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建筑人 利用手绘搞效果图 简直是浪费时间

Aachen.S

来自: Aachen.S
2008-12-16 08:22:26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8-12-16 08:52:35

    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你们得说服我改变想法才对, 好歹 我也想学好的人嘛。 有些观点,是需要朋友帮助纠正的!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8-12-16 10:58:55

    楼上大哥你小题大做了 并且我得强调我是重视时间的,也给得起,关键在于价值取向, 对于时间 不是用的多就好。用的少就不好 要看怎么用了。 其实我的主题的重点 也并不是时间。 是想探讨 手绘建筑和电脑建筑 之间的比较 大家能探讨一下 关于手绘建筑的重要性 是否到了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主导性的价值, 因为我个人经过自己几年的建筑学习 设计几乎全被电脑代替了。 我担心这样不好。事实上以前我的手绘能力还不错,现在到了要荒废的境地。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8-12-16 17:38:09

    反正我坚持自己的观点,对于这个时代的建筑设计者来说,绘画技巧,大可作为兴趣培养。 手上的交给电脑吧。 这叫做时代的进步。优胜劣汰。破汽车战胜好战马。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8-12-17 01:06:02

    感谢楼上,这下我 转过弯来了。 但假如你一直还是只懂用电脑搞个什么效果图,那么你不算是个做建筑的,你只是个制图人员。 即便是 电脑作图员 也必须有绘画基础才能用电脑。 呵呵对吧!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8-12-17 01:23:50

    感觉这次谈话对我太重要了 因为自己 上的是工科大学的建筑设计。 每次作业方案的收尾都是以电脑效果表现, 当初,自己的电脑不行,所以一直努力学用电脑。 到现在意识到手绘荒废的很厉害。 不过 仔细想来 每次作业方案的 草图,和主题概念 我还都是用手绘的。 只是 最后标准效果图用电脑。 我想,要不是有绘画基础,我想我的电脑也是用不好的。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8-12-17 02:12:48

    可是我在韩国上大学 下学期上大三。 在这里的建筑系,没有专门的手绘课程。 只有个别老教授 愿意看学生的手绘草图,作业要求 从大1下学期开始,作业 方案 一律需要电脑出图。 大一下学期开始学习CG 大二开始学建筑CAD 和 建筑3DMAX 手绘只有在必修设计课的草图初阶段能用到, 其余设计全部要求用电脑完成。 成绩的好坏 只取决于 展示板 和 模型。 这也是我很疑惑的一点,为什么韩国的建筑系,很不注重手绘,单单看重在电脑软件上的表象能力。 我画画挺好的,但是在现在的学校,根本用不上。难道是学校太垃圾了 失望。 我想 他们是不是认为 建筑手绘绘画只能作为基础修养,和辅助技能。 方案设计 成功最终关键在于电脑给出效果如何。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8-12-17 03:17:46

    我还要说,我来这里不是为了赢得赞同的。更不是无端取闹。 我希望跟给大家提出一点反观精神的话题 和论点。 在国内的声音中 以美院派为首的建筑设计人们,永远在强调的都是手绘的重要性,不可取代性。 但是反观国内的设计情况,不言而喻,我个人认为是死气沉沉的,缺少对活泼及创新,反叛, 新传统者的认可。 往往,提出一些不同的想法,便被评论为无知小白。 老一辈教授 用笔杆子创造出来并不卓越的财富,被继续发扬,带有保守 顽固的学院精神。 我很郁闷,就这次谈话,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 关于电脑设计优点 方面的评价。 要知道这个世纪初 电脑就已近主导,进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反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力量。 在我这个小白看来,我们是可以提出 很多观点 来证实 电脑设计 所具备主导优势点。 结果 也许我是错了。我只是个 连叛逆都算不上的小白!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8-12-17 03:37:14

    突然编了一个不着编辑的故事, 是关于我的父亲。 我父亲是个宣传员,年青时在部队画大字报,写横幅,后来转业,在单位还是老本行。 从小我随父亲学画写字。转眼我初中了。爸爸老了,还是在做本分的工作,他可以出一手好板报,写一手好标语。 可是有一天,家里买了电脑,一个月后。爸爸在业不用在办公室里画板报,写标语了。只单单因为 一个叫做Microsoft Word 文件,文件里有几十种以上的字形,版面,插图,父亲可以一口气完成以前几天的工作量。 到现在,我长大了,依然崇拜父亲能写一手秀丽的好字。 但是我在学校里办的板报,做的标语。要比父亲当年更好看,更效率,更丰富。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8-12-17 16:05:28

    扯淡也好,无知无聊也罢, 在座的各位,你们我们一起 拭目以待吧, 有些话 有些想法,刚提出来时,会令人想笑。但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依然坚持我的,建筑也由他的 未来嘛,绝对有可能事也会发生气死人的事的。 到底 不用笔的搞出来建筑,有什么不好? 我就搞不懂,比和颜料不也是人造的吗? 电脑也是人造的,看来我们的艺术家们都很尊老爱幼哈 哈哈 你们这么爱笔阿。嘚笔一群。 哈哈!正因为没人认同,那才是成功。 笔画的是艺术,电脑画不是艺术。你们都艺术家!! 笑死我了,我快开心死了 哈哈哈! 经典!经典哈!电脑到底是怎么得罪这些艺术家了,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8-12-18 04:13:00

    奶奶的 尴尬。 说实话 我想解释,我原本也是个非常热爱手绘的热血青年,没上过高中因为是去当运动员了,还记得那4年多练习体育的时候,我一有空就往美院钻。上美术班,找美院的朋友看展出,喝酒 聊天。 后来体育生涯结束了去了国外,申请了建筑设计,心想可以从头开始,因为我觉得自己练习绘画这么多年,一定可以在建筑上施展一下。 结果呢,学了两年建筑,在学校里天天就是围着电脑团团转。模型设计室里是每个人面前是电脑,回了宿舍里继续用电脑做作业 CAD室里是电脑 必修课里一周有10节必用电脑。 建筑系的楼在工学部 邻居是土木工学 环境工程 生命科学 。 教授最关心的是学生们创作主题与思想,是否合理,是否可以立足,是否觉有设计价值。但提及造型方面时总是在简短的平面手绘策划之后,立刻转入电脑制图,大一的时候没有学建模,几个教授一律采用的是利用泡沫塑料板等事物进行建模推敲。 我上设计课的时候,都市计划课的教授 经常搬着电脑来教室 教我们怎么用CG表现。(至于马克笔 绘图尺仅限于最初的平面计划上,一旦平面几乎成熟,立刻转入假模型的推敲和CAD和3DMAX的建模) 当时我电脑一点也不会,语言也不好,急疯了。为了学习两年也都没有回家,结果缺少与人交流,更缺少对建筑设计学科的理解。所以得出了到了现在这样的一个很困惑结果。 到底应该把绘画摆在建筑的什么地位上呢? 咳!不好玩了,但是,你想就此结束这个话题吗?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8-12-18 07:06:59

