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哥博文一篇:Into the Sea… and Back again?
来自:高莫障(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帅否)
貌似瓦锅的官网都停滞了,瓦锅转战博客了。随机搞点瓦锅博文翻一翻。 Into the Sea… and Back again? http://thuleanperspective.com/2013/10/21/into-the-sea-and-back-again/ 落于瀚海,再度归来? 太阳为我们缔造一切,无她我们没法存活。每一天她冉起于东方,跨越苍穹去向西方,落至海洋。 沿着斯堪的纳维亚西海岸,在能够望见太阳从东方山顶升起的地方,人们曾筑起家园。这些山峰具有神圣庄严的名字,比如Solberg、Solbjorg或其他类似之名,其含义是“太阳之山”。这些家园也临近湖泊河流,这些湖河的名字与月神相关,比如Skanpan(即Skadi)。Skanpan是山峰和谷溪之间的一位月神,他自然会和海之女神NerpuR联姻,河流之水终将汇入大海,他们是一体的。 Sowili和Manan,即日与月,总是一同出现,犹如天然成对。他们共同组成了天神TiwaR的双掌,也组成了WodanaR的双眼,使WodanaR(WodanaR是天神的另一化身)既与生命之域相连,又与死亡之域相通。WodanaR总是一眼悬于天空,另一眼驻于死亡之域,这样他就知道有关死与生的鲁纳文字(即秘密)。 我们的思维体现出我们生存的世界,也体现出死亡之域。每日我们都会记起死亡,每夜当我们入眠时我们都会经历“短暂死亡”,我们想知道它为何总是一日之终结。一些人期待它,另一些人不愿面对它,一些人惧怕它,另一些人则不会。 死亡不会使我困惑,我已做得足够看得足够,可让我死得其所。比起死亡我更担心复生:当我和夕阳一道落入遗忘之海、落入死亡之域,忘记尘世一切,那么当某一天我重生时我会看到什么?我会后悔归来吗?此刻我们肩承苦难与痛楚,我们将会收获吗? 因此我尝试播种美好,在当今欧洲,便是纯洁、睿智、善良、热诚、健康、美丽的欧洲人。 也许我不再回归,但这无所谓。想到我所做的事会对后继之人有帮助,我便有动力为他们的未来而工作,当我最终枯朽时,我知道自己做过有益之事。这是生命赐予的奖励,此外还有什么值得期待?人们还想得到什么?人们还想追求哪种更好的奖励? 我认为,拥有异教思想会让我们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