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马丁·弗里曼[杂志电视剧2010年12月上月刊(总243期)]
虽然热爱壁球,但是选择了演戏,身处娱乐行业却对五光十色的好莱坞毫无兴趣,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他总是随时保持警觉做好自己,无论别人怎么看,他问心无愧,因为他是最自由“Freeman”
【人物】马丁·弗里曼
14岁的放弃
如果不是14岁时的一个决定,那么[神探夏洛克](sherlock)中将不会有马丁·弗里曼(Martin John C. Freeman)的身影。马丁·弗里曼,1971年9月8日生于英国汉普郡,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五岁时父母离异,马丁跟随父亲生活,十岁时父亲因心脏病去世,年幼的马丁认为“我很好,我一点事都没有”,然而等他年龄渐长之后,才意识到没有父亲的日子多么艰难。他极有壁球天赋,曾经入选国家队,但当壁球由爱好变为工作,他逐渐失去了兴趣,并最终在14岁时放弃了这项运动。15岁时马丁加入特丁顿(Teddington)青少年剧团,正式开始了他的戏剧生涯。
“感谢上帝演技还是很有趣的。我已经超过20年没打壁球了,现在再打肯定会犯心脏病。”回忆起这段往事时,马丁如此表示。
马丁的荧幕初登场时在1997年的剧集[警察故事](The Bill)扮演一个小角色克雷·格帕内尔(Craig Parnell),随后陆续出演了几部电视剧和一部短片。在2000年的[布鲁瑟](Bruiser)中,马丁饰演了建筑工人、警察、考古学家和间谍等在内的各种角色,展现了他的喜剧天赋。2001年,马丁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角色——[办公室](Office)中的蒂姆·坎特伯雷(Tim Canterbury)。这部BBC的电视戏剧获得了艾美奖提名,并且获得了金球奖和英国电视学院奖,马丁饰演的蒂姆是一个行销代表,风趣、机智、机智,随遇而安,热烈又执着的爱慕者前台接待员丹恩(Dawn),并最终因为这份坚持而得到了丹恩的回应。马丁将这个角色诠释的十分成功,以至于在剧集播出后人们都以蒂姆来称呼他,同时为他带来了许多演出机会。但马丁并不高兴,因为这些递到他手上的剧本都是蒂姆型的人物,这位先生不希望被定位成蒂姆,他希望能够出演不同的角色。
2005年,马丁出演了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Galxy),扮演了主角阿瑟·登特(Arthur Dent )。电影的原著小说作者和编剧道格拉斯·亚当斯是一位具有疯狂幽默感的科幻小说作家,他塑造的那个倒霉地球人阿瑟,先后经历地球毁灭、外星人攻击、女友遭绑架等危机,最后还险些被两只老鼠切开脑袋!圆脸、皱眉、无奈的神情,马丁活脱脱就是那个保守又容易紧张的阿瑟,作为英国人,他懂得如何去展示原著中的英式黑色幽默。这个角色为马丁在好莱坞打开了知名度,让他头痛的是人们开始叫他“阿瑟”了。
约翰的选择
2010年的[神探夏洛克]使人们又一次将目光聚焦在马丁身上。对于这个现代版福尔摩斯中的华生医生,马丁有自己的见解:“新版中,夏洛克与约翰地位对等,约翰不止是夏洛克的助手,他在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部分吸引我接下这个角色的理由是,约翰是故事的讲述者,正如原著中那样。你能通过它的眼睛和语言体验那些冒险经历,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他是一名军医,刚从阿富汗战场回来——他严谨自律,可以在举手投足间决定人的生死。”2010年的华生医生确实与众不同,无论是他与夏洛克福尔摩斯的互动还是这个角色本身在剧中的表现,都证明这个华生与我们所熟识的那个华生不同;他不再只是一个助手,他是故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夏洛克需要华生,华生也需要夏洛克,故事在两个角色的碰撞和融合中展开,并逐渐走向高潮。
巧合的是,马丁的祖父服役于RAMC(英国皇家陆军军医队Royal Army Medical Corps),正巧也是华生医生服役的部门,而马丁的中间名就是John——也许他生来就是注定要演约翰·华生(John Watson)。在接演这个角色之前,马丁没有读过原作小说,但他喜欢巴兹尔·雷斯伯恩(Basil Rathbone)和杰里米·布雷特(Jeremy Brett)主演的改编电视剧。当他最初听说要将夏洛克搬到现代时,觉得“有点跑错时代了”,但在阅读剧本之后,他被精彩的情节吸引,接下了这个角色,并开始研究原著。对于将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搬到现代是否适合的质疑,马丁表现得信心十足:“柯南道尔的原作内涵丰富,支撑得起改编。”