    确实呀,LZ这样声音的人在建筑群里有很多呢。大多数都处在学生阶段,感到非常苦恼。 是挺值得同情的! 我在百度上看到了一些帖子和观点。这种困惑的人很多。 http://bbs.co188.com/content/1820_360243_1.html http://www.chinaasc.org/plus/view.php?aid=45955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595517.html?si=1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贝聿铭当初就是因为美术功底不行,所以选择了工程学建筑,后来教授告诉他,不必为绘画上的不足而改变自己的初衷,结果他才去学的建筑学。 另外,扎哈,去AA学院之前,好像也不懂画画,是数学系学生。后来他的解构意义新建筑理论,也是因为她的多数作品,从草图开始就必须依靠电脑完成,否则根本无法进行设计,这也是一直没有人认可主要也是原因。害得扎阿姨到了37岁才建成自己第一个建筑。 弗兰克盖里呢? 据说他的鱼型曲线设计理论,是因为有了CAAD的辅助才得以实现今天这般成就。 至于雷姆 库哈斯大叔,那就不知道他在做记者的时候会不会画画了。不过他的裤衩楼应该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设计,因为那样才说服人们楼是可以那样盖的吧! 说这么多,就是想鼓励我们这些困惑的同僚们,利用手绘设计或者利用电脑设计两者是平等的。不能说手绘是电脑绘制的基础。更不能说电脑超过了手绘,因为两者都是用来表达人脑的媒介。 成功的设计者,依靠的根本原动力是他的大脑。至于媒介手段则需要根据需要去定夺。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8-12-18 08:47:11

    我是初学者。但这个问题不单单是初学者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我认为将是一场关于建筑设计的革命, 在当今设计状况下,该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师的生命力。 我说了,我是个小白,孤立和无助,我喜欢想很多,我的学业上遇到了麻烦,我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设计者。所以希望大家说话。希望从们个人的话语里都都到收获。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8-12-18 09:18:28

      你看到都是现象 你看不到本质 ================= 告诉你, 现象是: (当时贝爷爷认为自己绘画水平不行,做不了建筑设计,所以去学建筑工程) 本质是:(教授告诉他, 不必为绘画上的不足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因为绘画是媒介,表现的工具,而表现工具不是唯一的) 建筑在3维空间中产生,对吧? 以前的人们没有三维的载体工具,于是人们利用数学,感官,等媒介。将三维载入二维的平面上。形成里绘画。 而对于利用绘画 来进行 建筑设计而言, 就是相当于把设计师脑海里产生的 三维创意空间(拟定三维空间) 首先载入二维的纸面上,再通过二维的纸面(图纸)最终实现于真实的三维世界里。 (形成建筑)。 而对于利用 三维电脑来进行 建筑设计而言, 就是相当于把设计师脑海里产生的 三维创意空间(拟定三维空间) 直接载入在三维的纸面上,再通过三维的文件(图纸)最终实现于真实的三维世界里。 (形成建筑)。 ---------------------------- 我想论证的就是, 利用电脑设计, 是基础,合理的设计过程。 因为设计过程是通过三维空间而构成的。这样设计者,可以估计到因素 要远远超过了在二维上设计的形式。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8-12-22 02:35:37

    有几个人能用画笔表现出 自己想要构建的三维空间呢 这么说的话欧洲教堂们都是外星人帮忙做的效果图了 ======================================== 的确,开始的时候说这些话是有些偏激了。 但是,您可以这样理解,欧洲教堂也好,中国故宫也罢,我们不得不叹为观止的是他的难度不是 几个人,或几年就能创作出来的。 以前的设计需要大量的设计师共同合作,需要用手里的图纸,进行设计规划。 为了确保工程可实施性,往往只能凭届匠人的经验推测,施工一旦出现了没有设想到的偏差时则需要返工。 许多大规模的工程往往需要来来回回用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去完善设计与规划。 比如说,我们人人敬重的,诞生于1852年的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先生,他的圣家族大教堂。至今尚未完全竣工。现在的建设者已经是第五代了。工程平均每年耗资300万美元。即使在资金供应很稳定的情况下,恐怕至少也还得建65年。 而实际主要原因是高迪的建筑风格本来就已建筑结构的复杂和装饰性为的特点。再加之整个设计,西班牙人固执的拒绝了介入现在电脑的辅助设计。始终要求完全是由人工完成。 也许,西班牙人需要的不实一座典型意义上的建筑,而是想让高迪的这座教堂成为一个永恒的艺术品,成为像大自然一样永恒的过程,成为天才高迪留给世人的礼物,也许也是高迪的初衷! 而我认为,这是只是建筑单纯意义上升到艺术只求典范。 但是翻观而言,这不能作为我们这些人普遍趋追求的典范建筑设计。 当今建筑,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具备:高效率,高智能,艺术创意与社会实用的配合性,构造美观与经济生产依存的可开发性。 所以电子科技和人文社会,应该理所应当的成为主宰。成为实现建筑价值的有效的途径的主导。 另外,我的观点是,与大家提到的,绘画是建筑设计的基础,的想法不同, 手绘设计建筑 既 利用二维表现三维建筑的建筑设计形式,是一种古老抽象的设计方式,它源于人们最初对客观世界的运用表达。 它作为建筑艺术的修养不可以缺少,作为现今建筑设计发展老说,完全应该简化,必要的时候可以忽略。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8-12-22 14:40:06

    小央央央 你所表达的温和派观点我赞同。 ============ 毕竟我也是处在一个自我认识修正的阶段。很多观点我不确定,所以就拿出来,让大家来评个真理出来。   但是,我要申明的是,我这点可怜的叛逆精神,使发自内心的,请不要误解!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2-02 02:55:34

