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住第一年》
“孤独有时候也并不是件太糟糕的事情,与嘈杂比起来,安静却孤独的生活仿佛还显得更妙一点,或许至少得有那么一段时间,几年的时间,一个人必须要自己生活着,才是对的,否则怎么能够听到自己的节奏。一旦它流淌出来,走在马路上,坐在地铁里,独自待着的时候,与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任何时候,它都会在那儿兀自发着自己的声音,这是属于你的声音,身体的一部分,不用再担心流失。” ——周嘉宁《一个人住第三年》
0
背着登山包,半夜到厦门的火车,提前定了青年旅舍的床位。在中介找了间房,房子在不见天路上,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开始住下来,装进睡袋里过夜。有一些清晨醒来,南普陀和尚诵经的声音传过来。
1
在大学路看中有绿色窗户的房间。每天晚上去海边散步,借着演武大桥的灯光收藏被海浪拍打上来的美丽贝壳。在闽南风书店买了许多旧书,一本一本摆满书柜。周末去图书馆不停的看书,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有时候渡船去鼓浪屿听音乐会,有时候船坞附近搭歌仔戏台。养了一株水仙,看着它一直到败了,春节回来把它弃在街口的垃圾桶里。突然有一天清晨,被街上的喧哗吵醒,马拉松的队伍。喜欢到船坞边坐着,靠着墙,睁着眼睛,一整个一整个的下午。
2
换了工作,从三楼搬到二楼,和房东阿婆的孙女交上了朋友。喜欢到书店走一走,一个架子一个架子看一遍,然后取下一本坐在台阶上。每天穿过蜂巢山路上的早市,过了八点城管来扫荡。夜深了沿着白城或者中山路方向跑步,回来洗个澡,开着手电看着书睡着。有一阵子,凌晨洗过澡穿着厚厚冬天的衣服沿着民族路的贝壳路灯唱歌、自言自语,然后坐在龙王庙前的椅子上一直想心事。
3
一年过去了,好像自己假设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生活着,作为参与者、也作为旁观者,更多的作为旁观者审视着自己的生活。以旅行的视观参考街道、人民、风土,越陷越深,无法自拔,才知道被骗了。那些对生活的所有尝试,好像幻影一样曾经支撑我梦的一切,只不过是烟雾罢了。我要拒绝成为自己假设的文学形象。
慢慢的有了一些朋友,却习惯一个人的时候沉默。开始害怕孤独、夜晚、下雨天,却喜欢宁静的地方,坐在太阳下,伴随某一种持续不断的旋律,闭上眼睛,想象世界变成某一种颜色。
最强烈的感情始终说不出来,想要占有你,却对自己说“我要试图忘记你”。
总有一天不会再有担忧的。 ——周嘉宁《一个人住第三年》
0
背着登山包,半夜到厦门的火车,提前定了青年旅舍的床位。在中介找了间房,房子在不见天路上,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开始住下来,装进睡袋里过夜。有一些清晨醒来,南普陀和尚诵经的声音传过来。
1
在大学路看中有绿色窗户的房间。每天晚上去海边散步,借着演武大桥的灯光收藏被海浪拍打上来的美丽贝壳。在闽南风书店买了许多旧书,一本一本摆满书柜。周末去图书馆不停的看书,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有时候渡船去鼓浪屿听音乐会,有时候船坞附近搭歌仔戏台。养了一株水仙,看着它一直到败了,春节回来把它弃在街口的垃圾桶里。突然有一天清晨,被街上的喧哗吵醒,马拉松的队伍。喜欢到船坞边坐着,靠着墙,睁着眼睛,一整个一整个的下午。
2
换了工作,从三楼搬到二楼,和房东阿婆的孙女交上了朋友。喜欢到书店走一走,一个架子一个架子看一遍,然后取下一本坐在台阶上。每天穿过蜂巢山路上的早市,过了八点城管来扫荡。夜深了沿着白城或者中山路方向跑步,回来洗个澡,开着手电看着书睡着。有一阵子,凌晨洗过澡穿着厚厚冬天的衣服沿着民族路的贝壳路灯唱歌、自言自语,然后坐在龙王庙前的椅子上一直想心事。
3
一年过去了,好像自己假设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生活着,作为参与者、也作为旁观者,更多的作为旁观者审视着自己的生活。以旅行的视观参考街道、人民、风土,越陷越深,无法自拔,才知道被骗了。那些对生活的所有尝试,好像幻影一样曾经支撑我梦的一切,只不过是烟雾罢了。我要拒绝成为自己假设的文学形象。
慢慢的有了一些朋友,却习惯一个人的时候沉默。开始害怕孤独、夜晚、下雨天,却喜欢宁静的地方,坐在太阳下,伴随某一种持续不断的旋律,闭上眼睛,想象世界变成某一种颜色。
最强烈的感情始终说不出来,想要占有你,却对自己说“我要试图忘记你”。
总有一天不会再有担忧的。 ——周嘉宁《一个人住第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