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见济给《完全人格改造》写的序
这个人是我见过说话最实在的,实在到不给弱者虚假的希望,他之前那本《完全XX手册》写得很棒,不管实用性上还是语言的风趣性上,包括那些拿死人开的刻薄玩笑和真诚的自嘲,你也不得不承认,其实都是大实话。
既然有人铁了心不愿意活了,与其说些“活着总有希望,加油吧!”却无法感同身受的漂亮话,不如教给那人怎么死不会那么疼,于是他写了《完全XX手册》。如果不开心却还想苟且的活着,实在受不住的时候就去吃药吧,于是他写了《完全人格改造》=____=
我低调的把它的TXT版本存在移动硬盘了,即使我不想死也不吃药,我也愿意收藏他的书。
==========================================================================
《完全人格改造》序
1本书是提供除了自杀以外,尚有其他方法可以快乐地生存的实用书。
2为了快乐地生存下来,在此介绍如何控制脑部操作与改变人格及性格的方法。
3改变人格上,大致可以朝三个方向进行。即“使之振奋精神”,“使之开朗化”,“使之稳定性情”(此三方向可以座标轴来表示。另外,苦于无法振奋精神的人,不在少数,因此更应该特别致力于此方向)。
4控制脑部操作的方法,有“药物控制法”,“洗脑法”,“心理治疗法”等等。
然而,为何达成快乐生活的最佳方法,必须朝改变人格,性格的方向努力呢?
首先从笔者个人的体验开始说起,比较容易让读者明了。
笔者从开始服用精神用药起,至今已历时十三年。换言之,笔者已经持续十三年的时间,前往精神科门诊求诊。
开始服用药物源于大学联考迫在眉梢之际,每天焦躁不安,无法让心情平静下来的时期。当时原本认定是自己的性格使然,同时也悲观地认为如此性格,将伴随自己一生。
有一天在某个机会里,服用抗焦虑剂,转瞬间原本的不安情绪,竟奇迹般地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稳定平和的性格”,同时所有的烦恼也一并消失,让笔者深感不可思议致极。
从今以后,笔者开始前往精神科求诊,取得各式各样的精神用药,并且也学会因应各种状况,灵活运用性格的改变,呈现不同的面貌。有时候服用抗忧郁剂,让自己的性格“开朗化”,有时候服用抗焦虑剂,让自己变成“性情稳定之人”,有时候则服用精神赋活剂,让自己变成“精神百倍之人”。如此一来,麻烦的“人际关系” ,也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
例如三年前出版“完全自杀手册”时,在电视上宽展的节目中,受到极大的争议,笔者也数度出席节目中。当时有些朋友问笔者:“节目中如此被质问,为何还能笑脸迎人?“笔者的回答是:”因为吃了很多抗忧郁剂啊。“所以无论被别人如何议论,仍然能保持微笑。
当然刚开始利用药物改造自己性格时,十分介意自己呈现多重面具,而且往往无法弄清楚究竟哪一个是面具?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但是,后来顿悟到所谓“真实的自己”,根本不存在时,突然觉得豁然开朗。
原本认定自己是“属于○○性格的人”,即已把自己限制于○○性格中,仿佛为自己套上一付枷锁般,因此,要让自己快快乐乐地生存,首先必须挣脱开枷锁的束缚。
接下来还是继续笔者个人体验的话题。当“完全自杀手册”出版后,笔者突然失去工作的动力。找不到任何动机,恢复工作的欲望。事实上,“完全自杀手册”出版前,笔者已经开始着手本书的企画,怎奈却突然失去一鼓作气完成本书的原动力。经过一年二年的长时间探索,不断地想找出振奋自己精神的方法,终于在九五年五月间,参加自我开发研讨会。从自我开发研讨会返家后,突然开始着手本书的著作。