    楼上的 Bergkamp (厦门) 谢谢你能摘出来我的这段话,提出这个疑问,当然那也是我最大的疑问。 我在国外上学,在与国内建筑学生交流时大家普遍反映国内建筑课程中掺假了很大比重的手绘课程(尤其是建筑效果手绘)。 对此,正是我提问的原因。因为我在韩国上学,教授们都是欧美回来的。 而教授们十分重视建筑设计在三维进程中导出, 设计方案 以草型推敲和CAD与CG等等电脑软件结合,并且鼓励我们尝试其他最新的电脑辅助设计软件 以及多手段的媒体进行设计。 =================== 另外,关于手绘 本主题中我的一些观点,网友们也有误解, 首先我个人是手绘能力要比电脑水平高的一类,因为从小学画。 再次,我学校这边所有人在做设计的主题概念 和平面计划的时候也是利用徒手进行创作的。在大一时也学习了平面透视绘画法。 但是到了大二,这里的教授明确告诉我们 涉及到三维透视设计部分时,经可能的通过三维立体途径来推敲。(即:利用模型或电脑三维建模) --------------------- 我想陈述的观点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从新审视在设计领域电脑的重要性。叛逆的说就是,我们在新时代里,老一辈的说教经验固然宝贵。但其与观点方法不定全信。 (老教授们可以揣着自己四五十年的笔杆子本领,可以讨出电脑一箩筐的坏处,但他们必须承认自己老了,自己并不真正的了解电脑) 换句话客观的地说,国内的建筑水平与讯息是相对落后的,学生以及教授们所崇仰的建筑师也大都是上个世纪中期的建筑师,他们在上个时代只能依靠自己的笔杆子打下的建筑江山。并对新生的电脑怀有敌意和不了解。 如果大家着眼近些年代,有很大一批新生的建筑师,正待利用电脑等新科技力量创造建筑与设计世界的主导势力。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2-02 03:28:14

    另外,最近放假闲暇时在翻看 安大叔所写的 <安藤忠雄论建筑>一书时,看到了与本贴主题相关的一段文字,我特地摘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借鉴: ------ 进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也毫无抵触地引进了数字化技术,一旦图纸被CAD化,就必须以它为基础安排工作,从对方案的各种探讨,到方案的修改、复制等。从现在逐渐完善的设备环境来看,我想恐怕再也不会回到手指图的时代了吧。但是,现在电脑也只不过是一种绘图工具,掌握它还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训练。随着电脑进一步进入入人们生活,普及到随手可用的状态,就会成为很普通的思考工具,成为生活的一个要素,这一天我想不会太远了吧。 ------ 这是安老爷子 1999年出版的 <安藤忠雄论建筑>一书中 对电脑设计的评价。要知道,那个时候电脑设计软件技术和10年后的今天是无法相比的。可见现在电脑设计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我认为安老头所说的“让电脑成为普通的思考工具”一话,已经来到。 ==================== 安是一个极端崇尚徒手绘制设计的卓越建筑师,与后来20世纪80年代后大红大紫的解构主义派个行歧路。在这种情形下他都从未否定过结构派的设计方法。 (解构派是以五花八门的设计手法和媒介所著称的,电脑就是其最重要的表象手段之一)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2-06 22:15:19

    http://video.naver.com/2008031923423995452 今天在网上找资料的时候, 偶然看见了我所在庆熙大学的一个学生的设计作品 是动映像形势的,不知道国内可以看见不 大家可以试试 映像包括了全部设计的流程,感兴趣的同志可以经来看看 ============== 个人觉得 演说动画做的挺好的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3-03 19:15:11

      2009-02-13 19:18:36 蜡烛手指J.S.Ved   个人感受: 手绘草图用来构思永远不能丢弃, 而效果图就因人而异了, 除了一少部分学美术出身的环艺专业生手绘表现 而一般人(建学、城规、风园)基本就是靠软件了   =============================   我的观点 绝不否定手绘构思 草图创意 上的重要地位。   就这个部分而论手绘是可以完全胜任,并且发挥出它的强大魅力和身体感知上的优势。      但是关于效果图、工程、建模图等一系列的系统设计,还有种种科学形式功能方面的设计,以及一些关联与建筑的高端创意。毫无疑问 电子系统是当仁不让必须取代人工手绘的。甚至要达到取代大部分脑力的有机计算。      ============================             2009-02-19 14:47:43 ermasanyang (北京)   思想是用手绘出来的,直到确定了建筑、构造、节点的所有需要考虑的地方就可以开始用电脑了。在我们这里的学习过程中,如果一学期做一个设计的话,一般最后两周是开始用电脑的时候,前面一直只用铅笔和模型说话。   ======================   我想说 如果单指 思想是用手绘出来的,那完全是一句笑话!!   手绘 与 电子机械 等等 众多手段都是媒介、是工具。是用来表达人脑的思想创意的。      如果你非要 说思想是手绘出来的,   那么 我必须也要加上一句---   用电脑设计也可以表现出思想,   而且是可以表现出 手绘设计 所表现不出来的思想的一种今日重要的工具。            ========================       2009-03-03 00:35:44 溜肩膀小姐   搞笑      ===========================   你可以说我出来讨论这个问题很多余,但这绝对不是在搞笑,         我想在这里路过的人中 有多数人是 建筑学生和 建筑绘画的爱好者   我想你们 很了解 国内建筑学习情况,      就拿每年大学生们进行的建筑设计快题来说,在国内尤其是建筑学生门 为了考研,所有人都会为了快题设计考试 而下一番大功夫。 一些有志向的同学 也许从进入大学的那时起 就开始为将来考研 以及等级应试做准备。      然而所谓快题设计考试 现在已经被发展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 设计考试形式,   稍微了解一点的人 都知道   考得就是些基本功,不求创新,不谈ID 评审的水准只徘徊在功能布局 和合理使用方面。      因为谁都知道 一旦想追求的创意和较复杂的结构和形式,就会适得其反,最终落个低分的下场。      大家可以去翻看一下历届的试题,充斥着平庸的设计,和早已匠气的手绘技法。水平顶多相当于一般大2生的必修设计大师作品解析课的临摹作业。         就正如 2009-03-03 01:04:35 Done (北京) 所说的:     品味和修养的提升才是学习建筑的本质...只沉醉于俗套的为完成任务而设计的设计才是建筑学的败笔..   很贴切!!      但是我想作为年轻人,有希望和理想的青年建筑人,我们为什么不去好好的总结一下原因。      然而我们依然看到的是,我们的建筑学生们 书架上背着一大堆手绘技法 马克表现 大师名图   然后坐在在一起讨论的是,效果图上、立面图上的 小树、小河用什么技法可以画得更好看?用什么马克笔搭配更有效果? 透视如何看上去更有感觉?   或者是 如何如何一遍又一遍的临摹高手的效果图、手稿图。而后大部分时间在不加入建筑思考的情况下,机械的最求 熟练的手绘记忆,和精美度上的成就感。      然而放眼看看 国际上的设计情况 我们却了解甚少,别人将设计进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我们还很茫然。      要知道国外建筑生学生的 书架里 10本书里至少8本是直接看上去和建筑关系不大的书,剩下的也是间接相关的与建筑关联的文字书籍。剩下图形内容大致都教给了电脑。 也许在所谓的建筑手绘,只是建筑师旅行当中的 一个笔记本,一支笔。工作室里随手抓来的绘图纸。最终目的以有真正个性和创意意义图形形式为建筑设计服务和起草。         各位应该都会收集 国外建筑师和学生的作品 和尺图、手稿。   内容是显而易见的 重点集中的各个方面,都与时代的进步相连,一次次的思潮被推翻,一种又一种的新功能和新形式 被推举出来 并且很好的得到包容 和发挥利用。      我想这里隐含的内容,大家也能够从近些年来 国外设计师 给我们国家创造设计的优秀建筑中所体会到。      我想现实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象和势头,就充分说明了作为我们中国的建筑学生的问题所在。由于中华民族这种典型的 包容传承、自闭守旧的心理,造成了传统性熏陶的思考方式的不良继承。   没有批判心理,没有对新事物的探索欲望,喜欢混大潮,讲老规矩老理 谋庸利。      我是小卒,我就敢说。问题就是来源于顽固的文化形态,思想意识。   一个教授说了是,一百个学生跟着也是。没一个不信的。    一种已过时的理念,发展到继承不下去了 也没有一个人出来辩证,更别提认识新的理念,或者预见未来了。      同志们,我不是在这里装比,以为自个啥都懂,其实我就是一傻逼,但是喜欢说自己想法,说出来爽。如果有人愿意指出我的错误并且和我对话,我就再回去好好想,做自我分析和学习。从而很感激也很收益。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3-12 13:02:45

