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朝石刻

海马

海马 组长
2008-07-01 22:22:55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海马

    海马 组长 楼主 2008-07-01 22:23:15

    南京南朝石刻探访攻略 11/16 南京旅游预订网


    文/冯方宇

    年代最早的南朝石刻-初宁陵石刻:宋武帝刘裕的陵墓石刻,位于江宁区麒麟镇麒麟铺村公路两侧,存有两只麒麟。探访线路:做公交51路至麒麟门(其林门)下车,票价1-2(空调车)元,在麒麟镇中心十子路口向北步行10分钟即到,如果没有方向感或找不到,可以问当地人。或者做当地的“三机(三轮机动车)”直接去,约3分钟到。欣赏指数:4级;探访难度:3.5级

    年代最早的南朝石辟邪-萧融墓石刻:萧融墓现存石辟邪两只,高大威武,棱角分明,还有一个原本是神道石柱上的小辟邪。萧融墓石刻目前被南京炼油厂中学圈护,探访线路:南京火车站坐公交南龙线至南京炼油厂下车,票价1.5元,再坐当地“三机”或步行15分钟到南京炼油厂中学西门下车,进入学校至操场就能找到,学校一般允许参观石刻。欣赏指数:4级;探访难度:4级

    最漂亮的南朝石麒麟-永宁陵石刻:陈文帝陈茜的陵墓石刻,为南京保存最好,最具艺术价值的南朝石刻。永宁陵石刻坐落在栖霞镇新合村狮子冲田野中,存有两只麒麟。探访线路:南京火车站坐公交南龙线至南京炼油厂下车,票价1.5元,再坐当地“三机”到南象山公墓,下车往前约3-5分钟就能看见。自驾车可直接走栖霞大道到南象山公墓前,停车步行,永宁陵石刻前不能行车。欣赏指数:5+级;探访难度: 5级

    最标准的南朝石刻-萧景墓石刻:萧景墓的辟邪壮美高大,为南京的象征,神道石柱更是国宝级的文物。探访线路:南京火车站做公交南龙线至十月村下车,或在中央门坐到栖霞镇的中巴车,票价1.5元,在十月村毛主席雕像前下车,毛主席雕像对面就是萧景墓石刻。欣赏指数:5级;探访难度:3级

    最沧桑的南朝石刻-萧谵墓、萧恢墓石刻:萧谵、萧恢均为梁武帝萧衍的异母弟,萧谵墓存有一只辟邪,面部残损,萧谵墓的石碑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南朝碑刻。萧恢墓存有东西两只辟邪,满身裂纹。两兄弟的墓位于栖霞镇新合村甘家巷四队的农田里。探访线路:南京火车站做公交南龙线至甘家巷下车,或在中央门坐到栖霞镇的中巴车在东家边下车,票价均为1.5元。欣赏指数:4级;探访难度:3级

    最丰富的南朝石刻-萧秀墓石刻:萧秀墓前现存石刻3种8件,辟邪两只,保存完整;石柱一对,石碑两对。萧秀墓石刻位于栖霞区甘家巷小学内。探访线路:南京火车站做公交南龙线至甘家巷下车,票价1.5元。甘家巷小学允许参观石刻,但在平时学生上课时不能参观,可以在学生放学或放假时参观。欣赏指数:4级;探访难度:3级

    最生动的石辟邪-萧宏墓石刻:萧宏墓石刻现寸石柱一对,石碑一个,龟趺一座,辟邪一只。萧宏墓辟邪为南朝石辟邪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件.,造型雄浑简练,姿态特别生动,张力十足。萧宏墓石刻位于栖霞区尧化镇仙宁农牧场张库村(仙鹤门附近)。探访线路:南京火车站做公交南汤线,和司机说到农研所下车,票价2元,下车后沿小路向东走就能发现萧宏墓石刻。自架车也可以从麒麟门向北上仙鹤门的方向。提示:参观过萧宏墓石刻后顺着土路向南走约500米能看到另一处南朝石刻遗迹-精美的南朝石柱底座。萧宏墓石刻附近正建设大学城,道路极差,探访难度较大。欣赏指数:5级;探访难度:5级

    最豪放的南朝石麒麟-万安陵石刻:陈朝创立者陈霸先的陵墓,存有一对石麒麟,简朴豪放。是南京为数不多的南朝石麒麟(另一对为永宁陵石麒麟,均为南朝陈时期)。万安陵石刻位于江宁区上坊乡石马冲。探访线路:乘公交101至江宁区东山总站,转乘至上坊镇的公交车,到上坊镇下车,找到陈陵路,向前步行约10分钟便能找到。欣赏指数:4级;探访难度:4级

    最小巧的南朝石刻-侯村失名墓石刻:为南朝时期爵位相对较低的贵族墓葬。现存辟邪一对,石柱一个,虽然小巧,但造型优美。探访线路:乘公交101至江宁区东山总站,转乘至上坊镇的公交车,到上坊镇下车,再坐当地“三机”到后村。欣赏指数:3.5级;探访难度:5级

    最令人担忧的南朝石刻-萧正立墓石刻:萧正立是萧宏的第五子,萧正立墓前现存石辟邪两只,南北相对,上世纪60年代当地开挖水库,辟邪被浸泡在水中一直至今,也形成了特殊的景象。还有一对神道石柱。萧正立墓石刻位于江宁区淳化镇刘家边。探访线路:乘公交101至江宁区东山总站,转乘至淳化镇的公交车,到淳化镇下车,再坐当地“三机”到刘家边,提醒司机不过桥,沿小河向南行驶约500米就到。欣赏指数:4级;探访难度:5级

