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志怪小说
Story 1
每天的午餐时间我都会到街对面的公园去透口气。眼看就要进入隆冬,公园里的人越来越少,只有我一点也不怕冷。干燥的树木味道总能让人恢复清醒,而蔚蓝的天色看上去又是那么亲近。
我最喜欢在一棵槐树下,背靠着树干闭目养神。这棵槐树独独地生在一片银杏树林的深处,树下铺满了黄叶。有时候一睁眼,会看见更远些的灌木丛中有一两个人影在晃动。有时候闭着眼,也会听见树叶脆裂的声音离自己越来越近。大部声音都是由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鸟儿发出的,它们在落叶的缝隙中跳来跳去,寻找过冬的食粮,或者从空中扔下一些小木棍和干树叶;如果不是鸟儿,那么我会看见一两个戴着毛线帽和手套的老人不慌不忙地从林间的小路上走过。
我又一次在槐树下闭目养神,甚至把一颗红色的金银木果实无聊地放进嘴里。远处的林地又传来了细碎的声音,声音越来越近,直至可以辨认出那是人的脚步。公园本来就不是我想像的那么冷清,在很远的地方,三两个票友还正在依依呀呀地唱着京剧。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有一个人走得离我那么近。我睁开眼睛,却没有抬头,低斜的视线尽头是一双男式运动鞋,我对这双红绿黄三色条纹鞋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却想不起来是在哪里见过。
我仍然低着头,紧靠着树干转过一个半圆,现在阳光刚好直射在我的脸上。每天的这个时候,我是很讨厌和人说话的,甚至与人对视一眼也会让我焦躁不安,可是那双可恶的鞋也跟了过来。他在看我,让我不得不抬起头。现在,我面前站着个穿着还算得体的男人。我的脑子有点空白,既没有飞速猜测各式可能,也没有竭力搜寻种种对策。那男人似乎在嗫嚅着什么,可是我完全听不进去;而我的上下唇紧紧地自锁着,发不出一点声音。
我突然想起自己还铺在树下的报纸,就猛蹲下来收拣,借以躲开对方的视线。他走远之前的最后一句话却顺利传入我的耳朵:你还怕人呐。
金银木丛的红色果实很多都干瘪了,我穿过它们朝公园门外走去,途中我一直回忆着自己到底是在哪里见过那双鞋,直到看见马路对面闪烁的红绿灯:我刚在公园卫生间的水池洗完手的时候,有一个人从背后不小心撞了我一下,三色条纹的鞋子就在匆忙的转身中映入了我的眼帘。
Story 2
看完王菲的演唱会,还得一个人穿城回家。地铁西大望路站出门右拐,过了通惠河桥,卖水果的摊贩越来越少,时间又是临近十一点,连车厢背后写着“北京残疾人”的电三轮都看不到一辆。不过,也不是所有的生意都在这个时候打烊,这要看我的运气了。
过了东郊车站,再走几步就是一个低矮的下穿隧道。隧道的这一头,不管日间还是傍晚都会有中年妇女蹲在人行道上,问你要不要光盘。我一直觉得那些妇女怀里紧抱的孩子体型是如此巨大,却还穿着开裆裤,围着黑乎乎的围嘴,以致每次经过她们的时候连我自己都觉得很吃力。当然她们的生意是从来不会做到隧道那一头去的,仿佛这地段本身有着自己隐秘的楚河汉界。
第一次遇见白狐,就是在隧道那头,当时把我吓得不轻。在隧道的那一头,紧挨着人行道的是一小截石梯,石梯依挡墙而建,通往一块地势较高的地方,那地方挤满了破破烂烂的棚户,干枯的丝瓜藤从锈迹斑斑的门上垂下来,在夜风中摇摇晃晃。人行道上昏暗的路灯像河水一样,刚好漫到石梯的尽头,再往上看去,就是无尽的黑暗。
那是还很炎热的一天,当我这样慢慢仰起头的时候,视线所及之处的黑暗却像被什么东西突然点亮了。一个发髻高耸的女人,身着雪白的长靴和短裙,外加一片桃红的抹胸,漫不经心拎着亮白色的长方小包。她将闪闪发亮的包链放得很长,包身几乎拖到脚踝。她的一半还浸在黑暗中,像是正要从楼梯上下来,又好像只是在原地摆动身体。我呆立了10秒,快步跑开了。
之后我就时不时会遇到这个女人。虽然看得不甚分明,但是随着季节慢慢过渡到冬天,她的抹胸外面渐渐多了个毛茸茸的坎肩,之后又披上了狐皮般的白色大衣。我总觉得她神秘中带着些吊诡,加上我自己的想象力,总是很容易就营造出一种稍显恐怖的感觉。
像今天这么晚,那些卖光碟的妇女早都不见了。我走进隧道的时候还在想,会不会再一次被突然出现的白狐惊吓。
出了隧道,我小心翼翼地抬起头,习惯性地望向楼梯尽头,黑暗中藏着的似乎全是宁静。我正暗中松一口气,却听见“哎”、“哎”两声干巴巴的叫喊,这喊声我好像听过。我收回视线,望向自己左手边的低矮柏树,看见一个白影正站在柏树旁边。
“跑什么跑?”当我再一次落荒而逃,身后响起一声粗糙的、似笑非笑的嗔怪。我忍不住回头张望,一眼就看见光滑的颈项上高高隆起的喉结。
