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用智慧炒股,我用信念炒股--郑刚
当你买入股票,最后“确认”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大多数人无非是想:如果这个股票涨了,我能赚多少钱?如果跌了,我会亏多少?这个股票能不能涨啊,还能涨多少啊,到底好不好啊,等等之类的。较为专业的人,也就是在思考:如果涨了我怎么办;如果跌了我又如何办。总结起来,就是贪婪和恐惧的心理交替。
当我们决定买入该股票之前,我们是否设定了买入的条件。否则,我们凭什么买入一个股票,我们买入一个股票的理由是什么,条件是什么?如果我们是糊里糊涂地买入股票,那么又凭什么指望赚钱呢?如果我们买入股票有了明确的条件,那么,卖出股票的条件,其实也自动出来了。(如果你的买入条件和卖出条件没有对称性统一性,那么就说明你的买卖条件设定有不当之处,这是技术技巧问题,不在这里谈论。)例如,价值投资者对股票进行估值,当股价低于估值的时候就买入,这就是买入条件。同时就出来卖出条件了,那就是:当股价高于估值就卖出。趋势交易者,当上升趋势启动突破就买入,这就是买入条件;那么,当下降趋势确立就卖出,这就是卖出条件。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己明确的买卖股票的条件,一旦买入条件确立,卖出条件就应当同时确立。
当我们买入股票最后“确定”的时候,卖出条件其实就确定了。在“确认”的同时,实际上就包含了我对股票的承诺,那就是:该股票既然买入了,就死守到卖出点条件。这个承诺是理所当然的,不应该轻易改变的。买入股票之后,无论该股票是涨是跌、是让我赚钱了还是让我亏损了、无论是大家都看好还是大家都看空它、或者该股票的走势好看不好看、还是该股票走的慢还是快、或者该股票拉升还是横盘、等等,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对股票的承诺。买入股票之前,对股票应当进行仔细分析揣摩和对敲,不要轻易动手。通过基本面、技术面、等等分析,通过对照自己的炒股原则方法和风格取向,最后决定是否真的买入。买入的策略,是一次性买入还是分批建仓,多少仓位,等等,这些都是买入之前需要考虑的。但是一旦买入操作结束并“确认”了,那么这前面做的一切就告一段落了,剩下的就是牢记自己对股票的承诺。当然,我对自己也有一个承诺,那就是严格遵循自己对股票的承诺。
炒股和做人做事,很多道理是相通的。西方婚礼上,神甫对新郎和新娘说:你愿意接受xxx为你自己的合法妻子么?并且愿意在未来的一生一世,爱护她超过爱自己吗?你能够向上帝承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灾难、无论她变成什么样子情况,都不离不弃、厮守终生、无怨无悔吗?当然,我们对待股票,没有必要像婚姻那么严重,毕竟轻重还是有差异的。但是,对待股票也不能过于轻率,我不要求自己买入股票之后就死守一辈子,或者死守10年,但是,我有个承诺,死守到卖出点条件。这一点,做得到么?在“确认”的时候,要问问自己。如果做得到,那就点“确认”;如果做不到,那就点“取消”。如果点了确认,就等待卖出点条件,在卖出点条件到来之前,我们为该股票操心担心生气失落或者兴奋高兴奢望等等情绪行为,有什么意义呢?很多人买入股票后问:这个股票到底好不好?还能涨么?还能涨多少?它就是不涨啊,它总在调整啊,它可能还要跌啊,它的消息不可靠啊,到底有没有潜力啊?投资者看着自己股票的走势K线图,不是痴就是呆,要么就是狂躁。等等这类问题,反映了投资者心理上没有“承诺”,没有信念。我们不能把股票当成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东西,对待它需要承诺。否则,一个股票凭什么就让自己赚钱呢?我们凭什么来到这个市场,敲几下键盘,100万就变成了120万呢?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么?
~~~当你的股票买入之后就是调整,根本不上涨,你是想到找个机会把该股票卖掉换入更好的股票,还是等到该股票到了卖出点条件割肉?
~~~当你买入股票之后赢利了,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该股票要跌,要大跌。你是趁现在还是赢利的时候把该股票卖掉,还是等到该股票大跌之后到了卖出点条件,然后割肉呢?
~~~当你的股票短期飙升,赢利很多了,眼看就是要开始横盘甚至调整了,你是趁高点卖出股票然后等到调整之后再买回来,还是因为没有到卖出点条件而痴痴地死守呢?
~~~当你的股票已经赢利很多了,而逻辑推测该股票如果到卖出点条件,那么股价会跌落好大一段。你是趁早了结你的股票,还是等到股价跌落很大一段之后到卖出点条件盈利大幅度缩水卖出呢?
~~~当你的股票明显是有潜力的股票,确认了或者有可靠消息告诉你该股票就是黑马,但是它目前到了卖出点条件,你是死守着反正能够赚钱的,还是因为卖出点条件的成立,而卖出该股票呢?
~~~当你买入股票之后,却发现有更好的股票,你是买入现在的股票换入更好的,还是等到自己的股票到了卖出点条件之后,活生生错失了那个看好的黑马股票?