    最默默无闻的南朝石刻-方旗庙失名墓石刻:位于江宁区江宁乡建中村方旗庙,为一对辟邪,东边的一只只剩下前半身子。探访线路:乘公交 101至江宁区东山总站,转乘至江宁乡的公交车,到建中村下车,再往西行走约10分钟,至方旗庙,石刻在农田里。欣赏指数:4级;探访难度:4.5级

  • 海马

    海马 组长 楼主 2008-07-01 22:24:52

    最容易找到的南朝石刻-太平村失名墓石辟邪:该石辟邪出土后迁至南京博物院,目前在南博石刻苑陈列,免费参观。对照文献,这只石辟邪可能是著名文学家梁昭明太子萧统墓前的神道石刻。探访线路:乘公交9、51、55、游1、游2等路至中山门下车,进入南京博物院参观。提示:南京博物院星期一休息。欣赏指数:2.5级;探访难度:1.5级

    南京南朝石刻自助一日游:

    A方案-上午在南京火车站做公交南龙线至十月村下车,或在中央门坐到栖霞镇的中巴车在十月村毛主席雕像前下车,首先游览萧景墓石刻;然后沿着大路继续向前约5分钟,在栖霞大道的岔路口上甘家巷(小路),游览萧谵墓、萧恢墓石刻;继续向前约5分钟,至甘家巷小学内游览萧秀墓石刻;完后,继续向前走30-40分钟到南京炼油厂中学内游览萧融墓石刻,建议乘当地“三机”,大约5-8分钟,5元。然后离开南京炼油厂,乘当地“三机”至南象山公墓,下车往前步行约3-5分钟,游览永宁陵石刻。下午返回市区(参观过永宁陵可以继续向前走,过铁路直接到甘家巷坐车返回)。

    注:在当地多问人,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B方案-自驾车上栖霞大道,在十月村毛主席雕像前停车,首先游览萧景墓石刻;然后沿着大路继续前行,在栖霞大道的岔路口上甘家巷(小路),游览萧谵墓、萧恢墓石刻;继续向前,至甘家巷小学前停车,游览萧秀墓石刻;完后,继续向前至南京炼油厂中学内游览萧融墓石刻,然后返回栖霞大道,看见南象山公墓的标志牌,开进去,至南象山公墓停车步行,游览永宁陵石刻,原路返回栖霞大道,至尧化门,拐向仙宁方向的大路,至仙鹤门附近农研所停车,沿小路向东走,游览萧宏墓石刻。然后返回前行至麒麟门,一下路就调头上麒麟铺村公路,游览初宁陵。然后从麒麟门返回中山门进市区。

  • 海马

    海马 组长 楼主 2008-07-01 22:28:00

    上文图文版 <a title="http://www.jllib.cn/ffy/ncsktfgl/" href="https://www.douban.com/link2/?url=http%3A%2F%2Fwww.jllib.cn%2Fffy%2Fncsktfgl%2F&amp;link2key=0ca48df0fc"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opener noreferrer">http://www.jllib.cn/ffy/ncsktfgl/</a>

  • 海马

    海马 组长 楼主 2008-07-01 22:29:39

    金陵图书馆不错 <a title="http://www.jllib.cn:8080/a/nj/" href="https://www.douban.com/link2/?url=http%3A%2F%2Fwww.jllib.cn%3A8080%2Fa%2Fnj%2F&amp;link2key=0ca48df0fc"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opener noreferrer">http://www.jllib.cn:8080/a/nj/</a>

  • 海马

    海马 组长 楼主 2008-07-01 22:38:17

    南京南朝石刻探访攻略 <a title="http://www.jllib.cn/ffy/ncsktfgl/" href="https://www.douban.com/link2/?url=http%3A%2F%2Fwww.jllib.cn%2Fffy%2Fncsktfgl%2F&amp;link2key=0ca48df0fc"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opener noreferrer">http://www.jllib.cn/ffy/ncsktfgl/</a>

    巩义宋陵 <a title="http://www.jllib.cn/ffy/slsd/index.htm" href="https://www.douban.com/link2/?url=http%3A%2F%2Fwww.jllib.cn%2Fffy%2Fslsd%2Findex.htm&amp;link2key=0ca48df0fc"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opener noreferrer">http://www.jllib.cn/ffy/slsd/index.htm</a>

    陕西唐陵 <a title="http://bbs.cnwest.com/viewthread.php?tid=29393&amp;extra=page%3D1&amp;page=1" href="https://www.douban.com/link2/?url=http%3A%2F%2Fbbs.cnwest.com%2Fviewthread.php%3Ftid%3D29393%26extra%3Dpage%253D1%26page%3D1&amp;link2key=0ca48df0fc"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opener noreferrer">http://bbs.cnwest.com/viewthread.php?tid=29393&amp;extra=page%3D1&amp;page=1</a>

  • 海马

    海马 组长 楼主 2008-07-01 22:50:39

    大陵三百里(唐陵) <a title="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74415350_3_1.html" href="https://www.douban.com/link2/?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s%2Farticlelist_1274415350_3_1.html&amp;link2key=0ca48df0fc"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opener noreferrer">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74415350_3_1.html</a>

  • 海马

    海马 组长 楼主 2008-07-02 00:02:05

    【 在 lenusie 的大作中提到: 】 : 江南的帝王陵墓还有大禹陵,印山越王陵,南宋六陵,都在绍兴~~ : 【 在 lenusi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南京的那个果然够费劲~~特别是那个“三机”~~- - : : 南唐二主陵也值得参观一下~~ : : <a title="http://bbs1.paipai.com/g40020c8i47477s0p0.html" href="https://www.douban.com/link2/?url=http%3A%2F%2Fbbs1.paipai.com%2Fg40020c8i47477s0p0.html&amp;link2key=0ca48df0fc"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opener noreferrer">http://bbs1.paipai.com/g40020c8i47477s0p0.html</a>