加上使用振奋精神的药物,及接受他人催眠法的助力,同时也配合自己催眠法的提神作用,大约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笔者本着无比的精力与旺盛的企图心,猛烈地阅读各方相关书籍,加以取材,书写原稿。
再那段时间里,偶尔也产生“过热”(过热)的不协调感觉,于是笔者经由“心理治疗法”来做调节。
笔者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终于完成了本书。
大部分的人均认为“人格应该具有一致性”。因此无法接受改造人格的观念,终其一生为自己的既定人格所苦。
其实对于人格的改造,无须太过惶恐,只要能控制脑部的操作,任何人皆能简单地改造人格。因应各种状况,改造成适合当时情形的性格,不仅灵活掌握人际关系,而且对自己的工作及生活上,均助益匪浅。
如果坚持认为“一切要维持原状”的话,只会让自己被枷锁困得更深沉而已。确实一旦社会进入安定期之后,大家即朝着维持该安定系统而努力。此时大家对于社会的关心,并非如何改变社会,而是一味地担心社会问题,当自己无能力解决时,只能懊恼不已。
其实,倘若社会问题无法依个人能力来解决,那么就先将它搁置一旁吧。或许先从自己本身及周遭的事物开始思考较适合。
无论如何一定要让世界焕然一新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改变自己”。即使稍加操控一下脑部的运作,也能让自己眼中所见到的世界,仿佛脱胎换骨般地截然不同。
再则,就算平日的生活宛若身处地狱,也能因为自己的改变,而觉得一切似乎没有那么糟糕。
这个世界中,似乎充满了可有可无的“无关紧要的事。”例如,每天会遇到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及从电视与报纸上,也会得知一些无关紧要的讯息。甚至书店中所陈列的书籍,大部分均是无关紧要的书或杂志。
但是事实上,无论身处什么样的时代,总是会遇到一些事关重大却无法应付的情形。“该如何克服与让自己继续活下去”,也成为事关重大却无法应付的问题。
本书即说明面临上述危机时,该如何自处的方法,同时也说明如何将所面临的危机,视为“无关紧要的情形。”阅读完本书之后,将会发现“如何生存下去”一事,并非困难之事。同时也发现,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此不由得觉得一切变得更轻松。
既然有人铁了心不愿意活了,与其说些“活着总有希望,加油吧!”却无法感同身受的漂亮话,不如教给那人怎么死不会那么疼,于是他写了《完全XX手册》。如果不开心却还想苟且的活着,实在受不住的时候就去吃药吧,于是他写了《完全人格改造》=____=
我低调的把它的TXT版本存在移动硬盘了,即使我不想死也不吃药,我也愿意收藏他的书。
==========================================================================
《完全人格改造》序
1本书是提供除了自杀以外,尚有其他方法可以快乐地生存的实用书。
2为了快乐地生存下来,在此介绍如何控制脑部操作与改变人格及性格的方法。
3改变人格上,大致可以朝三个方向进行。即“使之振奋精神”,“使之开朗化”,“使之稳定性情”(此三方向可以座标轴来表示。另外,苦于无法振奋精神的人,不在少数,因此更应该特别致力于此方向)。
4控制脑部操作的方法,有“药物控制法”,“洗脑法”,“心理治疗法”等等。
然而,为何达成快乐生活的最佳方法,必须朝改变人格,性格的方向努力呢?
