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雅堂文集
昨天把《忠雅堂集校笺》完整地读完了。。。很有成就感。
首先要感谢某人,连图书馆都借不到的书,他就那样神奇地从床底下小心翼翼地翻了出来。“而且还是平装本。。。”这是他很得意的小小炫耀。
文集部分其实比诗集部分读得仔细。然后,诗集部分带给我的支离破碎的蔣士銓的形象,在文集部分被一点一点地缝补起来,最终拼凑成一个不见得那么完整和真实但是至少算个整体的形象。在得到这个形象的同时,我终于惊讶地发现,蔣士銓和袁枚是多么的不同。这个花了巨大篇幅赞扬孝、仁、义,以及贞节的男子,不晓得是怎样与袁枚一道喝酒聊天的。。。不过,我也仅仅是通过文章揣测而已。在他年谱的后期,悄悄地,毫不张扬地,出现了两个侧室——这就悄悄地颠覆了前半期伉俪情深、夫唱妇随的和谐场面。然而,这终究还是传统士大夫所能够接受的范畴。所以,我仍然想粗暴地草率地不负责任地认为,蔣士銓是一个传统的人。惟一不同的是,他富有才气,并且勇于在艺术上追求创新——我开始很好奇赵翼。
ps:蔣士銓的文章写的不错,很能打动人。我特别喜欢那些描写普通人的文字,简单的白描,却是精准的勾勒,而语气总是显得漫不经心,带着淡淡的幽默。比如,要赠金给友人之子,先嘿呦嘿呦把银子砸成五份,原因是——如果直接交给那个傻瓜,一定会被强盗一古脑儿搜了去的。我由此想到了《天下无贼》里的傻根。这样的文字,读着觉得亲切。倒是别人欣赏的赞扬忠勇之士的传文,我读了没有太多感觉。相比眼下在读的姚鼐的文章,不得不说,姚鼐的文字显得古雅多了。然而,正是因为古雅,所以显得隔膜;正是因为随意,所以显得亲切——把蒋划入性灵的范畴,果然还是有些道理的。
好吧,这日记是越来越罗嗦。每次看到有人阅读过我的日记,总觉得很抱歉,因为实在没有什么精辟的、独到的、深邃的见解,只有一个人的、范围狭窄的自言自语。嗯,我该试着学习一下,精炼。
首先要感谢某人,连图书馆都借不到的书,他就那样神奇地从床底下小心翼翼地翻了出来。“而且还是平装本。。。”这是他很得意的小小炫耀。
文集部分其实比诗集部分读得仔细。然后,诗集部分带给我的支离破碎的蔣士銓的形象,在文集部分被一点一点地缝补起来,最终拼凑成一个不见得那么完整和真实但是至少算个整体的形象。在得到这个形象的同时,我终于惊讶地发现,蔣士銓和袁枚是多么的不同。这个花了巨大篇幅赞扬孝、仁、义,以及贞节的男子,不晓得是怎样与袁枚一道喝酒聊天的。。。不过,我也仅仅是通过文章揣测而已。在他年谱的后期,悄悄地,毫不张扬地,出现了两个侧室——这就悄悄地颠覆了前半期伉俪情深、夫唱妇随的和谐场面。然而,这终究还是传统士大夫所能够接受的范畴。所以,我仍然想粗暴地草率地不负责任地认为,蔣士銓是一个传统的人。惟一不同的是,他富有才气,并且勇于在艺术上追求创新——我开始很好奇赵翼。
ps:蔣士銓的文章写的不错,很能打动人。我特别喜欢那些描写普通人的文字,简单的白描,却是精准的勾勒,而语气总是显得漫不经心,带着淡淡的幽默。比如,要赠金给友人之子,先嘿呦嘿呦把银子砸成五份,原因是——如果直接交给那个傻瓜,一定会被强盗一古脑儿搜了去的。我由此想到了《天下无贼》里的傻根。这样的文字,读着觉得亲切。倒是别人欣赏的赞扬忠勇之士的传文,我读了没有太多感觉。相比眼下在读的姚鼐的文章,不得不说,姚鼐的文字显得古雅多了。然而,正是因为古雅,所以显得隔膜;正是因为随意,所以显得亲切——把蒋划入性灵的范畴,果然还是有些道理的。
好吧,这日记是越来越罗嗦。每次看到有人阅读过我的日记,总觉得很抱歉,因为实在没有什么精辟的、独到的、深邃的见解,只有一个人的、范围狭窄的自言自语。嗯,我该试着学习一下,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