  • 海马

    海马 组长 楼主 2008-10-13 13:03:17

    【版聚公告】南朝石刻寻访动员(好事多磨,一再延期) 引用地址:<a title="http://www.xici.net/b12679/d44011003.htm" href="https://www.douban.com/link2/?url=http%3A%2F%2Fwww.xici.net%2Fb12679%2Fd44011003.htm&amp;link2key=0ca48df0fc"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opener noreferrer">http://www.xici.net/b12679/d44011003.htm</a> 返回《五千年》 关闭窗口

    ID: 07493029
    摸象瞽 编辑于:2006-10-17 10:38:04 第3版,作者编辑于:06-10-17 10:38第2版,作者编辑于:06-10-16 17:35第1版,作者编辑于:06-10-16 14:30 最新 10-16 原版 开场锣已敲三通,秋日艳阳,我们出发。

    集合时间:10月22日(已查历书,吉,利出行,周日,世界传统医药日,汗) 上午,8:00-8:30 集合地点:白马公园北门广场

    路线:板仓街--蒋王庙街--岔路口--宁栖公路(经十月广场)--十月村(第一站:萧景墓)--甘家巷(第二站:萧憺、萧恢墓;第三站:萧秀墓)--芦岗山(第四站:永宁陵)--南炼中学(第五站:萧融墓)--原董家边(第六站:萧暎墓,已在金陵石化炼油厂厂区内,需要搜寻)--仙新公路新港段之北家边(第七站:萧伟墓,已建公园)--新港大道--太新路-金陵石化一厂厂区(第七站:原徐家村失考墓)--太新路--和燕路--红山路--龙蟠路(结束)

    交通工具:自行车 饮食:水、干粮,自备,建议矿泉水多备几支 出行纪律:1、爱护文物;2、爱护环境;3、忌喧闹,一则部分石刻在校区和厂区,二则探访的是陵墓,先人已逝,宜存虔敬之心;4、发扬团队精神,服从既定安排。

    其它相关事项参见 《【版聚功课】栖霞区北片梁代陵墓石刻调查行前案头工作》

  • 海马

    海马 组长 楼主 2008-10-13 13:06:42

    【版聚功课】栖霞区北片梁代陵墓石刻调查行前案头工作 引用地址:<a title="http://www.xici.net/b12679/d43705130.htm" href="https://www.douban.com/link2/?url=http%3A%2F%2Fwww.xici.net%2Fb12679%2Fd43705130.htm&amp;link2key=0ca48df0fc"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opener noreferrer">http://www.xici.net/b12679/d43705130.htm</a> 返回《五千年》 关闭窗口

    ID: 07493029
    摸象瞽 发表于:2006-10-9 12:08:45

    先做资料工作,下面是1934~1935年朱希祖等人的调查报告,摘自《六朝陵墓调查报告》(朱希祖、滕固总编辑,1935年出版,标点、断句从原书不作更改,括注部分原为小字注释,西历年份除外)

    1、梁散骑常侍司空安成康王墓(萧秀 文帝第七子 事迹见梁书安成康王秀传及南史梁宗室传)

    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余偕长子偰亲往调查摄影。二十四年五月十九日,又偕罗君香林荆君林再往测量摄影。

    葬地所在 在今尧化门东清风乡甘家巷(栖霞山西)。宋王厚之复斋碑录,梁散骑常侍司空安成王碑,在花林村(宝刻丛编卷十五引) 六朝事迹编类卷十三,梁安成王墓,去城三十八里,又卷十四,梁安成康王碑,在清风乡甘家巷。

    张璜梁代陵墓考,安成王萧秀墓,在甘家巷,南京东北二十五里。又云,始兴王萧憺墓,在南京东北三十五里之黄城村,靠近萧秀墓,案始兴王墓已云在南京东北三十五里,安成王墓较始兴王墓稍远,不应云在南京东北二十五里,盖此二十五里亦三十五里之误。

    营葬年月 梁书武帝本纪,天监十七年(西历五一八年)二月癸巳,征北将军雍州刺史安成王秀薨。 又安成康王秀传,十六年,迁雍州刺史,便道之镇,十七年春,行至竟陵之石梵,薨。据此,则其葬亦当在天监十七年。

    墓前遗物 存上左右碑各一,见图(46)(47)(瞽注,图略,下同),右石柱仅存柱础,下左右碑均仅存龟趺,左右辟邪皆完好。见图(41)(42)。

    南史梁宗室传,安成康王秀薨,佐史夏侯亶等表立墓碑志,诏许焉,当世高才游王门者,东海王僧孺,吴郡陆倕,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各制其文,欲择用之,而咸称实录,遂四碑并建。 宋王厚之复斋碑录,梁散骑常侍司空安成王碑,故州民前廷尉卿彭城刘孝绰撰,奉朝请吴兴贝义渊正书。 莫友芝金石笔识,梁安成康王萧秀东碑(案此系墓前左上之碑)条云,宋张敦颐六朝事迹,谓秀墓碑二,其一已磨灭,即此碑也。今审其额,犹可识。希祖案今存碑额文字如下图(一):

    (瞽注,图略。墓前左上碑额文字为“□□散□□侍司空安□康王□□”,共5列14字,□为漫灭之字)

    又安成康王萧秀西碑(案此系墓前右上之碑)条云,距东碑七八丈许,东西相向,六朝事迹谓其一字画犹可读,乃彭城刘孝绰文,又云是贝义渊书,在清风乡甘家巷,今碑文已剥,漫无一字,唯额略可识。希祖案今存碑额文字如下图(二):