    连别人说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就在加上个非主流的浮躁二字 ? 不知道到底是你浮躁 还是我浮躁? 回帖请自重 室内专修的 视觉设计的 什么摄像师 之类的朋友,请注意区别自己专业与 我所说建筑设计之间的差异。 另外给业余人事普及一点小知识 5年制的建筑设计 在学科归类时,是属于 工学课 什么美术生更适合搞建筑,手绘王道 的言论 实在很幼稚 ================================= 我再次重申我的观点是 针对国内建筑学生对待建筑设计中 对于手绘的神话论、崇拜观念的反驳。 所谓神话论和 过度崇拜指的是:过度强调手绘重要性 沉沦于手绘技巧之中。对电脑等 更具时代适应性工具 有间接否定或者排斥心里。 如果温和的讲: 我只是想探讨建筑设计中对于 绘画理性的扬弃。和与时俱进。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3-25 03:19:35

    是呀,楼上说的正是我出去上学以后的感受啊 我今年大三了,学期开课助教提议我补修 大二的建筑CAD 应为之前我觉得自己电脑操作已经没有问题了,修CAD等于浪费时间, 结果这次一上课才知道,建筑CAD课程 每周共4节 前两节是由英语授课 教授是计算机设计方面的专家,主要为我们解释计算机的设计原理与开拓智能利用。 后两节是由两位设计事务所的青年讲师负责教授上机操作技法。 可见,在国外,CAD的重视程度 不仅是在绘图上,在理论设计原理上的研究学习已经变得十分重要和普及了。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6-01 07:11:40

    你在 吃 惊 什么? 别在这里装老B 你浮躁个啥啊?你知道这里的人再说什么?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6-02 14:10:09

    楼上的哥们的观点中 有几个问题,我想探讨一下。 “电脑绘图确实节省时间,可是你要弄明白节省的时间去做了什么?” -------- 我要发言的是----电脑不一定节省时间,我也从未说过自己要用飞快的速度去做设计。 相反,我个人一直用电脑完成大量的推敲设计。我认为电脑会因为在一些尺度和客观问题上浪费很多时间,但这不是无意义浪费时间。 再提手绘来说; 会在一些主观问题,重复问题上,感性问题上,浪费一些时间。 并且,容易忽略一些重要的立体视点要素。但是,请不要误解。我做设计,最费的就是3B铅笔。 想讲讲我个人善用的方法, 每当设计的要求出来后,我首先跟自己脑海里的构思结合 利用电脑绘制一些具有基本关键数据的平面,切面,再利用3D工具进行整体空间模拟推敲制作。 之后的一部;我会利用打印机出图,然后用3B铅笔在上面涂鸦。这些手绘痕迹与电子图结合,其中有被数据束缚的线和面,也有完全自由的部分。最终是要凸显出很多我个人的主管的思想能否与客观的实际相结合,然后每做一步 就会往电脑上添加进行修改。进行整体,局部的效果的观察。 (但事实上现在我在用过一些曲线面软件后,感到其软件的自由程度,和设计思路开阔性,快速表现性 完全不亚于手绘的线条。) 对此我研究过有些同学利用手绘进行全程设计。 在其中由于某些实际上并不能充分成立个人观点,而出现失误。一旦进入后期的正式图面模型的设计,一些原理问题,细节的问题 甚至可以毁掉整个设计 这样的话,我认为时间是被浪费了,令人沮丧。 我们很难用手绘单一的手法,告解一个真正理性定义的实质---现代建筑。 我们应该都是年轻人。一些人的言辞中;强调作建筑师怎么怎么样,大师怎么怎么做。 可我们不是建筑大师,一两笔勾不出太大门道来。我们必须从基本开始,认识客观原理,绘制一些基本的图面和效果图。 另外,我们与那些建筑大师也不属于一个时代,我们应该学习掌握更多创造建筑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我们中很多人酷爱绘画,但我们又很难在回到那个用纸和笔的时代了,因为我们学了建筑。而且是在这个时代。 教授们也常常说 好建筑师 烂建筑师 之间的差异 往往体现在三厘米的差距上 我想 建筑的基本定义,应该是 立体的 全方位的 尺度的 理性主导 感性包容的。 然而,绘画与此有一定的关系,更有很大的差异。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6-04 06:50:42