演出华生对马丁来说十分愉快,他欣赏夏洛克的扮演者本笃·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将他们的合作形容为化学反应,“像融为一体那样,我们能明白彼此的想法”。
[神探夏洛克]第一季播出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只是英国,而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福尔摩斯热,就在与BBC签订了拍摄[神探夏洛克]第二季的合约后,马丁接到了来自著名导演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的邀约,邀他在新电影,《魔戒》系列的后续《霍比特人》中出演主角比尔博·巴金斯。由于已和BBC签约,马丁放弃了这个机会,同事放弃了高达七位数的片酬。但他仍是出演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最终他获得了这个角色,《霍比特人》剧组愿意配合[神探夏洛克]的进度进行拍摄。“尽管对于这个角色有许多的谣言和推测,但对我们来说,只有一个比尔博·巴金斯。”导演彼得·杰克逊说,“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很少有机会遇到一个演员是为一个角色而生的,马丁于我就是这样。他聪明、有趣、出人意料并且勇敢——正像比尔博一样,我真的很骄傲,能够宣布他就是我们的霍比特人。”其实,彼得·杰克逊很早就是表示过,非常想和马丁合作。
喜欢马丁的人很多,[神探夏洛克]的编剧史蒂文·莫法特(Steven Moffat)很欣赏的马丁,本笃也十分享受和马丁合作。本尼迪克特认为马丁并不像人们在[办公室]或其他喜剧中看到他出演的角色那样,而是一个严肃又不失有趣的人,他认为[办公室]的名气掩盖了马丁真正的才华。
工作狂的人生
"life is not all great, keep vigilant(人生无常,要随时保持警觉)",这是马丁的座右铭。在工作方面,马丁可说是一个“挑剔的工作狂”,翻翻马丁的履历,他自1997年正式登上荧幕以来已有50余部作品,仅在2009年久出演了三部电影,并且都担当主要角色。明年他将有20周用来拍摄[神探夏洛克],同时在空余时间拍摄《霍比特人》。出演如此多角色的同时,他也拒绝了许多角色,比起畅销作品,他更倾向于有艺术性和内涵的电影,他认为表演是一种艺术。马丁最满意的个人作品是2005年的剧集[罗宾逊](The Robinsons )和2007年的电影《夜巡》,后者由著名导演彼得·格林威那执导,讲述了荷兰画家伦勃朗的爱情和绘画生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是一部有些晦涩的电影,但对于马丁而言,这正是他想追求的。
私下的马丁是个典型的大不列颠人,严谨复古,热衷于收集Motown黑胶唱片,喜欢早期灵魂乐。他有自己独特的穿衣品味,绝对不会再牛仔裤上挂上亮闪闪的亮片,喜欢六十年代的剪裁和布料,认为现在的街头时尚就像刚学走路的小孩子,全身衣服松松垮垮,而厂家的大部分产品都让人看起来像强盗或者吸毒小青年。他经常不显山不露水地穿着名牌出街,他并不介意别人能不能认出他的衣服是名牌,这给他一种隐秘的满足感,虽然穿着的是名牌,但整体风格都显得十分随性,这正是马丁的独特气质。
他不喜欢好莱坞,2004年去好莱坞领取金球奖时他被吓坏了,“好莱坞就像外星球一样,那里的世界不适合我,我是个英国人,我如果会喜欢那里一定是我疯了。”他不喜欢和话多的人来往,也不热衷于参加圈中社交,与女友生了两个孩子之后他更喜欢待在家里,脾气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尖锐,但他仍旧对好莱坞避而远之。“我可以跟别人一样轻浮,但我不想靠名声吃饭。去参加娱乐圈活动就意味着我丧失了四个小时的家庭生活。如果有人大惊小怪,我只觉得他应该多出门走走,我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妄自尊大。”马丁如是说。虽然和女友同居多年并育有一子一女,但马丁不想结婚,也不信赖婚姻,这也许是童年经历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
父亲的过早离世使马丁对家族史所知甚少,后来在BBC制作的节目中他找到了家族的过去,他的曾祖父是一名才华横溢的盲人钢琴师,在他去世之后,是马丁的曾祖母肚子一人拉扯大了六个孩子。他的祖父是一名医疗兵,在无补给的情况下坚持救治伤员,在一次轰炸中身亡,死于敦刻尔克大撤退前几天——正是这种家族遗传的坚韧不拔使马丁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骄傲和倔强。他小时候患病导致髋骨软化,走路时有点跛,他说自己就像小蒂姆(Tiny Tim,狄更斯的《小气财神》中的角色,可怜的残障小孩),但不需要别人同情。尽管很讨厌被定型为某一角色,但也许是表演太出色了,马丁总是因为角色被人们记住。马丁知道他要什么,永远不会放弃,他有原则和骄傲,他是蒂姆,是阿瑟,是华生,更是马丁弗里曼。
