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5月1日起,各级政府机构必须执行信息公开规定。
在网络http://news.baidu.com/ 检索“政府信息公开”,发现各地政府部门都紧锣密鼓进行授课、讲座,讨论如何执行这个规定,因为公民可以将不公布信息的政府部门直接告上法庭。预计,类似物权法修订后的案例,公民状告政府部门不披露信息,会很快出现。
我去年在港大参加一个会议的时候,遇到在港大法律系念博士的原中大毕业生陈咏熙,他博士论文就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去年初已经颁布,但是中央给了各级政府部门一年多的时间准备实施,这也算是少有的。陈说,与欧美等国家的同类法例比较,中国在这个法律上的制定还比较超前,立法者大概也希望借此由下至上进行推动改革,打造有限政府,但是媒体上报道或民间的关注似乎并还不多。虽然像广州或上海等地都之前陆续有出台相关的地方法规,甚至上海曾有记者为此把规划局告上法庭,要求提供规划信息……只是地方性法规,执行的随意性太大,不如这个全国性的法规效力大。
我比较关注,政府部门是否有忐忑不安迎接这样一个条例?政务公开如何落实?
附录一个论文,里面的案例有限,说明了新闻行业一直以来深受委屈: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中国新闻传播业的意义 by 肖艳艳
2008年04月16日13:58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4110/113772/7128522.html
天问:季卫东--政治文明建设方兴未艾
2003年12月27日 08:52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31227/0852580074.shtml
就政治和法律方面的改革而言,有几项主要举动或新生事物值得注意和高度评价。第一是在去年底强调宪法权威之后法治国家的建构则更上一层楼;与此相关联,出现了公民以及律师建议对行政法规的合宪性进行立法审查、法官尝试扩大司法审查范围等积极的反应,也出现了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诉讼案件,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非常恰当的契机、突破口以及动力装置。第二是行政行为方式的合法化与合理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雷厉风行抗非典的过程中,一方面导入官员问责制和引咎辞职制,另一方面着手起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同时推动各部门转向服务式行政,有关步骤显得大胆而稳健。第三是对政协以及民主党派的定位进行了调整,并可望在宪政的框架内逐渐促成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新的良性互动。第四是中国共产党正在致力于自我改革、以身作则、通过推行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述职等方式推动党内民主化,进而带动国家整体的民主化。把以上内容归纳起来,就是违宪审查、有限政府、参政竞选、党内民主这四大改革,涉及了立法、司法以及行政之间等关系的调整。
以上四大改革都是制度性举措,但同时也不妨理解为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几个注脚。
在网络http://news.baidu.com/ 检索“政府信息公开”,发现各地政府部门都紧锣密鼓进行授课、讲座,讨论如何执行这个规定,因为公民可以将不公布信息的政府部门直接告上法庭。预计,类似物权法修订后的案例,公民状告政府部门不披露信息,会很快出现。
我去年在港大参加一个会议的时候,遇到在港大法律系念博士的原中大毕业生陈咏熙,他博士论文就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去年初已经颁布,但是中央给了各级政府部门一年多的时间准备实施,这也算是少有的。陈说,与欧美等国家的同类法例比较,中国在这个法律上的制定还比较超前,立法者大概也希望借此由下至上进行推动改革,打造有限政府,但是媒体上报道或民间的关注似乎并还不多。虽然像广州或上海等地都之前陆续有出台相关的地方法规,甚至上海曾有记者为此把规划局告上法庭,要求提供规划信息……只是地方性法规,执行的随意性太大,不如这个全国性的法规效力大。
我比较关注,政府部门是否有忐忑不安迎接这样一个条例?政务公开如何落实?
附录一个论文,里面的案例有限,说明了新闻行业一直以来深受委屈: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中国新闻传播业的意义 by 肖艳艳
2008年04月16日13:58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4110/113772/7128522.html
天问:季卫东--政治文明建设方兴未艾
2003年12月27日 08:52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31227/0852580074.shtml
就政治和法律方面的改革而言,有几项主要举动或新生事物值得注意和高度评价。第一是在去年底强调宪法权威之后法治国家的建构则更上一层楼;与此相关联,出现了公民以及律师建议对行政法规的合宪性进行立法审查、法官尝试扩大司法审查范围等积极的反应,也出现了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诉讼案件,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非常恰当的契机、突破口以及动力装置。第二是行政行为方式的合法化与合理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雷厉风行抗非典的过程中,一方面导入官员问责制和引咎辞职制,另一方面着手起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同时推动各部门转向服务式行政,有关步骤显得大胆而稳健。第三是对政协以及民主党派的定位进行了调整,并可望在宪政的框架内逐渐促成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新的良性互动。第四是中国共产党正在致力于自我改革、以身作则、通过推行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述职等方式推动党内民主化,进而带动国家整体的民主化。把以上内容归纳起来,就是违宪审查、有限政府、参政竞选、党内民主这四大改革,涉及了立法、司法以及行政之间等关系的调整。
以上四大改革都是制度性举措,但同时也不妨理解为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几个注脚。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57.2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928篇内容 · 873.5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76篇内容 · 22.2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35篇内容 · 21.9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24.0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953篇内容 · 227.0万次浏览
- 万物皆可邪修422篇内容 · 30.6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830篇内容 · 148.2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