    三厘米指的 应该是一种建立在理性思考基础上的人间尺度。 简单的说就是客观的细节问题是很重要的。 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我个人 觉得这种话带有概括性,可以延伸出很多问题和之间的关系来。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6-04 06:53:56

    举个简单的例子说 如果给黄金分割点 偏移 3公分 那就不是黄金分割点了 往往再经典的东西 仅仅3公分就足矣毁掉他们。。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6-08 06:47:20

    傻瓜看着手指,聪明人看手指向的方向。 呵呵 谢谢你能剪出这句耐人寻味的话。 刚巧 两天前我重看了阿梅利耶来自蒙马特 ,却没有注意到这句话。 想想也是,事物的变化是如此微妙。往往是一念之差。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6-08 06:51:50

    其实当初 拿这个话题出来说事,也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心意。 一段时间过去了,每一位的所言,都据自己自己独特的观念。 值得 耐人去长久思考 一些标题之外的东西。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7-12 23:27:38

    我想在这里有必要 把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拉深到一个另一个话题。 我们是否可以探讨一下 关于如何去 评价现代建筑设计技术发展的 实际问题和主要矛盾? 通常没有人敢去否定 建筑科学的新发明 和建筑技术的进步 是可以为建筑设计带来的全新革命的。 最近两个世纪以来,钢结构框架和电气化的发明带来了埃菲尔铁塔。金门大桥 芝加哥的高层林立 而人们通过这些跨时代的建筑设计 展现出了 利用科学技术改变世界的强大能力,和空前的成功。 而今日,历史重演,计算机的进步,数码的通信技术,以及结构与材料科学的突破 给建筑业注入了不可抵挡的力量。 正是计算机空前的计算能力和模拟准确性,给当代 现代建筑大师们 可以把梦幻般的工程推向真实空间上的极致境地的可行基础。 智能建筑 环保建筑 当今最备受关注的建筑模式 无一都离不开高科技做后盾。 几乎所有时代性代表建筑师都是用新技术 新构造,加之新理念 创造了如今的辉煌。 即便是 当年 包豪斯的人 以及紧随其后的 柯布 和密斯 的成功 而这些赢家所使用的一种重要武器便是新技术。他们的话题总是围绕技术进行。 可以这么说"w无论是密斯还是柯布 他们最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在自己的设计中表现先进技术" 而后,后现在主义和解构主义的粉墨登场。更不用细说,功能美 形式美 被新科技设计手法推向了极致的高度, 而得益于的正是电子计算机,和新型材料的设计运用。(至少普遍是这样的) 如果非要谈论这些建筑师的美术造诣, 你们可以察觉,五花八门的出身背景之下现代有名建筑师中,拥有艺术鉴赏力 和超前创造力技术 要比单单画一手好画的建筑师 成功得多。 近观, 我们中国建国以来,建筑水准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建筑师这个领域却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 计算机在设计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只是被当做画图机和渲染机 (在坐的多数人留言 足足可以证明这一浅薄业余认识观点) 另外对于环保建筑 智能建筑的认识十分肤浅或是刚刚开始,多数人只把环保建筑当作是给屋顶种树,太阳能 风发电,) (实际上,通过科学计算设计 可以达到低耗材高负荷 动线智能化配置 自然风动空气调节。 等等即使我们略知一二 却也是无从释手的尴尬境地) 结果 往往是 沉沦与形式化的建筑师 配上 无能只会抱怨的结构师 建造出一个个城市污点。最终成了斑斑的现在社会主义地域文化之亚洲第一高 世界第一大 的大浮夸怪胎。 =============== 本文的观点部分观点借用了 隈研吾的 《负建筑》 和 薛求理的《建造革命》中的观点。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7-12 23:46:08

    打比方的 导 船长 我没有搞清楚你在说什么。 也许你的用不用嘴 附有某种深奥的哲学形式。 如果你指的是绘画, 那我告诉你 ,我平时用“嘴”吃 如果 生病了我选择“输营养液”。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7-13 18:26:00

    空 de 留言我觉得十分混乱。首先我想说一下自己的认识。 理论 是经过实际辩证出来的具有普遍使用性 和局限性 所以 自然少了 总不能像写小说一样 编造理论吧?? 心理 却是多面性的 具有因人而异 因人而宜 是不确定性的现象。 同样的建筑,给认得心理感受也不同。 感叹感动 失望希望 等等都有可能表现在同一个局部。不同的人。 至于 空 抱怨的 质疑的东西。我觉得是既不成立。又叫人同情。 国内尤其是美院里的学生 深受绘画 和 表象形式的影响 往往只关注建筑的形式性 和感官性。却忽略了众多严肃的问题。 首先建筑 是 功能 次序 和形式并存的 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有着明显的区别。 要知道 绘画 依存出发点是作者的感观表象心理,表现的是形式。不具备实际的任何功能性。更不具备多视角可观性。 毕加索代表的立体主义绘画,为此做了很大努力 也影响了建筑界。但仅仅还处在形式阶段。 如何将 功能 次序 深层形式 内在心理 在建筑中得以表现出来。 这就 必 须 选 择 与 绘 画 决 裂 !! 正如空所说的 尺度 模数 气泡 就是 最有力的 针对 空间的含义的解答。 而所谓的公式 在现代主义 开始时 解答空间形式与心理感觉的关系 早就被整理出来了 所带了的后果就是 现在全世界 到处都是的 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式的方格子。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8-04 00:47:33

    小虾米妹妹~ 你这样讲就不对了。 一旦事情发展起来,就得统筹计划 要的是谐和实美。 我们各有喜好 按习惯去做,在艺术中也许是讲得通的。 但是很难说 在建筑中 就是对的。 因为 毕竟 我们构建的是实物,我们要为可行性付出代价 科学 美观 实效 创新 视觉 预期 往往迫使我们改变习惯 改变手法 为的就是更合理的创造更美好的真实物件。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8-04 01:04:45

