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的滋味
也许是习惯了键盘与笔尖接触的噼里啪啦,于是,当拿起一根笔,让她与纸面进行摩擦的时候竟然有一种莫名的生疏。也许,是太习惯于适用字体的设置去让自己的敲击变得丰富了,却似乎忘记了:不同的笔尖,与书写的介质在接触的过程中那种细腻的不同:
铅笔,是嚓嚓的;
钢笔,渗入了纸面的细软;
而入木三分的毛笔,让人感受到的是力透纸背的滋味……
当我在美术馆,看到一位姓夏的画家用马克笔——一种对于我来讲通过在google中搜索才知道曾经也用过的笔——诠释民居的韵味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简简单单的线条的组合,原来就是风景,而颜料的铺陈,只不过是在骨架中增添些血肉罢了。
于是,我又重新拿起那支很久以前洗得干干净净的“KUKUMALU”的银色钢笔,开始去感悟那峰回路转的书写的滋味。
铅笔,是嚓嚓的;
钢笔,渗入了纸面的细软;
而入木三分的毛笔,让人感受到的是力透纸背的滋味……
当我在美术馆,看到一位姓夏的画家用马克笔——一种对于我来讲通过在google中搜索才知道曾经也用过的笔——诠释民居的韵味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简简单单的线条的组合,原来就是风景,而颜料的铺陈,只不过是在骨架中增添些血肉罢了。
于是,我又重新拿起那支很久以前洗得干干净净的“KUKUMALU”的银色钢笔,开始去感悟那峰回路转的书写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