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哲学家们关于女人的观点
恐惧与颤栗
关于苏格拉底有则小传说:一日,苏格拉底正在和弟子们高谈阔论,她的妻子桑蒂普嫌他整日游手好闲,总是带来麻烦,便当着弟子们的面对苏格拉底咆哮起来,说到激动处,一盆洗脸水迎面泼来,浇了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一个落汤鸡。弟子们面面相觑,苏格拉底却抹了一把脸上的水,说道:“我就知道,雷电之后,必是倾盆大雨。” 亚里士多德眼中的女性是“未完成的男人”,他相信男性的精子中具有小孩所需要的全部特质,女性只是土壤而已,她们接受并孕育种子,但男性则是“播种者”。 英国著名哲学家斯宾塞终身未娶,他说:“人应该满意自己所作出的决定。我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我常常这样宽慰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有个女人,因为没有做我的妻子而获得了幸福。” 康德在22岁时就曾满腔热情地写道:“我早已投身于我决心保持的东西。我将沿着自己的路勇往直前,什么也不能阻止我对它的追求。”从康德的一生看,这里的“什么”当然包括了女人和婚姻。 叔本华说:“女性的美只存在于男人的性欲冲动之中。”“女人最适宜的职业是看护和教育儿童,因为他们本身实际上就很幼稚、轻佻漂浮、目光短浅,一句话,她们毕生实际就是一个大儿童——是儿童与严格意义上的成人的中间体。” 尼采:“肤浅是女人的灵魂,就如浮在浅水上的动来动去的水雾,男人的灵魂则是深沉的,就像地表深处涌动的洪流,女人能体会到它的力量却不理解。”《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尼采借老女人之口说:“如果你要到女人那里去,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 帕拉图认定这个柔弱的性别充满阴险和奸猾。因而她们应该“生活在隐蔽处和黑暗当中”,而且最好呆在那里不要出来。 从柏拉图、笛卡尔、斯宾诺莎,到康德、尼采、叔本华,这些哲学史上的天才们都是孤身终老。 斯宾诺莎在学习拉丁文时爱上老师的女儿,但是,这位美丽的妙龄女郎重视钱财甚于爱情。当另一位求婚者带着昂贵的礼物到来时,她便对斯宾诺莎失去了兴趣。先是迷住他;而且让他相信自己也爱上了他,最后离去,斯宾诺莎之后便踏上了哲学之路。 叔本华的母亲在当时是个小有名气的作家,然而天性自私冷漠,通过与母亲的反复争吵和被赶出家门的经历,他获得了不少有关女人片面性的真理,后来,他曾借助于这些去推论哲学。在一次争吵中,叔本华告诉他母亲:“将来这个世界之所以记住你,只是由于你的儿子。”这在后来倒成为事实。 18岁时,尼采对父辈们信仰的上帝失去了信念,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纵欲淫荡,还学会了抽烟酗酒。当他从一向倨傲的哲学家变得有些脆弱多情而陷进情网的时候,他爱上的女人并没有回报他的爱情。于是,尼采绝望地逃走了。之后他就对烟酒和女人感到厌恶了,因为他觉得烟酒让人感觉不灵敏,不能进行清楚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女人也是如此。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社交的本质 (风言风语)
- 功利自觉是实现高度文明的必要条件(转载) (平等的发展机会)
- 建了一个微信的哲学群。 (林然)
- 生命是不可剥夺的,但它有意义吗? (衡夏尔)
- 求人共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M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