回答以上的问题,我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答案前者,但是,我选择后者。我选择后者,似乎不近情理,但是混迹市场这么久,似乎也没有出什么问题。当我们智慧不能高人一等的时候,证券市场的成功,就靠信念了。
大多数人无非是想:如果这个股票涨了,我能赚多少钱?如果跌了,我会亏多少?这个股票能不能涨啊,还能涨多少啊,到底好不好啊,等等之类的。较为专业的人,也就是在思考:如果涨了我怎么办;如果跌了我又如何办。总结起来,就是贪婪和恐惧的心理交替。
当我们决定买入该股票之前,我们是否设定了买入的条件。否则,我们凭什么买入一个股票,我们买入一个股票的理由是什么,条件是什么?如果我们是糊里糊涂地买入股票,那么又凭什么指望赚钱呢?如果我们买入股票有了明确的条件,那么,卖出股票的条件,其实也自动出来了。(如果你的买入条件和卖出条件没有对称性统一性,那么就说明你的买卖条件设定有不当之处,这是技术技巧问题,不在这里谈论。)例如,价值投资者对股票进行估值,当股价低于估值的时候就买入,这就是买入条件。同时就出来卖出条件了,那就是:当股价高于估值就卖出。趋势交易者,当上升趋势启动突破就买入,这就是买入条件;那么,当下降趋势确立就卖出,这就是卖出条件。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己明确的买卖股票的条件,一旦买入条件确立,卖出条件就应当同时确立。
当我们买入股票最后“确定”的时候,卖出条件其实就确定了。在“确认”的同时,实际上就包含了我对股票的承诺,那就是:该股票既然买入了,就死守到卖出点条件。这个承诺是理所当然的,不应该轻易改变的。买入股票之后,无论该股票是涨是跌、是让我赚钱了还是让我亏损了、无论是大家都看好还是大家都看空它、或者该股票的走势好看不好看、还是该股票走的慢还是快、或者该股票拉升还是横盘、等等,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对股票的承诺。买入股票之前,对股票应当进行仔细分析揣摩和对敲,不要轻易动手。通过基本面、技术面、等等分析,通过对照自己的炒股原则方法和风格取向,最后决定是否真的买入。买入的策略,是一次性买入还是分批建仓,多少仓位,等等,这些都是买入之前需要考虑的。但是一旦买入操作结束并“确认”了,那么这前面做的一切就告一段落了,剩下的就是牢记自己对股票的承诺。当然,我对自己也有一个承诺,那就是严格遵循自己对股票的承诺。
炒股和做人做事,很多道理是相通的。西方婚礼上,神甫对新郎和新娘说:你愿意接受xxx为你自己的合法妻子么?并且愿意在未来的一生一世,爱护她超过爱自己吗?你能够向上帝承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灾难、无论她变成什么样子情况,都不离不弃、厮守终生、无怨无悔吗?当然,我们对待股票,没有必要像婚姻那么严重,毕竟轻重还是有差异的。但是,对待股票也不能过于轻率,我不要求自己买入股票之后就死守一辈子,或者死守10年,但是,我有个承诺,死守到卖出点条件。这一点,做得到么?在“确认”的时候,要问问自己。如果做得到,那就点“确认”;如果做不到,那就点“取消”。如果点了确认,就等待卖出点条件,在卖出点条件到来之前,我们为该股票操心担心生气失落或者兴奋高兴奢望等等情绪行为,有什么意义呢?很多人买入股票后问:这个股票到底好不好?还能涨么?还能涨多少?它就是不涨啊,它总在调整啊,它可能还要跌啊,它的消息不可靠啊,到底有没有潜力啊?投资者看着自己股票的走势K线图,不是痴就是呆,要么就是狂躁。等等这类问题,反映了投资者心理上没有“承诺”,没有信念。我们不能把股票当成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东西,对待它需要承诺。否则,一个股票凭什么就让自己赚钱呢?我们凭什么来到这个市场,敲几下键盘,100万就变成了120万呢?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么?
~~~当你的股票买入之后就是调整,根本不上涨,你是想到找个机会把该股票卖掉换入更好的股票,还是等到该股票到了卖出点条件割肉?
~~~当你买入股票之后赢利了,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该股票要跌,要大跌。你是趁现在还是赢利的时候把该股票卖掉,还是等到该股票大跌之后到了卖出点条件,然后割肉呢?
~~~当你的股票短期飙升,赢利很多了,眼看就是要开始横盘甚至调整了,你是趁高点卖出股票然后等到调整之后再买回来,还是因为没有到卖出点条件而痴痴地死守呢?
~~~当你的股票已经赢利很多了,而逻辑推测该股票如果到卖出点条件,那么股价会跌落好大一段。你是趁早了结你的股票,还是等到股价跌落很大一段之后到卖出点条件盈利大幅度缩水卖出呢?
~~~当你的股票明显是有潜力的股票,确认了或者有可靠消息告诉你该股票就是黑马,但是它目前到了卖出点条件,你是死守着反正能够赚钱的,还是因为卖出点条件的成立,而卖出该股票呢?
~~~当你买入股票之后,却发现有更好的股票,你是买入现在的股票换入更好的,还是等到自己的股票到了卖出点条件之后,活生生错失了那个看好的黑马股票?
回答以上的问题,我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答案前者,但是,我选择后者。我选择后者,似乎不近情理,但是混迹市场这么久,似乎也没有出什么问题。当我们智慧不能高人一等的时候,证券市场的成功,就靠信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