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我喜欢小正太,鲜嫩的,朋友都知道我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喜欢十七八岁的男孩子,到二十几岁还是喜欢十七八岁的男孩子,照这种情形发展下去可能到五十岁上还是喜欢十七八岁的男孩子,那些明明什么都不知道却一副什么都知道的神气,格外莽撞格外勇敢又有点装的男孩子。
但我喜欢和年长的人相处,无论男女。从学校到工作,年长我五岁到十岁之间的朋友比同龄的朋友还多,因为我喜欢仰望,我喜欢在他们做出一件很棒的事情时候想我到那个年纪会不会这样,他们对我来说是未来,不算太远却永远到达不了。
世界上没有换位思考这回事,身在某一个层面必然具备这个层面的思维方式,当你跻身更高的层面时,过去的一切都成了既成事实,只是事实而已,而你的思维和经验都已经在新的层面上运作。同理,我很努力地猜测那些年长的朋友出于什么样的思维来说出那些话做出那些事,却发现永远都想不通。而我看到现在说的一些话会想,三年前的我绝对说不出这些。
十年来我一直信奉一句话,现在的你所做的,决定了三年后你的生活。
这一年其实过得非常无聊,一个思考的空档期,无比长无比空虚,而我在这一年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写,用各种形状的文字来刷豆瓣、刷空间、刷博客、刷微博、刷饭否,甚至刷邮箱——写很多话保留一两天然后删掉。如此反反复复不过想确认一件事,即我自己到底在想什么。这是一个对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意义而对我自己非常危险的过程,很容易让人陷入一种疯狂的漩涡,我也不知道这一切是从哪天开始的,但一旦开始,似乎有一种结局的指向在冥冥中牵引着我一直走一直走。
高中毕业以前我一直牢记一个原则,不在任何非小说的文章中出现“我”这个字,因为这会限制一篇文章的场域和视角,即使日记,也尝试这样来写。
M说,手会代替你思考。
所以在不知不觉中看到自己写的东西流露出一个人拼命想要掩饰的真正内心,是一件惊悚而快乐到窒息的事。
连电脑里也积累了越来越多莫名其妙的文档,点开来只有一句话或者一段,如同一个人将自己撕碎拼贴在这个空间的角角落落,有疯狂的快感。写下来,忘记然后再次发现,删除,我,我,我,我,每一篇文字都在围绕这个字跳舞,别的什么都看不到。
这是2010年。
但我喜欢和年长的人相处,无论男女。从学校到工作,年长我五岁到十岁之间的朋友比同龄的朋友还多,因为我喜欢仰望,我喜欢在他们做出一件很棒的事情时候想我到那个年纪会不会这样,他们对我来说是未来,不算太远却永远到达不了。
世界上没有换位思考这回事,身在某一个层面必然具备这个层面的思维方式,当你跻身更高的层面时,过去的一切都成了既成事实,只是事实而已,而你的思维和经验都已经在新的层面上运作。同理,我很努力地猜测那些年长的朋友出于什么样的思维来说出那些话做出那些事,却发现永远都想不通。而我看到现在说的一些话会想,三年前的我绝对说不出这些。
十年来我一直信奉一句话,现在的你所做的,决定了三年后你的生活。
这一年其实过得非常无聊,一个思考的空档期,无比长无比空虚,而我在这一年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写,用各种形状的文字来刷豆瓣、刷空间、刷博客、刷微博、刷饭否,甚至刷邮箱——写很多话保留一两天然后删掉。如此反反复复不过想确认一件事,即我自己到底在想什么。这是一个对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意义而对我自己非常危险的过程,很容易让人陷入一种疯狂的漩涡,我也不知道这一切是从哪天开始的,但一旦开始,似乎有一种结局的指向在冥冥中牵引着我一直走一直走。
高中毕业以前我一直牢记一个原则,不在任何非小说的文章中出现“我”这个字,因为这会限制一篇文章的场域和视角,即使日记,也尝试这样来写。
M说,手会代替你思考。
所以在不知不觉中看到自己写的东西流露出一个人拼命想要掩饰的真正内心,是一件惊悚而快乐到窒息的事。
连电脑里也积累了越来越多莫名其妙的文档,点开来只有一句话或者一段,如同一个人将自己撕碎拼贴在这个空间的角角落落,有疯狂的快感。写下来,忘记然后再次发现,删除,我,我,我,我,每一篇文字都在围绕这个字跳舞,别的什么都看不到。
这是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