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霸道
昨天在flickr上看照片,被一张图所触动。
对角线式的构图,一个女人坐在列车似的场景中看书,取镜头的角度是仰视15度左右……心下稍稍有些震撼。因为那本不是一个常人所习惯的拍摄角度。
要知道,平日里我们拍照片往往是看到美丽的东西才跑去照。在摄影的过程中,完全是被动的。而就像是布列松所谓的“决定性瞬间”一样,摄影创作其实也是一个主动的创作行为。加加减减,我们很多时候是有权做主的。
那天跟小若聊天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通常来说我们画画是怎么画的呢?面对一张白纸,定位,造型,加调子,调整,加反光,再调整……而摄影呢?以我自己来说,看到好东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冲过去看这个东西在哪个位置比较好看,却根本忽略了物体在整个画面中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就好像是一个围着女人一直打转的男人一样,即使你对她再好,再用心。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气氛也不会达到融洽。还记得几年前和Emmy在广院聊天,印象很深的一句话就是:再强的女人也是欣赏男人的霸道的——不是不讲道理的霸道,而是一种让人折服的自我(舍我其谁)?大意吧,记不清了。
在取景器里的一切诚然不是受摄影师所操控,却实在地应该被当做元素和非主题来拍进画面里。一旦我们把主动权交给了物体,摄影其本身的意义也就被我们酱无意识地抛弃了——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局,有早早布下的局,也需要有破局的东西和力量。当所有的元素在画面中得到适当的和谐统一的时候,照片所传达出来的力量才能真正地触动人心。
写给自己的话——创作以前,先霸道起来。
对角线式的构图,一个女人坐在列车似的场景中看书,取镜头的角度是仰视15度左右……心下稍稍有些震撼。因为那本不是一个常人所习惯的拍摄角度。
要知道,平日里我们拍照片往往是看到美丽的东西才跑去照。在摄影的过程中,完全是被动的。而就像是布列松所谓的“决定性瞬间”一样,摄影创作其实也是一个主动的创作行为。加加减减,我们很多时候是有权做主的。
那天跟小若聊天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通常来说我们画画是怎么画的呢?面对一张白纸,定位,造型,加调子,调整,加反光,再调整……而摄影呢?以我自己来说,看到好东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冲过去看这个东西在哪个位置比较好看,却根本忽略了物体在整个画面中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就好像是一个围着女人一直打转的男人一样,即使你对她再好,再用心。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气氛也不会达到融洽。还记得几年前和Emmy在广院聊天,印象很深的一句话就是:再强的女人也是欣赏男人的霸道的——不是不讲道理的霸道,而是一种让人折服的自我(舍我其谁)?大意吧,记不清了。
在取景器里的一切诚然不是受摄影师所操控,却实在地应该被当做元素和非主题来拍进画面里。一旦我们把主动权交给了物体,摄影其本身的意义也就被我们酱无意识地抛弃了——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局,有早早布下的局,也需要有破局的东西和力量。当所有的元素在画面中得到适当的和谐统一的时候,照片所传达出来的力量才能真正地触动人心。
写给自己的话——创作以前,先霸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