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玩胶片!初期预算1000左右,来跟大家讨论一下胶片机
-
上海小医生 2014-02-04 08:28:06
我当然知道你说的后期出来的效果 是你所谓的我们认为的胶片的味道。所以一上来就让你先后期出胶 我当然知道你说的后期出来的效果 是你所谓的我们认为的胶片的味道。所以一上来就让你先后期出胶片的味道再说话。你绕来绕去最后落到我不懂胶片没多大必要后期。。。你的逻辑感真是优越→_→ 虽然你一上来就站在“胶片必死 快玩数码”这样的立场上打开了求推荐胶片机这样的帖子,我也不吐槽这行为本身有多装逼了,退一万步讲,真的像你说的胶片会死,那么趁着现在赶紧感受下胶片这样的思路难道不值得赞扬吗?非要等到胶片真死了,然后一边看着曾经的胶片拍出来的照片,一边上1000块的ps班才明智? 先理理清爽思路再来逗人吧。 ... sorry打搅既然楼上有人提到胶片数码双修,就请某些死磕的胶片党,好好感受一下数码影像的无穷魅力,本人纯技术讨论,还是那句话,数码成像只有你想不到没用做不到的,我不反对玩胶片,因为我的专业就是和胶片打交道,开贴时只是想对一个投资1000准备玩胶片的懵懂同志给予一点中肯的建议,没想到触痛到了某些胶片党的神经,呵呵,大势所趋的现实就是如此,所以无谓的争论也是枉然。
-
午安先生 (最大的羞辱是无视) 2014-02-04 08:42:59
数码影像没有做不到这句话说过了,现在主流数码相机最多是135全幅,然后厂商今天增加几个对焦点,明天提高下感光度挤牙膏套取市场利润,对于玩胶片的人,这些提升都小的可怜。数码感光系统是平面的,收集光信号只能是直射角度的,而胶片是颗粒的,球状颗粒可以收集多角度色彩信息。另外每个原色都是单独一个感光涂层来感光,也就是每个颜色都是全画幅感光(135为例),而数码只是把电子成像系统的三分之一拿出来感光一个原色。这就是为什么胶片形象的宽容度,色彩都超越现在数码的原因,尽管有后期可以大致模拟胶片的样子,但后期永远不能产生原先就不存在的信息,这就是数码形象永远做不到的。
-
午安先生 (最大的羞辱是无视) 2014-02-04 08:48:30
至于120胶片成像系统是135的近三倍,获取的图像信息,深度,色彩,相场,轻松甩最顶级全画幅数码几个直辖市,数码相机在20年内还是安心用全画幅混饭吃吧。至于8*10之类的大画幅,看到数码文件真是连呵呵的兴趣都没有了
-
上海小医生 2014-02-04 09:11:06
数码影像没有做不到这句话说过了,现在主流数码相机最多是135全幅,然后厂商今天增加几个对焦点 数码影像没有做不到这句话说过了,现在主流数码相机最多是135全幅,然后厂商今天增加几个对焦点,明天提高下感光度挤牙膏套取市场利润,对于玩胶片的人,这些提升都小的可怜。数码感光系统是平面的,收集光信号只能是直射角度的,而胶片是颗粒的,球状颗粒可以收集多角度色彩信息。另外每个原色都是单独一个感光涂层来感光,也就是每个颜色都是全画幅感光(135为例),而数码只是把电子成像系统的三分之一拿出来感光一个原色。这就是为什么胶片形象的宽容度,色彩都超越现在数码的原因,尽管有后期可以大致模拟胶片的样子,但后期永远不能产生原先就不存在的信息,这就是数码形象永远做不到的。 ... 午安先生银粒子理论也只是理论,人眼的分辨率是有限度的。宽容度和灰阶,色彩绝对是数码的好。否则世界地理杂志的记者干嘛都选择数码?