首先从笔者个人的体验开始说起,比较容易让读者明了。
笔者从开始服用精神用药起,至今已历时十三年。换言之,笔者已经持续十三年的时间,前往精神科门诊求诊。
开始服用药物源于大学联考迫在眉梢之际,每天焦躁不安,无法让心情平静下来的时期。当时原本认定是自己的性格使然,同时也悲观地认为如此性格,将伴随自己一生。
有一天在某个机会里,服用抗焦虑剂,转瞬间原本的不安情绪,竟奇迹般地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稳定平和的性格”,同时所有的烦恼也一并消失,让笔者深感不可思议致极。
从今以后,笔者开始前往精神科求诊,取得各式各样的精神用药,并且也学会因应各种状况,灵活运用性格的改变,呈现不同的面貌。有时候服用抗忧郁剂,让自己的性格“开朗化”,有时候服用抗焦虑剂,让自己变成“性情稳定之人”,有时候则服用精神赋活剂,让自己变成“精神百倍之人”。如此一来,麻烦的“人际关系” ,也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
例如三年前出版“完全自杀手册”时,在电视上宽展的节目中,受到极大的争议,笔者也数度出席节目中。当时有些朋友问笔者:“节目中如此被质问,为何还能笑脸迎人?“笔者的回答是:”因为吃了很多抗忧郁剂啊。“所以无论被别人如何议论,仍然能保持微笑。
当然刚开始利用药物改造自己性格时,十分介意自己呈现多重面具,而且往往无法弄清楚究竟哪一个是面具?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但是,后来顿悟到所谓“真实的自己”,根本不存在时,突然觉得豁然开朗。
原本认定自己是“属于○○性格的人”,即已把自己限制于○○性格中,仿佛为自己套上一付枷锁般,因此,要让自己快快乐乐地生存,首先必须挣脱开枷锁的束缚。
接下来还是继续笔者个人体验的话题。当“完全自杀手册”出版后,笔者突然失去工作的动力。找不到任何动机,恢复工作的欲望。事实上,“完全自杀手册”出版前,笔者已经开始着手本书的企画,怎奈却突然失去一鼓作气完成本书的原动力。经过一年二年的长时间探索,不断地想找出振奋自己精神的方法,终于在九五年五月间,参加自我开发研讨会。从自我开发研讨会返家后,突然开始着手本书的著作。
加上使用振奋精神的药物,及接受他人催眠法的助力,同时也配合自己催眠法的提神作用,大约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笔者本着无比的精力与旺盛的企图心,猛烈地阅读各方相关书籍,加以取材,书写原稿。
再那段时间里,偶尔也产生“过热”(过热)的不协调感觉,于是笔者经由“心理治疗法”来做调节。
笔者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终于完成了本书。
大部分的人均认为“人格应该具有一致性”。因此无法接受改造人格的观念,终其一生为自己的既定人格所苦。
其实对于人格的改造,无须太过惶恐,只要能控制脑部的操作,任何人皆能简单地改造人格。因应各种状况,改造成适合当时情形的性格,不仅灵活掌握人际关系,而且对自己的工作及生活上,均助益匪浅。
如果坚持认为“一切要维持原状”的话,只会让自己被枷锁困得更深沉而已。确实一旦社会进入安定期之后,大家即朝着维持该安定系统而努力。此时大家对于社会的关心,并非如何改变社会,而是一味地担心社会问题,当自己无能力解决时,只能懊恼不已。
其实,倘若社会问题无法依个人能力来解决,那么就先将它搁置一旁吧。或许先从自己本身及周遭的事物开始思考较适合。
无论如何一定要让世界焕然一新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改变自己”。即使稍加操控一下脑部的运作,也能让自己眼中所见到的世界,仿佛脱胎换骨般地截然不同。
再则,就算平日的生活宛若身处地狱,也能因为自己的改变,而觉得一切似乎没有那么糟糕。
这个世界中,似乎充满了可有可无的“无关紧要的事。”例如,每天会遇到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及从电视与报纸上,也会得知一些无关紧要的讯息。甚至书店中所陈列的书籍,大部分均是无关紧要的书或杂志。
但是事实上,无论身处什么样的时代,总是会遇到一些事关重大却无法应付的情形。“该如何克服与让自己继续活下去”,也成为事关重大却无法应付的问题。
本书即说明面临上述危机时,该如何自处的方法,同时也说明如何将所面临的危机,视为“无关紧要的情形。”阅读完本书之后,将会发现“如何生存下去”一事,并非困难之事。同时也发现,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此不由得觉得一切变得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