    (瞽注,图略。墓前右上碑额文字为“梁故散骑□侍司空安成康王之□”,共5列14字,□为漫灭之字)

    莫氏又云,其碑阴刻人名,约千有三百余人,存剥相半,犹可寻南朝小楷法度,胜抱宋以来集贴,虚慕晋人也,中最奇者,■(瞽注,字库缺字)盖姓姓苑字书所未见。 王昶金石萃编卷二十六,误以安成王秀碑阴为始兴王憺碑阴,下注云,阴俱人名,分二十列,每列六十四人,凡字存难辨者,加□,石阙者空之,今将拓本编印如下叶,其文字可与金石萃编所列参考。

    墓右神道石柱题额尚存反文“故散”二字。

    墓前状况 绘图如下:

    (瞽注,图略,石刻群为西北—东南向,左上碑、右上碑皆存;左石柱毁存石础,右石柱存;左下碑毁存龟趺,右下碑毁存龟趺;左、右石辟邪皆存)

    墓南向偏东四十度,二石辟邪距离及石柱与碑距离失量,辟邪体高三米,腿长(前足)一米十四生的,腿粗一米四十六生的,颈围四米,口张四十生的,腹围三米六十五生的,墓全景见图(48)。

    2、梁侍中司徒鄱阳忠烈王墓(萧恢 文帝第九子 事迹见梁书鄱阳王恢传及南史梁宗室传)

    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余偕长子偰亲往调查摄影。

    葬地所在 在今南京东北三十六里之黄城村,始兴王萧憺墓东数十步。张璜梁代陵墓考,鄱阳王萧恢墓在南京东北三十六里,紧靠萧憺墓。

    案此墓是否为鄱阳王所葬,尚有可疑,因唐宋以来地志金石诸书,均未载鄱阳王墓所在地也。宋赵明诚诸道石刻录,梁鄱阳王神道,正书。宋王厚之复斋碑录,梁侍中司徒鄱阳忠烈王墓志,梁张缵奉敕造(均见宝刻丛编卷十五),均不言葬地所在。同治上江两县志卷十二,梁侍中司徒鄱阳王萧恢墓志铭,张缵撰,在清凉寺法堂下,此虽载地址,然清凉寺在南京城内石头城清凉山,亦未必为鄱阳王葬地,不知张璜何所据而云此为鄱阳王墓焉。今姑采其说而存其疑。

    营葬年月 宋王厚之复斋碑录,梁侍中司徒鄱阳忠烈王墓志,梁张缵奉敕造,普通七年(当作八年,说见下,时西历五二七年)二月二十五日,葬(宝刻丛编卷二十五引)。

    案梁书武帝本纪,普通七年秋九月己酉,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鄱阳王恢薨。又鄱阳忠烈王恢传,天监十七年,征为侍中安前将军领军将军,十八年,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荆襄雍梁益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普通五年,进号骠骑大将军,七年九月,薨于州,诏赠侍中司徒。据此,则墓志所称普通七年二月二十五日葬,当为普通八年二月二十五日葬之误,盖恢于普通七年九月薨于荆州,迁柩回京,必经时日,故于八年二月葬,乃相合,此乃宝刻丛编误刻普通八年为七年,未必墓志原文如此也。

    墓前遗物 存左右辟邪二,右辟邪已有裂痕,见图(48)(49)(50)(51)。

    墓前状况 墓向东偏南二十度。二石辟邪身长三米四十七生的,颈周二米四十五生的,其距离十九米四十生的,全景见图(52)。

    3、梁侍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墓(萧憺 梁文帝第十子 事迹见梁书始兴忠武王憺传及南史梁宗室憺传)

    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余偕长子偰亲往调查摄影。二十四年五月十九日,又偕罗君香林荆君林再往测量摄影。

    葬地所在 在今南京尧化门东花林村(旧名黄城村,在甘家巷西南)。宋王厚之复斋碑录,梁侍中始兴忠武王碑,在花林清风村(宝刻丛编卷十五引)。六朝事迹编类卷十三,梁始兴王墓在清风乡黄城村,今去城三十七里。 张璜梁代陵墓考,萧憺墓在南京东北三十五里之黄城村。

    营葬年月 梁书武帝本纪,普通三年(西历五二二年)十一月甲午,抚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军将军始兴王憺薨。 本墓碑云,普通三年十一月八日薨于位。

    墓前遗物 有石辟邪二,皆已残损,在墓右者尤甚,见图(53). 又墓左有碑一,见图(54),碑额碑文尚存,梁徐勉撰,贝义渊书,余有考证,详六朝建康墓冢碑志考证篇。 莫友芝金石笔识,梁始兴忠武王萧憺碑,在安成碑西一里,碑西向,南侧又直东石兽,盖其东碑,其西适有龟趺东向,南侧直西石兽,其有西碑无疑。 案莫氏当同治时,碑西尚有龟趺,今已无存。

    墓前状况 墓向南偏东四十度,二石辟邪之距离为十九米六十生的。墓景全图见图(55)。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白 与我何干 还是去西楼的旮旯
    [茶话命理] 云南-玉龙雪山,白水河篇 [茶话命理] 男人找多少岁的女人结婚合适 [镇江府] 中山路,我心中永远的痛。 [如皋老乡会] 银色风暴与海安车友骑行长青沙.. [如皋老乡会] 爱是寂寞撒的谎 &lt;山高水长&gt; 国庆节去了漳州游玩的照片 [茶话命理] 云南-丽江古城篇 [可爱的盱眙] 今年的南京车展(模篇) ..