-
午安先生 (最大的羞辱是无视) 2014-02-04 09:40:42
数码时代的胶片暗房早已经转移到扫描和PS的阶段了。这个时代,不否认还有人可以在暗房里做处理,但那只是一个个人选择。“无后期,不摄影”胶片更大的后期在扫描仪的设置上以及后期适当的PS上,冲印放是你认为的乐趣,不是所有人的。既然你同意我的观点,那“所谓双修都是唬人的,符合论坛党的口味而已”请你再论证一下,我无法跟你一个论点随时漂移的人讨论。
-
上海小医生 2014-02-04 09:48:02
模数转换的信息丢失率你没考虑过吗?转换后的图像也不是真正的数字影像,你可以试试同一场景用胶片和数码单反各拍一张,然后电脑后期看看,争论也是多余的,just do it
-
午安先生 (最大的羞辱是无视) 2014-02-04 09:49:14
你认知最大的问题根源在于把数码与胶片对立起来,玩胶片等同于食古不化,背离时代。玩数码的就不会玩胶片。很多优秀的摄影师玩数码的同时在玩胶片。这是一个个人的选择问题。正因为了有了这么多的选择,才让摄影更加有乐趣。事实玩胶片的人很多后期水平很高,他们还选择胶片就是因为胶片有数码无法取代的乐趣和优势。这个是事实存在,国家地理摄影师不是都用数码拍摄,而且有的摄影师用的只是入门数码相机。没有一个官方声明说他们选择数码的原因是宽容度和灰阶。一张照片打动人吸引人的永远不会是宽容度和灰阶,这也是你这一类鼓吹数码的人所不能理解的。而且据我的经验,这样思维的人拍照片都不会好到哪儿去。
-
上海小医生 2014-02-04 09:59:54
你认知最大的问题根源在于把数码与胶片对立起来,玩胶片等同于食古不化,背离时代。玩数码的就不 你认知最大的问题根源在于把数码与胶片对立起来,玩胶片等同于食古不化,背离时代。玩数码的就不会玩胶片。很多优秀的摄影师玩数码的同时在玩胶片。这是一个个人的选择问题。正因为了有了这么多的选择,才让摄影更加有乐趣。事实玩胶片的人很多后期水平很高,他们还选择胶片就是因为胶片有数码无法取代的乐趣和优势。这个是事实存在,国家地理摄影师不是都用数码拍摄,而且有的摄影师用的只是入门数码相机。没有一个官方声明说他们选择数码的原因是宽容度和灰阶。一张照片打动人吸引人的永远不会是宽容度和灰阶,这也是你这一类鼓吹数码的人所不能理解的。而且据我的经验,这样思维的人拍照片都不会好到哪儿去。 ... 午安先生这是了的偏激理论而已。我也是胶片时代走过来的人,也是从事相关工作,接触数码之后才发现胶片在很多方面是无法逾越的,再说随着胶片市场的萎缩,鼓吹那些似懂非懂的同志花冤枉钱投入硬件设备的行为本人不是很赞同而已,请你把贴看完整再发言。
-
午安先生 (最大的羞辱是无视) 2014-02-04 10:07:19
请问胶片如果想印制成画册怎么操作呢?每本冲扩么?现在仅仅是中端的扫描仪就已经能够很好的记录胶片信息,以备数字后期及输出了。转换损失率这个词似乎严谨,但数码后期的损失率呢?一张照片随着后期次数的增加,画质是几何率下降的。照片当然离不开技术,但苛守于技术指标是成就不了一张好作品的。一张好的作品,打动人是它传达的内容,而不是它在转换过程中做到的百分之百无损,而且90%人没机会在这么高要求的输出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
午安先生 (最大的羞辱是无视) 2014-02-04 10:10:04
我可以看看你的胶片作品么?你一直在说你从事相关工作。但这并不以为你的认知具有相应的权威性,我的经验很多从事很久的人拍出的片子以及相关的认知还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这种误导的杀伤力更大,看了你相册里的数码片,真的很初级,最少数码你没有摸到门啊。
-
午安先生 (最大的羞辱是无视) 2014-02-04 10:18:50