    14:54 墨袭 (挤时间) 关于标题,我实话讲 是很草率的 但又是一个 显而易见的问题。 尤其是去过国外的同学更能体会到这一点 在现在国外 手绘只是作为建筑师的必备修养。 而在设计过程中是 没有分量的。在这点上与国内显现出了很大的差异。 最初 我是抱着一种怀疑和质问 而来的 “为什么,中国建筑大学中的同学们 要花去那么多的时间来练习手绘呢?” 这与设计究竟有多大联系?有什么帮助? 在世界上 建筑设计中大部分流程已经被现代技术取代的时候, 为什么 我们的同学 还在沿用一种淘汰的古老设计流程呢?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8-04 13:14:27

    在西方 有这么一句谚语:千万不要相信设计师的话。 的确,天花乱坠 大粪能说出香味来 就是设计师的头等技能! 要知道 建筑师往往必须选择浪费慢长的时间来说服自己的业主。 其实呢? 都是些扯淡的话居多。就如我们此贴中人人具有的观点一样。 但是,一个连说服别人的时间都不愿浪费的建筑师 又怎么能胜任完成自己的设计呢? 所以 我们并不是在 单纯的浪费时间。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8-19 04:33:22

    楼上批评的有些道理 谢谢你的诚恳直言。 但我想就你的几个观点 做一下辩论。 我认同建筑师中的确没有不会手绘的 但我也知道多数人又是不懂绘画的。 我很难赞同你所说的 手稿是精致的。(实话我倒想说:是很粗糙) 我倒是愿意认为他们的思想理念是精致的。这不是一副手稿或手绘能真正证明的。 ================ 的确, 源于大脑的灵感 得设法展示给你的业主 这观点没错。 而我却认为:绘画无疑是(感)观的方法,最感性的传达。 没错 很多人都说:不能把精力只放在建筑看起来时什么模样上, 也要关注建筑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但想想看:建筑是什么? 我觉得 应该是各种形体在实际场所中所达到的完美和谐。 在这点 绘画表达 是很不具备完全要素的。 我们在尽量让我们设计的建筑看上去除了给人美好的感觉以外, 更要实际一些,理性一些。也要经济一些。 这需要不择任何先进手段。而不是一味的讲求形式艺术过程。 可以这样说,建筑在进行到一定阶段. 必须过分的追求尺度!必须计较微毫之差! 我认为这是一个基本的建筑哲学问题。 是一种区别于 文学 绘画 的种种主义 形式的根本所在。 甚至可以说 建筑本不该和这些形式主义扯上关系。因为本质区别实在巨大。 也就是说 建筑是一门行业 也是一门艺术 在建筑中总是可以表现艺术,但是在艺术中无法表现建筑。 ===================== 至于谈到楼上的攻击我 个人的两点 我想直言的说 你所谓的 画画 我不仅会画而且画的很好。 我在这里一直捍卫的不是领土。是在捍卫 作为学生学习发展的积极地辩证态度。 学建筑 都是5年 建筑生都这样 没有任何了不起的。更不是资本是一种对于学习建筑的付出。 从事绘画的可以不上学,不读书 凭天赋和独立思考也可以成功。 但是从事建筑不上学 不读书 不运用客观理性去研究创新实践 就不可能成功。 这就是区别 一个是纯艺术! 一个却是科学知识前提下 内部包容着艺术!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8-21 17:29:45

    太无聊受不了了是吧?像我这种无病呻吟让你恶心是吧? 但不知道你有没有听到过; 菲利普约翰逊 曾今这样说过, ----建筑师全都是娼妓;只要有房子盖,要他们做什么都行。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则说的没那么露骨。他说建筑师应该知道三件事情: 第一,如何得到项目。第二,如何得到项目。第三,如何得到项目。 如此看待一个行业,实在也是粉刺。 不过也不是每个建筑师都没有原则。我想,在我们发帖人中间就有很多都是理想主义者。 但是这些大师说的话很有道理,我们也要面对这个事实。 建筑师和艺术家 哲学家 作家不同。必须靠别人,有钱的人。 即使盖很小的房子也一样。 回到我之前想给与大家讨论的内容里 就是, 到了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有了很多新的科技手段,是10年前我们根本想不到会用的工具。 电脑改变了设计程序。那么电脑有什么缺点吗?当然有。 不过短短几年低分功夫。要找到能画画的建筑师已经不太容易了。 电脑就是他们的铅笔,没有电脑,就没办法做事。 但是实际的用手画 又也是很重要的部分。 建筑师需要知道怎么画画;要是眼 手 心 不相同,那么画出来的房子就是完全失去灵魂的,成了抽象练习。 也得说只有通过动手画,来触动自己的记忆,释放出作为艺术所共有的部分。 然而说白了,电脑不能取代的是手,却可以却带事物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想到罗马帝国,早在古罗马时代,他们已经拥有了制造蒸汽引擎的技术。发展出了一系列水利 气动力学理论,可是罗马人从未想过把这些技术运用到实际中去,因为他们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事情是可以由奴隶做,所以蒸汽机又过去了足足1700年才被发明出来。 我怀疑我们也处在类似的阶段--- 我们把电脑用在“博弈论”所谈到的游戏上,却不好好应用,改造生活。 在这点上,让人想到现在我们很多作为学生的状态。我们该如何具有远见性的去学习研究和创造呢? ====================================== 内容基本上引用了 丹尼尔李布斯金的著作 《破土》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09-09-02 12:25:36

    2009-08-25 05:02:03 uinne (作息严重紊乱中) 很佩服你 谢谢你能给我这样的评价 我自己反思的时候 也察觉到自己的这些问题。 你说的很正确。 感谢!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0-09-25 15:25:44

    LACUBED 说的好!! 顶你!!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0-12-13 11:50:3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097a10100mz6e.html 让我们听听马清运 是怎么讲的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0-12-13 11:52:04

    Architect 亲见谅 我的言论中 有很多很偏激 你的质疑 是没错的 我其实也很茫然 ~~~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1-05-11 19:46:06

    再次回来 看看两年多前自己的言论 感觉自己现在成熟了一些 更庆幸的是我在最艰难的时候没有停止思考 这次想 纪念性的发一下自己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uyedijinqingchunxixuegu 里面继续了这两年的多数作品。 感兴趣的同志们 可以去看看 留意观察 可以发现 我代表着一类80后的建筑人的学习方式。 这很有意思~~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1-09-04 03:15:30

    没有审美能力 的确不能做出好的设计。 但是 在这个时代... 没有手绘能力 , 并妨碍我们做出优秀的设计。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2-01-21 06:35:20

