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之——何为岭南建筑
正在阅读最新出版的《岭南近现代优秀建筑·1949-1990卷》,石安海主编,主要操笔躬亲者林兆璋。
这本书写得实在,都是案例,然在案例中比其他虚论“派系风格”的书籍文章多了一点,就是从各个角度,讲述了每个建筑和它的建筑师的命运变迁。原来,近现代岭南建筑的重要作品与实现它们的关键人物,都与时势休戚相关。而南方政府的开明,行政决策者的信任支持,在当时对不拘一格的南方现代建筑风格之生成,更起到了相当积极的“沃土”作用。
“文化多元,宽容共存,多样杂陈。”
“不仅面对自然气候条件,而且追求人文历史、建筑与环境的兼容并蓄。。。”
话语很虚,却通过实在的成果及其故事,让我们看到一种根植于自由、现代思想的建筑设计风格,如何通过一栋又一栋建筑的生成,在南方的土壤从容扎根。
2010年12月11日续:
没写几句话,一不小心就搁下了。忙于实务,忙于杂务,还不时安慰自己说,就因为这样的工作状态,岭南才总是只有房子盖起来,没有话语传出来。真是不自量力呵,怎么能跟大师们类比呢。
昨天在广州歌剧院的小剧场参加了一个众星云集的研讨会,由某杂志社主办,由广州最成功的私营事务所承办,以庆贺后者以辉煌的成果走过它创业至今的第十个春秋。论坛很热闹,听完却感到遗憾,在济济一堂的明星建筑师对话会里,还是没有听到咱南方的设计精英发出powerful的声音。难道咱真的是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
回到这本书,看我们的前辈是怎么一钉一铆地做建筑,没有一点浮夸的气味,就看着一个个作品怎么被雕琢出来。有几个小标题,在阅读过程中浮出来,先记在这里:
文化公园:平凡建筑·大师荟萃
“臭牡丹”的坚持:“自由思想,独立人格”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大师的平常心
这本书写得实在,都是案例,然在案例中比其他虚论“派系风格”的书籍文章多了一点,就是从各个角度,讲述了每个建筑和它的建筑师的命运变迁。原来,近现代岭南建筑的重要作品与实现它们的关键人物,都与时势休戚相关。而南方政府的开明,行政决策者的信任支持,在当时对不拘一格的南方现代建筑风格之生成,更起到了相当积极的“沃土”作用。
“文化多元,宽容共存,多样杂陈。”
“不仅面对自然气候条件,而且追求人文历史、建筑与环境的兼容并蓄。。。”
话语很虚,却通过实在的成果及其故事,让我们看到一种根植于自由、现代思想的建筑设计风格,如何通过一栋又一栋建筑的生成,在南方的土壤从容扎根。
2010年12月11日续:
没写几句话,一不小心就搁下了。忙于实务,忙于杂务,还不时安慰自己说,就因为这样的工作状态,岭南才总是只有房子盖起来,没有话语传出来。真是不自量力呵,怎么能跟大师们类比呢。
昨天在广州歌剧院的小剧场参加了一个众星云集的研讨会,由某杂志社主办,由广州最成功的私营事务所承办,以庆贺后者以辉煌的成果走过它创业至今的第十个春秋。论坛很热闹,听完却感到遗憾,在济济一堂的明星建筑师对话会里,还是没有听到咱南方的设计精英发出powerful的声音。难道咱真的是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
回到这本书,看我们的前辈是怎么一钉一铆地做建筑,没有一点浮夸的气味,就看着一个个作品怎么被雕琢出来。有几个小标题,在阅读过程中浮出来,先记在这里:
文化公园:平凡建筑·大师荟萃
“臭牡丹”的坚持:“自由思想,独立人格”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大师的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