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是诗歌
晚上读《人间的诗意》,前言中有这么一段话:“几乎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段诗意盎然的岁月,那是多愁善感、混沌初开的青春期,迷惘执着的深情,敏感纤细的心灵,仿佛只有诗歌才能诉说满腹的心思、书写对生活最初的感应。因而,每个年轻人天生就是诗人。”
迄今为止,我觉得自己的这么一段如诗歌的岁月,非初中三年生活莫属:
每天放学后都和同学在学校里打扑克牌,输的人,跑课室一圈或者几圈;
课间操和同学总跑到学校门外去吃那热气腾腾刚做好的粿条卷、韭菜粿;
初中某个暑假,吃康师傅方便面吃得太多,乃至我现在闻到方便面都想呕吐;
同桌因为班主任在她的日记里评语写了一个单词“Good”而高兴万分,我也开心;
曾经有段放学后,和同学在无人的教室里,写粉笔字,自我满足,因为那些字写得真不错;
无论自己怎么疯,学习都在班里前几名的,特别是数学(但怎知数学在升中考时却考砸了啊);
有个男同学经常跑到我前面坐,有的课还转过身来和我面对面坐,无奈我当时当他是位女性同学看待;
和两个女同学“结拜"姐妹,曾经觉得当姐姐的自己很了不起,冒着超级大雨给她送雨衣来(虽然这段友谊后来变得伤感);
和女同学整蛊过人,把白纸圈套在一起贴在一个女同学后背,谁知道下午她来上课的时候居然哭泣了,因为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吉利的;
周末或者暑假经常早上六点左右和同学去爬西湖山或者爬韩山师院的山,看中老年人跳舞,打羽毛球,摘多尼(学名桃金娘),不亦乐乎;
上音乐课的时候,自己在下面都是非常大声的歌唱,没有想到有次被音乐老师叫到台上和一个男生合唱《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可惜当时自己声音太小,怯场;
初中毕业那个暑假跟哥哥去一家私人电器工场打工,纯手工活,把几个零件组装而已,廉价劳动力。但那个月是我赚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100多元,当时觉得那钱特别多特别多;
初中经历过一次地震,同桌听到我说了一句“没有摇桌子”机敏的说了一句:地震啊!然后我们都匆忙从三楼跑下楼,当时下到楼下,我十分后悔怎么没有把书包也一起带下来呢;
暗恋一小学同学,初一时寄张贺卡给他,仅表祝福,但笨笨的自己不署名,后来把事件搞得非常大,惊动了两位母亲。现在回想起那个男同学已经模糊不清了,但是这份勇敢依然记得。。。。。。
这一段诗意盎然的岁月,是多愁善感、混沌初开的青春期,迷惘执着的深情,敏感纤细的心灵;开心欢快而无忧虑的美好三年。
【青春】 ---- 席慕蓉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著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席慕蓉的诗歌陪伴着我成长。
无论哪一首,诗里总透露着生命淡淡的忧伤之美,像小溪一样,平缓而满足。
她的诗篇以及散文又是纯粹的,只因她是一位著名画家。
她说过深刻的话是:
一直在努力做个循规蹈矩的人。
一直在努力做个不愿意循规蹈矩的人。
而我最欣赏的是徐志摩先生。他的真、才情、敢爱和活得自我。
先生曾这样写:「我想在冬至节独自到一个偏僻的教堂里去听几折圣诞的和歌,但我却穿上了臃肿的袍服上舞台去串演不自在的『腐』戏。我想在霜浓月澹的冬夜独自写几行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但我却跟著人们到涂蜡的跳舞厅去艳羡仕女们发金光的鞋袜。」
徐先生这句话和席慕蓉深刻的话是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道出了人生的无奈和矛盾。
读诗,是智慧的奇遇,灵光的闪耀,魂魄的悸动,无以言说的感动。
读诗,可以澡浴精神的尘埃,刺伤情感的平庸,点燃神奇的魅惑。
读诗,生命本是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