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 短评

最新
  • 0 热爱电影的人 2024-06-14 北京

    20240613鼓楼西

  • 3 Bork 2024-06-14 北京

    作為對經典性已得到充分評價的《邊城》的全新跨文類呈現,這部先鋒的環境話劇把握精當的方面是通過極簡的象徵物佈景(繩索+手寫吊牌),將河流推舉為《邊城》的核心意象:人事的生長依託並牽繫於河流,天保、船夫乃至翠翠父母身後亦皆歸於河流;河畔的人們經歷悲歡離合,而河流只是沉默流去。與河流同質地的繩索還被運用於表現行船;由繩子隔幕營建出的交叉蒙太奇段落亦令人驚艷。把握不太理想的方面,則同沈從文小說本身具有的去戲劇化傾向有關:在作家筆下的湘西世界中,人物從男男女女到生生死死似乎都十分尋常,蘊藏於恆常的天道及社會倫理極大的包容性和彈性當中,而劇作對陰差陽錯和“缺乏溝通而導致認知錯位的三角戀故事”的呈現,還是太激烈和偶發了些。此外,茶峒邊城的地域特性,僅通過小河訪得的幾支湘西民歌和刻意營造的水霧難以較好呈現。

  • 0 阿环 2024-06-13 北京

    挺欧洲风格的一部戏,极简的舞美、朴素的造型、抽象的表达方式,高级但不太符合我的口味,没有给《边城》这个故事带来太多“新东西”。旁白略多,一人分饰多角的手法和表演不错,形式上有不少可圈可点的设计(纸片河流、绳子船、布偶鸭子、手电火炬、绳子隔幕等我都很喜欢),音乐不错但不多。整体没有二刷的欲望。

  • 0 氧气是你oo0 2024-06-13 北京

    2024.6.13 鼓楼西,不太像环境戏剧,更像环境朗读,表现形式很喜欢,能在舞台剧中体验到交叉蒙太奇的手法。而且座位不同,进场顺序不同,看到的剧情也有一丢丢不一样,一切随机随缘。没读过《边城》也没看懂剧,但喜欢勇于实验、挑战创新的先锋精神,永远爱鲜活的、热烈的戏剧!

  • 0 estrella 2024-06-11 上海

    质朴的环境式,坐在第二排还被互动到了,i人惶恐了一下。观众学的歌出现在剧中间有那么一点突兀,不如返场唱唱就可以了。2024.5.25

  • 1 Andrea 2024-06-08 上海

    2024.5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讲故事的成分太多,以至于演员在“演”的部分跳进得太生硬,老船夫去世,翠翠一点儿波澜没有;大佬走后二佬巨变,可以巨变,但是省去了变化过程,配上两句说书人的台词,观众只看到一个莫名其妙的结果,也不能够及时共情。 演员台词一般呐,尤其开场多人同时说话,真一个人的词都听不进去。特别批评:本来边城的“专有名词”就很多,台词又不清楚。没看过原著的观众看了半场戏才知道大佬原来是大儿子的意思,还以为有个什么boss… 并不觉得这个说故事的壳子套上之后对叙事本身有什么推进作用,除了和观众多一点意义不大的互动。就当一个小说改话剧,即使没有观众的小水滴,没有上台互动,会深刻且绵长得多。 肢体和音乐表现力都是很高的,希望其他话剧多学习。(当然这不妨碍它舍弃这个说故事的壳子)

  • 0 云坡君 2024-06-08 上海

    挺新的形式,感觉演员的临时发挥能够让我感到戏剧的魅力。但边城本身的故事不在我本人的点上。

  • 1 杰西西卡 2024-06-08 上海

    0601 上话3F戏剧沙龙|非常沉浸,从出电梯的那一刻就进到了边城,走到了河边。布景简单,主要是由演员的形态和观众的想像创造出一整个场景,把小镇里的小故事演绎得生动又贴切。唯一有点出戏的点是演员们的京腔太浓重了,看着看着我就感觉是京郊的村里而不是湘西的茶峒。

  • 0 Ginkgo 2024-06-03 上海

    好喜欢舞美

  • 3 玉净瓶仙人掌 2024-06-02 上海

    01 绳的象征 导演露丝·康内尔(Ruth Kanner)对道具的理解很棒,尤其是绳子,值得一赏——绳子晾着是河流,撑着是渡船,乱了是心弦,收来收去就是忙活着。 渡船和河流质地相同、异面相交,象征着老船夫、翠翠与河流与渡船打交道的日子;用两身系于一线的牵拉翻覆表现渡河,象征着河险人小,为大佬和老船夫的死埋下伏笔。 02 关于水滴卡片和河流绳 入场后每位观众被邀请写下水滴卡片。这些卡片坠着短的细绳,并且将被系于“河流绳”这条大粗的长绳,每张卡片象征着水滴。这样一来,绳非绳,河非河,绳就是河,河不只是河。 在最初的那个端午,翠翠等不到老船夫,内心彷徨无助,天色黯淡,她(还有黄狗,二人一起)如连珠般念诵河流绳中的水滴卡片文字,错乱、呓语般的、怪梦般的无意识之流,既静谧又汹涌地,袭向观众。