    ID: 00020262
    楚留香 发表于:2006-10-9 13:07:09 第2楼 以下是引用 第1楼 摸象瞽 的话: 葬地所在 在今尧化门东清风乡甘家巷(栖霞山西)。... 葬地所在 在今南京尧化门东花林村(旧名黄城村,在甘家巷西南)。 已阅

    狠好,尧化门是五千年的总根据地,相当于红军的陕北,,,做为第一站很有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社会和现实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争取早日行动,,,

    4、梁侍中抚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墓(萧景 梁武帝从父弟 事迹见梁书萧景传及南史梁宗室景传)

    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余偕长子偰亲往调查摄影。

    葬地所在 在今南京尧化门东神巷村西(在萧憺墓西一里余)。宋王厚之复斋碑录,梁吴平忠侯萧公神道,在花林村(宝刻丛编卷十五引)。六朝事迹编类卷十三,梁吴平忠侯墓,在花林之北,今去城三十五里。又卷十四,梁吴平忠侯萧公神道石柱,在清风乡花林村。 莫友芝金石笔识,梁吴平忠侯萧景神道石柱,在始兴碑西南三里,所谓花林村之名,今犹存。

    营葬年月 梁书萧景传,普通四年(西历五二三年)卒于州(案景传,普通元年,为郢州刺史),其葬当在普通四五年之间。

    墓前遗物 存石辟邪二,右辟邪已破碎,神道石柱一见图(56)(57)(58)(59)。

    莫友芝金石笔识,萧景神道石柱题额,其文反刻顺读,其柱南直西石兽,其东兽亦存,而东柱亡久矣。安成西碑南侧,亦有石柱,其额剥烂不可搨,其前二行,以碑额推之,当是梁故散骑常侍,今唯故散二字略可识,亦反刻顺读,差足为此柱额比例,惜两东柱并亡耳。

    至正金陵新志(元刻本)卷十二,梁吴平忠侯墓,有石麒麟二,石柱二。希祖案至正志凡记古代陵墓,全袭景定建康志,考景定志仅云吴平忠侯墓有石柱一,不应至元代,反多一石柱,足以知二字之误也。

    墓前状况 墓东南向。二石辟邪距离未量。

    5、梁侍中仁威将军新渝宽侯萧公墓(萧暎 始兴忠武王憺子 事迹见梁书始兴忠武王憺传及南史梁宗室憺传)

    民国二十四年五月十九日,余偕罗君香林荆君林及长子偰亲往调查摄影。

    葬地所在 在今南京尧化门东甘家巷北董家边。 莫友芝金石笔识,梁新渝宽侯萧暎西阙在句容。 张璜梁代陵墓考,萧暎,萧景子(案梁书及南史,均言暎乃憺子,此误)。新渝侯,墓在南京东南三十五里之Choen Hoa then 又云萧正立,建安侯,墓在南京东南三十五里之清化镇,则Choen Hoa then盖即清化镇之译音,而其所附南京附近历代陵墓图,则萧暎萧正立皆列于淳化镇,则清化镇又为淳化镇之误。 考唐宋以来地志,均不载萧暎墓,故不能确知其墓地所在,惟宋王厚之复斋碑录,有梁新渝宽侯神道(宝刻丛编卷十五引),然亦不载地名,莫友芝谓在句容,固误,张璜谓在淳化镇亦误,余于本年一月十七日,尝亲至江宁县东南淳化镇西南侯村,见梁墓一,有石辟邪二,神道石柱一,其上文字漫灭,石辟邪神道石柱及墓境全图,见图(85)(86)(87),其东约一里弱,地名后宋墅村,又有神道石柱一,上已无字,见图(83)(84),张璜南京附近历代陵墓图,即以在侯村者当萧正立墓,在后宋墅村者当萧暎墓,而不知其皆误也。本年春,余长子偰在甘家巷北董家边,发见梁新渝宽侯神道石柱一,始知萧暎墓之所在,莫张二说,皆不攻自破矣。

    营葬年月 建康实录卷十九,萧暎镇广州,奏高祖(陈武帝霸先)为中直兵参军,从至广州,令招士马,大同十年(西历五四四年),高祖大破贼军,虏杜僧明等。陈书高祖本纪,僧明降,其年冬,萧暎卒,高祖送丧还都,至大庾岭,会有诏高祖为交州司马领武平太守。据此,暎葬当在大同十年冬或十一年春矣。

    墓前遗物 仅存神道石柱一,见图(73),宋王厚之复斋碑录载此神道云,梁故侍中仁威将军新渝宽侯之神道,今谛观石刻,其文逆读,盖为墓右石柱,莫友芝所谓梁萧暎西阙也。今绘图如左:

    (瞽注,图略,文字仅占三分之二,首二竖行各五字,三行三字,四行二字)

    莫友芝金石笔识云,梁新渝宽侯萧暎西阙,在句容,以诸阙例之,侯下只应有一之字,而此有三字空,审石上,乃似无字者。案莫氏未尝亲至其地,故误为在句容,唯曾见流传神道拓本系逆读,故能断定为西阙,石上宽侯下有之字,尚依稀可认,而莫氏云三字空,可见未见石柱,且未读复斋碑录也。