每天的午餐时间我都会到街对面的公园去透口气。眼看就要进入隆冬,公园里的人越来越少,只有我一点也不怕冷。干燥的树木味道总能让人恢复清醒,而蔚蓝的天色看上去又是那么亲近。
我最喜欢在一棵槐树下,背靠着树干闭目养神。这棵槐树独独地生在一片银杏树林的深处,树下铺满了黄叶。有时候一睁眼,会看见更远些的灌木丛中有一两个人影在晃动。有时候闭着眼,也会听见树叶脆裂的声音离自己越来越近。大部声音都是由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鸟儿发出的,它们在落叶的缝隙中跳来跳去,寻找过冬的食粮,或者从空中扔下一些小木棍和干树叶;如果不是鸟儿,那么我会看见一两个戴着毛线帽和手套的老人不慌不忙地从林间的小路上走过。
我又一次在槐树下闭目养神,甚至把一颗红色的金银木果实无聊地放进嘴里。远处的林地又传来了细碎的声音,声音越来越近,直至可以辨认出那是人的脚步。公园本来就不是我想像的那么冷清,在很远的地方,三两个票友还正在依依呀呀地唱着京剧。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有一个人走得离我那么近。我睁开眼睛,却没有抬头,低斜的视线尽头是一双男式运动鞋,我对这双红绿黄三色条纹鞋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却想不起来是在哪里见过。
我仍然低着头,紧靠着树干转过一个半圆,现在阳光刚好直射在我的脸上。每天的这个时候,我是很讨厌和人说话的,甚至与人对视一眼也会让我焦躁不安,可是那双可恶的鞋也跟了过来。他在看我,让我不得不抬起头。现在,我面前站着个穿着还算得体的男人。我的脑子有点空白,既没有飞速猜测各式可能,也没有竭力搜寻种种对策。那男人似乎在嗫嚅着什么,可是我完全听不进去;而我的上下唇紧紧地自锁着,发不出一点声音。
我突然想起自己还铺在树下的报纸,就猛蹲下来收拣,借以躲开对方的视线。他走远之前的最后一句话却顺利传入我的耳朵:你还怕人呐。
金银木丛的红色果实很多都干瘪了,我穿过它们朝公园门外走去,途中我一直回忆着自己到底是在哪里见过那双鞋,直到看见马路对面闪烁的红绿灯:我刚在公园卫生间的水池洗完手的时候,有一个人从背后不小心撞了我一下,三色条纹的鞋子就在匆忙的转身中映入了我的眼帘。
Story 2
看完王菲的演唱会,还得一个人穿城回家。地铁西大望路站出门右拐,过了通惠河桥,卖水果的摊贩越来越少,时间又是临近十一点,连车厢背后写着“北京残疾人”的电三轮都看不到一辆。不过,也不是所有的生意都在这个时候打烊,这要看我的运气了。
过了东郊车站,再走几步就是一个低矮的下穿隧道。隧道的这一头,不管日间还是傍晚都会有中年妇女蹲在人行道上,问你要不要光盘。我一直觉得那些妇女怀里紧抱的孩子体型是如此巨大,却还穿着开裆裤,围着黑乎乎的围嘴,以致每次经过她们的时候连我自己都觉得很吃力。当然她们的生意是从来不会做到隧道那一头去的,仿佛这地段本身有着自己隐秘的楚河汉界。
第一次遇见白狐,就是在隧道那头,当时把我吓得不轻。在隧道的那一头,紧挨着人行道的是一小截石梯,石梯依挡墙而建,通往一块地势较高的地方,那地方挤满了破破烂烂的棚户,干枯的丝瓜藤从锈迹斑斑的门上垂下来,在夜风中摇摇晃晃。人行道上昏暗的路灯像河水一样,刚好漫到石梯的尽头,再往上看去,就是无尽的黑暗。
那是还很炎热的一天,当我这样慢慢仰起头的时候,视线所及之处的黑暗却像被什么东西突然点亮了。一个发髻高耸的女人,身着雪白的长靴和短裙,外加一片桃红的抹胸,漫不经心拎着亮白色的长方小包。她将闪闪发亮的包链放得很长,包身几乎拖到脚踝。她的一半还浸在黑暗中,像是正要从楼梯上下来,又好像只是在原地摆动身体。我呆立了10秒,快步跑开了。
之后我就时不时会遇到这个女人。虽然看得不甚分明,但是随着季节慢慢过渡到冬天,她的抹胸外面渐渐多了个毛茸茸的坎肩,之后又披上了狐皮般的白色大衣。我总觉得她神秘中带着些吊诡,加上我自己的想象力,总是很容易就营造出一种稍显恐怖的感觉。
像今天这么晚,那些卖光碟的妇女早都不见了。我走进隧道的时候还在想,会不会再一次被突然出现的白狐惊吓。
出了隧道,我小心翼翼地抬起头,习惯性地望向楼梯尽头,黑暗中藏着的似乎全是宁静。我正暗中松一口气,却听见“哎”、“哎”两声干巴巴的叫喊,这喊声我好像听过。我收回视线,望向自己左手边的低矮柏树,看见一个白影正站在柏树旁边。
“跑什么跑?”当我再一次落荒而逃,身后响起一声粗糙的、似笑非笑的嗔怪。我忍不住回头张望,一眼就看见光滑的颈项上高高隆起的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