  • 0 新感觉派 2024-05-31 浙江

    先锋(相对的,毕竟是残酷、质朴、环境戏剧等的滥觞,但很有分寸感,试图与傩戏融合)又有趣,举重若轻。

  • 2 黎慕 2024-05-30 浙江

    5.26午。能看出这部戏想做的「环境式」努力:从前厅名为序章的展览,到戏剧沙龙外的笛声,再到学唱民歌、对于「河流」的共建。戏剧沙龙变成一块小小的方地,绳索是船只,诗句是河水,茶峒只是一些石头。 并不确凿认为作品真正使边城的故事明晰:边城实际上是一个失落的故事,一个关于离别的恒常的故事。但因为在文本上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创造,以及只是使用了一点重复的手法强化情绪,所以无法从这一点上得到更多于原著的失落诗意。更多的改编发生在肢体、舞蹈和音乐的运用上,对此我的感受是:原始的音乐性和游乐互动,的确有直击人心的,简单、朴素的力量。

  • 1 后知后觉的斑马 2024-05-30 上海

    沉浸式就是个玩!热闹!在鼓楼西出品里也算中上。故事呈现并不是我喜欢的方式,大家都想当“好人”,忠于原著,说不上哪里差口气。 音乐剧居然不在唱段在配乐,作曲是小河,现场演奏的老师一个人顶一个戏班,口弦都有。老师到点下班甚至不等谢幕,有点可爱。 ps:环形舞台开到哪里全看运气,今天不太幸运一直在看背影[再见]要买就买C区 240517@上话

  • 0 睡魔 2024-05-27 上海

    没有很“环境”,也没有“音乐”。互动是好玩,但没有和文本形成很好的互文。请个编剧&戏剧构作吧。

  • 0 dragonthu 2024-05-26 上海

    据说莫扎特没去过土耳其,纯凭想象写出了土耳其进行曲。当然他是天才,所以曲子是经典,只是和土耳其没啥关系。这部边城也是这样,有一种外国人讲她想象中的中国故事的感觉,但本身质量也不够。

  • 0 老木头 2024-05-26 上海

    (7/10)可以体验一下。2024上海。

  • 1 明日晴曦 2024-05-26 上海

    不理解为什么设置这么多互动环节,很出戏,i人地狱。形式上花里胡哨的,叙事上有点拖沓,比较失望。

  • 0 浪浪山金牌卤虾 2024-05-26 上海

    沈从文用文字在读者面前铺开了一幅生活画,详细描绘了边城的生活里的方方面面。 有意思的是这部剧反其道而行之,简化了舞台和布景,用绳子和石块模拟边城的一切场景,强化了画里人的画外音,一举一动解说着画里的生活,仿佛这个故事是真的发生过,仿佛观众也是芸芸众生的一份子。 对演出印象最深的是渡船和河,小说里河水上总是晕起淡淡的水雾,这一方渡船渡过了大家的心思,在演出里全用绳子表现出来,绳子是河,挂着大家对河的解读,晃出了波光粼粼的不同心思,绳子是船,一船人边走边转动着绳子,撑起了一方渡船。 翠翠和二佬太符合角色形象了,可爱又扭捏的翠翠、帅气又率直的二佬、憨憨耿直的大佬太符合角色形象了,爷爷的表演可以说很惊艳了,明明不是爷爷的外表,演出了爷爷的气质,再夸一下黄狗,不经意的伸腿打滚,真的神似小狗。

  • 0 momo 2024-05-25 上海

    剧的形式设计蛮新颖的,演员的动作和歌声都很有感染力!就是台词经常听不清💔但是很有湘西的那种理想中的小城范儿。 特别是演员和声的时候很震撼

  • 1 五花小卷 2024-05-24 上海

    2024.05.24 @上话 大黄的模拟人生(不是)。形式上值得鼓励,是北方来的翠翠,读着课文的、小小小小的翠翠。不是心里那个湘西小城潮湿阴凉氤氲又摇晃的破碎的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
类型:
环境式音乐话剧
又名:
THE BORDER TOWN
导演:
露丝·康内尔(Ruth Kanner)
编剧:
演职人员:
王牧之 / 李嘉龙 / 吴腾波 / 康雨钿 / 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