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金凤
明月和金凤是我的两个表妹,她们都是舅舅的女儿,不过她们彼此之间并不认识。她们从未见过面,因为一个在天堂,一个在人间。
2009年夏天,金凤知道我回家了,高高兴兴就要到我家来玩。每次我一回家她就过来了,叫我给她讲作业,陪她看电视,吃零食。她今年11岁,下半年升入小学六年级。她爸妈和我爸妈都叫她去考绵阳的一所有名的小学,学习吃住都在学校里,学费贵得吓人。金凤只好硬着头皮去考,心里也没底,她老跟我说:“哥,我肯定考不上的。”
我便给她辅导功课,数学是她的弱项,我上大学之前,数学也折磨了我好多年。似乎大家对于金凤的考试都不抱希望,可我知道她很想真的考上了,这样周末就可以到我家来吃住两天。她爱吃我妈做的食物,每次来我家必大吃特吃,从起床开始一直吃到睡前。她竟也不胖,尽管这个假期在我家吃胖了十斤,还吵着叫我妈给她减肥。
她家是开馆子的,在江油的彰明镇,我的老家。八年前我家搬往江油城里,回老家的次数逐渐少了,高考过后,又搬到绵阳,回去就更少了。每次回去,舅舅定会给我做好吃的,我永远记得舅舅做的蒸肘子、红烧猪肺、回锅肉、凉拌鸡丝的味道,那真是人间极品,永生难忘的。
金凤好吃,该是遗传了他爸。舅舅是镇上有名的好吃嘴,哪里有新的好东西,他总迫不及待要尝鲜。舅舅却是一个瘦精精的人,长得高,眼小鼻小,在家排老三,众人叫他“冯三娃”。舅妈胖多了,这一胖一瘦,刚好综合出金凤来。金凤的个子在同龄人中是佼佼者了,她人眼看着往上长,儿童的衣服再穿不得了,行为举止似大人,可谓“小人精”。
她自小在馆子帮忙,端茶上菜,算账收钱,样样精道,凡事精打细算,一切以自家利益为主。那时我家在彰明镇,我读小学,金凤家的馆子就在我家楼下。她每天跑到我家来吃饭,有时一天三顿都在我家吃,问她:“你家就是开馆子的,不愁没吃的,为啥天天到我家来吃?”她说:“吃你家的不要钱,我家的是要卖钱的。”大人们说她自私,她就笑笑,很无辜的样子。大人们爱开她玩笑,因她从不计较和翻脸,大肚得很。
我甚少记起明月,大人们也几乎不再谈及她,她已经离开很久很久了,在另一个世界。可我偶尔,也仅仅是偶尔,翻开年代久远的记忆时,总觉得明月所在的那个世界离我们不远,不远。
看着金凤快活自在的样子,我心里很是宽慰。我不知道金凤的记忆中有没有明月的存在,那个她同父异母的姐姐,在她未出生之前就已经离开人世了。金凤是知道明月的,有次我妈和外婆无意中提起明月,我问金凤:“你知道明月的事吗?”她答道:“我知道,她已经死了。”她的头很低,语气轻弱,看不到脸上任何表情。我能觉察到她内心的不安,因我跟她是一样的心情,要是明月还在世,我又多了一个妹妹,金凤也多了一个陪她一起玩的姐姐。
1993年,明月出生,那年我5岁。明月的妈妈很漂亮,是外乡人,远嫁到这边来的。舅舅曾带我去过她家,舅舅骑自行车载我去,道路迂回,还要走上很长一段山路。两人相识不久就结了婚,婚后马上生了明月。舅舅学厨艺,舅妈又不喜欢带孩子,明月就由外婆带着。舅舅耍心大,整天在外吃喝玩乐,舅妈在家游手好闲,不愿做力气活,连做饭也懒得动手。他们跟外婆外公同吃住,舅妈跟外公合不来,常吵架,生起气来跑出家门,隔天才回家,也不管家里人到处去找她,问她去哪里了,就说去玩了。