文/昆喜乐 编辑/透明
【人物】马丁·弗里曼
![]() |
14岁的放弃
如果不是14岁时的一个决定,那么[神探夏洛克](sherlock)中将不会有马丁·弗里曼(Martin John C. Freeman)的身影。马丁·弗里曼,1971年9月8日生于英国汉普郡,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五岁时父母离异,马丁跟随父亲生活,十岁时父亲因心脏病去世,年幼的马丁认为“我很好,我一点事都没有”,然而等他年龄渐长之后,才意识到没有父亲的日子多么艰难。他极有壁球天赋,曾经入选国家队,但当壁球由爱好变为工作,他逐渐失去了兴趣,并最终在14岁时放弃了这项运动。15岁时马丁加入特丁顿(Teddington)青少年剧团,正式开始了他的戏剧生涯。
“感谢上帝演技还是很有趣的。我已经超过20年没打壁球了,现在再打肯定会犯心脏病。”回忆起这段往事时,马丁如此表示。
马丁的荧幕初登场时在1997年的剧集[警察故事](The Bill)扮演一个小角色克雷·格帕内尔(Craig Parnell),随后陆续出演了几部电视剧和一部短片。在2000年的[布鲁瑟](Bruiser)中,马丁饰演了建筑工人、警察、考古学家和间谍等在内的各种角色,展现了他的喜剧天赋。2001年,马丁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角色——[办公室](Office)中的蒂姆·坎特伯雷(Tim Canterbury)。这部BBC的电视戏剧获得了艾美奖提名,并且获得了金球奖和英国电视学院奖,马丁饰演的蒂姆是一个行销代表,风趣、机智、机智,随遇而安,热烈又执着的爱慕者前台接待员丹恩(Dawn),并最终因为这份坚持而得到了丹恩的回应。马丁将这个角色诠释的十分成功,以至于在剧集播出后人们都以蒂姆来称呼他,同时为他带来了许多演出机会。但马丁并不高兴,因为这些递到他手上的剧本都是蒂姆型的人物,这位先生不希望被定位成蒂姆,他希望能够出演不同的角色。
2005年,马丁出演了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Galxy),扮演了主角阿瑟·登特(Arthur Dent )。电影的原著小说作者和编剧道格拉斯·亚当斯是一位具有疯狂幽默感的科幻小说作家,他塑造的那个倒霉地球人阿瑟,先后经历地球毁灭、外星人攻击、女友遭绑架等危机,最后还险些被两只老鼠切开脑袋!圆脸、皱眉、无奈的神情,马丁活脱脱就是那个保守又容易紧张的阿瑟,作为英国人,他懂得如何去展示原著中的英式黑色幽默。这个角色为马丁在好莱坞打开了知名度,让他头痛的是人们开始叫他“阿瑟”了。
约翰的选择
2010年的[神探夏洛克]使人们又一次将目光聚焦在马丁身上。对于这个现代版福尔摩斯中的华生医生,马丁有自己的见解:“新版中,夏洛克与约翰地位对等,约翰不止是夏洛克的助手,他在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部分吸引我接下这个角色的理由是,约翰是故事的讲述者,正如原著中那样。你能通过它的眼睛和语言体验那些冒险经历,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他是一名军医,刚从阿富汗战场回来——他严谨自律,可以在举手投足间决定人的生死。”2010年的华生医生确实与众不同,无论是他与夏洛克福尔摩斯的互动还是这个角色本身在剧中的表现,都证明这个华生与我们所熟识的那个华生不同;他不再只是一个助手,他是故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夏洛克需要华生,华生也需要夏洛克,故事在两个角色的碰撞和融合中展开,并逐渐走向高潮。
巧合的是,马丁的祖父服役于RAMC(英国皇家陆军军医队Royal Army Medical Corps),正巧也是华生医生服役的部门,而马丁的中间名就是John——也许他生来就是注定要演约翰·华生(John Watson)。在接演这个角色之前,马丁没有读过原作小说,但他喜欢巴兹尔·雷斯伯恩(Basil Rathbone)和杰里米·布雷特(Jeremy Brett)主演的改编电视剧。当他最初听说要将夏洛克搬到现代时,觉得“有点跑错时代了”,但在阅读剧本之后,他被精彩的情节吸引,接下了这个角色,并开始研究原著。对于将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搬到现代是否适合的质疑,马丁表现得信心十足:“柯南道尔的原作内涵丰富,支撑得起改编。”
演出华生对马丁来说十分愉快,他欣赏夏洛克的扮演者本笃·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将他们的合作形容为化学反应,“像融为一体那样,我们能明白彼此的想法”。