冲洗印很复杂么?请问你有多少作品是在冲洗的过程中完成暗房制作的?一个完全不懂的冲洗的人一次实践就能能基本掌握的冲洗扩的工艺成了胶片党的标志那么这个门槛也太低了。如果乐于在暗室里玩迫冲和局部增减曝光和修补,当然是一种选择。但在数码化的今天,大部分在研究扫描仪的胶片摄影师来说只能表达下敬意吧。同样的结果,繁琐吃力的过程并不比简单快捷的过程具有天然的尊贵性。
-
午安先生 (最大的羞辱是无视) 2014-02-04 10:48:14
讨论技术可以啊 http://moom.tuchong.com/6160072/ 但需要多阅读嘛 但一切的技术都是为作品服务的,没有错啊,嘴里挂上千个技术名词拍不出一张像样的片子,讨论再多的技术有什么意义啊?技术党最善于的就是津津乐道所谓的参数,但一让拿出作品就遁了,就像一个人对各种画笔都了解就是画不出像样的画一样。这也是常态啊。拍不出好作品就在技术上获得话语权嘛,自己用胶片拍不出作品也不让别人尝试,自己封闭也封闭别人,就是这样嘛。 -
希小小小小斯 (当个快乐的中年小孩hhhh) 楼主 2014-02-04 10:53:01
我管你胶片接触了多少,你归根结底是个医生,不是搞摄影的 民用胶片方面,你懂还是搞摄影的懂? 《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里,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强调胶片的重要性和当前情况下的不可替代性,是你懂还是人家懂?
你回想一下,自打你进了这楼,跟大家讨论,有没有人帮着你说话? 头两个跟你辩得不可开交的豆友最后为啥都不跟你辩了? 你还以为你赢了是吧? 是我私下里发豆邮给他们让他们别再跟你一般见识罢了 当个放射科医生,就以为自己很懂胶片了? 口口声声说胶片没人用了,那我们来赌赌,我绝对相信二十年后菲林依然不死
稍微识相就别再进来了,楼里给你搞的乌烟瘴气的
-
上海小医生 2014-02-04 11:00:29
我管你胶片接触了多少,你归根结底是个医生,不是搞摄影的 民用胶片方面,你懂还是搞摄影的懂 我管你胶片接触了多少,你归根结底是个医生,不是搞摄影的 民用胶片方面,你懂还是搞摄影的懂? 《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里,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强调胶片的重要性和当前情况下的不可替代性,是你懂还是人家懂? 你回想一下,自打你进了这楼,跟大家讨论,有没有人帮着你说话? 头两个跟你辩得不可开交的豆友最后为啥都不跟你辩了? 你还以为你赢了是吧? 是我私下里发豆邮给他们让他们别再跟你一般见识罢了 当个放射科医生,就以为自己很懂胶片了? 口口声声说胶片没人用了,那我们来赌赌,我绝对相信二十年后菲林依然不死 稍微识相就别再进来了,楼里给你搞的乌烟瘴气的 ... 希小小小小斯呵呵,我看不是胶片不死,是你不死心而已。好了,我也不用别人帮腔,讨论而已,本来就是有理说理的地方。你们也不需要歇斯底里,要讨论技术尽可放马过来。不过各位还是祈祷胶片生产线不要关掉吧,断粮了就歇菜了,数码世界欢迎大家。
-
Chan Linhof 2014-02-04 11:17:34
我想说几点中肯的啊。。我是自己拍4*5大画幅的。放大也是自己放的,药水都是买药粉自己配的,各种相纸都试过,胶片数码各有有点吧,数码方便快捷,成像锐度高,易于后期,使用性强,不过胶片的艺术性强,放大出来的照片层次会比数码漂亮,当然这种漂亮要有多年的审美观才能看出来。只能说各有优点,至于胶片停产,这个稍微极端点,上海牌胶片也在产,我经常买,英国的伊尔福,法国的百合,捷克的FOMA都在产,暂时不会停产的,胶片机,135的确实停产了,不过大画幅的还在产,我用的德国Linhof就还在生产,还有仙娜什么的。