舅舅和舅妈年轻,定不住性子。明月由外婆带着,他们也就放了心,更加不管不顾了。明月是个安静的孩子,不常哭闹,仿佛生下来就懂得为家里分忧。不到一岁,她就会叫人了。我有时放学后,先到外婆家里看看明月,跟她玩会。我可喜欢这个小妹妹了,只觉她娇小可爱,皮肤白嫩嫩的,就像一颗刚剥开壳的水煮鸡蛋,还发亮呢。
外婆家屋外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流过分隔成块的庄稼地。河水约莫一米深,我妈说他们小时候一到夏天就爱到河里洗澡玩水,水清澈凉爽,还能捉鱼呢。大人们一年四季在河边洗衣服洗菜,附近有几座小桥,桥身是预制板,直接搭在河两岸,人走在上面,咯噔咯噔响。外婆常在河边的石碑上洗衣服,不知年代的石碑上刻着字,也不知是什么人安置在这里。石碑面上光滑极了,外力的冲刷和摩擦让它换了新模样,踩在上面还真怕打滑。
大人们害怕小孩子独自到河边玩水,就是怕他们不小心踩滑了,落到河中去。明月刚学会走路那会,外婆无论做什么都把明月带在身边,明月也听话,还帮外婆做饭。舅妈在外疯,跟几个女的跑到市区唱歌跳舞,夜不归宿,舅舅也任由她,当初娶她就因为她长得漂亮,也不晓得娶个老婆回来干嘛,外公总骂他没出息,连个女人都管不住。
我家在镇上新修了房子,三层高的楼房,楼房后面是一个新规划的农贸市场。我妈见舅舅这样混究竟不是办法,便叫他开个馆子,正好学以致用,夫妻两人齐心协力,也好维持一个家。我家一楼有两个门面,舅舅很快就开起了馆子。
两人每天早上5点多就把门开开,卖米粉、包子、稀饭,中午卖中餐,客人络绎不绝,请了两个伙计,逢场,人手不够用,外婆也来帮忙,我也去帮着端菜,只觉得好玩。没过多久,不知是否两人厌倦了这种早起晚归的重复的生活,舅舅请了一个厨师坐镇店里,自己又下河坝跟群狐朋狗友打牌喝酒去了。舅妈更是出去一次玩个十天半月才回家,有人看见舅妈跟别的男人手挽手走在城里的大街上,舅舅将信将疑,质问舅妈,舅妈死不承认,还跟舅舅大吵大闹,哭着气着就又跑出去。这一走,比哪一次都久,舅舅也不去找她,似乎她走了他便可以更快活地过他的潇洒日子了。
明月两岁了,我教她写汉字,用从学校偷来的白色粉笔在水泥地上写“人”“水”“天”,她很快学会,我又教她写“明月”,她学会之后高兴地跑到外婆身边大声嚷道:“奶奶,我会写自己的名字了,哥哥教我的。”
明月的眼睛越长越水灵,圆圆的脸蛋上镶嵌着两个美妙的小酒窝,众人皆说明月长大一定比她妈漂亮。明月很听外婆的话,跟外婆很亲。一次我在学校跟人打完架不敢回家,躲到外婆家里,外婆一边给我洗脸一边对我说:“你和明月都是我带大的,你看明月多听话,多懂事,你浑得很,就不能安分点!”明月就站在不远处眨着眼静静看着我,手里拿着我脏脏的衣服,我对她做个鬼脸,她就“呵呵”笑起来。
那天,天空黑得早,深秋时节,凉风习习。我回到家见没人,就去外婆家。外婆家聚了很多人,家里人都在,还有舅舅的许多朋友。经过院子围墙,能听见他们吵杂的说话声,七言八语,听不清说什么。进了院子,没有人搭理我,见大家脸上神情凝重,我心里忐忑了一下。我自顾走到我妈身边,问她怎么了。我妈对我说道:“明月不见了。”
外婆呆在那里,愁眉紧锁,口中还一直念着:“都怪我没看好她,都怪我。”大家又寻去,田间、镇上街道、学校、河坝、养鱼池、东山脚下,地方找遍了,依旧无消息。我陪外婆坐在藤椅上,我不敢说话,也不敢动。外婆说要是我肚子饿了就自己到厨房找点吃的,中午还有些剩菜剩饭。我说我不饿。
