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这样一个地方
找到这样一个地方记日记,不算太过公开,只有几个谈得来的好朋友关注,能理解这些心情涂鸦,明白我,足够了。开始不太喜欢微博了,他把一个人太过于迅速地暴露在这个庞杂的世界中。
还有两天就要离开,离开总是让人有些伤感,尤其是有一段不算太短的时间将你丢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尤其是这个就环境中的一切都已经变成一种习惯。其实在check BU的邮箱时,看到系统使用的指导信息,看到各种讲座信息和通知,突然心理很害怕,自己完全没有做好去这个环境生活、学习的准备,很多单词不认识,很多活动不了解究竟是什么性质,GZ这边的考试、论文也还剩下很多很多等待完成,压力一下子就增加到难以承载的地步。
我还是很喜欢传播学的,虽然我没有想过自己以后会完全做理论。当越来越需要思考未来的时候,我发现又陷入了同当年学文还是学理一样的矛盾中,适合做学术、适合去公司,那我到底去哪里呢?之前思考自己理想的生活是学术与实践四六开,原因很简单,我决不可以没有足够强大的物质基础支撑自己去旅行。这个问题也许在去香港回来后就有答案了吧。
下午和冰姐看到一则星座帖,说摩羯会单身到28岁,我觉得蛮可能的,因为有不少时间我会特别想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做只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但现实总是把人置于无奈的位置之上,容不得任性。
文青的生活挺自足的,没什么不好,也许以后我就单纯去做个文青。
在2010的最后日子里,很开心很幸运认识了一个人,其实我们很早就认识,却从来没有发现彼此有那么多巧合的交集,能互相理解,能说任何话,真好。
想找到这样一个人:在我心情不好、不想说话、封闭自己的时候,安静地坐在我身边,不需要语言,只要在身边,足够了,因为我知道你能理解我无声的一切。
尽可能多地完成论文,开始打点行李,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新生活,未来三天的日子。
在香港交换的日子里,尽力做到每天一篇交换日记。
还有两天就要离开,离开总是让人有些伤感,尤其是有一段不算太短的时间将你丢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尤其是这个就环境中的一切都已经变成一种习惯。其实在check BU的邮箱时,看到系统使用的指导信息,看到各种讲座信息和通知,突然心理很害怕,自己完全没有做好去这个环境生活、学习的准备,很多单词不认识,很多活动不了解究竟是什么性质,GZ这边的考试、论文也还剩下很多很多等待完成,压力一下子就增加到难以承载的地步。
我还是很喜欢传播学的,虽然我没有想过自己以后会完全做理论。当越来越需要思考未来的时候,我发现又陷入了同当年学文还是学理一样的矛盾中,适合做学术、适合去公司,那我到底去哪里呢?之前思考自己理想的生活是学术与实践四六开,原因很简单,我决不可以没有足够强大的物质基础支撑自己去旅行。这个问题也许在去香港回来后就有答案了吧。
下午和冰姐看到一则星座帖,说摩羯会单身到28岁,我觉得蛮可能的,因为有不少时间我会特别想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做只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但现实总是把人置于无奈的位置之上,容不得任性。
文青的生活挺自足的,没什么不好,也许以后我就单纯去做个文青。
在2010的最后日子里,很开心很幸运认识了一个人,其实我们很早就认识,却从来没有发现彼此有那么多巧合的交集,能互相理解,能说任何话,真好。
想找到这样一个人:在我心情不好、不想说话、封闭自己的时候,安静地坐在我身边,不需要语言,只要在身边,足够了,因为我知道你能理解我无声的一切。
尽可能多地完成论文,开始打点行李,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新生活,未来三天的日子。
在香港交换的日子里,尽力做到每天一篇交换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