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札记】存世和流傳
某一種古籍的存世和流傳問題,尤其是後者,太棘手了。
重讀李致忠《十三經注疏版刻略考》(這論文考博前讀了幾遍,這次爲了寫論文又找出來),談到阮刻十三經時是否能湊齊十一種宋刻十行本,文盲兄以前的博文中曾經根據長澤規矩也的考證,懷疑阮元搞到的是元代建本,李大人則根據國圖、上圖所收宋本諸經,認為阮元所見宋本,絕不止此。
我現在疑惑的是,如果一個學者既不是盧文弨顧廣圻這樣天天和善本泡在一起的人,也不和阮元這樣的有關係闊佬打交道,他要寫書的話,能看到、上手的本子,到底是些什麽本子?
前段時間問過一個問題,進而想:一般的士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到南三閣的四庫本?雖然規定是允許他們去鈔書的,但鑒於當代學人鈔書之種種障礙,我還是要持保留態度的。
另外王鱷(這是以前和破碗聊天的時候由於搜狗輸入誤字,給起的綽號兒,業內同學應該都能默會吧)這個目錄,小bug太多了,用他的資料的時候要先查證一下才可以。
先找資料去,坐守牛人賜教
蒙C師兄告知 http://www.iahs.fudan.edu.cn/Txt_Pro.asp?BigClassName=%CE%C4%CA%B7%BD%B2%CC%C3&SmallClassName=%BD%B2%CC%E2%DD%BC%BB%AA&ID=255
師兄說版本的問題要多讀序跋。誒我就是這個毛病,光翻了著錄就算數,懶得讀題跋。這點還是兌兌好。
南三閣的庫本,抄寫者確實很多。比如孫星衍、何夢華、張文虎etc。守山閣叢書就抄了很多。有一種鈔本叫做閣鈔本。(身為一個文獻同學居然不知道這種八卦,痛心疾首啊
重讀李致忠《十三經注疏版刻略考》(這論文考博前讀了幾遍,這次爲了寫論文又找出來),談到阮刻十三經時是否能湊齊十一種宋刻十行本,文盲兄以前的博文中曾經根據長澤規矩也的考證,懷疑阮元搞到的是元代建本,李大人則根據國圖、上圖所收宋本諸經,認為阮元所見宋本,絕不止此。
我現在疑惑的是,如果一個學者既不是盧文弨顧廣圻這樣天天和善本泡在一起的人,也不和阮元這樣的有關係闊佬打交道,他要寫書的話,能看到、上手的本子,到底是些什麽本子?
前段時間問過一個問題,進而想:一般的士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到南三閣的四庫本?雖然規定是允許他們去鈔書的,但鑒於當代學人鈔書之種種障礙,我還是要持保留態度的。
另外王鱷(這是以前和破碗聊天的時候由於搜狗輸入誤字,給起的綽號兒,業內同學應該都能默會吧)這個目錄,小bug太多了,用他的資料的時候要先查證一下才可以。
先找資料去,坐守牛人賜教
蒙C師兄告知 http://www.iahs.fudan.edu.cn/Txt_Pro.asp?BigClassName=%CE%C4%CA%B7%BD%B2%CC%C3&SmallClassName=%BD%B2%CC%E2%DD%BC%BB%AA&ID=255
師兄說版本的問題要多讀序跋。誒我就是這個毛病,光翻了著錄就算數,懶得讀題跋。這點還是兌兌好。
南三閣的庫本,抄寫者確實很多。比如孫星衍、何夢華、張文虎etc。守山閣叢書就抄了很多。有一種鈔本叫做閣鈔本。(身為一個文獻同學居然不知道這種八卦,痛心疾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