这个世界一如往常地暗淡下去,入夜以后,北风呼啸,愈觉寒冷。北方的冷空气又要来了。外婆下午洗完一大堆衣服后觉得累了,就去屋里小睡一会,她叫明月看电视,不要出门玩。外婆一觉睡到6点,醒来发现明月不在家,连电视也关了,她就出去找,半天没找着,急着叫外公去找舅舅,她又上街找我妈。
外婆心里知道最坏的结果就是明月在河边玩耍不小心滑入河中,但她怎么都不愿想到这一层上去。舅舅带了一帮人打着手电筒沿着河边向下游寻去,沿河询问附近的人有没有看到一个两岁大的小女孩的身影。
一位老大爷听闻舅舅是来找失踪的女儿的,突然记起傍晚在河边的水草间打捞上一件小孩子的衣服,当下拿给舅舅看。一件橘黄色棉布外套,上面印有两只可爱的小白兔。天,这正是明月的衣服,是明月两岁生日,舅舅给她买的。舅舅惊慌失措,想着便要跳下河去寻明月,身边的人拉住了他,立即拿着这件衣服和舅舅回来。
外婆见到衣服立刻失声痛哭起来,我妈和小姨也伤心落泪了。大家沿着河一直走,边走边喊“明月”。外婆说,要把明月的魂给喊回来。那一夜,“明月”两字响彻黑暗的天空,遇风逝,遇云化。
我妈不让我跟去,她说这不是去玩。我只知道,小孩子落入那条河,是会死的,尽管流水不急不缓,但足以把一个孩子迅疾淹没。我和外婆外公留在家中,外婆整夜未眠,我忍不住倒在外婆身上睡过去了。
舅舅他们找了三天,没有找到明月的尸体。这条小河,流往涪江,流入长江,最后汇入大海。生命的路途这么短,这么长。
外婆一直责怪自己,怪自己太过马虎大意,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不是谁的错,但也随着外婆,也许,外婆这样心里才会好过一点,毕竟外婆跟明月那样亲。外婆把明月的所有东西都烧了,烧给另一个世界的明月。向着东山的方向,那里埋着老祖宗,愿老祖宗照顾好这个可怜的孩子。
好些天过后,舅妈突然回家了,据说是听到明月去世的消息才赶回来的。舅舅当即跟她离了婚,她没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但也无话可说。明月去世之后,舅舅性情大变,再也不跟朋友吃喝玩乐,他孤零零一个人,只顾专心做生意,仿佛这才真正长大成人。
1997年,舅舅遇到金凤她妈,当年结了婚,隔年金凤出生。
金凤亦是外婆带,外婆比任何时候都细心,绝不放心她跑到河边玩,去哪作甚都带上金凤。
金凤好带极了,她不挑食,病少,好睡眠,爱吃,胖嘟嘟的,是大家的开心果。她跟我格外亲,从小到大,她视我为她的“偶像”,一言一行,皆受到我的影响。她心思重,心智比大多数同龄人成熟,家里发生什么事她都要管,“小大人”一个。
外婆曾说,金凤和明月一样聪明,也都是懂事的孩子。我在金凤身上寻找明月的影子,可我实在想不起明月的面容来,过去这许多沧海桑田,世间换了模样,记忆风化了,何况是幼时的往事。我总又觉得明月与金凤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生命相续,不管路遥马亡,命运的长河流淌不休。就像天空中两颗靠得紧紧的星辰,它们的距离可以是好多光年,可是在我看,它们的距离很近,很近。
也许多年以后,当事人都已不在世,而我亦近至终途,但我仍会想起明月,不过忽然的须臾时光,永远的明月,永远的存在于另一个世界。此刻风轻云淡,记忆舒卷,生命浸幻成琉璃光景,绚烂夺目,凝铸成岁月的长河。
在世的,不在世的,都已成为美好。
于是我写下此文,是为:
水远山长,明月总相思;云卷花开,金凤在人间。
Slh 于 2009年10月
浙江 杭州
2009年夏天,金凤知道我回家了,高高兴兴就要到我家来玩。每次我一回家她就过来了,叫我给她讲作业,陪她看电视,吃零食。她今年11岁,下半年升入小学六年级。她爸妈和我爸妈都叫她去考绵阳的一所有名的小学,学习吃住都在学校里,学费贵得吓人。金凤只好硬着头皮去考,心里也没底,她老跟我说:“哥,我肯定考不上的。”
我便给她辅导功课,数学是她的弱项,我上大学之前,数学也折磨了我好多年。似乎大家对于金凤的考试都不抱希望,可我知道她很想真的考上了,这样周末就可以到我家来吃住两天。她爱吃我妈做的食物,每次来我家必大吃特吃,从起床开始一直吃到睡前。她竟也不胖,尽管这个假期在我家吃胖了十斤,还吵着叫我妈给她减肥。
她家是开馆子的,在江油的彰明镇,我的老家。八年前我家搬往江油城里,回老家的次数逐渐少了,高考过后,又搬到绵阳,回去就更少了。每次回去,舅舅定会给我做好吃的,我永远记得舅舅做的蒸肘子、红烧猪肺、回锅肉、凉拌鸡丝的味道,那真是人间极品,永生难忘的。
金凤好吃,该是遗传了他爸。舅舅是镇上有名的好吃嘴,哪里有新的好东西,他总迫不及待要尝鲜。舅舅却是一个瘦精精的人,长得高,眼小鼻小,在家排老三,众人叫他“冯三娃”。舅妈胖多了,这一胖一瘦,刚好综合出金凤来。金凤的个子在同龄人中是佼佼者了,她人眼看着往上长,儿童的衣服再穿不得了,行为举止似大人,可谓“小人精”。
她自小在馆子帮忙,端茶上菜,算账收钱,样样精道,凡事精打细算,一切以自家利益为主。那时我家在彰明镇,我读小学,金凤家的馆子就在我家楼下。她每天跑到我家来吃饭,有时一天三顿都在我家吃,问她:“你家就是开馆子的,不愁没吃的,为啥天天到我家来吃?”她说:“吃你家的不要钱,我家的是要卖钱的。”大人们说她自私,她就笑笑,很无辜的样子。大人们爱开她玩笑,因她从不计较和翻脸,大肚得很。
我甚少记起明月,大人们也几乎不再谈及她,她已经离开很久很久了,在另一个世界。可我偶尔,也仅仅是偶尔,翻开年代久远的记忆时,总觉得明月所在的那个世界离我们不远,不远。
看着金凤快活自在的样子,我心里很是宽慰。我不知道金凤的记忆中有没有明月的存在,那个她同父异母的姐姐,在她未出生之前就已经离开人世了。金凤是知道明月的,有次我妈和外婆无意中提起明月,我问金凤:“你知道明月的事吗?”她答道:“我知道,她已经死了。”她的头很低,语气轻弱,看不到脸上任何表情。我能觉察到她内心的不安,因我跟她是一样的心情,要是明月还在世,我又多了一个妹妹,金凤也多了一个陪她一起玩的姐姐。
1993年,明月出生,那年我5岁。明月的妈妈很漂亮,是外乡人,远嫁到这边来的。舅舅曾带我去过她家,舅舅骑自行车载我去,道路迂回,还要走上很长一段山路。两人相识不久就结了婚,婚后马上生了明月。舅舅学厨艺,舅妈又不喜欢带孩子,明月就由外婆带着。舅舅耍心大,整天在外吃喝玩乐,舅妈在家游手好闲,不愿做力气活,连做饭也懒得动手。他们跟外婆外公同吃住,舅妈跟外公合不来,常吵架,生起气来跑出家门,隔天才回家,也不管家里人到处去找她,问她去哪里了,就说去玩了。
舅舅和舅妈年轻,定不住性子。明月由外婆带着,他们也就放了心,更加不管不顾了。明月是个安静的孩子,不常哭闹,仿佛生下来就懂得为家里分忧。不到一岁,她就会叫人了。我有时放学后,先到外婆家里看看明月,跟她玩会。我可喜欢这个小妹妹了,只觉她娇小可爱,皮肤白嫩嫩的,就像一颗刚剥开壳的水煮鸡蛋,还发亮呢。