    墓前状况 墓东南向,约与萧秀墓同。

    墓冢遗文 梁元帝撰梁故侍中新渝宽侯墓志铭,见唐欧阳洵艺文类聚卷四十八,余有考证,采入六朝建康冢墓碑志考证篇。

    6、江宁县笆斗山徐家村墓

    民国二十四年五月十九日,余偕罗君香林荆君林及长子偰亲往调查摄影。

    墓在江宁县笆斗山徐家村(瞽注,现属栖霞区),存神道石柱一,阙面向西偏南二十度,柱高四米三十生的,阙横一米十生的,纵八十生的字已漫灭,见图(81)(82)。

    案笆斗山东连临沂山,或谓此系梁永阳昭王萧敷墓,以永阳敬太妃墓志铭云,附瘗于琅邪临沂县长干里黄鹄山为证,临沂县故城,即在临沂山下,且永阳昭王及永阳敬太妃二墓志,均见于清风乡,见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十四,徐家村接近清风乡,此又一证。余谓此处无黄鹄山,而长干里又在秦淮之南,遽谓永阳王萧敷墓在笆斗山,实与墓志所称地名不能密合也。 笆斗山墓地发现六朝砖颇多,疑即当时墓砖,今选拓五方于下叶。(瞽注,图略)

    7、陈文帝永宁陵(陈蒨 始兴昭烈王长子 事迹见陈书世祖本纪及南史陈本纪)

    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余与长子偰亲自栖霞山步行而西,约五里许,获覩此陵,乃摄影焉。二十四年五月十九日,又偕罗君香林荆君林再往测量摄影。

    葬地所在 在今栖霞山西陵山之阳狮子冲。(瞽注,栖霞山西之陵山今名芦岗山)

    陵山,今土人读如兰山,六朝音读陵若兰,此山名尚相沿未改,古音保存于土音中,其例甚多,今广州音亦读陵若兰,因广州之音,尚多六朝音也。陵山之南为衡阳山,建康实录元和郡县志均仅言永宁陵在陵山之阳,至宋张敦颐误以雁门山北之林山为陵山,于是加雁门山北以分别之,而不知兰山乃真陵山也。同治上江两县志遂谓陈文帝陵在雁门山北,不言陵山,其误更甚。

    陈书世祖文皇帝本纪,葬永宁陵。 建康实录卷十九,文帝崩,永宁陵,陵在今县(上元)东北四十里陵山之阳,周四十五步,高一丈九尺。 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陈文帝蒨永宁陵,在县东北四十里蒋山东北。六朝事迹编类卷十三,陈文帝永宁陵隶县(江宁)东北陵山之南,今雁门山北。 按六朝事迹编类卷六,摄山(即栖霞山)今去城(江宁)四十五里,今狮子冲在栖霞山西约五里,则狮子冲去城四十里也,与建康实录元和郡县志所载里数相合,且与元和志所载在蒋山东北合。

    或谓此系宋文帝长宁陵,以陵上麒麟花纹雕刻与宋武帝初宁陵相似为证,余案二陵麒麟相似之处仅有二:一翼膊亦有鳞见图(1)(2)(33)(34),然齐武帝陵之石麒麟及梁萧恢墓萧绩墓之石辟邪,其翼膊亦有鳞见图(9)(10)(51)(61)(62),则通宋齐梁陈皆有之,非宋陵独异,此不足为证者也;一后半身皆浮雕花瓣式花纹见图(1)(2)(33)(34),然二者浮雕花纹,虽皆为花瓣式,其形实不相同,梁萧秀墓之石辟邪后半身亦为浮雕花瓣式,见图(41),试以三者比较,宋武帝陵较朴,梁萧秀墓稍华,陈文帝陵更华焉,此又不足为证者也,且宋武帝陵之麒麟,身体翼膊皆平直,而陈文帝陵之麒麟,较为玲珑,盖二陵建筑,相去一百四十四年(宋武陵西历四二二年建,陈文陵西历五六六年建),故其作风前者拙朴,而后者华美也。 宋文帝长宁陵,建康实录卷十二,谓在今县(上元)东北二十里,而宋武帝初宁陵,实录卷十一,亦谓在县东北二十里,则初宁长宁二陵必甚相近,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亦云宋武帝刘裕初宁陵,文帝义隆长宁陵,并在县东北二十二里,蒋山东南,唐去六朝尚近,陵上必有遗石可证,最足征信,至宋人始不知其地所在,六朝事迹编类卷十三,谓宋武帝初宁陵,当去蒋庙不远,宋文帝长宁陵引宋人建康图经云,隶县东北二十五里,与武帝陵相近,今未详所在,此说与建康实录元和郡县志二说皆相背谬,游移不定之辞,不足为证也。今狮子冲距县四十里,与宋武帝初宁陵相去甚远,且一在蒋山东南,一在蒋山东北,方位亦异,其非宋文帝长宁陵,决无疑义。 况长宁陵始葬之地及迁徙之地,齐书确有明文,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云,上数幸嶷第(在青溪北部,与东田相近,见上宋文帝长宁陵条),宋长宁陵隧道出第前路,上曰,我便是入他冢墓内寻人,乃徙其表阙骐驎于东冈上,骐驎及阙形势甚巧,宋孝武于襄阳致之,后诸帝王陵,皆模范而莫及也。案东冈即东山,在钟山之西南,宋王安石半山之地,今南京城东北隅,即在此山上,而其骐驎又来自襄阳,襄阳与南阳甚近,其形式盖仿自汉南阳宗资等墓之天禄辟邪,必较宋武帝初宁陵之麒麟形势更巧,齐梁陈三代皆模范其式,陈文帝陵之麒麟实较宋武帝之骐驎玲珑,与丹阳齐梁诸陵相近而更华丽,则雕刻后愈进步也,宋文帝长宁陵既有确地,则此为陈文帝永宁陵更无疑义,唐宋以来,记载宋文帝长宁陵之说纷纷不一,皆不足辨矣。

    (瞽注,市博王志高最近撰文,认为江宁区麒麟镇的所谓宋武帝初宁陵,实为长宁陵;而栖霞山西的陈文帝永宁陵列可能是梁昭明太子萧统之安宁陵,理由之一是此区为梁代诸王侯的陵区,陈文帝不得葬此)

