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准粒子与粒子的一个困惑
来自: Confused&Lost(我思故我在)
有机(自旋)电子学里面, 在解释输运性质的时候,除了用到空穴(holes),还经常用到双极化子(bipolaron),极化子(polaron),电子空穴对(electron-hole pairs),激子(excitons)等准粒子。 那么用这些准粒子做出的解释和描述是不是都可以归根结底(转换)到用电子做出的解释和描述上面去? 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本人有强烈的强迫症,每次遇到空穴都把它想成电子跑掉之后留下的一个可以容纳一个电子的轨道(能级)。当一个人解释说某某半导体是空穴导电时,我都无法满足,总是想成电子在跑,只不过跑得很慢,所以看上去像是一个空穴在跑。所以当接触到那么多形形色色的准粒子时,尤其是描述他们的运动时,用他们来解释材料的输运机理以及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时,总是强迫自己往电子的运动上面去想。而且一直以为准粒子只不过是数学上面才存在的东西,或者说很多粒子的某种集体行为。而物理上面的本质,还是电子、离子、原子核、晶格等这些实际的物理图像。 最近跟别人讨论,原来人家都没区分粒子准粒子,电子也是准粒子。当说到某个准粒子(比如极化子,电子空穴对)时,哪怕是再复杂的存在形式,都把他们看成类似于电子的物理图像,一个点,有质量,电荷,自旋,动量……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
4949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想组个物理讨论小组有约的吗? (孤勇者)
- 引力是怎么产生的?如果物体会产生引力那么物体中的什么东西... (☘)
- 物理学的进化 (☘)
- 蹲个物理辅导老师 (疯狂星期四)
- 学术讨论|汽车额定功率问题 (SO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