表了各种咸菜的特点,搭配鱼肉去腥去膻,搭配蔬素增鲜增味,甘当配角,又不掩本色。
咸能下饭,以前人家大都穷,常年都靠咸菜过活。曾经听过一个滑稽戏段子,讲一个父亲和两个儿子吃饭,没有菜,就让儿子看看屋梁上挂的一块盐巴,看一眼,吃一口。忽然大儿子叫起来,说阿弟看了两眼才吃一口,父亲说:咸煞伊!这三个字简直可笑可爱之极,语出惊人,发噱解颐,却又莫名心酸。
蓝紫青灰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春花织金 (7人喜欢)
- 2024年底,去云南看冬樱花(八)丽江到昆明 (8人喜欢)
- 2024年底,去云南看冬樱花(七)剑川 (2人喜欢)
- 2024年底,去云南看冬樱花(六)从海东到沙溪 (7人喜欢)
- 2024年底,去云南看冬樱花(五)南涧 (1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