[神探夏洛克]第一季播出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只是英国,而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福尔摩斯热,就在与BBC签订了拍摄[神探夏洛克]第二季的合约后,马丁接到了来自著名导演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的邀约,邀他在新电影,《魔戒》系列的后续《霍比特人》中出演主角比尔博·巴金斯。由于已和BBC签约,马丁放弃了这个机会,同事放弃了高达七位数的片酬。但他仍是出演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最终他获得了这个角色,《霍比特人》剧组愿意配合[神探夏洛克]的进度进行拍摄。“尽管对于这个角色有许多的谣言和推测,但对我们来说,只有一个比尔博·巴金斯。”导演彼得·杰克逊说,“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很少有机会遇到一个演员是为一个角色而生的,马丁于我就是这样。他聪明、有趣、出人意料并且勇敢——正像比尔博一样,我真的很骄傲,能够宣布他就是我们的霍比特人。”其实,彼得·杰克逊很早就是表示过,非常想和马丁合作。
喜欢马丁的人很多,[神探夏洛克]的编剧史蒂文·莫法特(Steven Moffat)很欣赏的马丁,本笃也十分享受和马丁合作。本尼迪克特认为马丁并不像人们在[办公室]或其他喜剧中看到他出演的角色那样,而是一个严肃又不失有趣的人,他认为[办公室]的名气掩盖了马丁真正的才华。
![]() |
工作狂的人生
"life is not all great, keep vigilant(人生无常,要随时保持警觉)",这是马丁的座右铭。在工作方面,马丁可说是一个“挑剔的工作狂”,翻翻马丁的履历,他自1997年正式登上荧幕以来已有50余部作品,仅在2009年久出演了三部电影,并且都担当主要角色。明年他将有20周用来拍摄[神探夏洛克],同时在空余时间拍摄《霍比特人》。出演如此多角色的同时,他也拒绝了许多角色,比起畅销作品,他更倾向于有艺术性和内涵的电影,他认为表演是一种艺术。马丁最满意的个人作品是2005年的剧集[罗宾逊](The Robinsons )和2007年的电影《夜巡》,后者由著名导演彼得·格林威那执导,讲述了荷兰画家伦勃朗的爱情和绘画生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是一部有些晦涩的电影,但对于马丁而言,这正是他想追求的。
私下的马丁是个典型的大不列颠人,严谨复古,热衷于收集Motown黑胶唱片,喜欢早期灵魂乐。他有自己独特的穿衣品味,绝对不会再牛仔裤上挂上亮闪闪的亮片,喜欢六十年代的剪裁和布料,认为现在的街头时尚就像刚学走路的小孩子,全身衣服松松垮垮,而厂家的大部分产品都让人看起来像强盗或者吸毒小青年。他经常不显山不露水地穿着名牌出街,他并不介意别人能不能认出他的衣服是名牌,这给他一种隐秘的满足感,虽然穿着的是名牌,但整体风格都显得十分随性,这正是马丁的独特气质。
他不喜欢好莱坞,2004年去好莱坞领取金球奖时他被吓坏了,“好莱坞就像外星球一样,那里的世界不适合我,我是个英国人,我如果会喜欢那里一定是我疯了。”他不喜欢和话多的人来往,也不热衷于参加圈中社交,与女友生了两个孩子之后他更喜欢待在家里,脾气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尖锐,但他仍旧对好莱坞避而远之。“我可以跟别人一样轻浮,但我不想靠名声吃饭。去参加娱乐圈活动就意味着我丧失了四个小时的家庭生活。如果有人大惊小怪,我只觉得他应该多出门走走,我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妄自尊大。”马丁如是说。虽然和女友同居多年并育有一子一女,但马丁不想结婚,也不信赖婚姻,这也许是童年经历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
父亲的过早离世使马丁对家族史所知甚少,后来在BBC制作的节目中他找到了家族的过去,他的曾祖父是一名才华横溢的盲人钢琴师,在他去世之后,是马丁的曾祖母肚子一人拉扯大了六个孩子。他的祖父是一名医疗兵,在无补给的情况下坚持救治伤员,在一次轰炸中身亡,死于敦刻尔克大撤退前几天——正是这种家族遗传的坚韧不拔使马丁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骄傲和倔强。他小时候患病导致髋骨软化,走路时有点跛,他说自己就像小蒂姆(Tiny Tim,狄更斯的《小气财神》中的角色,可怜的残障小孩),但不需要别人同情。尽管很讨厌被定型为某一角色,但也许是表演太出色了,马丁总是因为角色被人们记住。马丁知道他要什么,永远不会放弃,他有原则和骄傲,他是蒂姆,是阿瑟,是华生,更是马丁弗里曼。
文/昆喜乐 编辑/透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