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到火炬传递
开始觉得任何情感在这座城市的快节奏中是那样迅速的被吞并,第一次体会城市冷酷是那样不留痕迹。。。
随着三天默哀的过去,地震仿佛变为历史上某一天的记录。
它已经不是人们口中的话题,取而代之的是明后天的火炬传递。
人们开始研究交通管制路线图,讨论是做公交还是地铁来的安全。
悲伤情绪通过今天的过渡,明天要变得欢欣鼓舞。
天呐,地震是只有10天的连续剧?媒体是控制人们情绪的遥控器?
昨天我们还沉浸在要同灾区人民共患难的悲情中,明天将是张张怒放的笑脸。。。
地震在这座城市报道版面的减少,并不意味着灾区的同胞就开始过上有序的生活。
地震严重改变了地势山貌,它的可怖非亲临者是很难感同身受。
试想这座城市,明天突然一切都夷为平地,没有了亲人的影子,你和素未谋面的人一起住帐篷,食物和水是定量的。满大街跑的都在寻找亲人,你是什么感受?能露出笑脸迎接奥运圣火?
不可否认,奥运会是第一次在这个最多人口的国家举办,对国人是有历史意义。因此传递火炬被视为一项弘扬爱国情操的严肃政治任务。
之后一段时间的新闻报道得轮番上演,一面是火炬接力的高涨热情,一面是灾区流离失所,痛失亲人的后续画面--不觉很是讽刺?
默哀形式的表达是好的,但不能以此将地震画上句号,也不是要等到明年512才会被拿出来重新审视。
地震迫使很多的人的生活发生改变,尤其是经历过灾难的小孩子,他们的身心一定会改变,伴随他们的成长也会出现很多社会问题。
地震以后需要关注的问题更多,重建家园一定可以,而重建心理则是难题。
昨晚我梦到地震了,正睡在一个偏僻的农村房子里,突然被震醒,人物加我就三个,发现地被震开,房子成为孤地,没有后续。整个调子都是灰白的。
后来就醒了,心里有点毛,奇怪的梦!因为地震还有周遭最近一直很低落,想必是一种暗示。
不过512的大地震的确对我的内心有很大震撼,因为看了网上太多的文字,最简单直述的最让人感触万千
关于地震有关的孰是孰非的评论觉得很厌恶,目前的口水站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是某种情绪的表达。。。
真实被地震联系到的是最普通不过的人,他们流露的也只是朴实的感情,他们所做所为也只是想救亲人,即使已去也只是想再看一眼。。。
因为真实,真的很感动!
不像这座城市,看似美轮美奂,其实却那样假面而冷酷!
随着三天默哀的过去,地震仿佛变为历史上某一天的记录。
它已经不是人们口中的话题,取而代之的是明后天的火炬传递。
人们开始研究交通管制路线图,讨论是做公交还是地铁来的安全。
悲伤情绪通过今天的过渡,明天要变得欢欣鼓舞。
天呐,地震是只有10天的连续剧?媒体是控制人们情绪的遥控器?
昨天我们还沉浸在要同灾区人民共患难的悲情中,明天将是张张怒放的笑脸。。。
地震在这座城市报道版面的减少,并不意味着灾区的同胞就开始过上有序的生活。
地震严重改变了地势山貌,它的可怖非亲临者是很难感同身受。
试想这座城市,明天突然一切都夷为平地,没有了亲人的影子,你和素未谋面的人一起住帐篷,食物和水是定量的。满大街跑的都在寻找亲人,你是什么感受?能露出笑脸迎接奥运圣火?
不可否认,奥运会是第一次在这个最多人口的国家举办,对国人是有历史意义。因此传递火炬被视为一项弘扬爱国情操的严肃政治任务。
之后一段时间的新闻报道得轮番上演,一面是火炬接力的高涨热情,一面是灾区流离失所,痛失亲人的后续画面--不觉很是讽刺?
默哀形式的表达是好的,但不能以此将地震画上句号,也不是要等到明年512才会被拿出来重新审视。
地震迫使很多的人的生活发生改变,尤其是经历过灾难的小孩子,他们的身心一定会改变,伴随他们的成长也会出现很多社会问题。
地震以后需要关注的问题更多,重建家园一定可以,而重建心理则是难题。
昨晚我梦到地震了,正睡在一个偏僻的农村房子里,突然被震醒,人物加我就三个,发现地被震开,房子成为孤地,没有后续。整个调子都是灰白的。
后来就醒了,心里有点毛,奇怪的梦!因为地震还有周遭最近一直很低落,想必是一种暗示。
不过512的大地震的确对我的内心有很大震撼,因为看了网上太多的文字,最简单直述的最让人感触万千
关于地震有关的孰是孰非的评论觉得很厌恶,目前的口水站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是某种情绪的表达。。。
真实被地震联系到的是最普通不过的人,他们流露的也只是朴实的感情,他们所做所为也只是想救亲人,即使已去也只是想再看一眼。。。
因为真实,真的很感动!
不像这座城市,看似美轮美奂,其实却那样假面而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