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辉:“认真你就败了”
来自:河南(言行不对的地方,请直言。)
以“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的方式为人“点将”,古来早已有之。在明朝它曾有过一次颇不光彩的展现,便是魏忠贤爪牙王绍徽编撰的《东林点将录》。这个点将录,因其以恶俗暗黑的方式为迫害东林党人张本而臭名昭著。然品察其文,大抵为迎合魏忠贤之类文盲地痞,行文鄙俗,不堪入目。唯将钱牧斋断为浪子燕青,却是巨眼。考牧斋嗣后种种奇诡怪谈,则此一点将录作者,不能不是深懂牧斋者。 自此之后,所谓点将录便史不绝书,大多被用来作为月旦人物、品评学问以及调侃讥刺的工具。常理而言,其一言一语,皆应出于对品评对象的深刻理解;诚如钱仲联所言“为此诗坛作整体安排,点如何之将,如何各得其所,匪不加思考,可以信手拈来”,方为“点将”佳作。单纯拈出108人排个顺序,斯为下乘矣。 由此而言,胡文辉先生的《现代学林点将录》只能算约略合格而已。从形式上讲,本书采用的是传统的“排座次”方式;理论上言之,要所拈出的人与梁山108将多所暗合,才算好看——好比上面我们提到《东林点将录》中将牧斋考为浪子燕青,便多有相合,令人拍案叫绝。然此种颇具大智慧的春秋笔法,胡先生甚少顾及。看他的点将名单,以章太炎配托塔天王晁盖、以王国维配玉麒麟卢俊义等等,都难有新意可言。亦有颇不伦不类者,如以陈垣配大刀关胜,评语中说: (陈氏)1949年发表《给胡适之先生一封公开信》,这既表示与故人胡适在思想上分道扬镳,也表示对革命政权在政治上衷心拥护。在著名的旧知识分子中,陈氏遂成为向新政权输诚的第一人。共产党即新时代的红色梁山泊,则《给胡适之先生一封公开信》者,亦如后来数以百万计的批胡文字一般,乃知识分子落草梁山之投名状也。 这分明谬以千里,哪里像大刀关胜?又如以冯友兰配美髯公朱仝,评曰: 冯氏在抗战时始蓄须,与闻一多的胡子齐名,故拟为美髯公朱仝。 此等表面文章,言之何用? 当然书中亦有一处老辣至极的地方,便是对郭沫若的考语。众所周知,郭沫若作为新朝显贵,向来批评者众。胡先生把郭沫若配天捷星没羽箭张清,评语并写道: 郭氏以天赋聪明,治学故能急就易成;然亦以聪明太过,不能作沉潜积累之功,故其著述每多新解,亦多臆解。…… 综观郭氏一生为学,始终不脱才子气;晚年身处高位……而苦于应付政治人事,唯一味歌功颂德以求自保,则才子气而外,更添妾妇状矣。 则以之比于《水浒》中以石子偷袭致惹众怒的张清,盖有深意存焉。 这也便涉及到胡先生的评史论人方法。新朝以来,知识分子纷纷自觉进行思想改造,甚至努力给自己泼污水,借诋毁自己的学术成果换得一席安稳地位。此自为知识分子性格中之弱势一面的反映,亦体现他们面对强力时屈心抑志的悲剧人格。此类表现,不可求全责备——或可说,在刀俎和鱼肉之间,我们毕竟应该站在鱼肉一方。然胡先生对知识分子的表现,往往言之过岢。例如他评钱仲联云: 五十年代以后,钱氏论诗有一最大毛病,即以政治标准优先,以人论诗,过分张扬所谓进步、爱国作品,而完全抹杀所谓反动、卖国人物。……沦陷时期,钱氏曾任(伪)中央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兼(伪)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监察院监察委员,并对汪精卫的政治路线甚表同情。此一经历,在抗战后自成为政治污点,钱氏为求自保,不能不极力彰显个人在民族大义上的凛然立场,惟恐爱国稍后于人,再授人以柄。如此年深日久,遂形成僵化的思维定势。故其学问上的固陋,实根源于心理上的恐惧。 此等分析虽大抵不离事实,但毕竟属于未曾经历过彼时彼世之人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说法,徒然令人生厌耳。 说了这么多,似乎结论该是认为,这书并没有很多的学术价值,只供茶余饭后一哂而已。然而充其量,这原本亦不过是为报纸增添作料的东西:好吃好看,但偏偏不可视为认真的学术研究。所以——套用目前的一句流行语——“认真你就败了”。(胡文辉:《现代学林点将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原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1251750100nym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