外婆家屋外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流过分隔成块的庄稼地。河水约莫一米深,我妈说他们小时候一到夏天就爱到河里洗澡玩水,水清澈凉爽,还能捉鱼呢。大人们一年四季在河边洗衣服洗菜,附近有几座小桥,桥身是预制板,直接搭在河两岸,人走在上面,咯噔咯噔响。外婆常在河边的石碑上洗衣服,不知年代的石碑上刻着字,也不知是什么人安置在这里。石碑面上光滑极了,外力的冲刷和摩擦让它换了新模样,踩在上面还真怕打滑。
大人们害怕小孩子独自到河边玩水,就是怕他们不小心踩滑了,落到河中去。明月刚学会走路那会,外婆无论做什么都把明月带在身边,明月也听话,还帮外婆做饭。舅妈在外疯,跟几个女的跑到市区唱歌跳舞,夜不归宿,舅舅也任由她,当初娶她就因为她长得漂亮,也不晓得娶个老婆回来干嘛,外公总骂他没出息,连个女人都管不住。
我家在镇上新修了房子,三层高的楼房,楼房后面是一个新规划的农贸市场。我妈见舅舅这样混究竟不是办法,便叫他开个馆子,正好学以致用,夫妻两人齐心协力,也好维持一个家。我家一楼有两个门面,舅舅很快就开起了馆子。
两人每天早上5点多就把门开开,卖米粉、包子、稀饭,中午卖中餐,客人络绎不绝,请了两个伙计,逢场,人手不够用,外婆也来帮忙,我也去帮着端菜,只觉得好玩。没过多久,不知是否两人厌倦了这种早起晚归的重复的生活,舅舅请了一个厨师坐镇店里,自己又下河坝跟群狐朋狗友打牌喝酒去了。舅妈更是出去一次玩个十天半月才回家,有人看见舅妈跟别的男人手挽手走在城里的大街上,舅舅将信将疑,质问舅妈,舅妈死不承认,还跟舅舅大吵大闹,哭着气着就又跑出去。这一走,比哪一次都久,舅舅也不去找她,似乎她走了他便可以更快活地过他的潇洒日子了。
明月两岁了,我教她写汉字,用从学校偷来的白色粉笔在水泥地上写“人”“水”“天”,她很快学会,我又教她写“明月”,她学会之后高兴地跑到外婆身边大声嚷道:“奶奶,我会写自己的名字了,哥哥教我的。”
明月的眼睛越长越水灵,圆圆的脸蛋上镶嵌着两个美妙的小酒窝,众人皆说明月长大一定比她妈漂亮。明月很听外婆的话,跟外婆很亲。一次我在学校跟人打完架不敢回家,躲到外婆家里,外婆一边给我洗脸一边对我说:“你和明月都是我带大的,你看明月多听话,多懂事,你浑得很,就不能安分点!”明月就站在不远处眨着眼静静看着我,手里拿着我脏脏的衣服,我对她做个鬼脸,她就“呵呵”笑起来。
那天,天空黑得早,深秋时节,凉风习习。我回到家见没人,就去外婆家。外婆家聚了很多人,家里人都在,还有舅舅的许多朋友。经过院子围墙,能听见他们吵杂的说话声,七言八语,听不清说什么。进了院子,没有人搭理我,见大家脸上神情凝重,我心里忐忑了一下。我自顾走到我妈身边,问她怎么了。我妈对我说道:“明月不见了。”
外婆呆在那里,愁眉紧锁,口中还一直念着:“都怪我没看好她,都怪我。”大家又寻去,田间、镇上街道、学校、河坝、养鱼池、东山脚下,地方找遍了,依旧无消息。我陪外婆坐在藤椅上,我不敢说话,也不敢动。外婆说要是我肚子饿了就自己到厨房找点吃的,中午还有些剩菜剩饭。我说我不饿。
这个世界一如往常地暗淡下去,入夜以后,北风呼啸,愈觉寒冷。北方的冷空气又要来了。外婆下午洗完一大堆衣服后觉得累了,就去屋里小睡一会,她叫明月看电视,不要出门玩。外婆一觉睡到6点,醒来发现明月不在家,连电视也关了,她就出去找,半天没找着,急着叫外公去找舅舅,她又上街找我妈。