    实话说,楼主应该没怎么做过方案,天天画施工图出生的。 实话说,楼主应该没怎么做过方案,天天画施工图出生的。 可可怪

    不好意思 我只做方案。竞赛 邀请 围标 私活 BIM项目我都做。 而且只用电脑做。 就是不会画施工图。让你失望了。 http://blog.sina.com.cn/wuyedijinqingchunxixuegu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2-01-21 06:49:05

    可是我在韩国上大学 下学期上大三。 在这里的建筑系,没有专门的手绘课程。 只有个别老教授 愿 可是我在韩国上大学 下学期上大三。 在这里的建筑系,没有专门的手绘课程。 只有个别老教授 愿意看学生的手绘草图,作业要求 从大1下学期开始,作业 方案 一律需要电脑出图。 大一下学期开始学习CG 大二开始学建筑CAD 和 建筑3DMAX 手绘只有在必修设计课的草图初阶段能用到, 其余设计全部要求用电脑完成。 成绩的好坏 只取决于 展示板 和 模型。 这也是我很疑惑的一点,为什么韩国的建筑系,很不注重手绘,单单看重在电脑软件上的表象能力。 我画画挺好的,但是在现在的学校,根本用不上。难道是学校太垃圾了 失望。 我想 他们是不是认为 建筑手绘绘画只能作为基础修养,和辅助技能。 方案设计 成功最终关键在于电脑给出效果如何。 ----- 袋鼠国也差不多诶。。不过倒是有开关于rendering的课程,,不过最后的展示全是cad和montage。。 ... 李能

    我也是在韩国上的建筑大学 韩国的建筑教育没有任何问题。 之所以你不适应,那是你被国内的落后教育环境所影响。 借你话 改言之 我想 先进国家的建筑教育认为,当今的建筑学,提及手绘应该作为建筑学的基础修养,和辅助表现 快速传达的一种方式来看待。 方案设计 成功,因素众多! 最终关键在于 建筑师所展现的思想和智慧。与任何一种表现手段 形式 方式 工具 并无多大关系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2-03-08 05:51:16

    楼主有一点优势,就是浮夸的性格迎合了现在这个浮夸的社会!!! 楼主有一点优势,就是浮夸的性格迎合了现在这个浮夸的社会!!! 扯淡

    谢谢 V 你说的对 是这样的我 其实可能是想树立自信心 变了味 想埋怨社会 时代 其实是自己太单薄了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2-03-17 08:42:06

    这张帖子 伴随在我身边 3年多。很感慨。 大概是从发帖开始,我在犹豫中放弃了手绘的建筑设计方式,开始转向专攻数字信息化设计。 如今在首尔西安两地事务所的设计工作十分繁忙。 回想起来,悠然感谢当初放弃手绘学习电脑的决定。这让我在现在的工作过程中充满了优势。 http://blog.sina.com.cn/wuyedijinqingchunxixuegu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2-03-20 09:25:10

    未来的建筑师们很幸福······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xLvkZ4pO-A/?resourceId=0_06_02_99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2-03-25 03:00:54

    制图员是制图员 设计师是设计师 两个概念啊 我觉得一个负责机械 一个负责思考 看你想主 制图员是制图员 设计师是设计师 两个概念啊 我觉得一个负责机械 一个负责思考 看你想主导哪个了 我学环艺的 软件一窍不通 专攻手绘 ... One

    学习环艺 我想给你举个例子 就拿我使用的Revit architecture 软件来说。 我国内所在的建筑事务所 虽说不是专门的景观事务所 但每个项目的景观设计比重还是蛮大的! 然而自从 我进入国内的事务所做起方案之后 所里唯一的景观师却工作量剧减,直到最后景观师辞职。到现在我所在的事务所就再没聘请过景观师。 Revit architecture 的景观功能 虽说只占有整个软件的很小比重,但是他的全面性 足以令手绘景观师咋舌。 首先 Autodesk 几乎免费为设计者提供了庞大的样本素材家族。 涵盖了种类繁多的 植物 公共构建 建筑小品 仿真材质。 不仅如此 ,它们还是具有详细参数的可变家族。 你可以在第一时间 了解植物的属性 包括 产地 所属种类 不同季节里相应的外外观形态。 同事还配合 Google的全球定位 进行日光的模拟追踪。保证你的设计环境亲化性。 还有,如果你在进行一个浩大的景观或者建筑设计时。revit的参数明细表 会在同步为你生成参数表!为你第一时间提供 每个构件家族产品的 属性,数量,详图。你便不用把在图片上 挨个数 挨个统计。 这只是其中的一点点优势 还有很多很多呢...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3-06-29 17:46:25

    http://v.ifeng.com/news/world/201306/2eeb150d-cf97-43d0-acaa-1b43faebe46e.shtml 第17分钟 听听看~~ 中国孩子们 觉醒吧! 听听陈丹青怎么说!!!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3-07-02 01:50:39

