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帐的意义
台账原是指摆放在台上供人翻阅的账簿,故名台账。久而久之,这个名词就固定下来,实际上就是流水账。
台账就是明细记录表。不属于会计核算中的账簿系统,不是会计核算时所记的账簿,它是企业为了加强某方面的管理、更加详细地了解某方面的信息而设置的一种辅助账簿,没有固定的格式,没有固定的账页,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尽量详细,以全面反映某方面的信息,不必按凭证号记账,但能反映出记账号更好。如在仓库管理中,详细记录了什么时间,什么仓库,进什么货,数量多少,出库多少,运往哪里等等。
事实上,就我今天痛苦的经历来看,台账就是一个提供方便的索引。当希望从汪洋的信息里面,专注于某一个方面,往往台账就可以提供最大的方便。就拿今天来说,有一笔专项资金分了几个物资采购项目。由于物资采购本身的延续性琐碎性,从合同的签订,到货物的收发,再到成本开支的核算,每一处都汇集了大量的信息。更让人发晕的,还在于成本开支中有些是几个项目集中结转的。由于在任何一个环节上,都没有一分完善的分项目台帐,如果想在这一片信息的海洋中真正理清几条项目的支出,或者从每个项目总共签了多少合同,然后推至出入库记录,再根据出库记录确认成本;或者干脆一个个的扒成本开支记账凭证,然后再按项目归集一下。无论哪条路,都叫人有点望洋兴叹的感觉。在流程上,货物收发根据合同签订情况完成,成本归集根据出库情况完成。假若在任何一个环节,有一份按项目来列示的明细记录表,都会容易许多。在合同签订上,分项目记录一下合同号、金额、签订时间、到货时间,就可以通过合同号链接到出入库记录,根据出库情况确定成本支出。在出入库上,分项目记录一下合同号、金额、入库时间、出库时间,就可以直接了解成本支出,同时根据合同号可以往流程上游追溯,根据出库时间可以往流程下游推演。在成本开支核算上,分项目记录一下凭证号、金额、合同号,也可以直接了解成本支出,同时根据合同号,链接到合同和出入库记录。
所以,在有一个逻辑链条,又有海量信息的情况中,要想更高效的按某种分类方法检索信息,就十分有必要建立至少包含一个链条结点信息的台账。也就是说,台账特别适合于在信息汪洋中进行专门管理的需要,就像词典的索引。平时稍微麻烦的记录几个字,日后会显著节约脑力体力,还能免除受到精神压力的折磨。
台账就是明细记录表。不属于会计核算中的账簿系统,不是会计核算时所记的账簿,它是企业为了加强某方面的管理、更加详细地了解某方面的信息而设置的一种辅助账簿,没有固定的格式,没有固定的账页,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尽量详细,以全面反映某方面的信息,不必按凭证号记账,但能反映出记账号更好。如在仓库管理中,详细记录了什么时间,什么仓库,进什么货,数量多少,出库多少,运往哪里等等。
事实上,就我今天痛苦的经历来看,台账就是一个提供方便的索引。当希望从汪洋的信息里面,专注于某一个方面,往往台账就可以提供最大的方便。就拿今天来说,有一笔专项资金分了几个物资采购项目。由于物资采购本身的延续性琐碎性,从合同的签订,到货物的收发,再到成本开支的核算,每一处都汇集了大量的信息。更让人发晕的,还在于成本开支中有些是几个项目集中结转的。由于在任何一个环节上,都没有一分完善的分项目台帐,如果想在这一片信息的海洋中真正理清几条项目的支出,或者从每个项目总共签了多少合同,然后推至出入库记录,再根据出库记录确认成本;或者干脆一个个的扒成本开支记账凭证,然后再按项目归集一下。无论哪条路,都叫人有点望洋兴叹的感觉。在流程上,货物收发根据合同签订情况完成,成本归集根据出库情况完成。假若在任何一个环节,有一份按项目来列示的明细记录表,都会容易许多。在合同签订上,分项目记录一下合同号、金额、签订时间、到货时间,就可以通过合同号链接到出入库记录,根据出库情况确定成本支出。在出入库上,分项目记录一下合同号、金额、入库时间、出库时间,就可以直接了解成本支出,同时根据合同号可以往流程上游追溯,根据出库时间可以往流程下游推演。在成本开支核算上,分项目记录一下凭证号、金额、合同号,也可以直接了解成本支出,同时根据合同号,链接到合同和出入库记录。
所以,在有一个逻辑链条,又有海量信息的情况中,要想更高效的按某种分类方法检索信息,就十分有必要建立至少包含一个链条结点信息的台账。也就是说,台账特别适合于在信息汪洋中进行专门管理的需要,就像词典的索引。平时稍微麻烦的记录几个字,日后会显著节约脑力体力,还能免除受到精神压力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