外婆心里知道最坏的结果就是明月在河边玩耍不小心滑入河中,但她怎么都不愿想到这一层上去。舅舅带了一帮人打着手电筒沿着河边向下游寻去,沿河询问附近的人有没有看到一个两岁大的小女孩的身影。
一位老大爷听闻舅舅是来找失踪的女儿的,突然记起傍晚在河边的水草间打捞上一件小孩子的衣服,当下拿给舅舅看。一件橘黄色棉布外套,上面印有两只可爱的小白兔。天,这正是明月的衣服,是明月两岁生日,舅舅给她买的。舅舅惊慌失措,想着便要跳下河去寻明月,身边的人拉住了他,立即拿着这件衣服和舅舅回来。
外婆见到衣服立刻失声痛哭起来,我妈和小姨也伤心落泪了。大家沿着河一直走,边走边喊“明月”。外婆说,要把明月的魂给喊回来。那一夜,“明月”两字响彻黑暗的天空,遇风逝,遇云化。
我妈不让我跟去,她说这不是去玩。我只知道,小孩子落入那条河,是会死的,尽管流水不急不缓,但足以把一个孩子迅疾淹没。我和外婆外公留在家中,外婆整夜未眠,我忍不住倒在外婆身上睡过去了。
舅舅他们找了三天,没有找到明月的尸体。这条小河,流往涪江,流入长江,最后汇入大海。生命的路途这么短,这么长。
外婆一直责怪自己,怪自己太过马虎大意,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不是谁的错,但也随着外婆,也许,外婆这样心里才会好过一点,毕竟外婆跟明月那样亲。外婆把明月的所有东西都烧了,烧给另一个世界的明月。向着东山的方向,那里埋着老祖宗,愿老祖宗照顾好这个可怜的孩子。
好些天过后,舅妈突然回家了,据说是听到明月去世的消息才赶回来的。舅舅当即跟她离了婚,她没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但也无话可说。明月去世之后,舅舅性情大变,再也不跟朋友吃喝玩乐,他孤零零一个人,只顾专心做生意,仿佛这才真正长大成人。
1997年,舅舅遇到金凤她妈,当年结了婚,隔年金凤出生。
金凤亦是外婆带,外婆比任何时候都细心,绝不放心她跑到河边玩,去哪作甚都带上金凤。
金凤好带极了,她不挑食,病少,好睡眠,爱吃,胖嘟嘟的,是大家的开心果。她跟我格外亲,从小到大,她视我为她的“偶像”,一言一行,皆受到我的影响。她心思重,心智比大多数同龄人成熟,家里发生什么事她都要管,“小大人”一个。
外婆曾说,金凤和明月一样聪明,也都是懂事的孩子。我在金凤身上寻找明月的影子,可我实在想不起明月的面容来,过去这许多沧海桑田,世间换了模样,记忆风化了,何况是幼时的往事。我总又觉得明月与金凤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生命相续,不管路遥马亡,命运的长河流淌不休。就像天空中两颗靠得紧紧的星辰,它们的距离可以是好多光年,可是在我看,它们的距离很近,很近。
也许多年以后,当事人都已不在世,而我亦近至终途,但我仍会想起明月,不过忽然的须臾时光,永远的明月,永远的存在于另一个世界。此刻风轻云淡,记忆舒卷,生命浸幻成琉璃光景,绚烂夺目,凝铸成岁月的长河。
在世的,不在世的,都已成为美好。
于是我写下此文,是为:
水远山长,明月总相思;云卷花开,金凤在人间。
Slh 于 2009年10月
浙江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