    营葬年月 陈书世祖文皇帝本纪,天康元年(西历五六六年)六月丙寅,葬永宁陵。

    祔葬 陈书世祖沈皇后传,后讳妙容,高宗即位,以后为文皇后,陈亡入隋,大业初,自长安归于江南,顷之卒。不言葬,未知祔葬否也。

    陵前遗物 仅存石麒麟二,在陵左者头部倾落,身尚未毁,在陵右者尚完好,顶有一角,见图(33)(34)。陵前状况 陵向南偏东三十度,二石麒麟,身长二米九十五生的,颈周二米三十五生的,其距离二十四米四十五生的,其高度因半埋泥中,不能测量,陵已无存。


    此处石刻主人仍有争议,因位置相近,也一并考察。朱希祖、朱偰父子在七十二年前的十一月,仅用一日考察完毕上述陵墓石刻之大部(他们还走了一处,待我饭后来工作),还是步行,前贤精神可叹可嘉。

    8、江宁县栖霞山西北张家库墓(张家库地名在地图上已消失,仅留张东、张西两个地名,现该地属于南京炼油厂,石刻在炼油厂中学内)

    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余偕长子偰亲往调查。二十四年四月,长子偰又往摄影

    墓在栖霞山西北张家库,东南向,有石辟邪二,见图(78)。

    案此墓疑为齐萧颖胄墓。 宋王厚之复斋碑录,齐侍中尚书令丞相巴东献武公萧颖胄碑,普通五年,太岁甲辰,三月辛亥朔,十日庚申,镌。在花林村(宝刻丛编卷十五引)。六朝事迹编类卷十三,齐巴东献武公墓,在栖霞寺侧,有碑额云,齐故侍中尚书令丞相巴东献武公之墓(按墓字盖为碑字之误)。景定建康志与此同,惟墓字作碑。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十七,花林市,去城三十五里。齐梁诸坟,多在其地。案今花林村,仅见梁代诸坟,有此齐墓,庶与此语相合。

    齐书和帝本纪,中兴元年十一月壬寅,尚书令镇军将军萧颖胄卒。案颖胄事迹见齐书萧赤斧传,梁王已平郢江二镇,颖胄辅帝出居上流,有安重之势,十二月壬寅(当依本纪作十一月)夜卒,诏赠侍中丞相,本官如故,前后部羽葆鼓吹班剑三十人辒辌车黄屋左纛。梁天监元年,诏曰齐故侍中丞相尚书令颖胄,可封巴东郡公,邑三千户,本官如故。丧还,今上车驾临哭渚次,诏曰,齐故侍中丞相尚书令颖胄,葬送有期,前代所加殊礼,依晋王导齐豫章王故事,可悉给,谥曰献武。据此,颖胄之葬,有特殊之礼,则其墓有石辟邪,有碑,亦不足异,且最近栖霞山,故疑此为颖胄墓也,宋代碑文尚在,故可确指所在,今碑已亡,故列于存疑之列。 (瞽注,1980年在石刻西北约1公里处发现萧融夫妇合葬墓,专家遂将此处石刻归于萧融名下)


    以上为朱氏父子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考察的8处石刻情况,下面还将摘录解放后的调查资料

    石刻现状及数据(主要来源为梁白泉、卢海鸣主编的《南京的六朝石刻》,南京出版社1998年版)

    陈文帝永宁陵:现存石麒麟二只,均为雄兽,东西相对,间距25.84米。东双角、西独角。东兽身长3.19米,高3.02米,体围2.8~3.06米。西兽身长3.11米,高3.00米,体围3.00米。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于1977年11月将二兽提升地表之上,并将双角麒麟断头接合。

    梁桂阳简王萧融墓(即栖霞山西北张家库墓):现存石刻二种三件。石辟邪二只,东西、南北相对,东北侧辟邪为雌兽,长3.3米,体围3.94米,其前有一残存的神道石柱柱头小辟邪。西南侧辟邪为雄兽,长3.84米,体围4.07米。1983年炼油厂按征地批复要求在市文管会指导下按原位提升于地表之上,其中雌兽出土时碎成数块,后修复。

    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现存石刻三种八件。1、石辟邪二只,均为雄兽,东西相对,间距18米。东辟邪身长3.35米,高2.95米,体围3.60米。西辟邪身长3.07米,高3.02米,体围3.07米。辟邪基座高度均为0.10米。2、神道石柱二件,东西各一,东柱仅存柱座,高0.70米,边长1.45米。西柱失柱头圆盖和小辟邪,通高4.70米,柱身棱纹20道。3、石碑二对。前石碑一对仅存龟跌座,西龟头残,全长2.70米,宽1.49米,高1米;东龟长3.54米,宽1.43米,高1.02米,1952年将断落的头部修复。后石碑一对,东西相立,正文全泐,仅碑额及碑阴题名可识。西碑高4.10米,宽1.44米,厚0.32米,龟趺座长3.07米,宽1.46米,高1.02米;东碑高4.15米,宽1.46米,厚0.31米,龟趺座长3.37米,宽1.50米,高1.01米。萧秀墓在石刻北侧约1公里处,已发掘。

    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现存石刻三种五件。1、石辟邪二只,东西相对,间距20米。西辟邪仅存后胯,长1.70米,高1.01米。东辟邪为雄兽,头残,身长3.78米,高2.92米,体围4.14米。2、不明小辟邪二只,在东辟邪腹下,一只长1.25米,高1.14米,另一只长1.14米,高1.05米,基座方形,故专家断定不是石柱柱头辟邪,或本为镇墓兽。3、石碑三件。东石碑,高4.45米,宽1.60米,厚0.33米,龟趺座长1.46米,宽1.60米,高1.15米,楷书碑文,梁启超誉之为南碑代表。1955年省市文管会将该碑提升,并新制4个石座。1957年建碑亭。该碑西10.20米处、北19.90米处各有龟趺座一个,说明它可能与萧秀墓规制相同,共有石碑四通。

