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逃生楼梯设计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
这是日本京都火车站的外立面。楼梯的设计是用于快速逃生时使用的。
我们国家如果也在地震多发区域,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减轻多少消防员的工作啊。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注解:
地震带的大地震发生方式有单发式和连发式之分。
单发式地震以一次8级以上地震和若干中小地震来释放带内积累的能量;
连发式地震在一定时期内以多次7~7.5级地震释放其绝大部分积累的能量。
地震带内显示的各种不同的地震活动性与该地带地壳介质性质、构造形式和构造运动强弱有关。地震带一般被认为是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地带。在各地震带内还划分出不同的区段,作为独立的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区域划分的统计研究单元。
另外还有一种是由于人为活动所引起,如三峡前的世上最大的水坝×××附近就曾因人为活动的因素而长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震源深度。
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P.S:我们处在连发式地震带,对于震中地区6-7级余震的发生仍要提高警惕。
这是日本京都火车站的外立面。楼梯的设计是用于快速逃生时使用的。
我们国家如果也在地震多发区域,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减轻多少消防员的工作啊。
![]() |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 |
![]() |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注解:
地震带的大地震发生方式有单发式和连发式之分。
单发式地震以一次8级以上地震和若干中小地震来释放带内积累的能量;
连发式地震在一定时期内以多次7~7.5级地震释放其绝大部分积累的能量。
地震带内显示的各种不同的地震活动性与该地带地壳介质性质、构造形式和构造运动强弱有关。地震带一般被认为是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地带。在各地震带内还划分出不同的区段,作为独立的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区域划分的统计研究单元。
另外还有一种是由于人为活动所引起,如三峡前的世上最大的水坝×××附近就曾因人为活动的因素而长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震中。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震源深度。
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P.S:我们处在连发式地震带,对于震中地区6-7级余震的发生仍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