-
午安先生 (最大的羞辱是无视) 2014-02-04 11:19:18
时代在进步,尊驾的观点就是凡玩胶片的必然不懂数码,在这样一个论断下,不断强调不玩传统暗房就不是“胶片党”的独家定义。事实上大批玩胶片的数码技术比尊驾高出几个档次。而且玩胶片也要与时俱进,传统暗房低效,笨重的缺点完全可以靠现在的数码的技术超越解决,但这样就触及了楼主的起点基础,那就是你玩胶片的怎么会懂数码,怎么会承认数码的好处。所以当列出数码后期胶片的方式时,尊驾立刻话锋一转:“哎呀,知道数码的快捷了吧”。真是一个驴两个脑袋,两头说话啊,哈哈。不幸的是,玩胶片的没几个因为抵触数码才选择胶片的,他们乐于且善于使用数码技术带来的方便。只有在这个数码时代还守在暗室里拒绝数码工艺革新的人才是这个“数码时代的loser”。
-
西木 2014-02-04 11:23:48
时代在进步,尊驾的观点就是凡玩胶片的必然不懂数码,在这样一个论断下,不断强调不玩传统暗房就 时代在进步,尊驾的观点就是凡玩胶片的必然不懂数码,在这样一个论断下,不断强调不玩传统暗房就不是“胶片党”的独家定义。事实上大批玩胶片的数码技术比尊驾高出几个档次。而且玩胶片也要与时俱进,传统暗房低效,笨重的缺点完全可以靠现在的数码的技术超越解决,但这样就触及了楼主的起点基础,那就是你玩胶片的怎么会懂数码,怎么会承认数码的好处。所以当列出数码后期胶片的方式时,尊驾立刻话锋一转:“哎呀,知道数码的快捷了吧”。真是一个驴两个脑袋,两头说话啊,哈哈。不幸的是,玩胶片的没几个因为抵触数码才选择胶片的,他们乐于且善于使用数码技术带来的方便。只有在这个数码时代还守在暗室里拒绝数码工艺革新的人才是这个“数码时代的loser”。 ... 午安先生说得对
-
上海小医生 2014-02-04 11:24:48
时代在进步,尊驾的观点就是凡玩胶片的必然不懂数码,在这样一个论断下,不断强调不玩传统暗房就 时代在进步,尊驾的观点就是凡玩胶片的必然不懂数码,在这样一个论断下,不断强调不玩传统暗房就不是“胶片党”的独家定义。事实上大批玩胶片的数码技术比尊驾高出几个档次。而且玩胶片也要与时俱进,传统暗房低效,笨重的缺点完全可以靠现在的数码的技术超越解决,但这样就触及了楼主的起点基础,那就是你玩胶片的怎么会懂数码,怎么会承认数码的好处。所以当列出数码后期胶片的方式时,尊驾立刻话锋一转:“哎呀,知道数码的快捷了吧”。真是一个驴两个脑袋,两头说话啊,哈哈。不幸的是,玩胶片的没几个因为抵触数码才选择胶片的,他们乐于且善于使用数码技术带来的方便。只有在这个数码时代还守在暗室里拒绝数码工艺革新的人才是这个“数码时代的loser”。 ... 午安先生首先我没说过你所说的第一句话,你也不用乱扣帽子。关于你说胶片后期数码修正,这个的确是现在多数胶片党的选择,但是冲胶片也是们技术活。
-
午安先生 (最大的羞辱是无视) 2014-02-04 12:09:28
可以陈述观点,但要尊重他人的自由选择。直接说别人是"数码时代的loser",把玩胶片的扒得跟山顶洞人一样。如果他确实资深能给一些建设性建议也行,但实际本人就是个二把刀,半瓶子水,说了半天都是别人嚼了多少次的低级梗。这是大家讨厌他的根本原因。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这台几十岁的相机测光就是好 (对氨基苯酚)
- 以后也不想买单反 是不是选择佳能G12比较好? (巴塞鹭那)
- 理光gr3 和 黑卡7 有什么推荐的吗? (葡萄有点酸)
- 任航的影集和诗歌 (猫妖 。)
- 建了个摄影群,大家一起进步啊! (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