    梁鄱阳忠烈王萧恢墓:现存石辟邪二只,均为雄兽,东西相对,间距19.6米。东辟邪身长3.35米,高3.15米,体围4米。原断为两块,1955年用铁箍与水泥接补修复。西辟邪身长3.46米,高3.17米,体围 4.20米。1986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将二辟邪提升至地表之上。1992年夏用化学粘合剂冲填后去铁箍。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现存石刻二种三件。1、石辟邪二只,东西相对,间距约21米。西辟邪于1956年掘出地面,因破碎无法修复,又埋入地下。东辟邪为雄兽,原腰部断裂,1957年市文管会修复。身长3.80米,高3.50米,体围3.98米。2、石柱一件,在神道西侧,1957年提升维修。通高6.50米,柱围2.48米,柱头小辟邪长0.84米,高0.81米。棱纹24道。柱额为反左书。

    梁新渝宽侯萧暎墓:现存神道西侧石柱一个,柱身下陷,残高3.44米,柱头圆盖和小辟邪已失。

    梁南平元襄王萧伟墓:石刻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京炼油厂之间的北家边。1979发掘出土东西相对的神道石柱两个,间距约5米。西柱有座、身、盖、额,额上有“梁故侍中中抚”6字可辨,东柱仅有身、座、小石兽。修复后就地掩埋,以免腐蚀。同年,在距石刻1公里的周家山老米荡,发现一座墓葬,单室砖砌券顶,出土墓志4块,仅一块尚能辨识120余字,但墓主仍难以定论(反对者根据墓主骨骼鉴定提出疑议)。2000年12月,因仙新公路施工,遂进一步开挖北家边石刻埋藏区,发现据今约1500年的陵阙建筑遗存,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认为这是“全国最大的砖木结构帝王陵阙”。仙新路为此被东移50余米,以保护陵址。该遗存平面呈长方形,总长度约30米,由东西两座单体阙构成,神道从中部穿过。北距玄宫约800米。基座用青砖砌成,周围设砖铺散水,阙身主体以纯净的黄土夯成,下部包砌砖墙;顶部虽已坍塌,但经清理,炭化的梁柱、锈蚀的铁钉以及装饰着不同花纹的筒瓦、板瓦、瓦当等历历在目。2004年8月,市文物研究所将此处石刻、陵阙等加以抬升,建成南京第一个南朝石刻公园。

    徐家村失名墓:现存神道石柱一个,柱头圆盖与小辟邪已发挥作用,柱身棱纹24道。

  • 海马

    海马 组长 楼主 2009-04-07 17:12:55

    梁南平元襄王萧伟墓:石刻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京炼油厂之间的北家边。 ---晕死,这个路书没做上去。。。

  • 海马

    海马 组长 楼主 2009-04-07 17:22:00

    抢救六朝石刻牵历史大事 陈霸先万安陵曾遭掘毁 culture.longhoo.net  2006-8-19 15:05:16  推荐本稿  短信订阅

    【龙虎网报道】继南京尧化镇北家边梁南平元襄王萧伟墓石柱提升、栖霞区甘家巷小学内现存的最大石刻群萧秀墓4对8件石刻去年成功安装了大棚,日前,江宁区东山街道筹资300多万元,邀请专家对坐落于该街道上坊石马冲的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进行重点保护,建成了开放式的遗址休闲广场,一对保存较为完整的石麒麟为遗址广场提升了很高的文化品位。      陈霸先万安陵虽不为一般人所知,但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成为历代文人怀古的嗟叹之地。陈霸先作为南朝陈的建立者,在梁时已是重臣。侯景叛乱时,陈霸先与征东将军王僧辨会合,讨灭侯景,因功拜征虏将军。梁元帝时,因王僧辨拥立由北齐扶植的梁贞阳侯萧渊明为帝,陈霸先起兵,袭杀王僧辨,奉晋安王萧方智为帝,完全掌握梁朝大权。陈霸先后来干脆废掉萧方智自立为帝,国号陈。然而匆匆称帝的陈霸先,政权还未稳固,不到两年便去世,葬于万安陵,年仅57岁。据史书记载,陈亡后,陈霸先政敌王僧辨之子王颁,纠集其父旧部,夜掘陈武帝陵,破棺焚尸,并将骨灰倒于池塘中,命上千人喝掉,极尽污辱,万安陵被彻底掘毁,成为轰动一时的大事。后世文人过此,莫不感慨万端。清代著名学者陈文述咏《陈武帝万安陵》诗写道:“无复万安陵寝在,空余石马势腾骁。”因万安陵被掘毁,位于石麒麟后1000米山丘上的陵寝已无迹可寻,近来文物专家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搜寻,结果均一无所获。      万安陵石刻遭受了与其他大多六朝石刻近似的命运,就地保护和集中保护之争争议了半个世纪,这些已有1500岁的“国之瑰宝”就在争议中年复一年被酸雨、酸风和冻融侵蚀,同时还要遭受人为的破坏。多年来,万安陵前的这对石麒麟一直浸泡在水稻田中,任凭风雨侵蚀,鲜有他人关注。如今幸而在原址保护了下来,现代的景观园林设计,朴素自然的田园风光,将来再加上古典的亭子,应是为数众多的六朝石刻保护的样板之一。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72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