    陈丹青:所以我还是想说是一部分是输给传媒,然后传媒是在年轻人手里。 窦文涛:是不是会有一种就是过时的感觉,因为我还是那天在哪看见你说的一个,就说关于考美术的,考美术我就注意到你在艺术观点上好像有这么一个看法,就是你会觉得考速写,考素描,考什么他说这些都是这些老家伙,因为一直他们会这个,这是他们的经验,所以他们要考,他的意思是说今天的年轻人那都玩什么了?多玩多媒体了,玩手机、玩电脑。 陈丹青:他在幼儿园就会用手机了。 窦文涛:你的意思美术以后不用笔画的。 陈丹青:早就不该这样的,最新的绘画是用digital在画画,这30年前就已经这样的,绝对是这样的,绘画是手工艺,太古老的一个行业,比文字都要古老,你今天还在考画画,我到了清美一直在说不要再招这么多画画的学生了,干嘛。 窦文涛:这都颠覆我的印象,难道将来美院出来的自己拿笔都不会画画,只会拿电脑画。 陈丹青:全世界差不多已经这样,只有中国有这么多美术学生。 窦文涛:那弗洛伊德呢?就是今天活着那个画家弗洛伊德。 陈丹青:这个世界上总得有几个唐吉坷德,就是世界有这个余裕,就是还让一小群人他果然有天才,他又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你让他画,他画到死由他去,也可以尊敬他,但是你不能叫这么多年轻人一波波生出来的80后、90后、10后,还像我们那会儿在那画画,你画那干嘛,谁要你画,你要做图纸,你要表达这个世界电影、手机什么什么都给你,人类无非就想要个图像,过去因为太奢侈,又太可怜,没有照相机,所以楞就画皇帝的肖像,什么贫民的肖像,一路下来但都要靠手画,所以为什么摄影机出来以后绘画就开始慢慢慢慢,绘画是个功能,任何艺术都有功能,我不太同意总是强调艺术的欣赏功能,什么精神作用,其实都是派用处的,从前绘画都是派用处的,一直到19世纪,绘画没什么用,就是欣赏,然后换钱,就这样,20世纪哪件事情要靠画张画出来? 窦文涛:那你说这个艺术的标准,美的标准没有一个永恒标准吗?比如是蒙娜丽莎。 陈丹青:这个很像老年人说的话。 窦文涛:对,老跟你们在一块。 陈丹青:是这样我跟你说,咱们还是回到这哥们儿,美国尤其是这样,美国就是个青年的国家,不要说传媒发达到这个地步,一路过来美国什么十几岁孩子开飞机,十几岁孩子就自己成立公司,你永远会听到这样的事情,他文化就是个青少年文化,所以他整个美国文化他会出现一个种,我总觉得就种是在的,就是某种国家这种种特别多,我想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一样,就开发一个年轻人的智力和胆量和冒险,和老子做出去在说,所以我为什么痛恨这个教育制度,他假定一个孩子比较循序渐进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必须读完这些书你才是个有用的人,才有知识,扯蛋的事情,人类有些就是特异的人很早很早他什么都会了,你都不知道他怎么会的,我相信只有美国和一部分欧洲国家,这些先进国家,小孩子很早就做一些只有大人才能做的事情。 窦文涛:而且还能做的好。 陈丹青:他就做出来了,像斯诺登这个事他不就不做出来了吗,你拿他怎么办。 窦文涛:对,干了就干了,反正就是世界因此而改变。 梁文道:而且反过来他们是中老年人有成就之后,他们的成就要是再想往前一步,他们要靠年轻人,他们能够提供的是给年轻人机会,让这个机会也是对他们给他们自己的机会,他才能成功,比如说举个例子,你今天中国都在谈乔布斯什么的,你回看乔布斯、比尔盖茨他们那一代人,他们就是年轻人。 陈丹青:车房里自己弄弄就设计起来了,多年轻的人,谁看得起他们。 梁文道:打出来一片天下,但是等到他们真到了中老年了,像比尔盖茨他现在已经中年人了,他的微软创造实力也下降了,那他现在做慈善,但他做慈善其实还是在依靠年轻人,比如他是在基金会要做什么项目,比如在非洲做一些怎么样做一些干净的厕所,减少癔病,但是不够水,又不用水,结果他做那种设计比赛,全部都是年轻人去参加提供创意,而他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台跟机会,所以我觉得他这个国家或者有些人他会成功是靠这样的一个关系,就年轻人去冲,提供创意,中老年人掌握资源的人是提供这个平台跟机会,我们就对比一下看看中国是不是这样的国家,也许当然我们可以说我们这几套模式不用这套路,但是我必须说如果我们也必须要走这条路的话我们现在是失败的。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3-07-02 01:52:24

    摘要1: 窦文涛:你的意思美术以后不用笔画的。 陈丹青:早就不该这样的,最新的绘画是用digital在画画,这30年前就已经这样的,绝对是这样的,绘画是手工艺,太古老的一个行业,比文字都要古老,你今天还在考画画,我到了清美一直在说不要再招这么多画画的学生了,干嘛。 窦文涛:这都颠覆我的印象,难道将来美院出来的自己拿笔都不会画画,只会拿电脑画。 陈丹青:全世界差不多已经这样,只有中国有这么多美术学生。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3-07-02 01:52:50

    摘要2: 窦文涛:那弗洛伊德呢?就是今天活着那个画家弗洛伊德。 陈丹青:这个世界上总得有几个唐吉坷德,就是世界有这个余裕,就是还让一小群人他果然有天才,他又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你让他画,他画到死由他去,也可以尊敬他,但是你不能叫这么多年轻人一波波生出来的80后、90后、10后,还像我们那会儿在那画画,你画那干嘛,谁要你画,你要做图纸,你要表达这个世界电影、手机什么什么都给你,人类无非就想要个图像,过去因为太奢侈,又太可怜,没有照相机,所以楞就画皇帝的肖像,什么贫民的肖像,一路下来但都要靠手画,所以为什么摄影机出来以后绘画就开始慢慢慢慢,绘画是个功能,任何艺术都有功能,我不太同意总是强调艺术的欣赏功能,什么精神作用,其实都是派用处的,从前绘画都是派用处的,一直到19世纪,绘画没什么用,就是欣赏,然后换钱,就这样,20世纪哪件事情要靠画张画出来?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3-07-02 02:08:58

    太不容易了。 这帖子出来六年,我一路无怨无悔,受尽谩骂鄙视同时保持着自己的观点。 如今陈先生的话,印证了我6年前入行建筑的学习时的判断。 而再看看我这滴水穿石,漫漫进行的建筑生涯。我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3-07-03 18:57:22

    手绘和电脑怎么说也都是工具。主要还是设计的作品。。不过觉得美术生的建筑好些,相比工科的觉得 手绘和电脑怎么说也都是工具。主要还是设计的作品。。不过觉得美术生的建筑好些,相比工科的觉得还是会多注意些美感什么的。。 ... 名号30天改一次

    您大错特错啦。美术生出身的建筑学生 现在世界上公认 极为不符和当今建筑职业要求的。 可以说是水平最差的。 他们很少能够从事真正的建筑设计 。多数再后来从事的是景观和 室内设计。

  • Aachen.S

    Aachen.S 楼主 2013-07-06 05:07:54

    可是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上很多不错的大学美术类还是有建筑系的,他们不过是设计建筑的外观,具体计 可是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上很多不错的大学美术类还是有建筑系的,他们不过是设计建筑的外观,具体计算方面不是还有结构师来测算吗 ... 名号30天改一次

    亲啊 ~ 建筑设计绝对不是设计外观哦,而且从来都不是。 还有现在国际上 已经很少有美术大学开设建筑系了 要么独立的建筑大学 要么所属于工学部 。(除了中国。。。 中央美院的建筑系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时代败笔,我期待迟早有一天中央美院取消解散建筑系)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5166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